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扬州十日是史可法造成的吗?为何他在清朝名声不错?可惜不掌兵权

扬州十日是史可法造成的吗?为何他在清朝名声不错?可惜不掌兵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4 更新时间:2024/1/14 4:45:47

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政权的建立者之一,身为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在崇祯上吊自杀以后,显然已经成为了南方小朝廷的核心人物。,可是他却在册立哪位王爷为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错过了拥立之功,使得四镇军阀和凤阳总管马士英强行接福王朱由崧继位,从而掌握了政权。,问题是史可法在迎立哪位王爷的时候,曾经写信给马士英,说了一系列朱由崧的坏话,表示朱由崧是不可堪当大任的。,结果朱由崧偏偏做了皇帝,为了避祸,这位兵部尚书只能北渡长江去前线督师,其实就是害怕皇帝对他清算,因此他失去了对南明王朝的直接控制权。,结果清军南下,史可法在扬州死守不出,最终城破以后,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因此爆发。那么史可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负什么责任呢?,01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史可法错过了迎立的好机会。,历史曾经留给史可法非常不错的机会,在崇祯皇帝上吊以后,他的那几个儿子并没有按照约定逃到南方,所以皇位的继承权落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到底立哪位王爷做皇帝,南明政权出现了一系列的分析。其中以潞王朱常淓和福王朱由崧的呼声最高。不过这两个人自身都存在一定问题。朱常淓和万曆皇帝的血缘关係比较远,是万曆皇帝朱翊钧的弟弟朱翊镠的儿子。而福王朱由崧虽然是万曆皇帝的亲孙子,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可是朱由崧也是郑贵妃的血脉。郑贵妃和东林党之间是有很大仇恨的,为此南京的东林党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这么一来这两个人似乎都没什么看头了。甚至有人想要去广西接桂王朱常瀛到南京来称帝,他是万曆皇帝的亲儿子,自然是最妥帖的。,只是距离上有些难办,而朱由崧和朱常淓恰好都在淮安避难,所以朱常瀛在时间上是吃了大亏。这个时候的史可法是什么方面的意见都在听取,就是不做决断。,南京兵部尚书,也就是南京臣子中的一号人物了,其实一切只需要史可法敲定,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会南都议立君,张慎言、吕大器、姜曰广等曰:「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可法,可法亦以为然。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咨可法,可法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可法等迎王。—《明史》,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史可法依旧犹犹豫豫。看清楚这一点的四镇军阀,立刻前往淮安,将朱由崧接过来,强行保护他前往南京称帝,这一举动也得到了马士英的支持。,有兵权加持的朱由崧,自然是稳坐钓鱼台,史可法错过了这么一次绝好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对南明残存势力的控制权。,他空有一副忠肝义胆,却无法掌握时局,最终的失败也就是注定的了,毕竟掌权的马士英和四镇军阀未必有他的忠心。,02史可法对清政府存在和谈的幻想,宣布一致对抗农民军。,北上督师的史可法,其实就是出去避难的。当时清朝政府正在围剿李自成,在南明看来,李自成才是他们的大敌,毕竟明朝是他消灭的。,当是时,士英旦夕冀入相。及命下,大怒,以可法七不可书奏之王。而拥兵入觐,拜表即行。可法遂请督师,出镇淮、扬。十五日,王即位。明日,可法陛辞,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士英即以是日入直,议分江北为四镇。东平伯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北,经理山东一路。总兵官高杰辖徐、泗,驻泗水,经理开、归一路。—《明史》,而强大的满清八旗军队,在史可法看来,却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他甚至曾经有过幻想,可以和满清划江而治。,只要能保住南明小朝廷,史可法似乎觉得这一切就足够了。为此他开了一段比较长时间的和谈。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一场和谈,却给了清朝军队充足的时间来对付李自成。,在多尔衮的安排下,本来是阿济格对付李自成,而多铎南下直接拿下南明小朝廷。可是李自成这边实力强大,阿济格打不下来。而南明小朝廷这个时候递上了求和信,这让多尔衮放心大胆地把多铎的军队调往陕西,歼灭了李自成的主力大军。与此同时,史可法还派遣使者团队北上前往北京,可惜北上团队中居然也有反叛之人。为此他们传递迴来的消息,都是满清希望史可法知道的消息。李自成的主力部队被消灭以后,灰溜溜逃往荆襄,这个时候的满清铁蹄终于有时间来收拾南明了。,这期间南明什么都没有準备,甚至依旧抱有和谈的想法。结果现实将这一想法击得粉碎,史可法必须要为这一点负责。,03四镇军阀溃不成军的情况下,依旧死守扬州城。,满清八旗大军南下以后,史可法打算调动四镇军阀与之抗衡。可是问题来了,,1945年,高杰在睢州被许定国给暗杀了,余部降清。刘良佐和刘泽清相继投降了多铎,只有黄得功在芜湖死守。这么一来四镇军阀中的三镇已经土崩瓦解,当弘光帝朱由崧逃往黄得功的军营后,黄得功也因为与刘良佐对骂,被清军射中喉咙,从而自杀了,余部降清。由此可见四镇军阀是真的不管用,多铎大军刚来没多久,这帮人就溃不成军了。手握十多万人马的四镇军阀尚且如此,史可法手里没有兵权又能怎样呢?可以说,史可法压根就没打算守住扬州城。当时朱由崧已经从南京逃跑,马士英也不知所蹤,四镇军阀相继降清,史可法既没有靠山,又没有筹码。,这种情况下,史可法即使守住了扬州城,那也是孤城一座,更何况他手下的人马相继出城受降,根本就没什么人愿意跟着他殉国。,作书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侧。」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从直、王缵爵,江都知县周志畏、罗伏龙,两淮盐运使杨振熙,监饷知县吴道正,江都县丞王志端,赏功副将汪思诚,幕客卢渭等皆死。—《明史》,没错,史可法死守扬州城,其实目的就是为了殉国。百姓们看不到的事情,史可法肯定可以看得到。史可法知道守不住,却偏偏要坚守,是不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节呢?这就有点太可怕了。,总结:史可法对名节的确很看重。,史可法是个比较神奇的人物,他为南明殉国,可是死后名声并不差,反而得到了清朝政府的吹捧,清廷甚至赐他謚号为忠正。,为什么说他守扬州城是为了名节呢?因为他没有其他理由去守住这座城池。这里一没有皇帝皇嗣需要保护,二没有军队可以抵抗,三没有粮饷作为储备,守住这里没有任何作用。,记得高杰被许定国设计杀害的时候,高杰的老婆邢夫人,希望史可法可以收高杰的儿子高元爵为义子,以此可以震慑高杰军中将士,这样他们也就有了依靠。,可是史可法却连连拒绝,他的理由很隐晦,因为高杰曾经是李自成的部下,属于流寇。史可法是嫌弃高元爵的出身,会玷污了他的名节。,其实史可法如果能够收高元爵为义子的话,也就可以控制高杰的兵马。可惜他为了个人名节,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使得高杰的余部全部投降了清朝。你说他要不要为扬州十日负责?,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他在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汉明帝刘庄是历史上跟雍正最像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汉明帝刘庄是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即位之后,一切遵奉光武帝既成制度。对内提倡儒学,注重刑名文法,为政苛察,总揽权柄,权不借下。严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干政,防范贵戚功臣势力。对外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胁,命窦固带兵征伐,令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设置西域都护,将佛教引进中国。在位期间,招抚流民,救

