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公主:出身尊贵食封郡县的金枝玉叶

公主:出身尊贵食封郡县的金枝玉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51 更新时间:2024/1/4 19:41:12

在周代,天子之女称姬^公主的称呼始自战国,凡帝王、诸 侯之女皆可称公主,不过有级别的不同。

自汉代起,规定皇帝之 姑称大长公主,皇帝之姊称长公主,皇帝之女称公主,诸王之女 则依次为郡公主、县公主、乡(亭)公主。北宋徽宗政和三年 (公元1114年)因慕行周制,改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 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并且加上两个字的美名作封号,如荣德、敦淑、纯福等.但帝姬只叫了十多年,宋室南迁,又恢复公主旧制。 (《宋史·公主传》)清代,满语呼公主为格格,皇后所生女称固伦格 格或固伦公主,妃嫔所生及皇后抚养的宗室之女,亲王之女同 称和硕格格或和硕公主。

公主同皇子一洋,也是“金枝玉叶”,尊贵无比.民间称之为 “凤女' 公主虽不能封王任事,只能谨守深宫闺阁,但凭着血缘 之亲,同样可以位比王侯,食封郡县,如汉朝规定:“皋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上,仪服同蕃王。诸侯 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 (《后汉书.皇后纪》)公主不 封食邑的,则按等级发放俸禄银米。唐代的大长公主、氏公主、公主“皆视正一品”,郡主视从一品,县主视正二品。 ( 《旧唐书·职官志》明朝规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 石,郡主禄八百石,其余县主等“递减有差(《明史•公主传》)

公主地位的尊崇,在她们的婚姻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公主 嫁人,都称为“下嫁”,亦即公主以其尊贵身份,出干帝王之家, 低就于一般臣民。而夫家管本人及其家庭官品爵位的高低,凡 娶公主,都是一种高攀,所以名之曰“尚公主”,“娶天子女则曰 尚公主,国人娶诸侯女则曰承翁主。尚、承皆卑下之名也。'(《汉 书·王吉传》注)这样,公主的婚姻,首先在名分上就体现出一种女 尊男卑的关系,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反常的。本来.封建礼教规定, 女子须有“三从四德”,然而公主下嫁后,在家庭生活和夫妻关系 中,可以无视“三从四德”的规定,甚至公然做出违背封建“妇 道”的事来。

公主们往往“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文英掌衣纪如平民女子出嫁,必须行见舅姑之礼,公主则可以免除此礼。唐初名臣王珪之子尚唐太宗女南f公主。大概新婚 之际没有拜见他这位公公,“礼有妇见舅姑之仪,自近代公主出降, 此礼皆废于是王玮上书唐太宗说“今主上钦明,动循法制。吾 受公主谒见,岂为身荣.所以成国家之美耳。”唐太宗觉得王珪说 得有珅,同意让南乎公七补上这一礼节,“遂与妻就席而座,令公 K亲执笄行盥馈之道.礼成时退。”(《旧唐书·王括传》)

但历史象王珪这样得到公主媳妇拜见的,恐怕为数不多。再如,民间新 娘新郎,要行跪拜札,公主出嫁则相反,“驸马见公主行四拜礼, 公主坐受二拜,”甚至有新郎“跪拜数月,称臣侍瞎,然后成婚” 的。明光宗的女婿巩永固就是这样一位历经艰辛屈辱才成驸马的。 巩永固尚乐安公主后,“黎明于府门外月台四拜,至三月后,则上 堂,上门,上影壁,行礼如前”。行拜见乐安公主的大礼竟有三月 之久,大慨两只膝盖快磨破了,才有“称臣侍瞎”的资格,“始视 膳于公主前,公主饮食于上,驸马侍立于旁”,巩永固的双脚也差 不多站麻木了,“过此,方议成婚《明史·礼志》)公主在家庭生 活中,处处高人一等。至于公主在家中霸道骄横,不事丈夫,不 敬舅姑,不守贞节,更是寻常惯见的。从汉代起,有人就对这种 “以妻制夫,以卑临尊”的“尚主之制”进行指陈,说这种制度 “以阴乘阳,违天,以妇临夫*违人.违天不祥*违人不义”(《后汉书•荀悦传》

