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山富水驿》原文及赏析

《商山富水驿》原文及赏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4/1/30 1:56:55

喜欢读诗的朋友,一定度过很多杜牧的作品。杜牧豪放的性格征服了不少人,他为人务实,在表达生活美感方面有着天生的敏锐嗅觉,后人对他所写的诗句基本都是赞不绝口。那这次,要和各位介绍的,是杜牧所写的《商山富水驿》。这首诗的内容非常直白,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希望各位都能来看看。

《商山富水驿》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诗词赏析

商山在陕西商县的东面,唐德宗执政时,有一位谏议大夫叫阳城,他因犯颜直谏而被贬为道州刺史。后人为了避其名讳,就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

杜牧非常同情这位大夫的不幸遭遇,更痛恨那些不明是非的人们,于是赋诗抒发自己的感慨,从而迪后世深思。

开篇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愤懑之情,“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作者认为,那些昏庸的帝王一直不重视耿直的忠臣,总觉得这些贤者在身边碍眼。

西汉的贾谊就曾被贬到南方小镇,更在途中去凭吊了屈原。“终须”二字,暗含对忠臣被贬的惋惜。

“益戆”,化用汉代汲黯的典故,他曾屡次忠言直谏,却触怒了汉武帝,并指责其刚直而愚。“湘川”,代指战国时楚国屈原沉水之处。诗人把阳城比作先贤,表明了他的鲜明立场,也委婉地表达了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接下来诗人继续证明自己的观点,“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朱云是汉成帝的谏官,他的言行微不足道,但其声誉卓著,反而像白日悬空那样耀眼。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赞扬阳城将和朱云一样与日争辉,非常形象生动。

朱云曾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的头颅,却触怒了皇帝,而险些被杀。作者用“朱云、白日”进行对仗,非常巧妙,彰显出深厚的诗歌积淀。诗人认为,对一个人成败得失的评价很难断定,但后世一定会给予公正的评判。

颈联是千古名句,值得背诵,“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主人公曾当面痛斥王公大臣的巧言谄媚,可是他贫困潦倒,经常连喝一杯酒的铜板都没有。

出句具体写阳城向皇帝直谏,反对裴延龄任宰相之事。这位善于巧言谄媚的大臣,面对自己被痛斥,不仅不思悔过,而且想方设法陷害对方,即使对手早已穷得叮当响。

最后两句抒写了作者的议论,“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诗人认为,驿站的名字不应轻易改变。保留原样,反而可以让路过的人保持警醒。“惕然”,惶恐的模样,引申为得到警示。

作者觉得,地名固然不重要,却象征着一种精神。如果随意改变,就是对前贤的不尊重,甚至是一种诋毁和彻底否定。杜牧见多识广,更了解一位柱国大臣的甘苦,一定要让他的不屈精神得到弘扬,让更多人敢于说话,才能使得那些奸佞小人感到恐惧。

杜牧的这首七律叙议结合,作者通过对更改驿名的议论,赞颂了谏议大夫的清廉正直,并痛斥权奸的丑行、以及皇帝的昏庸。全诗立意高远,用典无痕,传达了诗人对忠臣的敬仰之情,含蓄深沉,非常值得细读!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佛教中的“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佛教中的一些故事,话说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些问题相比大家也都清楚吧,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想知道的吧,所以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如来”——第一:是

  • 衔环结草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衔环结草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一个成语结草衔环。结草的意思就是把草打个结,衔环意思就是鸟叼着环。这两个看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词组在了一起,却组成了一个成语,它的意思就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而现在呢这个成语也就演变成了报恩的意思。衔环结草为什么会有这个意思呢?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这个成语的典

  • 白居易的夜雪为何评价那么高?到底好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白居易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著名的诗词的,最近小编又读到了白居易的《夜雪》,话说这个《夜雪》评价非常的高,被誉为是神作,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夜雪》到底神在什么地方呢?到底好在哪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白居易的这篇《夜雪》,篇幅并不大,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将这夜里一场不期而遇的

  • 恨不相逢未嫁时其实是诗人为了拒绝什么事情所写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这个“恨不相逢未嫁时”这首诗的事情,估计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首诗还是非常的有寓意的,也非常的有内涵,所以很多人有问题,最近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恨不相逢未嫁时其实是诗人为了拒绝什么事情所写的”,所以答案具体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

  • 为什么法家学者多出于儒家,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在前秦时期,各路学派百家争鸣,其中儒家和法家之间的学术之争非常激烈。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法家代表人物有管仲、赵鞅、商鞅等,他们在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不过可能有一点大家不知道,其实很多法家的学者早期是出于儒家,所以这两家学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那学习儒家思想后,为何会衍生出法家呢?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半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有看到“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诗句,那么这句诗的下半句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1、日啖荔枝三百颗下半句是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2、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 ] 苏轼罗浮山

  • 《寄陆务观》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杨万里是宋朝非常著名的诗人,他和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写过很多抒发爱国情怀的作品,这类诗词的感情十分强烈,往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欣赏的古诗,名叫《寄陆务观》。这首诗非常值得一读,内容可分析的地方很多,希望大家这次能有不一样的

  • 王维《辋川集·南垞》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辋川集·南垞》算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读过。这首五言诗的内容非常容易理解,文字也很朴素,但诗中透露出来的情感直击人心。大家在上学时,肯定都有学过王维的作品,不少朋友会被他的风格深深吸引。那这首《辋川集·南垞》自然也不能错过,一起来欣赏看看吧。《辋川集·南垞》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

  • 鸿雁传书典故源自哪个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那么这个“鸿雁传书”源自于哪个历史故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鸿雁传书典故源自哪个历史故事鸿雁传书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讲的苏武的故事

  • 盘点关于大暑节气的4言绝句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大暑节气相关的古诗词的事情,很多人想知道有哪些关于这个大暑节气的古诗词了,而且还要4言的,这个就非常比较复杂了,小编下面还是给大家找了一些,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了。《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唐-杜甫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千室但扫地,闭关人事休。老夫转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