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水称帝的那一天,刘邦按照众人的意愿,暂时把洛阳定为自己的都城。但就在他准备带领文武大臣前往洛阳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京城的事情又起来了。
这个人叫娄敬。
娄敬,齐国人,此时从千里之外来到泗水,就是为了刘邦的都城。这种没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很难见到真正的龙之子刘邦,但娄敬很快就见到了刘邦,因为他在朝廷里有一个同乡大将于做官。
娄敬一进门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首先,他的打扮太抢眼了:穿着破棉袄,脚上穿着凉鞋,头发扎着马尾辫,手里拿着一根破竹竿,除了一个破瓷碗。
如果不是俞将军的推荐,刘邦早就把这个“准乞丐”赶出去了。但他毕竟见多识广,知道越是这样有“个性”的人,越是不可小觑。
于是二话没说,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饭菜欢迎他。这个娄敬真是不凡,不推脱。漫不经心地坐下来就是一场盛宴。
“准乞丐”吃饱喝足后,刘邦才恭敬地问他找他有什么事。娄敬对刘邦待人接物的态度很满意,也就不再客气,开始言归正传。
“陛下要建洛阳?”娄敬问。
刘邦点了点头。
“我觉得不对。”娄静直言。
刘邦自然是洗耳恭听。
娄敬接着说,洛阳的都城洛阳还不如咸阳。他说洛阳面积小,土地贫瘠,物资匮乏,经济不发达,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这是一个小地方。
秦朝的咸阳,东临华山,南临黄河,四面都是险要的关口。是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在那里建都远比在洛阳建都好。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项羽当年选择都城的事实。项羽当初选择彭城作为自己的王都的时候,也有一个书生,拼了老命,也在号称咽喉的秦帝汉劝项羽称王。
但倔强的项羽选择了“回乡”,并以彭城为都城。后来的事实证明,项羽选择程鹏作为都城确实是一个大失败。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刘邦很重视他的意见。于是第二天,他召集朝中大臣商议首都之事。刘邦刚说出娄敬的想法,立刻被淹没在反对声中。
“秦就是倒霉。大秦王朝在那里不过几年就灭亡了。”
“是啊,周王定都洛阳,统治国家几百年了!”
“娄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完全是书生意气,胡说八道。”
“洛阳,早上看日出,黄昏看日落,绝对是风水宝地!”
“洛阳……”
刘邦没想到所有人的反对如此坚决。所以他在定都洛阳还是咸阳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最后,刘邦决定去问自楚汉之争结束后就被囚禁的张亮。
几天不见,虽然张亮瘦了很多,但他的精神仍然很硬朗。面对刘邦的询问,他说所有大臣都反对定都咸阳,是因为洛阳离所有大臣的故乡很近,这是因为想家。
听你的话,可以解百日之忧。大臣们原本都是出于自身利益反对迁都的。刘邦心慌意乱,大叫道:“原来如此!我怕是被众大臣误会了!”
于是刘邦立即下令:迁都咸阳。
但是,迁都咸阳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自从项羽到达咸阳后,一场大火把那里的宫殿烧成了一片废墟。如果迁都到这里,就必须重建宫殿。
结果后勤部部长萧何又多了一项工作,就被委以建造宫殿的重任。
鉴于修复宫殿的工程巨大且时间跨度长。为了断绝众大臣都以洛阳为都城的想法,刘邦当即决定进行迁都工程,先把都城迁到离咸阳不远的溧阳。
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跟着刘邦。值得一提的是,娄敬因建功立业,被封为大夫,赐姓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