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梁武帝萧衍:侯景之乱惨遭饿死的和尚皇帝

梁武帝萧衍:侯景之乱惨遭饿死的和尚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28 更新时间:2024/2/10 5:33:57

“和尚”与“皇帝”两个不同的身份在南朝梁国的开1口国皇帝梁武帝身上奇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他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才子,也曾勤政爱民,却最终一心向佛,看破红尘,他不是昏君,却被极军活活饿死,落得个荒唐可叹的结局。

文武兼备的梁武帝

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个王朝“梁”的开国皇帝萧衍(464~549),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省常州市)人。萧衍出生在南朝的“齐”国时期,相传是汉代名相萧何的后代,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曾经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

由于家庭背景优越,萧衍官运亨通,一路青云直上,还被赐予了封地。与一些出身官宦世家的纨绔子弟不同,萧衍具有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南齐建武二年(495),北魏孝文帝出兵数十万攻打南齐,齐明帝萧鸾派遣萧衍等将领率兵迎击。两军对阵义阳,因北魏的军队兵强马壮,声势浩大,南齐的将领畏惧不前,没人敢去迎战。此时,萧衍却主动请战,愿为先锋。他带领部人趁夜色赶到距敌营仅有数里的山上遍插旗帜,虚张声势。天一亮,北魏的军队看到满山旗帜,以为中了埋伏,阵脚大乱;南齐的军队见状以为援兵已到,士气大增,立即大举进攻。萧衍带领军队从后方包抄敌军,使得北魏军人腹背受敌,大败而逃。

赫赫战功让萧衍独步朝中。齐明帝死后,其子萧宝卷继位,即历史上著名的“东昏侯”。萧宝卷荒淫无道,引得朝野不满。萧衍借机起兵,推翻了萧宝卷的统治,拥立齐明帝的另一个儿子萧宝融为帝,即齐和帝。没过几年,萧衍又逼和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梁,萧衍便是梁武帝。

萧衍不仅能征善战,而且才情出众,博古通今。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机敏好学,天资聪慧,诗书画艺样样精通,与同时代的沈约、谢眺、范云等著名文人共称“八友”。即使后来做了皇帝,萧衍也常常手不释卷,秉烛苦读。他精通儒学,写过《孔子正言》等儒学理论200余卷。臣子在学问上有不明白的地方,都会来请教他。萧衍对史学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命人编修了600卷《通史》,打破传统的编年体形式,另立新格。他写诗撰文下笔成章,文采飞扬,“超迈古今”。他的书法兼通草书和隶书,“莫不奇妙”。他还是围棋高手,棋艺超群。更奇的是,甚至连占卜算卦他也很在行。

如此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一位帝王,本该成为一代明君,然而,梁武帝却做出了“爱江山更爱佛门”的选择。

爱江山更爱佛门

梁武帝执政之初,勤政爱民,孜孜不倦。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批阅奏章,到了冬天,夜晚秉烛办公,手都被冻裂了。他还大力提拔清正廉明的官员,善于纳谏,时常关心百姓的疾苦……

梁武帝的生活非常节俭:每天只吃一顿饭,饭菜没有大鱼大肉,只是一些粗粮和蔬菜而已;政事繁忙的时候,他只是顺口喝些稀饭充饥。他常年穿粗布做的衣服,一顶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盖两年。梁武帝50岁以后便断绝了房事,他的妃子们也都衣饰简朴,不尚奢华。他不喝酒,不好乐舞,不到庆典绝不娱乐放松。他注重威仪,衣冠不整绝不见人,甚至盛夏也不袒胸露背。他待人接物谦恭得体,哪怕是见卑微的人,也会如同接待贵宾一般郑重。

在如此出色的皇帝的统治下,南梁的社会风貌有了很大的好转,经济得到了恢复,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人民的生活日渐富足。也是在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的带动下,社会开始崇尚文化,开创了自魏晋以来最好的社会文化局面。长此发展下去,梁武帝一定会成为后世人眼中的“圣主”。但是后来,他却成了历史上一位“和尚皇帝”。

自汉代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了南北朝时期巳经广为发展,百姓借信教以求苦中作乐,皇室中也有不少人信奉佛教。而梁武帝不知何时迷恋上了佛教,并一发不可收拾。

