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上的“涵虚”“罨秀”匾额有何寓意?

颐和园东宫门牌楼上的“涵虚”“罨秀”匾额有何寓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20 更新时间:2023/12/28 7:28:21

“罨秀”“涵虚”为何被调换了前后位置?

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的涵虚牌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颐和园志》及《颐和园史话》记载: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修建清漪园时,在大宫门(今称东宫门)外,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楼。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罨秀”,西侧为“涵虚”。这座牌楼被视为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从乾隆年间的《万寿庆典图》上可领略清漪园时期大宫门牌楼的旧貌。

光绪十二年(1886年),醇亲王奕譞秉承慈禧太后的懿旨,挪用海军经费开始修复清漪园。复建工程大约进行了九年,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才初步完工,并将清漪园改称为颐和园。同时将大宫门改称东宫门,而该门外的牌楼历经130余年风雨侵蚀,已很破旧。于是,这座牌楼被整体拆掉,向东移至距东宫门200米左右的位置重建。

新建的东宫门牌楼由原来的四柱三间三楼变为了四柱三间七楼,仍东西向坐落,前后檐有龙凤透雕花板,两面彩绘有金龙176条、凤36只,顶部变成了高低错落的七条脊,彰显出皇家牌楼的富丽堂皇和高大气派。但匾额上的字前后调换了位置,东侧改为“涵虚”,西侧改为“罨秀”。有研究者分析,这是慈禧太后为了突出新建颐和园和被焚清漪园的不同,也包含有风水轮流转的一种企盼。

“涵虚”“罨秀”匾额有何寓意?

“涵虚”可直译为景色清幽恬静,包含太虚之景。“涵”为包容、包含之意,“虚”即空也,古代哲学讲究一个“虚”字,佛学讲究一个“空”字。因此,“涵虚”二字可以理解为宁静幽远、恬静无为的境界。据考,“涵虚”二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而南宋文人朱熹也有:“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的诗句。清代皇家园林多用“涵虚”二字题景名,意为山高水阔。除了颐和园大宫门外的涵虚牌楼外,该园还有涵虚堂,而圆明园有“涵虚朗鉴”,静明园有“镜影涵虚”。

而“罨秀”之“罨(yǎn)”则为捕鸟的网;“秀”即美也。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有“凝香薰罨画,似泪看胭脂。”南宋文人徐似道则有“春风自共桃花笑,秀色偏於麦垅多”的名句。“罨秀”连在一起意为“捕捉秀美”,亦即将美丽的山水风光都网到一起。

匾额上的“涵虚”“罨秀”是谁题写的?

关于“涵虚”、“罨秀”匾额的题写者,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御笔所题。按照清廷规制,皇家园林主要建筑上的匾额多由当朝皇帝书写,可能由于这座牌楼的匾额尺寸较小,故没有加盖“乾隆御笔之宝”之钤,俗称“无款无章”。另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赐名,大学士汪由敦所书。乾隆皇帝乃好大喜功之人,若是他御题的匾额必然要加盖“乾隆御笔之宝”的钤印。经过对比,发现匾额的字迹、笔法与颐和园昆明湖畔《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记》的基本一致,而且从题写时间上看,这两处的题字应同为一人。《元臣耶律楚材墓碑记》石碑为乾隆十五年(1750年)御制,由汪由敦所书。汪由敦,安徽休宁人。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他以“恭谨”深得赏识,乾隆皇帝的圣谕多出自汪由敦之手。据传,大宫门牌楼落成之后,工部大臣特请乾隆皇帝题写匾额,乾隆皇帝赐名“涵虚”、“罨秀”,令汪由敦题写。汪由敦揣摩再三,不敢贸然提笔,每写完一次,都要仔细端详许久,直到写了第10次。乾隆皇帝御览后对匾额上的字赞叹不已,命将其制成石额镶嵌于牌楼上。但汪由敦是个臣子,怎敢在皇帝赐字的匾额上写自己的名字?所以这块匾额上自然也就没有署名。

