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史上的武大郎有留下后人吗,还有他的形象真如水浒中的那般吗?

历史上的武大郎有留下后人吗,还有他的形象真如水浒中的那般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597 更新时间:2023/12/25 21:10:53

水浒中武大郎的人生被描述的可以说是非的悲惨了,身高矮小老婆还出轨;但历史中的武大郎却并不是如此,而是与水浒中的形象截然相反。

武大郎早年家中贫困潦倒,后来考中进士才算是有所改善。还迎娶了知州的千金,也就是后来的潘金莲,武大郎在历史上的记载是七尺男儿,这个数据放到现在就是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他长的高大英俊,才华横溢。他也并不卖炊饼,他是个官员,并且还是个好官。

他们是山东人氏,并不是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他们是郎才女貌,武大郎也不是矮子,潘金莲也不是荡妇。潘金莲的父亲是当地的知府,所以她是知府的千金。

武大郎在任期间,两袖清风,大公无私,在当地口碑不错。可是他的人生命运却因好友造防而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都与交友不慎有关。原来,武大郎家贫时,好友黄堂曾大方的接济了他。后来,黄堂家中遭逢变故,房子被烧,只得去投靠已身为县令的武大郎。

在武植府上的几天,他都是好酒好菜招待着,但关于资助建自己回去房的事,他却绝口不提。黄堂心想,他不给自己找份差事就算了,连重建房子的钱也不肯资助,这算哪门子的哥们?于是,黄堂就展开对武植的报复。

黄堂无权无势,能用的上的招数也就是抹黑造谣,把武植的名声搞臭!回去的路上,黄堂四处散播武植和潘金莲的“丑事”,最后觉得用嘴说还不过瘾,还写在了纸上,四处张贴。果然,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顿时成了众矢之的。

可造谣容易,灭谣难。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连施耐庵这位大才子都信以为真,于是写进了《水浒传》。这么一来,武大郎和潘金莲怎么也翻不了身了!黄堂一路走一路散布谣言,等到黄堂回到家里,发现自家房屋已被重新修盖。妻子说,是武大郎命人重修了房舍,还购置了新家具。至此黄堂后悔不迭,但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散布的污蔑之词,已对武大郎和潘金莲造成了永久的伤害了。也给潘、武两姓后人带来灾难,清河县的潘家和武家几百年来从不通婚。

据武家那村的武植墓的碑志说,“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庄定居。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相信许多网友都从网上看到不少关于澄清武大郎真相的网文。内容都差不多,无非是说武大郎史有其人,是明朝的好官,身材高大,与妻子潘氏恩爱,只是受到别人的造谣中伤,被施耐庵写入了《水浒传》中,才蒙受了数百年不白之冤。

潘金莲也是个好姑娘,出身名门,在武大郎还未中进士之前,两人就看对了眼,她经常偷偷接济这个穷书生,等到武大郎金榜题名之后,两人自然是结为夫妻。施耐庵同样如此,后来武大郎的后人还专门找到过施耐庵的后人,施耐庵后人也专门道歉。

所以说武大郎当然是有后人的,在《水浒传》中有原型的人不多,武大郎是少数几个在真实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之一。

但是,这些说法只是清河县一带流传的民间传说,然后被许多人写入了网文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文献史料与文物材料可以证明历史上确有武植其人。那个武植墓的碑文也是今人撰写的,并不是出土文物。

文学作品中的那个武大郎,作者并未提到他生育有子女。清河县民间传说中的那个武大郎,则至少有武家那村的武姓族人认为自己就是武植后裔。

如今武大郎的后人已经传到了24代,后人中年纪最大的是80多岁的武双福,当年最开始发觉武大郎墓穴的时候,他还在现场看到过。他不仅是武大郎的24代传人,而且还负责整个武家的祠堂。

标签:

更多文章

  • 袁世凯喝醉酒误把儿媳当成小妾 为了避免再犯 立了一条奇葩规矩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有地位有钱的男子通常会妻妾成群,比如说近代史上的袁世凯,他的小妾有十位之多,然而正因为小妾太多,有一次醉酒误把儿媳当成了小妾,闹出了一场哭笑不得的闹剧,从此他还立了一条奇葩规矩,是什么规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袁世凯是民国以来争议巨大的一位历史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分歧很大,有人

  • 古代北伐大多都不成功,而朱元璋北伐为什么会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1]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从此开始长期的对北元的军事讨伐。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古代这么喜欢北伐

  • 赵匡胤是如何将地方上的兵权集中到中央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他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后来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

  • 唐玄宗由明君变成昏君 是什么原因使他开始走向下坡路?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功过相抵的皇帝很多,但明显的从励精图治到昏庸荒怠,执政能力出现巨大滑坡的皇帝并不常见,唐玄宗刚开始上位的时候,任用贤臣,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成为唐朝的极盛时代,可为什么到后面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政策连连失误,是什么原因使唐玄宗开始走向下坡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到唐玄宗身上再合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的第一目标是谁?他的第一目标竟不是太子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玄武门之变之中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李世民,为了皇帝的位置不惜杀了自己的兄弟,而李渊迫于无奈之好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去做了太上皇。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里面,就很详细地记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在玄武门兵变之中,李世民的第一目标竟然不是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那么到底是谁呢?其实,在玄武门兵变之前一天,李世

  • 汉献帝刘协,不是无能,更多的是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都是被他人当做傀儡玩弄于鼓掌之间,在我们印象中最多的评价就是无能,可是他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刘协,字伯和,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儿子据《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相关史料记载:当时主宰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

  • 蒙古建国后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元?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中国历代的国号,多与这个朝代的开国皇

  • 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底有多强大,为什么秦国会越来越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国的先祖给周王室养马,因为养马养得好,周王把秦地分封给他,这时候的秦连诸

  • 崇祯是个明君还是昏君,崇祯怎么做才能让明朝就不会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17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崇祯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刚愎自用、独断多疑。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历史上,

  • 曹操、刘备、孙坚联手都打不赢他,什么“人物”这么凶狠?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核心提示:当时北方最有名望的大士族袁绍挥臂长啸,招集了包括曹操、刘备、孙坚等重要人士在内的全神州十八路诸侯会盟,配合伐罪董贼。一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阳城正在乡社集会,就是俗称的赶集,里面有提篮的,挑担的,卖菜的,卖胭脂花粉的,老百姓熙熙攘攘,好一番和乐景象。二然后董卓部属的野蛮凶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