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在洛阳,刘邦定都洛阳多久

刘邦在洛阳,刘邦定都洛阳多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204 更新时间:2024/1/1 6:29:41

汜水称帝的那一天,刘邦按照众人的意愿,暂时把洛阳定为自己的都城。但就在他准备带领文武大臣前往洛阳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京城的事情又起来了。

这个人叫娄敬

娄敬,齐国人,此时从千里之外来到泗水,就是为了刘邦的都城。这种没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很难见到真正的龙之子刘邦,但娄敬很快就见到了刘邦,因为他在朝廷里有一个同乡大将于做官。

娄敬一进门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首先,他的打扮太抢眼了:穿着破棉袄,脚上穿着凉鞋,头发扎着马尾辫,手里拿着一根破竹竿,除了一个破瓷碗。

如果不是俞将军的推荐,刘邦早就把这个“准乞丐”赶出去了。但他毕竟见多识广,知道越是这样有“个性”的人,越是不可小觑。

于是二话没说,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欢迎他。这个娄敬真是不凡,不推脱。漫不经心地坐下来就是一场盛宴。

“准乞丐”吃饱喝足后,刘邦才恭敬地问他找他有什么事。娄敬对刘邦待人接物的态度很满意,也就不再客气,开始言归正传。

“陛下要建洛阳?”娄敬问。

刘邦点了点头。

“我觉得不对。”娄静直言。

刘邦自然是洗耳恭听。

娄敬接着说,洛阳的都城洛阳还不如咸阳。他说洛阳面积小,土地贫瘠,物资匮乏,经济不发达,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这是一个小地方。

秦朝的咸阳,东临华山,南临黄河,四面都是险要的关口。是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在那里建都远比在洛阳建都好。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项羽当年选择都城的事实。项羽当初选择彭城作为自己的王都的时候,也有一个书生,拼了老命,也在号称咽喉的秦帝汉劝项羽称王。

但倔强的项羽选择了“回乡”,并以彭城为都城。后来的事实证明,项羽选择程鹏作为都城确实是一个大失败。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刘邦很重视他的意见。于是第二天,他召集朝中大臣商议首都之事。刘邦刚说出娄敬的想法,立刻被淹没在反对声中。

“秦就是倒霉。大秦王朝在那里不过几年就灭亡了。”

“是啊,周王定都洛阳,统治国家几百年了!”

“娄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完全是书生意气,胡说八道。”

“洛阳,早上看日出,黄昏看日落,绝对是风水宝地!”

“洛阳……”

刘邦没想到所有人的反对如此坚决。所以他在定都洛阳还是咸阳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最后,刘邦决定去问自楚汉之争结束后就被囚禁的张亮

几天不见,虽然张亮瘦了很多,但他的精神仍然很硬朗。面对刘邦的询问,他说所有大臣都反对定都咸阳,是因为洛阳离所有大臣的故乡很近,这是因为想家。

听你的话,可以解百日之忧。大臣们原本都是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迁都的。刘邦心慌意乱,大叫道:“原来如此!我怕是被众大臣误会了!”

于是刘邦立即下令:迁都咸阳。

但是,迁都咸阳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自从项羽到达咸阳后,一场大火把那里的宫殿烧成了一片废墟。如果迁都到这里,就必须重建宫殿。

结果后勤部部长萧何又多了一项工作,就被委以建造宫殿的重任。

鉴于修复宫殿的工程巨大且时间跨度长。为了断绝众大臣都以洛阳为都城的想法,刘邦当即决定进行迁都工程,先把都城迁到离咸阳不远的溧阳。

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跟着刘邦。值得一提的是,娄敬因建功立业,被封为大夫,赐姓刘。

更多文章

  • 刘邦的性格特点总结,刘邦性格特征成功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性格深入剖析,秦汉历史

    刘邦站在咸阳东边的土堆上。面对近在咫尺的咸阳,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是的,一年之后,西征之路充满了危险。在很多好部长的支持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刘邦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嗯,咸阳就在眼前。”西征的革命造反派不禁欣喜若狂,激情澎湃。他们看起来都像是

  • 刘邦西进路线图,刘邦征战路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西征:刘邦势力开始崛起的两大战役介绍,秦汉历史

