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丽姬传解说之嬴政扫六合强化专制

丽姬传解说之嬴政扫六合强化专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176 更新时间:2024/2/15 0:39:51

说话中国在三代以前,天下分为无数国家,是为封建时代。

当此时代,诸侯并立,各据一地,此争彼战,连年不绝。虽有天子在上,无力制止,彼此互相吞并。直到战国,仅有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大国,秦国最强。及至秦王嬴政即位,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天下由此一统。

秦王嬴政,为人生得蜂鼻长目,鹘胸豺声。生平作事,眼光极大,手段也极辣。一从灭去六国,代了周家,身为天子,贪心不足,便想出许多新法来。

秦王一日坐在宫中,想起天子名称古代以来随时不同。如三皇称皇,五帝称帝,夏商周三代皆称王。秦国本是诸侯,到战国时代,便随各国一同称王,是王之名号已不足奇。况史官常说世运有升降,王不如帝,帝不如皇。现在天下一统,若不趁此时改换一极尊贵称号,何以表示成功,流传后世?主意已定,一宵无事。

到得次日,平明早朝,文武百官齐集阙下,秦王驾坐金銮宝殿,钟鼓齐鸣,御炉香绕。群臣拜舞已毕,文东武西,分立两旁。文官有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诸人。武将有蒙恬王贲王离诸人。一个个衣冠齐整,剑珮铿锵,真是新朝气象。秦王见群臣分班已定,下诏令群臣会议帝号,群臣奉命退去,秦王罢朝回宫。

过了数日,群臣会议已定,适值秦王坐朝。有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出班俯伏,同声奏道:“古时天子,地方不过千里,此外皆分与诸侯。诸侯或服或叛,天子不能制伏。今陛下兴兵降暴,平定天下,海内统一,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能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谨上尊号,王称泰皇,自称曰‘朕。”秦王听了,心想:“‘泰皇二字既是古代天子名称,不算稀奇。”遂由自己决定,将三皇之皇字及五帝之帝字,凑成一个名词,称为“皇帝”,乃含有“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之意。又想起谥法本是周公所作,凡人死后,按其一生行事,加上谥号。为好人者得好谥,为恶人者得恶谥。纵使贵为天子,死后亦不免受人评论,试看周朝幽王、厉王即是榜样。我现在活着无人敢下议论;到得死后,反要落人褒贬。又说死后是非谁管得?我偏管得!因决意废去谥法,下一诏书道:朕闻上古之人有号无谥;中古人死,乃以生平品行定谥。

如此,是子可以议父,臣可以议君也,甚属无谓,朕所不取。

从今以后,除去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子孙,依数计算,由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后人读此诏书,见始皇欲传国至万世。谁知二世即亡,都笑其愚。闲话休题。

且说始皇已定帝号,也想略施恩惠,使百姓快乐一回。若问如何施恩,真是从古未有。一不是豁免钱粮,二不是罢去徭役,三不是大赦罪犯,四不是赈恤贫民。单许天下人相聚宴饮数日,名曰“大酺”。只因秦时法律,不许三人以上聚在一处饮酒,一班百姓平日磨尽筋力,供给租税,应付徭役。偶然得暇,连亲朋聚首,杯酒谈心之乐都不能享受。只此一端,可想见当时苦趣。所以始皇下诏大酺,便算莫大恩典!

始皇一面正在施恩,一面又恐人民谋反。心想:“六国新灭,骤然得了数倍土地,添了许多人民,虽然设官管理,终虑耳目不周,难保无乘机起事之人。惟是造反亦不容易。第一,须有兵器,方可对敌。第二,须有城池,方可据守。第三,为首之人必系巨室豪宗,名望足以服众,金钱足以动人,方能号召大众,为其党羽。如今就此三件,设法预防,便可将造反根株,尽数拔尽。”始皇想定主意,立刻坐朝,发出三道诏书如下:第一道:令各郡县,将民间藏留兵器,尽数收送咸阳地方销毁。第二道:令各郡守,查点本籍户口名册,凡属世家富室及地方有名之人,一律勒令迁居咸阳,以便就近监察。

第三道:将天下险要地方所有城堡关塞,概行平毁。

此三道诏书既下,地方官不敢怠慢,分头办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数史上那些怕老婆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皇权虽然至高无上,但有的皇帝竟怕 老婆。当然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曾是患难夫妻,情深意笃,彼此 谦让;有的却是过度宠爱,一味迁就;有的却是性情懦弱,被精 干的老婆制服,真有点怕…… 隋文帝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鲜卑族人。北周大司马、河内 公独孤信之女

