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教什么时候起源于中国,道教起源于哪一年

道教什么时候起源于中国,道教起源于哪一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2 更新时间:2023/12/12 11:47:54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关于中国古代鬼神崇拜的观念,是以黄、老道教思想为基础,继承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东汉末年,出现了大量的道教组织,包括太平道、五斗米道等。石天的祖先张道陵正式创建了青年团,至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道教是一种多神教崇拜,崇仙人格化了道教对“道”的信仰。

道教创始人老子把“道”视为宇宙本体和万物之法,是一种超越时间的神秘存在空,建立了以“道”为基础的道教神学理论体系;老庄的神秘主义和养生思想构成了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养生的修养,老庄提出的清静、简朴、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信众继承发扬。

战国中期,齐国盛行黄老道教,推崇黄帝和老子。西汉初年,统治者推崇黄老之学,无为而治,造就了“文化风光之治”的盛世。

汉武帝以后,黄老理论深入民间,与方合并形成黄,由政治信仰转变为宗教团体。孔孟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兼容并包,构成了宗教伦理的主体;墨家的尊晓鬼神、友爱互助、科技方法等思想和内容被道家所涵盖;《易经》是道家的基本经典,易学思想渗透于神学哲学、左夫丹道和翟杰易科。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是道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黄老道教的《太平经》宣扬天地气化,天人合一,天道负重,幸福向善,以“太平天下”为目标。东汉但丁道家魏伯阳所著《易经》融合了易学、黄老、火候,总结和发展了道教养生炼丹术。

西汉时期,文帝、景帝两代人(公元前179-141年)以“无为而治”之术统治天下,修身养性,与民同乐,使各种社会生产活动和人民生活尽可能自然,不受干扰,从而形成了以黄、老道家思想为基础的政治学说,在世界上被称为“人治南术”,史学界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因此,黄老研究方兴未艾。

黄老学起源于战国中期的齐国。除了上面提到的“南君之术”,还有阴阳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

汉高祖刘彻继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笃信神仙。此时的方士们甚至将神仙之说与黄帝遥相呼应,开始将神仙之说与黄老之说结合起来,说所有神仙都用黄帝之名。

梁武帝丁原四年(前113年),方士分阴在土中得了一个宝鼎,供奉给皇帝,说黄帝当年也得了一个宝鼎,广泛用于打坐,经常与神相会。也有人说黄帝是五城十二层等候神人;也有说黄帝打架学仙,然后用神力打架,最后骑龙上天的。汉武帝听后非常羡慕,叹道:“哇!诚如黄帝,我把老婆当耳边风!”(《子·同治·纪·十二》)此时的帝王和朝臣早已把黄帝奉为神明。

到了东汉时期,人们不仅继续推崇黄帝,也尊崇老子。据《后汉书·楚》“英夕节偏爱黄老,学成宝塔(佛),斋戒祭祀”汉永平八年(公元65年),他给楚国的王赢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楚王念了黄老的悄悄话,拜了佛塔仁心祠,三月向神宣誓。”

永平(58-75)、元和(84-86)年间任益州知府的,在《老子圣母碑》中称赞:“老子,道,生于无形之前,始于始之前,行于之元,浮于六虚,出入幽冥,见混而不判,得见浊。此时,我已被尊为道的化身。

到东汉桓帝时(147-167),神仙学与黄老学的结合正式形成了黄老道。《后汉书·王浣传》记载:“在,桓帝掌黄,有毁屋之意。”次年亦“拜老子在龙(宫)中,立华盖,用郊乐”。此时的老子已经成为了一个崇高的至高无上的神。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东汉定都洛阳而不是长安,东汉定都洛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为何定都洛阳,秦汉历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汉(25-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一个统一王朝。传世195年,又称为后汉,与西汉并称为汉朝。对于东汉来说,和西汉一样,国号都是“汉”。因为洛阳是它的首都,所以被称为东汉。相应的,刘邦建立的西汉,以长安为都城。值得注意的是,与洛阳相比,长安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

