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花朝节怎么来的

花朝节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0 更新时间:2024/2/13 8:54:33

清朝诗人蔡云写的《吴歈》这首诗中有写到:“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句诗很好的表现出旧时候江南民间庆祝百花生日花朝节的盛况,让人感觉满目锦绣,如临其境。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花朝节,看看关于花朝节的来历和传说。

花朝节又名花神节、挑菜节、百花生日等,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花朝节的日期,一般为农历二月十五日。但由于各地的气候不尽相同,日期也不完全一致。除二月十五外,也有的在二月初二、二月初十、二月十二、二月二十二等。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初放。

在这春光明媚的吉日良辰,人们以多种方式为百花庆贺生日,其中较著者有赏红、赏花、祭花神等。

赏红是一项传之久远也比较盛行的节俗活动。过去每到花朝节这天,家家都将五彩丝绸系在花枝上,以此来给百花祝寿。那些鲜艳的彩带缀于枝头花苞间,随风飘舞,绚丽多姿,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正如清代诗人张春华在《沪城岁事衢歌》中所写:“春到花朝染碧丛,枝梢剪彩袅东风。蒸霞五色飞晴坞,画阁开尊助赏红。”

赏红在我国分布很广,江南尤甚。清顾禄的《清嘉录·二月》中就载有清代苏州一带赏红的情景:“(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也介绍说:“十二日花朝,闺中裁红,系之花木,风来招展,红绿参差,亦春光之小点缀者。”

赏红不但在民间盛行,清代时在宫中也很受重视。《清稗类钞·时令类》就记载了慈禧太后赏红的情景:“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孝钦后至颐和园观剪彩。时有太监预备黄红各绸,由宫眷剪之成条,条约阔二寸,长三尺。孝钦自取红黄者各一,系于牡丹花,宫眷太监则取红者系各树,于是满园皆红绸飞扬。而宫眷亦盛服往来,五光十色,宛似穿花蛺蝶。”

赏红之俗,据说起源于唐代的护花幡。唐人小说记载,唐天宝年间,有个叫做崔玄微的文人十分爱花。有一年二月,他游园赏花时碰到几位妙龄女郎,向他诉说她们害怕恶风侵害,经常乞求风神十八姨庇护,后来得罪了十八姨,失去庇护。因此请求崔玄微,每年二月初一做一个朱幡,上面画上日月星辰,挂于花枝上,这样即可帮她们避难免灾。崔氏如法照办,二月初一这天将朱幡挂于花枝。果然这天狂风大作,将树木连根拔起,唯独园中的繁花安然无恙。后来这种朱幡就被称作护花幡,爱花者竞相效法,相沿成俗,广为流传。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中的这句唱词,很好地表达了古人赏花的美好心情。而在花朝节赏花,更加别具风味。

过去在花朝节这天,民间、宫中都有赏花的习俗。在唐代,这一习俗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武则天就是一个爱花成癖的人,每到花朝节这天,她都要率领群臣、宫女游园赏花。在尽兴欢乐之余,她还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花糕,赏赐群臣。一些文人雅士也常在花朝节这天郊游宴饮,赏花赋诗,与花同乐。

到了世俗生活丰富的宋代,随着花卉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赏花也进一步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花朝节的重要内容。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简要记述了南宋都城临安花朝节赏花的盛况:“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开放之时,最堪游赏。都人皆往钱塘门外玉壶、古柳林、杨府、云洞,钱湖门外庆乐、小湖等园,嘉会门外包家山王保生、张太尉等园,玩赏奇花异木。最是包家山桃开浑如锦障,极为可爱。”

清代花朝节赏花,依旧热闹非凡。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述了当时北京赏花的情景:“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春早时赏牡丹,惟天坛南北廊、永定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者最胜。除姚黄、魏紫之外,有夭红、浅绿、金边各种,江南所无也。”

花朝节这天,各地还有祭祀花神的习俗。民间所说的花神,指百花的神灵或司花、护花的神灵。传说最早的花神是一位叫女夷的女子,因擅长养花而被奉为花神。后来人们认为自然界的花卉众多,一位花神太少,故又出现了“十二花神”等多位花神。又因南北各地的花卉不尽相同,所以“十二花神”也不完全一样。

