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狗头军师有什么历史典故

狗头军师有什么历史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77 更新时间:2024/1/16 23:40:39

“狗头军师”这个词一听,可能很多人都会发笑,但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个极其口语化的词,竟然也是一个成语,既然是成语必然有来历和典故,那么狗头军师这个成语究竟是有什么来历,有什么历史背景呢?狗头军师出自何处,又是说的是谁呢?成语狗头军师究竟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现在又该怎么来用这个成语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狗头军师的出处

狗头军师,汉语成语,拼音是gǒu tóu jūn shī,意思是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出自《何典》。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次日,又宣众鬼入朝,论功行赏;便封活死人为蓬头大将,地里鬼为狗头军师。”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背后出坏主意的人;也可指朋友间出主意,调侃的话。

示例

还不是他用~自作主张自讨好,敲锣放炮的硬出头!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

你这个狗头军师,净出馊主意!

2、狗头军师的来历

夫“狗头军师”者,泛指刁钻促狭、好出馊主意之人也。这一类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代表人物如曹操手下谋士蒋干,正是他误听人言,导致曹操斩了自家水军大将蔡瑁张允,自毁长城,从而赤壁一战,元气大伤。

并非所有军事叫做狗头的,比如诸葛亮

实际在更早的评书中经常用到。

最早的来源是民间----当然这个无法判定某一个人先说的,很可能是评书演员。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平生机巧聪明,曾读万卷经书。使两条铜链。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吴用在破连环马时,派时迁偷甲骗徐宁上了梁山。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千年狗头军师之典范:智多星吴用

3、“狗头军师”吴用,为何弃晁盖于不顾转而投入宋江麾下

首先,从吴用的角度来思考。虽然《水浒传》中很多梁山好汉都拿他当高级知识分子,作者在描写他时也常说论谋略堪比诸葛亮,连陈平也不比他的才能。吴用甚至享有吴讲究、智多星等美誉。可当我们将整本书读完,亦或者深究细节。你会发现吴用或许是真的无用。比如在伪造蔡文京书信这一章节中,连黄文炳都能察觉出书信的不对劲,而吴用呢?是在事情过去许久才最终反应过来。这样的人,做出如此的选择着实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然后,我们又从晁盖层面来看。晁盖本身作为士兵来说,在我看来战斗力是爆表的,绝对是战狼般的存在,放在今天,肯定是特种部队的好苗子。可是他作为将领来说,确实是不合格的。晁盖带兵过于严格,见错必狠罚。可士兵也终究是人,哪有不犯错的呢?小错本可以了了,可他非要重罚,导致士兵内部混乱,渐渐心生不满。最终遭遇吴用等人弃他而去的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我们看下吴用投入的宋江。

宋江这个人虽然战斗值即武力值不高,但他智商和情商在一众梁山好汉中还是名列前茅。无论是对待普通士兵还是高级将领,他始终是以礼相待,真诚听取他人的意见,在可以采取感化的条件下绝对不会率先动用武力。

综上所述,吴用弃晁盖不顾,转而投入宋江是多种因素的作用,我们或许还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有道理吗,背后的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手指短而粗,终身必忙碌”是一句俗语,意思从字面就很好理解,古代民间觉得手指短粗者,便是天生的忙碌命,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肯定是没道理的,毕竟人的手指长什么样都是基因决定,和忙不忙碌没关系。不过手的确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操劳程度,但这和你从事的工作有关。当然

  • 七夕也是乞巧节有什么来历?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七夕节就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在这一天自然是要和自己的爱人共同度过,表达自己的爱的,但其实七夕与情人节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七夕会被赋予情人节的含义,也都是后来才演变而来的,最开始的七夕就是乞巧节,是女儿节,是一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那么为什么七夕会变成情人节,乞巧节又有什么样的习

  • 《雪国》是如何表现虚无之美的,虚无之美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雪国》是作家川端康成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其实《雪国》一开始并不是一个连贯的故事,而是几个短篇故事,后来通过修改才汇成了这部《雪国》。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容想表达一种虚无主义,手法更是把虚无之美、悲哀之美发挥到了极致,让人读完感慨万千。或许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虚无之

  • 鹤在古代有什么寓意,驾鹤西去的含义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鹤在古人眼里有着非常高的地位,特别是在道教文化中,那鹤究竟具有哪些寓意呢?邓友梅的作品《那五》中,有这样一个成语叫“驾鹤西去”,意思为骑着鹤去到西方,是对死亡的一种避讳的讲法,含有尊敬之意。可能会有小伙伴不理解为什么这里要用“鹤”类比,其实鹤在古代有着

  • 酒桌文化是腐朽文化吗?有多污浊?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近期在网上有一个帖子被疯传了,主要讲的是一名刚刚入职银行的新员工因为个人原因,在酒桌上拒酒了,于是被上级踹打辱骂。同桌的其他人看到这种现象不仅没有一人上前制止,反而还以“正常人”的声音理直气壮地去批评这位新员工。我们的文化向来有一个怪现象,就是垃圾文化常占上风。糟粕非但淘汰不

  • 如何直白的解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听说过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听上去有点高深莫测,也很难用白话直接翻译过来,尤其是这里面所说的“道”究竟指的是什么,用简单的话可能还真的不容易去解释。那么,如果想要用最直白的话来对这两句话进行翻译的话,究竟应该如

  • 祇、祗、衹、袛如何区分?这几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汉字当中,有很多长相相似的汉字,但是却又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话,很有可能会弄混,比如祇、祗、衹、袛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乍一看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但其实是四个不同的字,意思也都不相同,读音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这几个字应该要如何来进行区分吗?这几个字分别念什么,又是什么意思?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七夕吃什么古人是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马上就要到了,现如今很多人都将七夕作为传统的情人节来过,那么在很多人看来,七夕自然就是一个属于情侣之间的节日了。但其实七夕在最开始的时候和情人节并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一个只属于女子的节日,而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情人节”。那么,你想知道古代人过七夕的

  • 胡说八道原意指的是什么,最早并非是一个贬义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胡说八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常用的成语,意思是没有根据,胡乱说话。不过据说“胡说八道”最早并非是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不清楚“胡说”和“八道”的本意是什么,其实这背后还跟佛教有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孝又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人们经常会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这句话理解为,人如果做了三件事情,就是大不孝,其中一件就是没有生育后人,不能将家族继续传承下去。虽然这句话已经是断章取义,没有理解全篇的意思,但也有人很疑惑,既然说有三,那么除了这一条之外,还有两条又是什么呢?在古人看来,究竟做了什么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