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摔阿斗的原因

刘备摔阿斗的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97 更新时间:2024/1/19 13:36:33

有人说,曹操占天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占地利,坐拥江左而割据。而刘备之于蜀汉,则靠人和。

东汉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候,群雄割据,最终天下三分。能三分天下,曹操、刘备、孙权无疑是天下群雄中的顶尖人物了。曹操家资巨万,又有家族的人脉,起事时虽有波折,但毕竟实力雄厚,可以多次东山再起,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最大的军阀势力;孙权继承了父兄基业,手下谋士尽心,武将用命,坐拥江东之利,自然割据一方;要说出身最为卑微,上位之路最难的,必属刘备无疑。

刘备出身微贱,号称皇叔,其实血脉已经稀薄,皇室是不会认这门亲的,家道衰败,只能以织席贩履为生。虽然刘备在黄巾之乱中立有战功,但做的官一直不大,也没有积攒起崛起的家底。刘备一生打得败仗不少,但要说最惨的一次,莫过于败走长坂坡了。虽然以前也经常吃败仗,经常妻离子散,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长坂坡这一次却不同,曹操是铁了心要把刘备干掉,不想让他有一丁点儿活命的机会了。

当贴身保镖赵云从曹操的百万军中把阿斗救出来的时候,刘备接到手里连看也不看,直接扔向地上。嘴里还念念有词: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而在一身都是胆的赵云呢,现在却被刘备这个动作吓坏了,当时就哭着拜倒:我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啊(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这一段就是有名的“刘备摔孩子”。后人评价起这件事的时候,无不认为刘备是在耍心眼儿,邀买人心。赵云为他出生入死,命都豁出去了,可是他呢,手里却没有安慰赵云的资本。给人家钱吧,他手里一个铜板也没有;封人家官吧,刘备自己都不是官(即便有皇叔和左将军的官衔,也只是中看不中用)。没钱又没官,兄弟们还得安慰啊,怎么办?既然物质上满足不也,那就来点精神上的吧。于是乎刘备就把孩子扔在了地上。

笔者看三国演义究竟有多少遍,自己也记不清,可是每看到此处都觉得这事不这么简单。好像摔孩子的背后还另有隐情。这里我们不妨试着分析一下,刘备摔孩子除了安慰赵云以外,背后还哪些可能的因素

第一种可能,刘备把孩子扔到地上,是想看看这孩子还活着没有。因为赵云刚回来时曾经说过,阿斗一直在他怀里哭泣,现在没了动静,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刘备接过来不好意思仔细看,干脆扔在地上,没有反应就是死了,如果哭出声来就是没死。反正刘备双手过膝,摔孩子跟直接把孩子放在地上没什么区别。这种分析好像并不怎么在理,毕竟想看孩子的状态,仔细看下鼻息,摸摸心跳也能看出来,没必要动作这么激烈。不过再想一想,刘备被曹操追得走投无路,后边大军赶得这么急,当时心急之下,做出过激举动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第二种可能,这就要从阿斗被救的经过说起了。赵云是如何把阿斗救出来的,想必大家都知道吧。那是糜夫人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在万马军中让赵云一个人把糜夫人和阿斗都救出来,难度太大了,基本没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三个人一起死。于是糜夫人只能跳井,用她的死来换取阿斗的活。用自己女人的死来换自己儿子的活,这对于刘备来说实在有些残酷。虽然刘大哥的人生哲理是: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但是当妻和子之间二选一的时候,他老哥还是很为难的,摔子实在是情不自禁。况且死去的糜夫人还是糜竺的妹妹,人家就在旁边看着呢,他不能没有任何表示。

第三种可能,被曹操大军追得狼狈不堪的刘备当时可是带着十多万百姓跑路的,老少妇孺什么人都有。十万百姓啊,那得是多么大一片。刘备恐怕会产生这么一个疑问:赵云抱出来的是自己的亲儿子吗?会不会抱错了?当然这不是他对赵云的忠诚有怀疑,而是怕赵将军忙里出错。即便赵云不出错,糜夫人未必不会出错,当时她是跟着好几百百姓一起逃亡的,保不准会弄错。当时的阿斗还很小,大家都知道,婴儿和婴儿之间外表区别很小,医院那么安静的地方都有可能抱错,更何况是混乱不堪的战场。这种因素不合理的方面是,即使不一定是自己的孩子,摔在地上也不符合刘备仁义的光辉形象。不过换个角度,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但在别人眼里却是啊,摔一下更可以换得手下大将忠心,怎么说也不算赔本的买卖不是?