江南各地流传的“十二花神”为:正月梅花江采苹、二月杏花杨玉环、三月桃花戈小娥、四月牡丹丽娟、五月石榴公孙氏、六月莲花西施、七月蜀葵李夫人、八月桂花绿珠、九月菊花梁红玉、十月木芙蓉貂蝉、十一月山茶王昭君、十二月水仙甄宓

有了花神,就要立庙祭祀。过去各地都建有花神庙。每到花朝节这天,人们不仅要前往花神庙焚香献祭,有的还演戏娱神,还有的举行盛大的花神庙会。如北京西南的丰台花乡,就有东西两座花神庙。西花神庙庙门上高悬着“古迹花神庙”匾额,前殿供奉花王及各路花神的牌位。每年花朝节这天,丰台十八村的花农都来这里进香朝拜,祭祀花神,祈求花神保佑,使花木繁盛,花果满枝,年年丰收。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花朝节活动活动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花朝节又到了,在《诚斋诗话》有写到“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其意思就是农历的二月十二是花朝节,也可称之为做扑蝶会。在以往的农历二月,花朝节属于民间节日,是专门为百花庆祝生日的节日。在山间、小溪、村舍、园林,还有林荫小道,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不

  •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句诗,那就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是什么地方呢?这个说法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分析看看!1、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雄关指的是:娄山关。并不是嘉峪关,很多人都以为是嘉峪关,其实并不是的,真的就是指的

  • 窦娥冤第三折概括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窦娥冤第三折的故事内容是什么呢?很多都比较需要了,所以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了,这个100字,200字到500字版本的都有,欢迎大家收藏学习借鉴,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收藏看看了,期待大家加入哦!《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被冤枉处斩。她在赴刑场的路上,先埋怨鬼神天地,再要求

  •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就太太熟悉了,但是也都只是听说过,但是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这句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呢?是否和我们想的那样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以前来分析揭秘学习看看吧!一、何为“天理”,何为“人欲&rdq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最近关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有重大的突破,更是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所以对于这样的文化更加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其实对于这样神秘的文化,和古蜀国同期的还有一个殷商王朝!他们将这个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陈建斌为新疆棉花写诗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陈建斌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的故事我们就不说了,话说他最近给他的故乡新疆写了一首诗,是关于新疆棉花的,那么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这个诗的赏析,一起分析分析。全诗:《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云》—— 给我亲爱的家乡作者/陈建斌你大梦一样辽阔你小我可以整个把你装进心里你

  • 蜀绣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蜀绣,也可称之为“川绣”,这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与另外湘绣、苏绣、粤绣这三个齐名。蜀绣是在丝绸或是其他织物上使用蚕丝线绣出花纹或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传承时间最长的刺绣之一,以其明丽清秀和细腻精湛的针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云雾的绣品,其丰富的程度位居四大名绣之首。1、蜀

  • 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介绍(含拼音、翻译、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杨万里很多人估计以为是一位武将,其实并非如此,杨万里其实是以为非常著名的诗人了,他的诗可著名了。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来介绍介绍看看这个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分别是哪三首吧,看看这三首诗又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吧,都有这个拼音,翻译和赏析哦,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1、《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

  • 蜀锦是什么意思,什么面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蜀锦,指的就是专指我国蜀地所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是我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对我国乃至亚洲,甚至世界的丝织业都有这巨大的影响。蜀锦起源于上古时期,兴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秦汉时期,锦官城、锦江等名号皆是因蜀锦而来。蜀锦在秦汉时期最为兴盛,兴盛到足以用“霸道”

  • 润物细无声是描写春雨的吗,润物细无声全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会将春天的雨,喻为上天的恩泽。有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以春雨为主题,围绕这场雨来抒发感情,或引申出其他的感触。那“润物细无声”和“空山新雨后”,到底哪句诗是描写春雨的呢?这次就来帮助各位网友做出解答。同时还有相关的诗词解析,就当成是一些有用的知识点,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