其次,历代对公主夫家的名第要求极高。公主之夫初称帝婿、 国婿、主婿,魏晋以后通称驸马D历代能做驸马的,除了本人要 相貌堂堂,还要求家门显耀。先秦时,一般只有诸侯之子才能娶 天子之女》秦朝丞相李斯权位显赫,“诸男皆尚公主”(《史记•李 斯传》)。汉代则至少列侯之家才有资格尚公主。特别是门阀制度盛 行的魏晋南朝,公主婚配只看夫家门第,不问其有无才貌。唐代 的驸马,不是出于将相之门,就是来自外戚之家,如高、中、睿 三朝,共有驸马二十五人,其中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 载的,就有十九人。元代甚至明文规定非勛臣世族及封国之君, 莫得尚主(《续文献通考·职官》)只有宋明两代,稍微注重选择有 仪表和学识的人作驸马,戏剧小说中常有皇帝招状元郎为驸马的, 这类故事多是反映宋、明史事,要在其他朝代,贫寒出身的儒生做“乘龙快婿”,只是白日梦罢了。

跟皇子良莠不齐一样,公主也是凤雉相杂。有的公主知书识 礼,贤惠仁慈,与丈夫相亲相爱,与舅姑以礼相处,如唐太宗的 女儿襄城公主,“雅有礼度' 公主下嫁后,按旧制当“别为营 第”,不与舅姑同居一室,但襄城公主却说:“妇人事舅姑如事父母若居处不同,则定省多阙她觉得与公公、婆婆分居异处, 影响媳妇对公、婆的朝夕眼省,有碍孝道,所以她“再三固让,” 不让太宗给她另起府第,只把夫家的旧居加以装修,和公、婆一 家住在一起。(《旧唐书·请珐传》

像她这样的公主,历史上不乏其 人。不过,那种仗恃富贵,凌辱夫家,不守操节,放纵情欲,甚 至为所欲为,残民害政的公主,也比比皆是,史不绝书。东汉顺 帝之姑阴城公主,不仅淫乱,还借此侮辱丈夫定远侯班始。史载 阴城公主“贵骄淫乱,与嬖人居帷中,而召始入,使伏床下。”班 始起初只能忍气吞声,久而久之,实在不能容忍这种床下之辱,一 刀杀死阴城公主。顺帝不追究公主的罪过,反而将班始腰斩,并 将重新开通西域有大功于国家的班氏满门抄斩(《后汉书•班超传》)#p#分页标题#e#

南朝刘宋的山阴公主,则是历代公主中纵欲的典型代表。据 《宋书•前废帝纪》,山阴公主“淫恣过度”,她对公主只能有一名 驸马郎的制度极为不满,于是对当皇帝的弟弟刘子业说:“妾与陛 下,虽男女有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 事不均平,一何至此!”刘子业听了,“乃为主置而首左右三十 人”,赏给三十名年轻漂亮的男子供她消用。然而山阴公主还不满 足,她陪刘子业出游,看到吏部郎褚渊“貌美,就帝请以自侍。” 褚渊君命难违,只好去陪山阴公主过夜,“侍主十日,备见逼迫, 誓死不回,遂得免。”

公主中骄纵妄为,干预朝政的,可以唐代安乐公主为典型。安 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幼女。中宗即位不久,被母后武则天废掉,迁 拭房陵,途中皇后韦氏生下一女,李显解衣相裹,因而取名“裹 儿”,即安乐公主。中宗复位后,安乐公主凭恃宠爱.除了在生活 中大肆铺张,极端奢侈外,她还败坏吏治,干预朝政。有一次,安 乐公主写F纸诏书,让中宗签发,李显笑而从之。此后1安乐 公主经常私作诏书,将内容蒙住,只让中宗签名,中宗也不问其 中内容,有请必从。安乐公主趁机受贿卖官,降墨敕斜封授任,交 吏部发表,时称“斜封官由于没有限制,滥官冗员充斥朝廷各 省各部。安乐公主还想请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以便继承皇位。 尚书左仆射魏元忠力驳这一荒唐的要求,她破口大骂:“魏元忠乃 山东木强,何足与论事?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胡不可?”不久, 安乐公主与韦后合谋,在饭食中放毒害死了中宗。(《旧唐书·公主传》、《旧唐书·中宗纪》)