  • 此人是史上最忠心的权臣 死后名垂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一提到权臣,人们往往想到大权独揽、欺君犯上、篡位称帝这些事情,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家喻户晓的权臣,在位期间手握大权,却忠心耿耿,这个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许多人或许会纳闷,诸葛亮也是权臣么?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这事还得从刘备临终前说起。蜀汉章武三年二月,征讨东吴大

  • 明朝宦官权利有多大,为什么在明朝宦官专政会如此严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宦官俗称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又称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等。如果要说到中国哪个历史时期宦官专政的局面最为严重的话,那毫无疑问的就是大明朝。他们专横跋扈,排斥异己,巧取豪夺,屡兴大狱,加剧了明朝

  • 王安石变法真的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故亦称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北宋中期,内部因为土地兼并,农民生活困苦,经常发

  •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中原?原因早已写在了《出师表》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三国时期,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力主北伐中原。对于诸葛亮的这一行为,后人评价褒贬不一。而在阅读了诸葛亮递交给刘禅的《出师表》后,笔者认为答案早已经被诸葛亮写出来了:“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为什么这么说的,让我们首先将目光转移到白帝城托孤时期。在刘备伐吴失败前,蜀汉集团已经失去了

  • 世界各国第一申报的专利是啥,威尼斯最早,日本最奇葩,是骨灰盒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的国家不是美英两国,是古老的威尼斯。1474年威尼斯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虽然这部专利法初具现代《专利法》的某些特点,但却相当简单和粗糙,而且保障效果也比较低,换句话说,你的专利即使被人剽窃,想要去索要赔款,恐怕也是很难。1594年,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他发明的扬水灌

  • 宋代蹴鞠与现代足球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陈寅恪先生有三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别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讲过的我不讲。小子不敏,心向往之。风月君也有三不写。扫盲文不写,小白文不写,大路文不写。作为一名资深伪知识分子,风月君写文遵循三原则:有趣,有料,有思。读史三千,无非功名利禄;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今天风月君给大家说说中国足球的源流。星爷的

  • 揭秘刘备墓葬之谜:室内有暗火,会触发弓箭!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核心提示:诸葛亮参与设计了刘备墓的反盗墓的机关,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盗墓贼进入墓室,就会有一种冰凉的气体喷出,接触到人的身体就会燃烧起来。一刘备称帝不久,就想为死去的关羽报仇。结果,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而回,退驻永安,也就是现在重庆的奉节县。公元223年农历2月,诸葛亮从成都到了

  • 水煮三国:死孙坚换活黄祖 刘表是赚了还是赔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许可/文话说孙坚将刘表围在襄阳,原以为杀刘表只如探囊取物那般简单,不曾想刘表的命属小强的,怎么都围不死,最后还成功突围,将孙坚射死在岘山之上。孙坚死后,尸体成为刘表的战利品,孙策就让桓阶出面,去找刘表求和,想用黄祖把孙坚尸体换回。蒯良建议刘表,此时应当乘胜出击,将孙策杀个片甲不留,直取江东。刘表以舍

  • 郑国贵族子产:孔子都为之感慨万千的著名政治家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据《左传》记载,子产死的时候,孔子感叹称“古之遗爱也”。在郑州东大街,原来有宋代修建的子产祠,也称遗爱祠。如今,在金水河郑州大学南校区段,有关部门建有子产祠园,供人们凭吊这位先贤。那么,子产到底何德何能,值得孔大圣人如此称赞呢?子产施政,礼法并用子产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最大成就,是他执政后立即进行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