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两斗去哪里了?

才高八斗有何典故?其他两斗去哪里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26 更新时间:2024/2/2 2:41:10

我们形容一个才华横溢,文采极高的时候都是用到一个成语,那便是才高八斗。大家都知道“斗”是一种计量单位,十斗就是一石,那么在这个成语中为何会用到“斗”这个单位呢?而且为何偏偏是八斗,而不是九斗或者十斗呢?这其他两斗去哪里了?下面小编就来解开上面的众多疑问,给大家讲解一下才高八斗的由来和典故吧。

才高八斗这个词涉及到中国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个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另一个为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按理说这两人都不在一个朝代,应该没什么交集才对,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文方面的造诣是非常高的,其文学水平受到了南北朝时期广大学者的崇拜,将他的文章推崇为典范,曹植的才情可见一斑,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其代表作品《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这样精美的文章,自然受到无数后人的崇拜,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曹植简直就是每个文人雅客心目中的诗仙级别人物。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就是它的粉丝之一。

南朝宋国的谢灵运乃是东晋名将谢玄之孙,也是一名优秀的山水风格的诗人,因为其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导致他寄情山水,写出了许多山水诗作的名篇,当时其诗文被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作大多描写名山大川,对自然景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自成一派开创中国诗文界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文文学性很强,再加上对自然景物的独特刻画,受到了当时很多文人雅士的喜爱。每次只要他一写诗,其作品都会遭到疯抢,导致大家竞相抄录。

当时南北朝时期宋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把他召入京城在自己手下做事,经常让他在自己身边写诗作文。久而久之,谢灵运难免有些恃才傲物,有一次喝醉了大声说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句话虽然狂傲,不把天下人的才华放在眼里,但是也可反映出了曹植在当时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便是后来成语“才高八斗”的由来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箭不虚发典故出处,箭不虚发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弓箭是古代打仗最有威胁的武器。在三国时期,很多知名的将领都是死于箭伤,毕竟当时医疗技术有限,没办法治疗好所有的伤病。所以大家都会勤于练习箭术,这次和大家讲解的成语“箭不虚发”,就是三国中发生的故事。关羽和庞德交战,两人却有点惺惺相惜的感觉。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到底是怎

  • 含蓼问疾什么意思?含蓼问疾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以仁义著称,可能刘备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成就就是因为他有情有义。像刘备这样的出身,在门阀制度的背景下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因为大家都会去投靠更加可靠的国家,而刘备最后却凭借自己的人格闯出了一片天。当然,这不是要吹刘备,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含蓼问疾就是要夸刘备的人说出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含蓼问疾

  • 坚壁清野什么意思?坚壁清野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曹操在打仗战略方面并不是三国最顶尖的人,但是曹操会用人也爱人才,所以他手下的谋士都非常的突出能干。曹操在争夺兖州的时候,就想出了一个非常不靠谱的计谋,好在荀彧及时制止了曹操,并且把其中的厉害关系说的明明白白,听完后曹操才感叹还好有荀令君一番劝导。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荀彧口中,一起来看看坚壁清

  • 迅雷不及掩耳出处介绍,迅雷不及掩耳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还算是挺常见的,不管是课本里还是电视当中都能看到。那你知道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处和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专门为大家介绍一下迅雷不及掩耳这个词语的典故。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潼关之战上,曹操用计大败了韩遂和马超,而这次战役则体现了曹操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一起来看看原文到底是怎么说

  • 汉服各个部位的含义是什么?每个部位都有深层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汉服不同于现代化的服装,每一块衣片都可以根据设计师的灵感来进行不同的创作,我们在看到很多时装发布会的时候,各种衣服被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有的十分厚重,有的又极其轻盈,有的还是不对称,各种各样的衣服,代表着设计师们新奇的设计感。但是,汉服并不能如此,设计师们能够做的,就只是在面料和花纹上面下功夫,因为每

  • 湖海之士典故出处介绍,湖海之士释义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湖海之士这个成语可能大家对它还比较陌生,因为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出自于三国时期,也是当时一位三国人物所创造的。这次就帮大家介绍一下湖海之士这个成语,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是什么。乱世出英雄,所以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各路诸侯也是想从汉室分一杯羹,但最终的霸主肯定也只会有一个。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

  • 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共为唇齿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时期,吴蜀对曹魏一直都是敌对关系,而东吴和蜀汉时不时还会一起结盟抗曹,但各自也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因为结盟对于其中一方来说肯定更有优势,而能力大的一方出的力肯定也会多些。所以当年诸葛亮派人说服孙权恢复两国同盟关系是,孙权就非常的犹豫,毕竟蜀国靠着结盟可以更好的发展自己。这次讲的成语“

  • 悔之无及什么意思?悔之无及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死后,姜维接过了北伐的重任,不过蜀国很多大臣并不信任他。觉得诸葛亮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难道换成你姜维就可以办到么?所以很多大臣主张姜维放弃北伐,还是以防守为主。但是姜维深知防守只是坐以待毙,而北伐还能创造一片生机。悔之无及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是讲述了此事,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是怎样的吧。今天的三

  • 祸至无日什么意思?祸至无日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东吴应该是最会左右逢源的政权了,孙权也一度向曹操俯首称臣,不过却被诸葛亮识破了其中的野心。孙权愿意归顺曹操也只是个假象,只是故意想让曹操别把矛头对向自己。如果曹操和刘备交战,那正好是孙权的机会。不过诸葛亮还是希望能拉拢孙权一起抗曹,这次讲的成语祸至无日也是出自这个背景故事,一起来看看到底是

  • 好尚不同是什么意思?好尚不同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刘备早期非常的幸运,召集了一批非常有才华的能人,像是庞统、法正等都为刘备立下过非常关键的功劳,当时诸葛亮可能还真排不上号。不过庞统和法正都是死的太早,也是刘备非常巨大的损失,如果他们都还在的话说不定蜀国的命运还会有改变。今天和大将讲的成语好尚不同就是刘备和法正之间的故事,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