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巫蛊之祸: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遗憾

巫蛊之祸: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遗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70 更新时间:2024/1/21 8:21:39

巫蛊之祸是怎么

如果有人问,汉武帝一生中最遗憾和悔恨的事情是||什么?答案不是开疆拓土壮志未馴,也不是治国理政有愿未平,更不是舞榭歌台有酒未消,而是一场“巫蛊之祸”,以及他因此失去的儿子、妻子和皇孙。

晚年多疑的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登基,公元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长达54年。他统治的前期和中期可谓汉朝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强盛,政治清明。然而到了晚年,这位圣明君主的执政能力却开始下降。

晚年的汉武帝志得意满,宠幸佞臣,听不进忠言逆耳的谏挣。他的独裁思想越发严重,对群臣无端猜忌,而且偏执嗜杀,动不动就将冒犯自己的臣子灭族,兴起了数次株连万人的惨案。汉武帝晚年曾一连诛杀了李蔡、严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犛五位当朝丞相,弄得当时的朝臣人人自危,无人敢出任“丞相”一职。据正史记载,当汉武帝决定任命公孙贺为丞相时,公孙贺死活不肯接受印绶,跪地痛哭着祈求说:“臣是从边远地区来的,凭借骑马射箭当上了官,能力有限.,实在当不了丞相啊!”汉武帝命左右“扶起丞相”,公孙贺还是不肯起身。汉武帝大怒,拂袖而去。公孙贺无奈之下,只好当了这个丞相。结果没过多少年,公孙贺就因儿子犯罪被株连入狱,活活冻死在狱中,其家族也被诛灭。

晚年的汉武帝还越发迷信鬼神,整日求仙炼丹,行事荒唐。他组织很多妖巫术士为他建造楼台、炼丹制药,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死。有一名叫李少君的术士告诉汉武帝,祭灶可以招来鬼神,鬼神来了就可以把丹砂炼成黄金,使用由这种黄金做的餐具用餐,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汉武帝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亲自行祭灶礼,沉溺于把丹砂变成黄金的“神话”,还派遣术士到海中寻访仙人。后来李少君死了,汉武帝认为他是成仙了,竟然派人去寻找。类似的荒唐事数不胜数,其结果是汉武帝身边走歪门邪道的人越来越多,而他自己也越来越疑神疑鬼。

“巫蛊之祸”始末

汉武帝晚年的昏聩、猜忌、疑神疑鬼,最终酿成了他执政后期最严重的一场祸乱“巫蛊之祸”。

所谓“巫蛊”指的是一种巫术,“巫”指祈求鬼神加害于人,“蛊”则是使人受迷惑,昏狂失性。用巫蛊之术害人的方式很多:有的用桐木刻成仇人形象,然后刺心钉眼,希冀以此祸及仇人,有的假装鬼神附体,借以欺骗或恐吓他人……巫蛊本是一种荒唐的迷信风俗,但在蒙昧的古代,它却是人人忌讳的致命妖术。汉代“巫蛊”之风盛行,并从民间传入皇家,宫中一些妃子和宫女为了争宠,也常用这种办法诅咒他人。

汉武帝到了晚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经常耳不聪/目不明,精神恍惚。迷信的汉武帝认为这是有人暗中诅咒他,因此对“巫蛊”一类的妖术非常反感,一旦发现便严厉惩办。于是,不少小人借此大做文章,陷害无辜。佞臣江充是汉武帝身边的宠臣,平日为非作歹,肆意妄为。正直的太子刘据对他的所作所为一直非常不满。江充担心太子即位后会惩办自己,便向汉武帝进谗言,说:“您的病不见好转,是因为宫里有‘巫盛之气沮咒您。”愤怒的汉武帝立刻派江充去调査,并下令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一干小人协助江充。

江充带人闯人太子官中,四处搜寻、挖掘,却一无所获。为了诬陷太子刘据,江充趁人不注意,悄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大肆宣扬说:“在太子宫中挖掘出来的II木头人最多,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上面写着诅咒皇上的话。我们应该马上奏明皇上。”太子刘据见状,备感冤屈,便想去汉武帝避暑的甘泉宫当面解释。太子少傅石德连忙劝阻说:“皇帝原本就忌讳‘巫蛊,您就是去了恐怕也说不清。况且皇帝现在远在甘泉宫,家属都不允许去探望,是生是死都不清楚。为今之计,不如先把江充等人抓起来审问。”听完这席话,刘据立即命人去抓捕江充等人。于是,江充被捕,并以谋反罪被斩首示众,按道侯韩说拒捕被杀;然而,御史章赣却侥幸脱逃了。

