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洛阳定陶泗水阳举行称帝仪式,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是汉高祖,吕雉皇后改称皇后,太子刘英被称为皇太子,已故母亲被尊为昭陵夫人,父亲刘太公被称为太上皇。因此,刘宪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君主后来又当上了太上皇的人,也是第一个在世时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5月,刘邦宣布解除战时动员令,在洛阳南宫设宴慰劳群臣。
刘邦非常喜欢洛阳这座城市。这里的菜很好吃,这里的水酿出来的酒特别香,比他家乡的酒好喝多了。长期的流放考验了人的意志,楚汉之争的胜利让刘邦暂时忘记了所有的烦恼,纵情享受。然而好景不长。一个叫娄敬的人来见刘邦,向他提出迁都的建议。
在史籍中,娄敬的生卒年不详。唯一的个人信息是他是齐国人,第一次出现在史记中是刘邦登基的那一年。娄敬见到刘邦说:“自古以来,一个国家都城的位置就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这个位置是很讲究的。”他从周朝开始,一直讲到周朝最后的都城洛阳,直到周朝灭亡。他澄清了一个道理——洛阳在国中,和平时期便于各方来朝,战时便于各方进攻。所谓“有德易为王,无德易亡。”
他对刘邦说:“你的天下不是靠德赢得的,是靠战争赢得的。‘七十战,四十小战,使天下人遍处,父子在田中,哭号无数,伤民未起。’洛阳周围的人都恨你,在这个地方晚上恐怕睡不好。”接着他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不如把关中(长安)作为都城。关中有你的执政基础。当你进入关中时,你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而且关中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比洛阳好多了。"
刘邦经过深思熟虑,征询了大臣的意见。但那些大臣大多出身于庐山以东,都说:“洛阳东有高山,西有萧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对沂水、洛水,地势险要,堡垒坚固,可以依靠。”
张亮曰:“洛阳虽小,但方圆方圆数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受敌,不可强攻。关中,左有萧山、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右有龙山(今陕西陇县西北),蜀县岷山(今四川北部)。南部有肥沃的巴、蜀两郡,北部有便利的牧、马,西部、南部、北部更有天然的防御屏障。只有东区能控制世界。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大概就是关中吧!”
张亮同意娄敬的意见,于是决定迁都。娄敬的冒险非常值得,成功实现了逆袭。刘邦一高兴,就给他改姓刘,说:“楼,刘,这两个字发音差不多,以后可以改姓刘。”从此,娄敬改名刘晶,拜为大夫,封冯春军。
决定迁都后,刘邦雷厉风行,“车今日将西都开到关中”。汉高祖刘邦选择了位于渭河南岸的原秦兴乐宫作为汉朝新都的基地,命名为长安,位于陕西省Xi市西北约10公里的渭河南岸平台上。城市平面一般是方形的。刘邦五年九月修建的长乐宫和刘邦六年修建的未央宫是都城长安最重要的两个宫殿区。
据刘欣《西京杂记》记载:“汉七年,小掌管未央宫。因龙首山造前殿,建北阙。未央宫一周后退22里,95步5尺,街道一周后退70里。有四十三个大厅,三十二个在外面,十一个在后面。宫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也在后宫。门九十五。”这一记载表明,未央宫是一个布局统一、规划整齐、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由许多宫殿、亭台、楼阁、园林、假山、池塘围绕前殿(正殿)而成。
未央宫前殿、军械库、太仓是代表汉帝国政治权力、军事权力、财政权力的宏伟建筑,意在体现皇帝的尊严和皇权的巩固。未央宫建成后,长乐宫被皇后占据,未央宫作为大庭。长乐宫耗时一年,于公元前200年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