中国有句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历史事实不尽如此。由于公主们既娇且骄,举止失礼,态度横蛮,欺凌丈夫,虐 待公婆,纵欲淫乱,所以权贵之家多有视娶公主为畏途,甚至公 开抗旨拒婚,不惜抛却身家性命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女湖阳公 主曾放纵奴婢白日杀人,洛阳令董宣依法将该奴婢治罪。湖阳公 主“即还宫诉帝”,刘秀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后汉书•董宜 传》)后来湖阳公主寡居,刘秀想让她再嫁,“帝与共论朝臣,微观 其意”,看她中意哪一位> 当谈到才德貌俱全的宋弘时,公主脱口 说出:“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广刘秀也表示满意,召来宋弘, 令公主坐在屏风后。刘秀有意对宋弘说:民间谚语说“贵易交,富 易妻”,这说的是人之常情吧?宋弘也许已经风闻湖阳公主择婿之 事,也许出于敏感,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臣下也常听人说这句 话,叫“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听了,回头对公主说:这件事办不成了。(《后汉书•宋弘传》)

后人都以“富贵不 易妻”称赞宋弘的品德,实际上,怕是宋弘不敢娶这位以骄纵著 称的湖阳公主吧。东汉桓帝时,有一位尚书杨乔,“容仪伟丽”,长 得一表人才.桓帝爱他的才貌,未征得本人同意,径自下诏让他 尚公主^杨乔接诏后坚决推辞,桓帝硬是不听,杨乔无法,“遂闭 口不食,七日而死”(《后汉书•杨璇传》)。南朝刘宋时更有一篇洋 洋千言的《辞婚表》流传至今。据说刘宋公主除了骄横外,还特 别喜妒,“宋世诸主,莫不严妒。宋明帝刘或对此极为担忧。左 光禄大夫江湛之孙江教当尚临汝公主。

明帝为了治公主之妒,特意让一位很有文才的人替江戣写表辞婚。《辞婚表》列举西晋以来 驸马所遭受的欺压、凌辱,说是“自晋氏以来,尚王姬者,虽累 经美冑,亟有名才,至于王敦慑气,桓温敛温,真长佯愚以求免, 子敬炙足以违诏。王偃无仲都之质,而裸露于此阶;何瑀阚龙工 之姿,而投躯于深井;谢庄殆自害于蒙瞍,殷仲几不免于强钽 象王敦、桓温这样有权势的人,在公主们面前都得忍气吞声,其 他人娶了公主,落得自杀冤死、毁族灭门的下场也就不足奇怪了。 公主管束驸马,“制勒甚于仆隶,防闲过于婢妾”,驸马们不能自 由出入家门,也不能正常地接待亲朋,“非惟交友离异,乃亦兄弟 疏阔。”

《辞婚表》还详叙了驸马们不仅得不到家庭温情,甚至没 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或进不获前,或人不听出,不入则嫌于欲疏, 求出则疑有别意。召必以三晡为期,遣必以日出为限,夕不见晚 魄,朝不识曙星。至于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 与此长乖。又声影才闻,则少婢奔迸,裙袂向席,则老丑丛来。” 特别是在公主们的妒忌下,驸马家断子绝孙,“尚主之门,往往绝 嗣最后,表中再次陈明辞婚的坚决态度,“伏愿天慈照察,特 賜蠲停,若恩诏难降,报请不申,便当刊肤剪发,投山窜海”


上一节:皇子:鱼龙混杂下场各异的帝王之子

下一节:宦官:皇权的变异与专权的黑暗

返回上一级>>>古代帝王后宫生活的常客与过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丽姬传解说之嬴政扫六合强化专制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话中国在三代以前,天下分为无数国家,是为封建时代。当此时代,诸侯并立,各据一地,此争彼战,连年不绝。虽有天子在上,无力制止,彼此互相吞并。直到战国,仅有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大国,秦国最强。及至秦王嬴政即位,十七年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天下

