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帝临死之前想吃一样东西,太子却立刻把皇帝杀了

皇帝临死之前想吃一样东西,太子却立刻把皇帝杀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1/22 2:39:41

自武王伐纣,宗周建立后的漫长时光,彼时位于南方的楚国先祖们以“荜露褴褛、以山林”的拓荒精神扩张了大片领土,一跃成为当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诸侯国。到了楚成王继位时,这位雄心万丈的楚王继承了先王“观政中国”的壮志,为了进一步完成楚国的大略,开始向北进发。不幸的是,楚成王先后遇上齐桓公晋文公这两个强敌,最终在城濮之战兵败,失去了称霸的希望。

此后楚成王心灰意冷,失去了北上中原与晋争夺诸侯霸主的雄心,开始寄望于继任者实现其梦想。按照楚国先例太子应是由长子商臣继任,可这时候有大臣令尹子上站出来提出反对,他对楚成王说:“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

楚成王听后感到不喜,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子女是优秀的,并且商臣此前在楚国素有贤名,于是不听子上之言毅然将商臣立为太子。

商臣立为太子后对子上怀恨在心,想找个机会杀了子上,而机会很快就来了,子上在出征别国时惨遭失败,被迫退兵,于是商臣就在楚成王面前构陷子上,导致子上被杀。

按理来说此时的商臣再也没有反对者,太子之位应该稳如泰山才对,然而又一个问题又来了,楚成王在位时间太长了,可人老的时候总有昏聩的时候,商臣已经从一个青年变成了大叔不免有了些急躁之心。而此时的楚成王已经老迈,对幼子王子职不可避免地加以宠爱,甚至有了易储之心,这更让太子商臣暴躁不已。

鉴于楚成王还没公开向大臣宣布易储之事,于是商臣向他的老师潘崇征求意见,潘崇认为此时还没有足够的迹象证明成王有废立太子的心思,得想个办法试探成王的心思,商臣同意了,因为商臣也不想冒太大的险惹怒楚成王。

潘崇和商臣宴请深受成王疼爱的妹妹江芈,从而试探出成王的真正心思,商臣故意在酒席上对江芈故意对她表示不尊敬,惹得江芈非常不悦,脱口说出楚成王将要废掉他,改立王子职的话。商臣知晓最后答案后对成王又怕又恨,想逃离楚都,这时候潘崇站出来劝阻商臣,认为此时举兵围攻王宫,逼迫楚成王退位是还有希望的,不要轻易放弃机会。

商臣听后觉得颇有道理,仗着自己在太子之位上根深蒂固的经营,继承王位的希望是蛮大的,于是带兵包围了王宫,楚成王看见太子甲兵气汹汹的样子,向太子商臣请求希望死前吃上熊掌,商臣心知这是楚成王的缓敌之策,试图拖延时间等待勤王之师的到来,商臣不允,果断下令甲兵进攻王宫杀死楚成王,楚成王不想死于兵戈之下,于是被迫自缢而死,这不得不说这是楚国公室的悲剧。商臣即位期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慢慢改变了楚国在城濮之战后的劣势,为其子楚庄王后来实现称霸诸侯奠定了基础。

固然商臣取得了胜利,但他杀父夺权的行为给后世楚国公室开创了一个恶例,对楚国未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当然商臣对楚国的贡献是值得大家肯定的,商臣在位也为楚国的扩张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在位期间,楚国进一步向江淮地带发展,扩大了楚国疆域,为楚国的再次复兴奠定了基础,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标签: 春秋战国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皇十三子胤祥是个怎样的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胤祥,清朝,风云人物

    他忠于太子胤礽,却也不像皇四子胤禛那样,心中另外有着夺嫡的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于太子面前,全了那份君臣和兄弟之间少见的情义。这份忠心却换回了被康熙皇帝“不分青红皂白”的短暂囚禁。他忠于皇四子胤禛,不惜每次冲锋在前、顶罪当先,在胤禛确定了自己皇储身份的同时,也换回了他长达十年的圈禁;他忠于后来的雍

  • 康熙明知道鳌拜忠诚,为何却仍然处心积虑地对付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就看看鳌拜死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是怎么对待鳌拜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鳌拜去世44年后,也就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这一年康熙六十寿辰,康熙觉得“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便在畅春园举办千叟宴,邀请全国6

  • 虎牢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虎牢关之战对唐朝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虎牢之战背景是什么?虎牢之战经过是怎样的?虎牢之战有哪些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虎牢之战简介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中国中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

  • 项羽逃到垓下城,此战到底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垓下之战,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垓下之战,这是项羽和刘邦打的关键一战,这一战直接关乎了两个势力的胜负之争,结局如今我们也是知道的,项羽最终还是失败了,但是说到项羽是怎么失败的,说到这场战役是怎么打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聊聊。实际上垓下之战的原因是刘邦在他的谋士陈平和张良的建议之下,他撕毁了刚刚签定的和平协议,刘邦他们背弃了

  • 明朝一清官穷得没有路费回家,朱元璋:阉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明朝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开国皇帝是穷苦出生,所以很能体会百姓们的疾苦,所以他登基之后,一心为了老百姓着想,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现象,那个时候官员的工资都很低,而且一旦被发现贪污的就格杀勿论。反腐是好事,但是却让其手下的一个叫曾秉正的人卖了女儿才筹集到了回乡的路费,也正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朱元

  • 姜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两个缺点道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维,三国,风云人物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传说中诸葛亮的徒弟,继承武侯遗志,坚持北伐。姜维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十一次北伐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甚至打出来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可见姜维强大的军事才能,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具体指什么?后世对此有哪三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里的三户肯定不是指项羽、刘邦、陈胜,也不是指吴广!我们要弄懂这三户就要先看看这句话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的翻译一下,大意是:“楚国就算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必定是楚国人!”这里的三户应该是个虚词,也可以指几户人家或者两三户人家,寓意是,楚国即使很弱小,灭亡秦国的人,必定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其战争背景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自12世纪80年代至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上分布着几个强大的游牧部落,为之后的大蒙古国向外扩张打下基础,史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战,在中国战争史占有重要地位,战争中充分显示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

  • 他曾多次救朱棣性命,最后下场却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高煦,明朝,历史解密

    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传位于孙子朱允文,在初步掌握权利后,为了帝位的稳固建文帝决心削蕃,但这却触及了包括朱棣在内藩王的利益,动乱随之而来。朱棣起兵反叛,以秋风扫落叶之姿,一举冲到了南京城下,将建文帝赶下台,自己登基称帝,史称明成祖。而在这次“清君侧”的军事行动中,又以二王子朱高煦出力最多。朱棣起兵时,

  • 雍正登基后,为什么要处死康熙的爱妃宜妃娘娘?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宜妃,清朝,野史秘闻

    说起古代皇帝,大多数都是有着后宫佳丽三千的,但并不是每一个妃子都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当初,康熙皇帝最喜欢的一个妃嫔就是宜妃娘娘了。每次出去打仗回来,都会带给宜妃娘娘一些当地特产,这自然是说明了宜妃娘娘在康熙帝心目当中的地位。康熙在位期间,宜妃娘娘倍受宠爱,在皇宫当中说话也是很有分量的。但没想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