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有道理吗,背后的出处介绍

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有道理吗,背后的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13 更新时间:2023/12/22 4:09:00

“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是一句俗语,意思从字面就很理解,古代民间觉得手指短粗者,便是天生的忙碌命,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肯定是没道理的,毕竟人的手指什么样都是基因决定,忙不忙碌没关系。不过手的确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操劳程度,但这和你从事的工作有关。当然,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从事农业、商业,而且对手的保养肯定不如现代,自然衰老程度会更快一些。

俗语来源

说起这句“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的俗语来源,其实和古代那些个看手的道士是脱不了关系的。在古代,我们的先辈们别的就不说了,封建迷信的程度那可是一点也不轻,但凡在大街看见算命的

道士,自己生活中再稍微有点不顺,或者是家里怪事频发,二话不说,就冲那算命的道士去了,必要算出个究竟和所以然来,受这种急切心理影响,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那些道士给哄骗得团转。

而那些道士呢?以研究玄学、八卦、阴阳为乐趣,格外喜欢钻研人的面相和手相,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赚钱。在大街上去寻找算命目标,抓住一个人的手来判断别人以后的成就啊、运势啊、生命长短啊、又或者会经历什么坎坷之类的,这样的行为成为他们的最爱。

不过,一个人的命运怎么会那么容易预测呢,那些道士不过是糊弄人罢了。可偏偏有人会上当,连见多识广的城里人都逃不过,就更别说朴实的农民百姓了。这“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就是最好的例

古代的农民百姓们,因为技术不发达,全都是人力手工劳动,靠着简陋的农作工具,一天天辛劳地耕作着。经下地劳作、干活儿,一般情况下,还都是重活,导致农民百姓们的手不仅起了很厚的茧,摸起来异常粗糙,还会导致他们的骨节粗大,如此情况下,他们的手就会又粗又短。

而正是因为农民百姓们这样的情况,那些个道士一看到这样粗短的手,就必定会将他归为穷人一类,而穷人不就是天生注定要终身忙碌吗?这些道士这样说,不过是投机取巧,想着老百姓没怎么读过书,十分好糊弄,借此挣点钱罢了。

就这样,因着道士们的投机取巧,“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这句俗语也就此传下来了。那么这句俗语达的意思究竟可不可信呢?

此话能信吗

说句实话,我觉得这句话也不是全无根据的,相信那些道士看手相的时候,也会看看来人的手心是否有茧,还有着装之类的,手指粗而短,手心有茧,这样的人说明已经在忙忙碌碌了。那这样说来,这句话还是有点可信度。

不过事无绝对,也不能说手指粗而短的人就一定很穷,就一定会忙碌终身,万一人家这是天生的呢?而且,人的命运谁又说得准呢?一个人说不定前半生忙碌,后半生发迹了,享福了,突然就不忙碌了,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最重要的是,时代变了,有些东西难免会变得更快,比如说工作行业,比如说工作的人。

有的人看似手指纤长、白净,其实做着非常辛苦且忙碌的工作,例如,戏曲艺术家。他们的手倒是很好看,因为要在台上表演,平日里也不会拿去糟蹋,保护得那叫一个上好。但是他们难道就不忙碌了吗?无论暖寒,他们每天晨起,辛苦练习基本功,在台上卖力演出,其实也挣不了几个钱。

再比如说,现在社会上的高级白领,他们倒是没什么脏活、累活,每天坐在办室,阳也不怎么晒,在电脑上敲敲打打就可以了,手指也因此变得纤长。但是他们难道就不忙碌吗,看似敲敲打打,很轻松,实则忙碌到起,大多数人都要加班,甚至是熬通宵赶策划案,有的人可能因此患上颈椎病之类的疾病。

可以这样说,如果说在古代,“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这句俗语还有点依据的话,那么在现代,这句俗语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参考意义了。

感悟

一个人有多辛苦,有多忙碌,别人怎么会知道,他们只能看表象,看你的手,看你的着装,但这恰恰是错误至极的。

这么说吧,真正有钱的人绝不会穿金银,招摇过市,让人一眼看出他有钱,毕竟“财不外露”这个道理谁都懂嘛;再者,无论一个人再辛苦,再忙碌,除非到了情绪爆发点,否则怎么可能会到大街上吼出自己的辛苦,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狼狈呢?

有时候,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都有可能是假的,一个人的一生究竟会怎样,只有自己清。根据一个人的手来判断别人以后的一生,这样的行为是非常盲目,且错误至极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七夕也是乞巧节有什么来历?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七夕节就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在这一天自然是要和自己的爱人共同度过,表达自己的爱的,但其实七夕与情人节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七夕会被赋予情人节的含义,也都是后来才演变而来的,最开始的七夕就是乞巧节,是女儿节,是一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七夕会变成情人节,乞巧节又有什么样的习

  • 《雪国》是如何表现虚无之美的,虚无之美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雪国》是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其实《雪国》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而是几个短篇故事,后来通过修改才汇成了这部《雪国》。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容想表达一种虚无主义,手法更是把虚无之美、悲哀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让人读完感慨万千。或许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虚无之

  • 鹤在古代有什么寓意,驾鹤西去的含义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鹤在古人眼里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特别是在道教文化中,那鹤究竟具有哪些寓意呢?邓友梅的作品《那五》中,有这样一个成语叫“驾鹤西去”,意思为骑着鹤去到西方,是对死亡的一种避讳的讲法,含有尊敬之意。可能会有小伙伴不理解为什么这里要用“鹤”类比,其实鹤在古代有着

  • 酒桌文化是腐朽文化吗?有多污浊?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近期在网上有一个帖子被疯传了,主要讲的是一名刚刚入职银行的新员工因为个人原因,在酒桌上拒酒了,于是被上级踹打辱骂。同桌的其他人看到这种现象不仅没有一人上前制止,反而还以“正常人”的声音理直气壮地去批评这位新员工。我们的文化向来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垃圾文化常占上风。糟粕非但淘汰不

  • 如何直白的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听说过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听上去有点高深莫测,也很难用白话直接翻译过来,尤其是这里面所说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用简单的话可能还真的不容易去解释。那么,如果想要用最直白的话来对这两句话进行翻译的话,究竟应该如

  • 祇、祗、衹、袛如何区分?这几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汉字当中,有很多长相相似的汉字,但是却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话,很有可能会弄混,比如祇、祗、衹、袛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乍一看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但其实是四个不同的字,意思也都不相同,读音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这几个字应该要如何来进行区分吗?这几个字分别念什么,又是什么意思?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七夕吃什么古人是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如今很多人都将七夕作为传统的情人节来过,那么在很多人看来,七夕自然就是一个属于情侣之间的节日了。但其实七夕在最开始的时候和情人节并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一个只属于女子的节日,而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情人节”。那么,你想知道古代人过七夕的

  • 胡说八道原意指的是什么,最早并非是一个贬义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胡说八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没有根据,胡乱说话。不过据说“胡说八道”最早并非是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不清楚“胡说”和“八道”的本意是什么,其实这背后还跟佛教有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孝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人们经常会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这句话理解为,人如果做了三件事情,就是大不孝,其中一件就是没有生育后人,不能将家族继续传承下去。虽然这句话已经是断章取义,没有理解全篇的意思,但也有人很疑惑,既然说有三,那么除了这一条之外,还有两条又是什么呢?在古人看来,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

  • 处暑如何养生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处暑是一年当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进入秋季之后的第二个节气,而处暑的意思就是“出暑”,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将会过去,未来会逐渐变冷,气温降低。那么处暑节气又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吗,到了处暑的时候,要怎么样注意一些养生相关的事情,怎样来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