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王昭君出塞前,被他蹂躏了三天三夜,是否属实?

王昭君出塞前,被他蹂躏了三天三夜,是否属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588 更新时间:2024/1/15 17:25:16

关于王昭君和时任皇帝刘奭,正史并无任何记载二人有过交集,甚至对王昭君其人的记载也是寥寥无几,那么王昭君在出塞前被刘奭在宫中蹂躏三天三夜的传闻又是怎么来的呢?

美人居闺中,才貌醉万人。选秀入后宫,可恨默无闻。

春暖花惊艳,昏帝三垂涎。和亲化干戈,小女敢出关。

心中离别意,孤灯牛马间。无奈辛酸泪,惟有冷月伴。

塞外孤烟直,中原炊火乱。自愿赴匈奴,未了化落雁。

一个是好色皇帝刘奭,一个是美貌宫女王昭君,两人本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主仆关系,不想千年之后,却稀里糊涂地出现了与两人有关的风流韵事。真实的历史中,王昭君一直埋没在后宫佳丽之中,所以刘奭根本没有机会临幸这个闭月羞花的美人,更不曾与其有过风花雪月之事,但是追求美梦、向往憧憬的后人却不依不饶,誓不罢休,非要无中生有,再加上对汉元帝的憎恶,便不问是非曲直用自己那见证奇迹的巧手,活生生的整出一出王昭君在出塞前被刘奭蹂躏三天三夜的“好戏”。这绝不是笔者个人杜撰,而是在翻阅旧杂志时看到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八卦文人的行为近乎意淫,更使一代昏君汉元帝刘奭成为史上唯一一个被扯上蹂躏王昭君三天三夜的皇帝。

名声在外的昭君出塞,虽然在正史中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千百年来,却因被天马行空的人们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情节、表达新的感情而变得版本众多、迷雾重重、真假难辨,有甚者多了些九曲回肠,主人公王昭君也凭借此轰动一时的爆炸性新闻跻身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再者,汉元帝刘奭是西汉屈指可数的昏君,是他宠信宦官,是他柔弱无能,是他荒废国家,将西汉这架本身就带有诟病的马车直直的拉向了万丈深渊,成为无数后人不约而同贬低的昏庸对象。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后人才会有兴趣、有可能、有机会,把秀色可餐的王昭君和“汉室基祸之主”的汉元帝拼凑在一起,并仿佛现场直播般的演绎出了刘奭蹂躏王昭君三天三夜的八卦激情大戏。

刘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即汉元帝,父亲汉宣帝刘询,母亲皇后许平君,以柔仁好儒著称,9岁成为太子,27岁登基,在位16年。

人赤裸裸地来,匆匆忙忙一生,又赤裸裸地去,不带走这世界上一丁点东西,所以但凡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大多很单纯,只想简简单单工作,简简单单做人,可是在见到权力、金钱、名誉这三样“好东西”后,却又大都“英雄难过美人关”,纷纷倒戈相向,变得唯利是图,唯钱是图,唯名是图,早已将人的“性本善”抛到九霄云外。汉元帝刘奭虽贵为天子,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所以自然跳不出上面所说的“俗世定律”。

成为执掌社稷的君王后,汉元帝也曾想好好治国,也曾想好好上朝,也曾想好好勤政,欲新官上任三把火,效仿前辈皇帝,大刀阔斧,锐意进取,开天辟地,事成之后让后人稽颡膜拜。为此,他还努力过。第一条,勤俭节约,禁止奢靡;第二条,柔仁好儒,重用儒生;第三条,虚心纳谏,减少失误;第四条,弱化刑罚,体察民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疏忽,往往给个人或者集团乃至国家带来摧枯拉朽的灭顶之灾。汉元帝虽然在执政初期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措施,但却没扭过他个人宠信宦官造成的日趋堕落,更不可能拗不过西汉王朝的整体滑坡,这不仅是他时运不济的无奈,更是他用人不济的恶果。

在汉朝,乱世者,宦官也。别人追名逐利,要么用权,要么用钱,要么找关系走后门;但是像宦官这类“两袖空空”的畸形人,大部分为了实现心中梦想,只好忍痛割爱,献出自己的器官,满足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宦官一行,有去无回,只有进入这一行的路,没有出去的路,似围城一般,阉割以后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当时汉元帝眼前的红人宦官石显便是如此。他深知自己“一日为太监,就必须终身为太监”这一残酷现实,所以在见皇帝老儿亲信宦官之际,就拼死往前挤,不见黄河心不死,不得皇帝宠信心不死,哪怕是整的自己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死而无憾、“大义凛然”。

萧望之和周堪,名义上是汉元帝的指导老师,实际上是他的左膀右臂,但同时也是外戚史高的两个下属,如此纷繁复杂的上下关系,天长日久不出现问题才怪。史高只要见两人在皇帝面前颇得信任,便感觉浑身上下不自在,起了鸡皮疙瘩一般。汉元帝虽然表面上重用自己的两位儒士老师,但实际上却并不代表他自始至终信赖与重用儒士,而是另辟蹊径,在外戚、儒士、宦官三者之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宦官。

刘奭这样选择,主要是考虑到,宦官们没有家室,不可能兴风作浪,亦不可能形成有组织有预谋的利益型集团。正因为如此,石显才会蹬鼻子上脸,宦官才会越发的为所欲为,汉元帝才会自始至终信赖并委以宦官重任。在这种背景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石显最终美梦成真,得以控制大权,逼死萧望之,贬周堪等人为庶民。