  • 玄汉算不算汉朝,玄汉是东汉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汉是一个朝代吗,秦汉历史

    宣汉(3月23日-10月25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过渡政权。在新的世纪结束时,世界崛起了。黄帝四年(23年)二月,刘璇在宛滨称帝,成汉,定都宛城。名义上是恢复了汉朝的统治,收复了西汉后期的大部分领土。二月,重新开始统治的第二年(24年),他迁都长安后,国家事务日益腐败,地方豪强拥兵自重。重新做人的第

  • 西汉定都长安还是西安,西汉定都长安是现在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为何定都长安,秦汉历史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洛阳定陶泗水阳举行称帝仪式,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是汉高祖,吕雉皇后改称皇后,太子刘英被称为皇太子,已故母亲被尊为昭陵夫人,父亲刘太公被称为太上皇。因此,刘宪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君主后来又当上了太上皇的人,也是第一个在世时被尊为太上皇的人。5月,刘邦宣布解除战时动员

  • 上林苑在古代什么意思,上林苑是哪个朝代的园林建筑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上林苑是哪个朝代的园林,秦汉历史

    上林苑是汉代的一座园林建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旧园址上扩建而成。它规模宏大,宫殿众多,功能多样,娱乐内容丰富,如今已荡然无存。上林苑涵盖长安区、鄠邑区、咸阳、周至县、蓝田县五县,总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卫、荆、丰、涝、连、禅、巴八水进出。上林苑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华丽

  • 未央宫建了多少年,未央宫什么时候建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未央宫始建于什么时候,秦汉历史

    未央宫是西汉的主要宫殿,是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的高级官员萧何监造,是在秦章台的基础上建造的。它位于汉代地势最高的长安城西南角,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以西,又被称为西宫。自从未央宫建成后,西汉皇帝就在此居住,成为汉帝国200多年的政令中心。因此,未央宫在后世的诗

  • 明堂辟雍的建筑体制,明堂辟雍指的是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堂辟雍指的是什么,秦汉历史

    “唐明弼用”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了建筑名称的两层含义,是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唐明是古代帝王颁布法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的地方。碧涌是明堂环绕的圆形沟渠,四周环水,寓意和谐(意为圆满),圆形雕像(献给皇帝的玉质礼器),象征着帝王觉悟的圆满。建于中国西汉第四年(约公元4年)的弼

  • 长乐宫的建筑布局是什么样子的,长乐宫建筑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长乐宫的建筑布局是什么,秦汉历史

    长乐宫是西汉第一座正式的宫殿,是在秦朝留下的兴乐宫的基础上重建的。位于西汉长安城东南角,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住在此宫,高祖之后的皇太后住在此宫,惠帝之后的汉高祖住在未央宫。长乐宫,意为“长久的幸福”,属于西汉皇家宫殿,与未央宫、张健宫齐名。因为位于未央宫的东面,所以也叫

  • 建章宫是什么人住的,建章宫是哪个朝代建造的宫苑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建章宫是哪个朝代建造的,秦汉历史

    张健宫是中国一座古老的宫殿建筑,由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造。为了方便交流,梁武帝修建了一座飞天亭和一条横穿全城的马路,这条马路可以从未央宫一直通到张健宫。建章宫建筑群外围有城墙。宫城的宫殿建筑也有很多不同的组合。张健宫建于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04年),规模宏大,有“千户”之称。汉武帝曾经

  • 西汉四大城市是哪四个城市,西汉主要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汉四大城市是哪四个,秦汉历史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一个统一王朝,与东汉并称为汉朝。西汉是中国古代发展的一个高峰。疆域大幅扩张,对外奉匈奴,对内修国政。有许多大都市,长安和武都是最重要的,洛阳,邯郸,临淄,万和成都是五个首都。《汉书·食货志》记载“五官设长安、武都,改长安东、西施。六大城中,长安、临淄、洛阳、邯郸堪称西汉四

  • 京兆尹是多大的官,京兆尹是官名还是地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京兆尹是什么官职,秦汉历史

    荆,汉代中国的官方名称,是三个助手之一(管理首都地区的三个官员,即荆、左凤仪和游扶风)。他掌管今天的Xi及其附近地区,相当于西汉时期的都城市长。组织沿革秦治都史,汉武帝设左右内史。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右内史改为荆,原右内史划入其管辖的东半部。因为土地属于姬府,所以不叫郡。官职相当于郡太守,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