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东吴君主孙权是怎么被害死的,他的墓现如今在何处?

三国东吴君主孙权是怎么被害死的,他的墓现如今在何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11 更新时间:2024/2/15 6:42:20

孙权作为三国时期东吴的君主,其才华以及本事都是值得肯定的,曹操曾评价道生子当如孙仲谋,由此可见其才能,那么他是怎么被害死的,他的墓现如今在何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人生在世,就要像孙权一样有勇有谋,而千万不要像刘表的儿子刘琮那样软弱无能。

曹操能在自己的军队前,如此表扬自己的敌人孙权。那么,孙权到底有多厉害呢?从这两点可以看出:

一、九岁出使刘表讨回父亲遗体,名扬天下

孙权天资聪颖,从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当初,孙权的父亲孙坚拿到传国玉玺的时候,孙权就劝孙坚说,现在的传国玉玺乃不祥之物,迟早会带来祸患,建议孙坚把玉玺扔掉。可是被权欲冲昏头脑的孙坚,怎么会对这象征权势的玉玺轻易放手呢!后果大家也知道了,孙坚率领军队渡船回江东的途中,遭到了刘表的埋伏,孙坚当场被乱箭射死,连尸首都被敌军抢走了。

那时,年仅九岁的孙权主动提出到荆州讨回父亲的遗体。非常悲伤的孙权面对刘表的质问,却有着大人一般的冷静与睿智。刘表也被小小年纪的孙权言语所打动,于是归还了孙坚尸首,孙权也因此名扬天天下。

——能屈能伸,有大丈夫胸襟

俗话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孙权就有这样伟大的胸襟,为了江东大局,甘愿放下身段,低下头颅。

记得孙策临死之前曾对孙权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这位赫赫有名的将才,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周瑜在东吴是比较特殊的存在,从孙策时期就已经加入东吴,而且是带了自己的人马去的,在东吴地位比较高,但为人心高气傲,不甘居于人下。

当初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压境时,名义上孙权是东吴之主,但是在力战还是投降如此重大的事情上,自己的文武百官却要让周瑜来拿主意。东吴到底是谁说了算?是孙权还是周瑜,一目了然。在这件事情上,孙权非但没有生气,还表现出了慷慨的气度和伟大的胸襟,虚心听取周瑜的意见并拜周瑜为大都督掌管一切军务。

赤壁之战后,周瑜在东吴的声望和地位更上一层楼,但此时孙权依然为了江东大局,甘愿放下身段,低下头颅,处处忍让周瑜。

孙权的性格特点

1、英勇果断,胆识过人:赤壁之战,曹操80万大军压境,孙权并没有被曹操的强大气势给吓到,他果断采取了鲁肃的建议,和刘备结盟,火烧曹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善于审查形势:孙权在采纳了众多人的建议后,决定在易退易守的建业建都。后来和刘备争夺荆州,为了方便指挥作战,果断将武昌改为都城。等到荆州得手之后,又将都城迁回最适合作为都城的建业。

3、深图远虑:为了能抵御北方的曹操,抗拒西边的刘备,孙权在外交上选择忍辱负重,以柔克刚,不计较当下所受的屈辱。

孙权是怎么死的?

公元251年冬,孙权到南郊祭祀天,几天之后便得了风疾,感染风疾的孙权加上年老体迈医药已经无法医治,自知大限将至,当年十二月,孙权急忙将大将军诸葛恪召来委托后事。次年,孙权就医治无效逝世了。

公元251年,孙权已经70岁了,70岁在那个时候已经算是高龄了,古代人能活六十岁也已经算是很好了,活到70岁的孙权自然身体素质都已经跟不上身心了。在加上晚年的孙权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屡次变动,引起朝中动荡,他的儿子都会皇位虎视眈眈,这样操劳继承人的事情,他也是心力交瘁。

试想,一个70岁的老人,整日操心国家大事,而且还老是出变动,孙权还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但是他还是要外出祭天,刚好祭天又是在冬天,自然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操劳过度,感染风疾是必然的。而后因为年事已高,本身就已经接近大限了,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必然会加快他的死亡,所以感染风疾后的第二年孙权就驾崩了。

孙权死后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身于蒋陵,也就是说孙权墓在蒋陵,可是蒋陵在哪里?

孙权墓在哪里?