宦官得天下,一手遮天,狡猾佞巧,令汉元帝大权旁落,成为一代昏君。刘奭也好色,要不然在他自己还是太子时,便拥有众多美人胚子,但却不像汉废帝那般强烈,按捺不住。也许正是由于是位昏君的缘故,也许正是由于汉元帝也较为好色的缘故,也许正是由于刘奭在自己执政期间让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塞的缘故,所以在他去世以后,才会有人费尽心机,铁树开花,让汉元帝刘奭在王昭君出塞之前蹂躏了她三天三夜。

制造这起“桃色新闻”的造假者,不是出于惹人眼球的利益目的,就是出于满足自己个人意淫的好色目的……总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吧,都让汉元帝刘奭背上了新的骂名。唉,汉元帝这个人真可怜,逝世以后,也不得安生,被人强拉硬拽,扣上了“被扯上蹂躏王昭君三天三夜的皇帝”这顶新骂名帽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点,人生在世,不要做尽坏事,种下恶果,要不然你死后也不得安生。汉元帝这个生前屡次犯错的人死后被人这样侮辱还情有可原,这都怪他活着时坏事做尽;但相比之下,为国献身的王昭君却受冤多了,生前用尽毕生精力维护汉匈关系长期稳定,死后不想却受此侮辱,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标签: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情迷和尚主持 还专门为其建白马寺 知道真相后长了见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说起武则天的风流韵事,想必很多人都会有很大兴趣,这样一位权倾朝野,手段通天的女皇帝,她的后宫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古代的皇帝去世后都会在墓碑上写明其一生之功绩,但是一代女皇帝武则天却只有一个无字碑。其常说日后的功过是非由天下老百姓来书写,自己就不再留文字。现在看来,能记得武则天功劳的很少,但是流传其野史

  •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英国的工业革命成功,让不列颠群岛的农民们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无敌的舰队,在全球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活动,以此来掠夺财富和资源。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在英国首先开始,而不是其他国家呢?工业化之前,英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仍然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阎照祥先生在其所著《英国史》中这样描绘

  • 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平民出身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平民草根出身的皇帝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草根皇帝,他们大多是推翻了前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新政权的开国皇帝,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一、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刘邦绝对是一个“草根人士”,就连他的名字都是称帝后改的,本名叫刘三(刘季)。刘邦是一届平

  • 古代帝王缘何‘重农抑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古代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士农工商,士大夫是最高等级,而拥有大量财富的商人却是地位最低的,按理来说不应该这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为很多帝王所沿袭。什么人提出‘重农抑商’的策略呢?这里面就要提到2个人了,分别是:李悝和商鞅。他们考察农民现状以及完善’重农抑商‘理论。李悝是

  • 元朝时候,北京到德州有专门驿道,12处驿站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邮驿,也叫驿传,是我国古代官办官用通信机构的总称,通过轻车快马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德州的邮驿由来已久。元代从北京到德州有专用驿道,设通州、香河、河务西、杨村、天津、杨柳青、德州等12处驿站。明朝在地方分别设立马驿、水驿、递运所和递铺。洪武年间,在小锅市,设立德州递运所,隶属于兵部车驾诸吏司,嘉靖三

  • 曹操的首席智囊:看完郭嘉的惊人预言,相信他还有更神秘的身份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郭嘉是曹操早期的著名谋士,因为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因此得了个鬼才的称号,只可惜体弱多病英年早逝。郭嘉一出道就当了曹操的谋主,曹操任命他为司空祭酒,相当于参谋长。曹操对郭嘉相当信任,曾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在曹操身边只有短短的十来年时间,却一次次献上奇策,成为曹操身边无可争议的首席智囊。下

  • 古代皇帝与德州之缘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古代皇帝不可能只待在皇宫里,定期出行视察文武官员和百姓疾苦也是很重要的任务,这时行宫就诞生了,行宫是皇帝出巡的时候所住的宫殿,因此具有相当高的规格。一水相牵,运河将京城与德州连在一起。凡东南漕粟,商贾宾旅以及皇帝南巡、外夷朝贡皆途经此地。尤其是康熙乾隆年间,皇帝南巡德州必是临时行宫。康熙第一次下江南

  • 默默无闻的小国曹国是如何一步步玩火自焚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春秋战国时期,如果你是一个小国的君主,就应该低调做人,韬光养晦,争取在乱世生存下去。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有很多诸侯国,绝大多数的都是小国,虽然这些小国的历史不像齐国、晋国那样丰富多彩,可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味道,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曹国的故事。(图)晋文公(前671年或前697

  • 这位汉朝皇帝竟亲自拿棍子棒打大臣:吓得臣子躲到床底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东汉时期在光武帝刘秀的带领下,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明君,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据说他心系朝政,凡事事必躬亲,对于失职的官员甚至亲自使用棍棒殴打。汉明帝刘庄,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汉第二任皇帝,他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吏治清明,是东汉少有的明君之一。据史书记载明帝“善刑理,法令分明”,为人有些自

  • 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拿的那块板子叫什么,有什么用途?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皇帝上朝的画面,文武百官恭敬地站在下面,文官一般都会拿一个长长的木板,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个东西又是什么来历呢?咱先讲段隋朝的事。张威是隋朝的开国大功臣,拜青州总管,得赐钱八十万,米五百石,杂彩三百段,权势和富贵都有了。可是张威尚不知足,在青州大治产业,鱼肉百姓。隋文帝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