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飞将军李广:时运不济未得封侯的汉代名将

飞将军李广:时运不济未得封侯的汉代名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50 更新时间:2024/1/22 23:12:50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以及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已经威权扫地,汉献帝身上除了一件褴褛的皇袍外已是所剩无几。

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甚至还想自己当皇帝,如按《三国志·魏书·袁绍传》记载,195年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就公然假造图谶符命,以“应天顺命”的名义自立为帝。

失败后,又将帝号归之占有青、冀、幽、并四州的兄长袁绍,“绍阴然之”。其实在此之前,袁绍已暗地里使人散布“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的政治谣言,并私刻玉玺,也企图登上皇帝宝座。

在这样的形势下,曹操却采取了同这些人完全不同的策略:他以尊王室的面目出现,把皇帝牢牢掌握在手里,再以天子的名义去和天下诸侯一争雄长,这就是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策略最早是由曹操的谋士毛阶提出来的。毛阶在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之时就开始跟随他,当时曾向曹操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当汉献帝还在长安时,便多次遣使通好,以加强联系;后当献帝被杨奉、韩暹劫持到洛阳时,他毅然决定亲率军队赶赴洛阳,把献帝抢到手。

后又在董昭等人的策划下把献帝转移到自己控制的许地,并以许为都城,自己则以辅佐王室的身份,用汉王朝的名义推行其政治主张。

由于采取了这一策略,曹操在与自己的军事对手较量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汉献帝虽然被迫东流西徙,居无定所,但他毕竟是皇室最高权力的象征,袁绍的谋士沮授就指出:“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曹操还利用士大夫阶层对汉庭的传统感情,广泛招纳天下贤士俊杰,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表明曹操目光远大,在当时与曹操集团对立的其他集团中,也有人曾提出相同的主张,却没有得到采纳和贯彻。

例如,袁绍的谋士沮授在汉献帝流亡期间就曾向其建议,应当迅速决策把这个宝贝天子抢到手,但袁绍却只想到若逢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还不如自己当皇帝来得方便,因此没有听从。

这种打算充分表现了袁绍目光短浅,头脑简单。

当然,曹操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的目的决不是如他所声称的匡复汉室,只是为了曹魏集团的利益,为了谋取天下霸主的地位。

因此,称不称帝只是表面问题,实际上他仍要独揽大权,使文武百官全部臣服于他,为此,曹操耍尽各种手段来营建个人的绝对权威。

汉献帝虽然软弱,但毕竟是天子,当时忠于汉室的仍大有人在。因此,汉献帝既是他争雄天下师出有名的旗号,也是他树立个人绝对权威的障碍。

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他也决不允许在汉献帝周围聚集起任何胆敢反对他的势力,即使是皇帝的后妃触犯了他,也要严惩不贷,如戮杀伏皇后。

这除了有向皇权挑战的意味之外,还有着杀一儆百的意思。如此之下,谁还敢谋反作乱、不俯首听命!

如果说收编黄巾起义部队使曹操得到了称雄北方的军事力量,利用汉献帝的旗号来号令天下则是曹操称雄北方的政治资本。

在此以前,他同李傕郭汜、二袁、吕布等人一样,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其势力甚至还不如他们;但在此以后,他受封大将军,利用天子之名收河南,扶关中,破袁术,灭吕布,又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取得统一北方的决定性胜利。

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是其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转折,他正是利用汉献帝这座阶梯,才登上了最高权力宝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瑜赤壁之战:风流儒雅而非小肚鸡肠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既生瑜,何生亮! 病重的周瑜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溘然长逝。《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个妓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人物,一生与诸葛亮斗智,最终被诸葛亮气死。这其实是一个极大的误读,真实的周瑜实乃接近完美的古今第一儒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常被今人借以描绘诸葛亮的形象,以突出他的儒雅。而&l

  • 淮阴侯韩信:御敌于千里之外却死于妇人之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高祖十一年(前丨96),淮阴侯韩信被作诱至长乐宫钟室内,以谋反的罪名被斩杀,一代名将之星就此陨落。作为西汉开国第一功臣,韩信之死引得无敫后人为其鸣不平。韩信何罪之有?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慨叹,又能把一切原委说尽吗?功高盖主难避埚韩信(字正

  • 诸葛亮六出祁山:善理民而不善奇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治国有方,料事如神,重恩重义,鞠躬尽瘁,俨然一位集智慧与道义于一身的“完人”。但小说毕竟有太多虚构成分,鲁迅就曾有“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的评论。那么,作为“凡人”的诸葛亮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隐去他

  • 李陵:投降匈奴誓不归汉的李广之孙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辛弃疾的词字字浸血,咏叹了汉代极其悲怆又极具争议的将领李唛。援军断绝,一朝兵败,他的遭遇令人同情,投降匈奴,誓不归汉,他的选择又令人不耻。最终,李險在身败名裂、全家被珠的痛苦和无奈中客死他乡,其间是非恩怨,千百年来谁能道清?将军请战捷报传汉武

  •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匡扶汉室却遭灭族的大汉权臣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未央宫中有一座“麒麟阁”,阁内供奉着11位为汉朝立有大功的臣子,其中名列第一的就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光独掌朝权20余年,权倾朝野,是西汉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他被人比作“周公”在世,有匡扶汉室之功,他也被指责野心膨胀,死后三年全家即遭灭族。麒麟

  • 不修妇德的唐朝公主:谈之色变 皇帝有女却愁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人们的印象里,迎娶公主应是天下青年才俊梦寐以求的幸事:不仅抱得美人归,还能与皇帝攀为亲家,可谓一朝富贵,幸甚之至。然而,在唐代,公主却是不受欢迎的總始。被指为驸马的青年及其家庭或勉为其难应允,或当场回绝,有的甚至痛哭流涕、如临大敌……谈公主色变唐大中四年(850),宣宗

  • 巫蛊之祸: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遗憾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巫蛊之祸是怎么如果有人问,汉武帝一生中最遗憾和悔恨的事情是||什么?答案不是开疆拓土壮志未馴,也不是治国理政有愿未平,更不是舞榭歌台有酒未消,而是一场“巫蛊之祸”,以及他因此失去的儿子、妻子和皇孙。晚年多疑的汉武帝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登基,公元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长达

  • 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徜徉于泛黄的书页间,你欲将历史的面容看得清些、再清些……于是,当历史向你走来,就品一品茶,掬一朵堂前的海棠花,且看她一看她时而亲近,时而邀远,亲近的是荧幕上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邈远的是那些发生在千百年前、早已逝人风中的真实。看她时而熟识,时而陌生,熟识的是你脱口而出的那一

  • 水中捞月:一代诗仙李白的死亡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诗仙李白为后世留下了太多浪漫的诗句,天马行空的意境中,他的一生也隽永而飘逸。就连李白之死,也堪称古今最为诗意的人生结局。水中捞月生来纵情诗与酒的天才,终于还是归于水和月。然而,这果真是他最后的归宿吗?一代诗仙的死亡之谜“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宫锦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r

  • 立子杀母:北魏王朝防范外戚的残酷祖制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帝王之家,儿子被立为皇储,当母亲的一定喜不自胜,从此“母凭子贵”,尽享富贵荣华。然而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皇室中,后妃们却天天祈祷不要生下皇子,因为自己的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她就将走上死路……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