章赣一口气逃到甘泉宫,向汉武帝诬告太子谋反。盛怒之下的汉武帝不分青红皂白,便下令丞相刘屈犛率兵捉拿太子。太子刘据见有人逃脱告密,自知祸事将至,于是面见母后卫子夫,痛陈事情原委。卫子夫听说皇帝派兵来捉拿自己的儿子,立即下令打开未央宫的武库,发放兵械给支持太子的百姓,并将京城的囚犯武装起来,准备对抗皇帝的征讨部队。为了赢得京城官民的支持,太子刘据昭告全城说:“皇帝在甘泉宫养病期间,奸臣作乱谋反,请大家与我合力剿灭叛军!”接着,太子刘据又去征调胡人军团与北军,但胡人军团早接到了汉武帝的命令,正准备镇压太子叛乱,北军监护使者任安则明哲保身,接受了太子印后却闭门不出。一时间,文武百官与京城百姓也难辨是非,形势一片混乱。

皇帝的征讨军队与太子的军队在京城大战数日,双方死伤了数万人。但太子的临时武装毕竟敌不过皇帝的正规I军,最终兵败。太子刘据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仓皇逃出城外,躲在湖县(今河南灵宝西)的一个平民家里。皇后卫子夫在官中上吊自尽。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间,你欲将历史的面容看得清些、再清些……于是,当历史向你走来,就品一品茶,掬一朵堂前的海棠花,且看她一看她时而亲近,时而邀远,亲近的是荧幕上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邈远的是那些发生在千百年前、早已逝人风中的真实。看她时而熟识,时而陌生,熟识的是你脱口而出的那一

  • 水中捞月:一代诗仙李白的死亡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仙李白为后世留下了太多浪漫的诗句,天马行空的意境中,他的一生也隽永而飘逸。就连李白之死,也堪称古今最为诗意的人生结局。水中捞月生来纵情诗与酒的天才,终于还是归于水和月。然而,这果真是他最后的归宿吗?一代诗仙的死亡之谜“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宫锦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r

  • 立子杀母:北魏王朝防范外戚的残酷祖制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帝王之家,儿子被立为皇储,当母亲的一定喜不自胜,从此“母凭子贵”,尽享富贵荣华。然而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皇室中,后妃们却天天祈祷不要生下皇子,因为自己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她就将走上死路……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北魏

  • 司马相如:凤求凰琴挑卓文君的爱情骗局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是中国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经口j典。《凤求凰》的美妙琴声,让富豪千金与一介穷书生缔结姻缘,从此过上琴瑟合鸣的幸福生活。然而,近年来不少学者的考证却将这个爱情故事颜廈了,把“琴挑卓文君”论作司马相如“劫色骗财”的千古阴谋。究竟是真爱,还是

  • 生子不举:宋代野蛮迷信的“计划生育”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常言道:“多子多福。”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生了孩子却不养育是断然无法理解的。可是在南宋末年,民间就出现了这样的怪事。更怪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出现于贫苦农家,也存在于乡绅世族,形成一种普遍的风I。这种怪现象从何而来?背后又隐含了怎样的社会根源?野蛮的“计划生育&rdqu

  • 梁武帝萧衍:侯景之乱惨遭饿死的和尚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和尚”与“皇帝”两个不同的身份在南朝梁国的开1口国皇帝梁武帝身上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才子,也曾勤政爱民,却最终一心向佛,看破红尘,他不是昏君,却被极军活活饿死,落得个荒唐可叹的结局。文武兼备的梁武帝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王朝&

  • 范蠡:辅佐勾践急流勇退的陶朱公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经商”或是“做官”,哪一行出人头地都堪称奇工才。中国古代却有一位在两方面都登峰造极的“全才”:他既精通韬略,善于治国用兵,又有非凡的商业头脑,是儒商之鼻祖。他就是被世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与魏徵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书的魏徵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哪些偏离历史真相的记载?千古君臣佳话贞观十七年(643),64岁的魏徴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说出了

  • 莫须有:抗金名将岳飞的千古奇冤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西子湖月畔的岳飞墓,每年都会迎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凭吊I者。人们在为这位悲剧英雄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忘朝秦桧的跪像哞上两口,以发泄对于“莫须有”三个字的愤怒。但“莫须有”到底是何意?岳飞真是死于“莫须有&rd

  • 上官婉儿:文采卓然的武周巾帼宰相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一^的女性。她游走于前朝后宫的权力旋涡中,深得两朝皇帝宠信,一度是执掌大权的“巾帼首相”;她以风华绝代、文采卓然的非凡魅力,让多少风云人物拜倒在她的裙下。然而,她终成为权力刀锋上的祭品。这段苦乐交织的人生,亦成为令人喟叹的传说。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