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34 更新时间:2024/2/13 8:54:25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句诗,那就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是什么地方呢?这个说法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谁小编的脚步一起来分析看看!

1、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

雄关指的是:娄山关。并不是嘉峪关,很多人都以为是嘉峪关,其实并不是的,真的就是指的娄山关了。所以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雄关指娄山关!娄山关!娄山关!

解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主席名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词。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意思是说,不要说雄关像钢铁一样难以逾越,而今我们要从头开始征服它!从娄山关头上翻越后,远望苍山如海,感怀残阳如血。

2、雄关漫道真如铁全诗原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2、雄关漫道真如铁赏析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所写,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时,将写作时间标明为“一九三五年二月”。这首词上阕写的是红军向娄山关进军的途中,下阕写的是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的景象。

这首词以“西风烈”三字起笔,气势如虹。在苍茫的云贵高原,时常有大风吹过。会值清晨,诗人置身此地,首先感觉的就是无处不在的西风。毛泽东在形容西风的时候,用了一个“烈”字。此处这个“烈”字通“颲”字,《说文解字》中释道:“烈,火猛也”;“颲,烈风也”。颲、烈,二字同源。毛泽东拿本意形容火猛的“烈”字来形容西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风的阔大和威猛,像熊熊大火燎原而至,成功地烘托出苍茫甚至有点悲凉的氛围和基调来。

第二句是“长空雁叫霜晨月”。在辽阔的高原上,秋风如此之大,任何声音都可以传得清晰悠远,尤其是声声感发人思的雁声。循着雁叫之声,诗人抬头望去,只见霜降四野,月照八荒。“霜晨月”三字,简洁扼要地写出了月色下的情景和氛围。“霜晨月”,既可按照字面意思解释为在下了霜的早晨看到了高空的月亮,但如果理解为晨月之光皓洁如霜,亦未尝不可。意境浑然,思致动人。

紧接着,按照词牌要求,诗人叠韵而继用“霜晨月”。如果说前面的“霜晨月”写的是皓月当空,霜降晨曙的话,第二个“霜晨月”写的应该是月光泻地的意境了。顺应着这个叠韵效果,很自然地从天上转到地上,从而自然地引出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以此来收结上片,深得作诗“不烦绳削而自合”(黄庭坚《与观复书》)之妙。

上阕这四句写景,实则非自然之景,实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国维所说的“景中有我”,实在是写情中之景,以表达景中之情,写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这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不过是作者的真实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投射在周围景物时所看到的事物。正因为寒冷,才觉得西风烈,正因为路难行,才觉得霜重;正因为心情沉郁,才听得雁叫凄苦,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而这也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写照。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未亮,凄风冷月,行军困苦,可谓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确定的基调是阴沉抑郁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变得心情沉郁。

下阕上来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厉悲壮,豪气突升,一笔宕开,并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照一般的章法写来,下阕可以写人之困顿,路之艰难,以抒行军艰难之慨,进而深化这种基调,写成一首写长征路难的抒情之作。但作者没有如此,而是笔锋一转,横空出世,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下阕的开头,虽然语调比较舒缓了,但“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艰辛——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个句子的内涵极为丰富。

“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举大步,经过战斗,“雄关”而今已变成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气以及对获胜的信心。诗人感到即便过去遭过一些失败,但可以“从头越”。

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写的是黄昏景象,从凌晨写到黄昏,乍看跳跃起伏,前后不太连贯,但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时空上的错位,描写了这样的一幅景象: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

此时诗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泽东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泽东这二行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综观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而且其结构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通篇只有四十六个字,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笔简而意无穷,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窦娥冤第三折概括情节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窦娥冤第三折的故事内容是什么呢?很多都比较需要了,所以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一些了,这个100字,200字到500字版本的都有,欢迎大家收藏学习借鉴,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的收藏看看了,期待大家加入哦!《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被冤枉处斩。她在赴刑场的路上,先埋怨鬼神天地,再要求

  • 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就太太熟悉了,但是也都只是听说过,但是并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这句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什么呢?是否和我们想的那样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以前来分析揭秘学习看看吧!一、何为“天理”,何为“人欲&rdq

  • 中国古代祭祀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最近关于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有重大的突破,更是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所以对于这样的文化更加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其实对于这样神秘的文化,和古蜀国同期的还有一个殷商王朝!他们将这个中国古代祭祀文化可以说是发展到了极致。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陈建斌为新疆棉花写诗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陈建斌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的故事我们就不说了,话说他最近给他的故乡新疆写了一首诗,是关于新疆棉花的,那么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这个诗的赏析,一起分析分析。全诗:《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云》—— 给我亲爱的家乡作者/陈建斌你大梦一样辽阔你小我可以整个把你装进心里你

  • 蜀绣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蜀绣,也可称之为“川绣”,这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与另外湘绣、苏绣、粤绣这三个齐名。蜀绣是在丝绸或是其他织物上使用蚕丝线绣出花纹或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传承时间最长的刺绣之一,以其明丽清秀和细腻精湛的针法形成了拥有自身独特云雾的绣品,其丰富的程度位居四大名绣之首。1、蜀

  • 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介绍(含拼音、翻译、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杨万里很多人估计以为是一位武将,其实并非如此,杨万里其实是以为非常著名的诗人了,他的诗可著名了。今天就给大家简单的来介绍介绍看看这个杨万里最有名的3首诗分别是哪三首吧,看看这三首诗又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吧,都有这个拼音,翻译和赏析哦,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看。1、《宿新市徐公店》全诗:篱落疏疏一径深,

  • 蜀锦是什么意思,什么面料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所谓的蜀锦,指的就是专指我国蜀地所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是我国的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对我国乃至亚洲,甚至世界的丝织业都有这巨大的影响。蜀锦起源于上古时期,兴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秦汉时期,锦官城、锦江等名号皆是因蜀锦而来。蜀锦在秦汉时期最为兴盛,兴盛到足以用“霸道”

  • 润物细无声是描写春雨的吗,润物细无声全文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古人会将春天的雨,喻为上天的恩泽。有很多诗词作品都是以春雨为主题,围绕这场雨来抒发感情,或引申出其他的感触。那“润物细无声”和“空山新雨后”,到底哪句诗是描写春雨的呢?这次就来帮助各位网友做出解答。同时还有相关的诗词解析,就当成是一些有用的知识点,下面

  • 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是什么,真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是什么的问题,一寸光阴一寸金下句就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啊,但是很多人也都说了,并非如此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有下一句的,那么具体是哪一句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看看。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西洋记》第11回明代-罗懋登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

  • 二十四节气谁创造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每当清明节的到来,关于节气的话题也是变多了起来。相信鲜为人知的是,清明节是根据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清明”来的。说道这个二十四节气,相信很多人经常会听到又说起,但是关于这个二十四节气是谁创造的,相信很少有人知道。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二十四节气的创造人。1、刘邦之孙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