孙权葬于蒋陵,蒋陵是什么地方?原来孙权为了避祖父吴孝懿王孙钟名讳,而把钟山改名蒋山,孙权陵在蒋山,所以蒋山又称作蒋陵。所以一般说孙权墓都说再蒋陵。这蒋山位于如今的南京市钟山南麓。

后来明朝朱元璋修建皇陵,本来将士打算将孙权墓地移走的,但是朱元璋觉得孙权也是一条好汉,于是没有移走而是让孙权墓保留下来为自己“看门”。所以现在的孙权墓就在朱元璋的明孝陵梅花山内,现仅存一小型墓冢,不见碑表。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

三国英雄孙权死后栖身之所也被抢夺,让人感叹。不过他对后世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后代许多许多人称赞孙权的英勇神武,并从孙权的身上学习军事和兵家知识。即便他已经深埋黄土,但是他的事迹还是不断的出现在各种场合,或兵书中或教科书中。

孙中山居然也是孙权的后人

东吴灭亡了,孙权是否还有后人存在?根据小编了解,孙权的后人现在大都居住在杭州龙门古镇一带。

为什么说孙中山也是孙权的后人?这也是有历史证据考证的。《龙门孙氏宗谱》中有记载,孙中山是孙权二儿子孙和的后人,是孙权的第46代子孙。孙权应该不会想到1700年后,他的子孙在南京建都!而居住在龙门古镇的这些人大多为孙权第六个儿子孙休的后人。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一代枭雄曹操的儿子曹彰,实力有多强?他为何不争继承人之位?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在这一时期说到枭雄大家都会想到曹操,俗话说的好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也不差,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一代枭雄曹操的儿子曹彰,实力有多强?他为何不争继承人之位?曹彰,曹操和卞氏生的第二个儿子。在《三国志》里面纪录,曹彰喜好射箭项目,成果还不错,臂力也很大,还能够参与举重项目,

  • 历史最牛大帝,明成祖朱棣的一生,他所作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大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今天我们就说说它历代皇帝中最厉害的一位,明成祖朱棣的一生,他所作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大明!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战争打了四年,中间的过程对于最后的获胜者朱棣来说是险之又险,朱棣以一城之地击败拥有整个天下的

  • 姜维北伐究竟给蜀汉带来了什么?姜维北伐究竟是穷兵黩武 还是为蜀汉续命?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维成为了蜀汉的军事领导人。在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历年史家对姜维的北伐却是贬多褒少,连年征战,耗损国力至巨。那么,姜维北伐究竟是穷兵黩武,还是为蜀汉续命?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和费祎共同掌握了蜀汉的军政大权,因为费祎一直不

  • 三国曹魏时期第一猛将,拥有鬼神之勇,五子良将加一起都不如他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三国时期曹魏势力,可谓人才济济,有着诸多的猛将,其中最著名的组合要数五子良将,然而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堪称三国曹魏时期第一猛将,拥有鬼神之勇,五子良将加一起都不如他。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五子良将,这五人就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曹操在行军作战之时,经常会将这五

  • 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被称为“明成祖”,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王朝,在它历代皇帝中以朱元璋和朱棣最为出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皇帝朱棣为何被称为“明成祖”,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含义?朱棣在没成为皇帝之前,是明朝北方的一个王爷。当时明朝的北方可是和少数民族接壤的啊,经常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战争,朱棣身为一个王爷,之所以最后能成为皇帝,就

  • 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懿是怎么从他们手中夺得的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最后的大赢家,大家都会想到诸葛亮的对手苏明玉,那么他是是怎么从曹操25个儿子手中夺得的天下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曹操一生子女众多,仅见于正史的,便有25子6女,另外还有3位养子,可谓多子多福。然而在众多子女中唯独四人出彩。文学家曹植“才高八斗”这个词最初就是谢灵运来形容曹植的,他的文章在

  • 汉武帝在位54年 花了44年举全国之力去攻打匈奴 汉武帝为何执着于攻打匈奴?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西汉建立后,匈奴就一直与汉朝为敌。汉初被迫采取和亲的方式与匈奴和平共处,以此来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汉武帝即位后,选择对匈奴进攻,汉武帝在位期间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汉武帝为何执着于攻打匈奴?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大多来自于他的征伐事业。汉武帝在位的54年间,从元光二年到征和三年,44年间,有20余次大

  • 刘基对朱元璋的功劳不小,为何最后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作为一个草根皇帝,他的发家可谓传奇,然而他能有所成就这和他手底下的众多功臣离不开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刘基对朱元璋的功劳不小,为何最后主动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能打对各路对,定鼎天下,开国功臣多多,其中最特别的一位,当于刘基。朱元璋成大业初期,身边的谋臣不少。如朱升,就是很优秀的一

  • 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

    三国是一个谋士人才层出不穷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有许多著名的锦囊妙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最厉害锦囊妙计,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有没有道理? 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哪个更强,为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郭嘉,他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郭嘉原为部下,后转投曹操,官至军师祭酒,

  • 此人三次错过皇位,溥仪退位时,此人大呼不可以,后来争当傀儡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末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极大的加速了其灭亡的时间,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许多人对皇帝的宝座极其向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此人三次错过皇位,溥仪退位时,此人大呼不可以,后来争当傀儡皇帝。溥伟别称锡晋斋主,清末宗室,道光帝旻宁曾孙,第一代恭亲王奕訢的嫡孙,贝勒载滢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