梁武帝并不像很多尊佛的皇帝一样是表面造势,他是真心地信奉,虔诚地飯依。他大量阅读和研究佛经,亲自注解佛经,阐述经义。《南史•梁武帝纪》中记载,他“制《涅樂》、《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计数百卷”。梁武帝以其聪明才智,很快掌握和参透了很多佛学的精义,还开坛设场讲解佛法,吸引了众多的高僧和信徒。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蠡:辅佐勾践急流勇退的陶朱公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经商”或是“做官”,哪一行出人头地都堪称奇工才。中国古代却有一位在两方面都登峰造极的“全才”:他既精通韬略,善于治国用兵,又有非凡的商业头脑,是儒商之鼻祖。他就是被世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 魏徵:一心为国却遭唐太宗砸碑悔婚的谏臣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太宗与魏徵不仅成就了彼此的政治美名,也铸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然而生前君臣无隙,身后却反目成仇唐太宗为何推倒他亲手撰书的魏徵碑?在这段君臣佳话的流传中,又有哪些偏离历史真相的记载?千古君臣佳话贞观十七年(643),64岁的魏徴因病溘然长逝。唐太宗闻讯后,悲痛万分,罢朝五天,以示哀悼,并说出了

  • 莫须有:抗金名将岳飞的千古奇冤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杭州西子湖月畔的岳飞墓,每年都会迎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凭吊I者。人们在为这位悲剧英雄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忘朝秦桧的跪像哞上两口,以发泄对于“莫须有”三个字的愤怒。但“莫须有”到底是何意?岳飞真是死于“莫须有&rd

  • 上官婉儿:文采卓然的武周巾帼宰相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一^的女性。她游走于前朝后宫的权力旋涡中,深得两朝皇帝宠信,一度是执掌大权的“巾帼首相”;她以风华绝代、文采卓然的非凡魅力,让多少风云人物拜倒在她的裙下。然而,她终成为权力刀锋上的祭品。这段苦乐交织的人生,亦成为令人喟叹的传说。深受

  • 晋惠帝司马衷:八王之乱致亡国的傻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个智商低下的人能够成为堂堂一国之君吗?历史就跟我们开过这样的玩笑。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古代一位“傻”帝王,他的故事滑稽可笑,有些却也真挚感人。他的无能导致了贾后乱政和“八王之乱”,耗尽了西晋王朝的气数,但这一切,又怎能完全归咎于他?千古闻名&ldquo

  • 易安居士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晚年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婉约词宗李清照连用叠字勾勒出自己晚年凄凉孤苦的生活。相比于李清照久负盛名的词文,她的晚年生活却极少被史料收录,因而显得异常神秘。她是3然一身还是改嫁他人?她是如何度过国仉家恨与情感悲剧交织的岁月?沉醉不知归路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堪称最有成就的女性,也

  • 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马案:解密投名状疑云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随着电影《投名状》的上映,一段沉寂已久的历史II再次浮出水面。《投名状》的故事原型是大名鼎鼎的“晚清四大疑案”之一的张文祥“刺马案”一两江总督离奇遇刺,凶手当场被捕,动机疑点重重,结案一拖再拖,是复仉?还是情杀?抑或是政治谋杀?重重迷雾笔革在这部《投名

  • 厂卫:明朝令人毛骨悚然的特务机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提起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很多人都会不寒而栗。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锦衣卫和东、西厂一直被描画成阴森恐怖、杀人如麻的地狱魔窟。明代的厂卫特务机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有过哪些令人发指的恶行呢?“缇骑”镝衣卫锦衣卫是明朝的一个官署名称,全名叫作“锦衣亲军都指挥

  • 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再造李唐的四朝功臣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是史家对中唐名将、四朝功臣郭子仪的评价。他率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失地,有再造唐室江山之功,他一生赤诚报国,却从不拥兵自重,令皇帝深深倚重,他为人宽厚,令朝野感佩,连敌人都对其心服口服。郭子仪的为臣之道成为古

  • 雍正继位:康熙遗诏被篡改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帝帝驾崩后,遗诏传位四皇子胤稹(即后来的雍正帝)即位,此事历来被世人猜疑。民间多认为,四皇子胤镇密谋篡改遗诏,登基为帝。康熙帝遗诏是否被篡改过?胤稹即位为何遭人质疑?他又凭借什么在争位的斗争中胜出?种种谜团都要从这份颇具争议的遗诏说起。遗诏篡改之谜康熙六十一年(1722)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