第四种可能,刘备被追得很辛苦,他长途跋涉一路逃命,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的,在接过阿斗时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反正儿子也摔了,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才说出了那句令赵云感动一生、为之终身效死的话。

第五种可能,阿斗是甘夫人亲生的,糜夫人顶多算姨娘吧。糜夫人和甘夫人的私下关系如何,《三国演义》的书中没有交待。即便是不错,好得跟亲姐妹似的,但是在生死关头,糜夫人也未必会舍去自己的命去保全阿斗的命吧。糜夫人为阿斗而死的理由并不很充分。因此刘备感觉这个孩子的出身有猫腻,该不会是糜夫人临死耍他一把吧。

以上仅是笔者个人猜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宰相刘罗锅:圆滑世故的糊涂大学士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荧屏上,“宰相刘罗锅”是一个刚正廉明、足智多谋的清官。他心怀百姓,惩贪治腐,还常常让乾隆帝身边的“鉍人”和中堂丢人现眼。在百姓眼中,“刘罗锅”可谓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连他的“罗锅”也昱得十分可爱。然而,

  • 贪官和珅:才貌双全的清朝权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和坤,往往离不开几个关键词大贪官、马屁精、矮胖子、无能……然而,真实的和珅却是面目清秀、頗具才能的清朝第一大权臣。优越的天资与败坏的官德奇妙地结合在他的身上,乾隆帝的宠爱与嘉庆帝的暘死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饱读诗书才貌双全电视剧中的和坤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

  • 历史趣事:出对联骂人反被骂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出对联骂人反被骂。有个秀才,自以为是,一日,他经过一个学校,看到学生和老师在玩耍,就想显摆一下自己的才华,叫老师,听自己高谈阔论一番,他还出了的对子:“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这明显是在骂人,先生一时对不出来,学生也面面相觑,这时候,走出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

  • 项羽火烧阿房宫竟是误传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着“天下第一宫”美誉的阿房宫两千年来引起了人们无限丰富的联想,但这座奢华的宫殿却没有留下她的绝世容颜。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将愤慨之情投向纵火三月的项羽。然而,项羽火烧阿房宫却是个流传千古的冤案。奢华无比的阿房宫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到中国,通过实地考察,确认秦代阿房

  • 10个被影视剧误导的人物,99%人还深信不疑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若论对大众日常生活影响度很深的东西,影视军可谓主力军。文艺作品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亦承担着影响舆论及生活方式的责任,纵观如今充斥着公众视野的影视剧,大大呈现出 一种娱乐泛滥、责任渐失之势,今天我们就来818热门影视剧中最误导大众的情节,不过到底是艺术创作,只博诸位看官一笑而过,也可在现实生活中引以为鉴

  • 飞将军李广:时运不济未得封侯的汉代名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以及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已经威权扫地,汉献帝身上除了一件褴褛的皇袍外已是所剩无几。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如按《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记载,195年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就公然假造图谶符命,以“应天顺命”的名义自立为帝。失败后,又将帝号归之占有青、冀、幽、并四

  • 周瑜赤壁之战:风流儒雅而非小肚鸡肠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生瑜,何生亮! 病重的周瑜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溘然长逝。《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个妓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人物,一生与诸葛亮斗智,最终被诸葛亮气死。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读,真实的周瑜实乃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常被今人借以描绘诸葛亮的形象,以突出他的儒雅。而&l

  • 淮阴侯韩信:御敌于千里之外却死于妇人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高祖十一年(前丨96),淮阴侯韩信被作诱至长乐宫钟室内,以谋反的罪名被斩杀,一代名将之星就此陨落。作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韩信之死引得无敫后人为其鸣不平。韩信何罪之有?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慨叹,又能把一切原委说尽吗?功高盖主难避埚韩信(字正

  • 诸葛亮六出祁山:善理民而不善奇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重恩重义,鞠躬尽瘁,俨然一位集智慧与道义于一身的“完人”。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隐去他

  • 李陵:投降匈奴誓不归汉的李广之孙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辛弃疾的词字字浸血,咏叹了汉代极其悲怆又极具争议的将领李唛。援军断绝,一朝兵败,他的遭遇令人同情,投降匈奴,誓不归汉,他的选择又令人不耻。最终,李險在身败名裂、全家被珠的痛苦和无奈中客死他乡,其间是非恩怨,千百年来谁能道清?将军请战捷报传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