标签: 乾隆匾额宫门题写东宫皇帝颐和园牌楼

更多文章

  •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合,河内,竹林,态度,朝廷,最后,自然,司马

    竹林七贤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活动区域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七人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倾向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

  • 中国古代帝都如今竟变成了纪念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因为,第一,鼓楼,朱元璋,历史,北京,西安,中国

    中国古都有说五个也有说六七个八个的,我认为是八个,但是不管几个,里面都有西安。长安是西安的古称,也是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市,意为义长治久安,是古都之首,古代朝野更替,风云变幻,西安为何没能成为当今国都?若首都迁到西安,现如今会是怎样的一番现象?话说自明朝开始,北京一直被作为中国的首都,延续

  • 为什么叫“尚方宝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皇帝,所用,供应,一个,有没有,是不,宝剑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尚方宝剑”是指皇帝所用的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它究竟有没有“先斩后奏”之权呢?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皇帝是不大把这样大的权交给别人的。

  • 《红楼梦》中的这些丫鬟因何被改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名字,改名,宝玉,丫头,一个,这个,黛玉,原因

    红楼丫头改名的有: 花袭人、香菱、四儿、紫鹃、小红几个。究其改名的原因,竟各不相同,当然这与她们主子的性情也有着必然的联系。首先说袭人和四儿吧。她们都是宝玉的丫头,袭人原名珍珠,改名的原因是“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花袭人相比之外,四儿却有点不

  • 古人看似随意的小名背后大有深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于是,小名,使用,意思,女性,等等,女儿,排行

    所谓“小名”,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从古至今,取小名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种,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借用身边周围的金石、花鸟、鱼虫,甚至是禽兽之名,随口叫成,容易朗朗上口,好记好叫。如顾恺之小名“虎头”,陶渊明小名“溪狗”,王安石小名“獾郎”,郭沫若小名“文豹”等。其二

  • 元朝真的把人分成四个等级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没有,蒙古,民族,元朝,汉人,蒙古人,元代,四等

    “元朝统治带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因素,突出表现在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第一类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类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尔人等;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每一个在中国接受中学历史教育的八〇后对以上这段话都不会陌生。“元朝民族地位极

  • 十大暗器排名都有谁?排名第一的竟是生死符。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威力,排名,缺点,江湖,孔雀,生死,使用者,暗器

    排名第十 小李飞刀出处: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使用者:李寻欢暗器形制:没有人见过飞刀是什么样子,见过的人都死了。暗器威力:“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自从不相信这句话的上官金虹和百晓生死在刀下之后,没有再怀疑它的正确性!暗器缺点:我连飞刀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又怎么知道它的缺点?评论:古龙说,我一向很少写

  •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绝对,父子,朋友,封建社会,君臣,服从,封建,夫妇

    “三纲”,是指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纲,是提网的总绳,即居于支配地位的意思。就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这套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汉者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条。“五常

  • 道教上帝和佛教上帝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道教,不可思议,没有,佛教,上帝,众生,天尊,玉皇

    上古时期就有上帝之说,还有五方上帝,是指分管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的神,而上帝则是众神之首。不过在历史的河流中,各宗教信奉的上帝也有一定的差别,关于上帝的起源和故事也有些差异。道教、儒教中,祭祀上帝是天子的特权。普通人只能矮天子一截,所以普通人祭祀太上老君(老子)和玉帝,把这两个人物是为道教之神,而这也

  • 张爱玲:一口任由各路人士尽情来淘的古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话剧,电影,玫瑰,张爱玲,舞台,观众,自己,小说

    生前死后,被李碧华比作“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的张爱玲,迎来过包括李安、许鞍华、田沁鑫、关锦鹏、林奕华、但汉章等影视戏剧名导在内的“淘井者”。她一如李碧华的形容,“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祖师奶奶”冷眼写尽男女在两性关系上的自私与算计,笔下人物一面受制于俗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