    北之战:三月时间:从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到次年(公元前206年)二月,共四五个月。背景:楚怀王命令刘邦西行。刘邦的西游记可谓喜忧参半。我很高兴王怀达成协议,谁先入关,谁就是关中王。与项羽的北进面对汉的主力相比,刘邦找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便宜。担心的是他手下兵马太少。当年王西兴在陈胜的军队比他现在

  • 刘邦斩杀白蛇这种说法叫什么,刘邦斩白蛇的地方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高祖刘邦:刘邦斩白蛇是真是假?,秦汉历史

    从秦始皇到秦二世,皇帝变了,但刘邦还是老样子,还是坚守他的老岗位,继续做他的小策展人。只是时光荏苒,他已经不知不觉迎来了第三十八个春秋。都说十八岁如花,二十八岁正值壮年,三十八岁是成就事业、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现在很多人说,如果一个四十岁以下的人还没有什么成就,那么他注定要过平庸的一生。当然,这种说

  • 刘邦国事当前孝道为重的事例,刘邦的治国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国事当前孝道为重,秦汉历史

    盛率领革命队伍节节胜利,沛县县令如坐针毡。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只知道跳舞和写字,却不知道行军和打仗!看到这种发展,革命军很快就会来到这里。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叫来他最依赖的两个“秘书”——小何和曹参。可惜他不知道,此时的萧何和曹参早已达成“共识”,为自己想出了一条出路。议事厅里,坐着三个人。“大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实际长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秦汉历史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掌握了生杀大权。然而,他并不自满。他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六国刚刚被自己的战士征服,一时之间不可能有人敢反抗。但是北方的匈奴让他很担心。面对匈奴的不断骚扰,秦始皇怒不可遏。当时他作为皇帝,发布了对匈奴的宣战。圣旨的内容很简单,除了必不可少的几个字“田丰天命,皇帝圣旨”,

  • 刘邦从地痞流氓到一代帝王,历史上的刘邦为什么叫无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的刘邦:古今流氓第一,愚顽怕读文章!,秦汉历史

    山辈有流氓,各领风骚几十年。不知道流氓这个词是什么时候起源的,所以不敢妄下结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流氓最初指的是无业人员,后来指的是除了作恶什么都不做的人。这后一个意思应该出现在白话文之后。在七八十年代,人们通常指流氓,尤其是那些男女之间有性问题的人。跟流氓有关的一个词就是“耍流氓”。但“

  • 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安排和措施,汉武帝能够成功反击匈奴的主要原因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安排,秦汉历史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汉朝一直受匈奴欺凌。因为它打不过别人,所以总是笑脸迎人,送礼物给别人。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终于要改变了。汉武帝先在马邑设伏,消灭匈奴主力。匈奴虽然逃得巧妙,但却是汉匈真正的宣战。后来汉武帝几次出兵攻打匈奴,卫青在战斗中成长起来。公元前127年,卫青率领汉军攻占匈奴在河南(今

  • 刘秀是中兴还是开国,刘秀中兴汉室的功业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秀中兴汉室的功业,秦汉历史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创始人。公元25-57年在位期间,谥号为“光武”,即光绍生前事业的意思,庙号为世祖。新朝末年,王莽奋起反抗,昆阳之战击溃王莽主力军队,奠定了伟人复兴的基础。刘秀统一天下后,定都洛阳,恢复汉政权,成为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即位后,他的政治措施都是以安静和节俭为原则的。他建国子监,

  • 汉武帝刘彻巫盅之祸,刘彻晚年巫蛊之祸的介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彻晚年巫蛊之祸的介绍,秦汉历史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民族英雄。他在位期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成就,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刘彻,汉朝的皇帝——勇敢而博学,努力治理国家。姓名:刘彻。生卒年:前156-前87。籍贯:长

  • 刘邦约法三章的内容是什么呢,刘邦约法三章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约法三章的内容是什么,秦汉历史

    在陈胜、起义打响第一枪之后,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抗秦国暴力的浪潮,其中就包括刘邦领导的起义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自己的军队,入侵关中地区。当时,秦三世和子婴掌管着秦朝。子婴比秦二世强一倍多,但秦国早已失去了先帝在世时的风光,整个国家的运势一路下滑。这时候只能坚守关中地区;子婴上台后,连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