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字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汉字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29 更新时间:2024/4/2 0:56:48

说起汉字,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字,汉字,是现今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与汉字同时代出现的象形表意文字都已经消失殆尽了,汉字是唯一幸存者。那么汉字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汉字的魅力在哪里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吧。

汉字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独特“造字法”独特的“用字法”上。汉字六书,即指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象形(如“水”字)、 指事(如“上”字)、形声(如“殆”字)、 会意(如“好”字)、 转注(如“老‘”与“考”字)、 假借(如“蚤”与“早”字),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主要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得华夏文明具有了强大的包容性与吸附力,使得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统治朝,也不得不在华夏文明面前,俯首称臣,而归附、融合于华夏文明中,并逐渐被汉化。

有的是公开汉化,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就是王朝政府强制推行的汉化改革,有的是悄然推行汉化政策,如“元”、“清”时期。

为什么华夏文明会有如此大的魔力?汉字功不可没!

1、汉字传承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不管中国历史上朝何代没有谁能离开汉字的,一旦离开汉字,必将寸步难行。

2、汉字的表意特征,可以让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王朝都能欣然接受。为什么呢?因为汉字只表意,不表音,所以她有着强大包容性,任何地域的人,任何民族的人都可以借用汉字,且仍然可读本地,或本民族的音。如“我”,可以有几十种说法(读音):北京“我”读“wǒ”、客家读“(捱)ŋǎi”、我们宜丰读“(阿)à”、还有读“(我)ŋě”的、读“(我)ŋō”的、读“(咱)zán”的、读“(俺)ǎn”的······日语读“(私)ぉたし”等等。

3、有些汉文化圈的国家为了去汉化,强力推行本国自创的拼音文字,其结果差点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丢弃了,据说现在又在大力恢复汉字的使用与教学。

4、近百年来,也有一些仁人志士呼吁消灭汉字,鲁迅先生也曾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好在汉字没有灭,要不然,我们会悔之晚矣。

汉字不灭,中华文明永存!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南浦别》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南浦别》这首五言绝句是唐朝三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字数虽然不多,但每个字所传达的感情都十分到位,令人感同身受,不自觉的就会想起年轻时的一些场景。《南浦别》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各位小伙伴如果感兴趣的话,就来好好欣赏一番吧,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收获。1、《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

  • 刘禹锡《春词》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刘禹锡是古代非常著名的诗人,有着“诗豪”之称,各位应该都有读过刘禹锡的作品。这次准备和大家介绍一首刘禹锡没那么出名的诗——《春词》。其实这首诗是刘禹锡为自己的好朋友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和诗,那该诗主要描写了一位宫女在宫中的故事,整体风格轻松、传神,品一品还是非常有意思的。1、《春

  • 宋朝的官服胸前挂着的白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反应古代的影视作品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服饰,老百姓一般穿的都是比较朴素的,衣物都很简单,而那些达官贵人的衣物就比较的光鲜亮丽了。在朝堂之上,皇帝的蟒袍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的,而底下大臣的服装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有些朝代大臣的手中还会拿着一块牌子。看过1998年央视出版的《水浒传》后,我想

  • 孟郊《结爱》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结爱》这首古诗出自唐朝诗人孟郊之手。孟郊的《游子吟》相信各位都有读过,诗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那在《结爱》中,作者准备重点讲讲古代男女之间的婚姻爱情,也是非常具有特色,而且引人深思。该诗比较好懂,在下方还有相关解析,如果各位读后有一些想法的话,欢迎积极留言。1、《结爱》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

  • 《戏赠张先》原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戏赠张先》这首七言绝句,是苏轼比较经典的作品之一。全文字数虽不多,但信息量巨大,而且隐藏了很多讽刺的意思,阅读起来非常有趣。那今天的准备和大家对《戏赠张先》这首诗做一个简单的解析,了解下这背后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各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啦。1、《戏赠张先》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 裕固族是什么人的后裔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世界上的民族很很多,分的也非常的细,在不同民族漫长的行程过程中,血缘有时候并不会起到很决定性的作用,反而有时环境和政治的影响等因素要更为重要一些。就像是裕固族,原本是回鹘的的一个分支,在明朝初年的时候迁徙到了河西走廊,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半农半牧的民族。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聊裕固族。回鹘的前

  • 十二生肖起源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十二生肖,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我国的社会当中。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十二生肖的起源确实迷雾重重,有人说是国产文化,也有说是进口文化,到底谁对谁错,至今也没有个定论。上个世纪70、80年代,在湖北与甘肃分别出土了一批秦朝时期的秦简,在这上面记载的内容在

  •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读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朋友应该挺多的,那该词也是出了很多名句,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作者苏轼这次展现出了自己“狂”态的一面,让读者体会到豪放、激愤的情绪,十分痛快。对于喜欢诗词的

  •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诗人杜荀鹤写下这首七言律诗,是为了告诫自己的侄子珍惜光阴,刻苦读书,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有所收获。那该诗对所有人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我们阅读。全诗内容质朴之至,但每一句都是精华,值得学子们谨记于心。那关于《题弟侄书堂》的更多讲解,一起来欣赏看看吧。1、《题弟侄书堂》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

  • 郑谷《菊》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郑谷是唐朝末代诗人,《全唐诗》中,郑谷的作品共收录了327首。郑谷从小好学,据说他七岁就能作诗,可见其才华十分出众。只是郑谷没有生在盛唐,他经历了唐朝的灭亡,心中多有悲愤,自己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未能实现。这次,我们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郑谷的作品《菊》,通过这首诗,也能对郑谷性格有一个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