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袁世凯喝醉酒误把儿媳当成小妾 为了避免再犯 立了一条奇葩规矩

袁世凯喝醉酒误把儿媳当成小妾 为了避免再犯 立了一条奇葩规矩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86 更新时间:2023/12/31 9:37:04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有地位有钱的男子通会妻妾成群,比如说近代史上的袁世凯,他的小妾有十位之多,然而正因为小妾太多,有一次醉酒误把儿媳当成了小妾,闹出了一场哭笑不得的闹剧,从此他还立了一条奇葩规矩,是什么规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袁世凯是民国以来争议巨大的一位历史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分歧很大,有人说他是大盗,是民族的罪人,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人物,一位时代的枭雄。其实这两种评价都符合他的特点,袁世凯本身就非常复杂,他在当时的影响力巨大,即使是孙先生也无法与他比拟,他统领着北洋军阀,后来数位著名的大军阀都曾经是他的手下,张作霖阎锡山这种枭雄在他面前也要拘谨。

但与此同时,袁世凯也是一位眼光狭隘,自私的封建统治者,他明明有能力,却主张倒退,这是他最大的失败。不仅如此,袁世凯的私生活也是世人诟病的地方,这位国家的领导者,在私生活领域品行很差,好色而贪婪。

在民国时期娶妻纳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袁世凯的妻妾数量实在太多,竟然高达十位,这个数量显然已经超过了他生活的需要,因此袁世此举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但他作为一个新生国家的领导者,一个打着“民主、科学”旗号的新时代的主宰者,如此做法确实不妥。

袁世凯只有一位妻子,但却有九位小妾。袁世凯的正妻乃是于氏,于氏出身望族,化程度很高,礼仪端庄,性格也大方庄严,如果袁世凯对她真心的话,两人可能也会留下一段值得后人羡慕的爱情故事,不过很可惜,于氏虽然如此优秀,但袁世凯却不太喜欢她,至少是不宠爱她的。

在所有的妻妾当中,袁世凯最喜欢的是沈氏和杨氏,不过不管是沈氏还是杨氏亦或是那些袁世凯纳的妾,基本上出身都非常普通,文化程度很低,有的甚至还是名妓。不过袁世凯并不在意这些,毕竟他娶如此多的妻妾,目的只是为了享受她们的皮囊,至于这些女子有没有文化和内涵,袁世凯是不在乎的。

而对于女色,袁世凯从未满足过,他很快就会对新的女子产生好感,并且将她们纳进自己的“后宫”当中。可是随着妻妾数量的不断增加,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认不清家中的女子到底哪些才是自己的妻妾。

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却实实在在地在袁世凯身上发生过。有一次袁世凯外出赴宴,回到家时已经烂醉,他刚回到家中就发现一位年轻女子。醉醺醺的袁世凯在黑夜当中只以为这位女子是自己的小妾之一,于是便把她拉过来想要亲热一番。

正在此时袁世凯的儿子赶来阻止父亲的行为,此时袁世凯才意识到,这位女子不是自己的小妾,而是自己儿子的妻子。此事让袁世凯感到非常羞愧与尴尬,他虽然非常好色,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自己此举不仅会让外人耻笑,还容易让儿子记恨自己,因此袁世凯连忙他们道歉。

此事过后袁世凯开始深思如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后来袁世凯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要求袁府当中所有的女子,除自己的妻妾以外都穿上红色的下半身衣服,这样自己就可以分辨出她们的身份了。不得不说,袁世凯此举确实有效避免了尴尬。

自从定了这个规矩后,除袁世凯妻妾外的所有女子都穿上了红色的裤子。袁世凯即使再次喝醉了,但只要看到红色的裤子就会知道不是自己的老婆,省掉了许多尴尬。据说,袁世凯选红色是因为他对红色有敬畏之心。

虽说袁世凯立下这样的规矩有点搞笑,可为了不作出违背伦理之事,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北伐大多都不成功,而朱元璋北伐为什么会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四月,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1]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从此开始长期的对北元的军事讨伐。首先来说说为什么古代这么喜欢北伐

  • 赵匡胤是如何将地方上的兵权集中到中央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他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后来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

  • 唐玄宗由明君变成昏君 是什么原因使他开始走向下坡路?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功过相抵的皇帝很多,但明显的从励精图治到昏庸荒怠,执政能力出现巨大滑坡的皇帝并不常见,唐玄宗刚开始上位的时候,任用贤臣,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成为唐朝的极盛时代,可为什么到后面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政策连连失误,是什么原因使唐玄宗开始走向下坡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到唐玄宗身上再合

  •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的第一目标是谁?他的第一目标竟不是太子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玄武门之变之中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李世民,为了皇帝的位置不惜杀了自己的兄弟,而李渊迫于无奈之好禅位给李世民,自己去做了太上皇。在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里面,就很详细地记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在玄武门兵变之中,李世民的第一目标竟然不是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那么到底是谁呢?其实,在玄武门兵变之前一天,李世

  • 汉献帝刘协,不是无能,更多的是无奈,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都是被他人当做傀儡玩弄于鼓掌之间,在我们印象中最多的评价就是无能,可是他只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刘协,字伯和,是汉灵帝刘宏的第二个儿子据《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相关史料记载:当时主宰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

  • 蒙古建国后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元?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确定以大都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颜大举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后消灭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中国历代的国号,多与这个朝代的开国皇

  • 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底有多强大,为什么秦国会越来越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国的先祖给周王室养马,因为养马养得好,周王把秦地分封给他,这时候的秦连诸

  • 崇祯是个明君还是昏君,崇祯怎么做才能让明朝就不会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17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崇祯皇帝最大的性格特征是刚愎自用、独断多疑。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坐上皇位的。历史上,

  • 曹操、刘备、孙坚联手都打不赢他,什么“人物”这么凶狠?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核心提示:当时北方最有名望的大士族袁绍挥臂长啸,招集了包括曹操、刘备、孙坚等重要人士在内的全神州十八路诸侯会盟,配合伐罪董贼。一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阳城正在乡社集会,就是俗称的赶集,里面有提篮的,挑担的,卖菜的,卖胭脂花粉的,老百姓熙熙攘攘,好一番和乐景象。二然后董卓部属的野蛮凶悍的

  • 明清徽商,富从何来?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乾隆皇帝曾经感叹:“富哉商乎,朕不及也!”这里的“商”指的是徽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国库存银7000多万两,是清朝财力最充沛的时候,犹不及徽州盐商之富。难怪乾隆皇帝羡慕嫉妒徽商的财大气粗,从而发出如许感慨。明代以前,中国没有出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迅猛发展,传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