  • 历数史上那些怕老婆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皇权虽然至高无上,但有的皇帝竟怕 老婆。当然情况各不相同:有的曾是患难夫妻,情深意笃,彼此 谦让;有的却是过度宠爱,一味迁就;有的却是性情懦弱,被精 干的老婆制服,真有点怕…… 隋文帝杨坚的老婆独孤伽罗,鲜卑族人。北周大司马、河内 公独孤信之女

  • 太监:皇权的变异与宦官专权的黑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王用于后宫服役的男性仆从,通称宦官。关于宦官的称谓, 约有二十几种。先秦时一般称寺人、阉人、阍人,战国秦汉时期 又称宦人、宦者。这些人最初是作为宫廷仆人使用,后来逐渐参 与后宫的管理或宫廷诸事务的决策,成了内廷官吏,所以称为 “宦官”,并成了一切宦人的通称。同时,相对于外廷

  • 丽姬传解说之始皇东海求仙江中遇险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二十七年,下诏出巡。先到陇西、北地各处。一班将相群臣,随驾起行。所过地方,官吏闻得车驾将到,先期扫除道路,赶办供应,远出送迎。真是:翠华临幸,千乘万骑,护卫森严,一路风光,细说不尽!始皇尚嫌官道狭隘,往来不便。回宫之后,立派官吏前往各处,分头开筑驰道。自咸阳起,东至齐鲁,北达燕山,南通吴楚

  • 皇帝婚外恋后果很严重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帝王广置后廷,可以博采民女入宫,但帝王也有厌倦后宫佳 丽的时候。他们常常走出宫廷,到野外寻花问柳,追求婚外性爱。史称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曾置“女闾七百”以佐军需,这 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官妓。《史记•齐太公世家》记齐国国君桓公有 三夫人,“好内,多内宠,如夫

  • 宫女:饱受压迫到白头的后宫女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凡后宫中供帝王一人差遣役使的女子,上自后妃,下至嫔女, 都可称为宫人、宫娥或宫女。不过,狭义的宫女仅指后宫中没有 名号、爵级、秩禄的宫人,有时还包括一部分级别稍低的女官。因 为她们极少有被皇帝宠幸的可能,主要地还是承担宫中杂役。如 西汉宮廷里的上家人子、中家人子,就是些“采择良家子以人宫

  • 丽姬传解说之张良博浪沙刺杀嬴政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当征服六国时,每灭一国,必囚杀君主,毁除宗庙社稷。又搜括妃嫔子女,宝器珍玩,一齐运入秦宫受用。当时六国人民见此情状,思念旧君,往往泣下。尽有忠臣志士,愤心切齿,痛恨始皇,欲报国仇,未得机会。中有韩国人姓张名良,字子房,其祖开地,父平,相继为韩国宰相,历事五君。张良生长宰相之家,资财甚富,单

  • 古代帝王的立子杀母与妃嫔殉葬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后宮妻妾都是帝王性爱的牺牲品,她们在阴森森的宫廷中栖牲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小心翼翼地度过寂寞的一生,随时都有受处罚、被抛弃、遭杀戮的危险6甚至天下其他女性亦有 被帝王抢占、蹂躏的可能,也必须为帝王一时的性冲动付出巨大 牺牲。但这里所指帝王性爱的牺牲品*不是由帝王临时的雷霆之 怒所致,也非后宫

  • 丽姬传解说之蒙恬北击匈奴筑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一连三年都未远出。但始皇生性好动,不肯安居宫中,便时常微服出游。又因前回博浪沙中之事,常恐遭人暗算,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着兵器,随侍左右保护。一日,始皇正行之间,忽闻路人口唱谣歌道: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此谣

  • 外戚:靠裙带上位专权跋扈的帝王姻亲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外戚,是对帝王的母族和妻族的总称,又叫国姻、外氏、 戚里、椒兰班,诸如帝王的舅亲(母舅、舅表兄侄)、姨亲(姨父、 姨表兄侄)、妻亲(岳父母、内兄侄、堂兄侄等),都可归于外戚 之列。如汉武帝时丞相窦婴,是武帝祖母窦太后的内侄;田盼为 武帝母王太后的同母弟;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是武帝皇后卫子夫 的同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