  • 太监:皇权的变异与宦官专权的黑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王用于后宫服役的男性仆从,通称宦官。关于宦官的称谓, 约有二十几种。先秦时一般称寺人、阉人、阍人,战国秦汉时期 又称宦人、宦者。这些人最初是作为宫廷仆人使用,后来逐渐参 与后宫的管理或宫廷诸事务的决策,成了内廷官吏,所以称为 “宦官”,并成了一切宦人的通称。同时,相对于外廷

  • 丽姬传解说之始皇东海求仙江中遇险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二十七年,下诏出巡。先到陇西、北地各处。一班将相群臣,随驾起行。所过地方,官吏闻得车驾将到,先期扫除道路,赶办供应,远出送迎。真是:翠华临幸,千乘万骑,护卫森严,一路风光,细说不尽!始皇尚嫌官道狭隘,往来不便。回宫之后,立派官吏前往各处,分头开筑驰道。自咸阳起,东至齐鲁,北达燕山,南通吴楚

  • 皇帝婚外恋后果很严重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王广置后廷,可以博采民女入宫,但帝王也有厌倦后宫佳 丽的时候。他们常常走出宫廷,到野外寻花问柳,追求婚外性爱。史称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曾置“女闾七百”以佐军需,这 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官妓。《史记•齐太公世家》记齐国国君桓公有 三夫人,“好内,多内宠,如夫

  • 宫女:饱受压迫到白头的后宫女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凡后宫中供帝王一人差遣役使的女子,上自后妃,下至嫔女, 都可称为宫人、宫娥或宫女。不过,狭义的宫女仅指后宫中没有 名号、爵级、秩禄的宫人,有时还包括一部分级别稍低的女官。因 为她们极少有被皇帝宠幸的可能,主要地还是承担宫中杂役。如 西汉宮廷里的上家人子、中家人子,就是些“采择良家子以人宫

  • 丽姬传解说之张良博浪沙刺杀嬴政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当征服六国时,每灭一国,必囚杀君主,毁除宗庙社稷。又搜括妃嫔子女,宝器珍玩,一齐运入秦宫受用。当时六国人民见此情状,思念旧君,往往泣下。尽有忠臣志士,愤心切齿,痛恨始皇,欲报国仇,未得机会。中有韩国人姓张名良,字子房,其祖开地,父平,相继为韩国宰相,历事五君。张良生长宰相之家,资财甚富,单

  • 古代帝王的立子杀母与妃嫔殉葬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后宮妻妾都是帝王性爱的牺牲品,她们在阴森森的宫廷中栖牲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小心翼翼地度过寂寞的一生,随时都有受处罚、被抛弃、遭杀戮的危险6甚至天下其他女性亦有 被帝王抢占、蹂躏的可能,也必须为帝王一时的性冲动付出巨大 牺牲。但这里所指帝王性爱的牺牲品*不是由帝王临时的雷霆之 怒所致,也非后宫

  • 丽姬传解说之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一连三年都未远出。但始皇生性好动,不肯安居宫中,便时常微服出游。又因前回博浪沙中之事,常恐遭人暗算,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着兵器,随侍左右保护。一日,始皇正行之间,忽闻路人口唱谣歌道: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此谣

  • 外戚:靠裙带上位专权跋扈的帝王姻亲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外戚,是对帝王的母族和妻族的总称,又叫国姻、外氏、 戚里、椒兰班,诸如帝王的舅亲(母舅、舅表兄侄)、姨亲(姨父、 姨表兄侄)、妻亲(岳父母、内兄侄、堂兄侄等),都可归于外戚 之列。如汉武帝时丞相窦婴,是武帝祖母窦太后的内侄;田盼为 武帝母王太后的同母弟;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武帝皇后卫子夫 的同母

  • 古代帝王后宫丑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期以来,不论是市井传说,还是稗官野史,无不津津乐道 后宮的“秘事”,尤其热衷于流传有关宫闱淫乱的所谓“宫中丑 闻。著者如《汉武故半》、《飞燕外传》、《武则天》、《杨贵妃传》、 《慈禧轶事》等古代帝王的后官,确有许多丑闻秘事,诸如帝王荒淫乱伦,太后纵欲觅欢,妃后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