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代历史小故事要有感悟

唐代历史小故事要有感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76 更新时间:2024/1/17 3:44:31

唐代历史小故事要有感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向李渊告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

李建成获知阴谋败露,决定先入皇宫,逼李渊表态。

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

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

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

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

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

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

之后,李世民跪见父亲,将事情经过上奏。

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2个月后(八月…癸亥,诏传位于太子。

太子固辞,不许。

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赦天下;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租调二年,自馀给复一年。

),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贞观之治

太宗时期将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纳为势力范围,唐朝北方的诸民族专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又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他不计出身,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不论降将或建成旧臣,他也一一重用。

例如魏征,为前太子建成的幕臣,太宗登位后不计前嫌,而且事事也听从魏征的劝练。

这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朝鲜的帝王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

日月当空

唐太宗晚年,因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结果太宗也废掉他们二人,并立仁孝的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高宗时期对外接受了新罗之请,终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并打败日本援军。

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

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结识了唐太宗的才人武氏,在太宗死后,武氏入感业寺为尼。

时高宗的王皇后与萧淑妃内斗,王皇后准许高宗接武氏回宫。

武氏入宫后,先后使高宗废了王皇后及萧淑妃。

在大臣的反对下,高宗立武氏为皇后。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氏来处理。

高宗死后不久,武皇后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后武氏废睿宗秸号称帝,改国号“唐”为“周”,称圣神皇帝。

武后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自称皇帝的女人,前后掌权50余年。

由于谥号中的“则天”二字,所以近代以来一些学者称其为“武则天”,但这是一个不严谨的称号,她在即位后自己造了一个字“曌”(读音“zhao”),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以示自己的神圣。

在武周十五年统治时期,武后为了制衡甚至打击高宗以来的世家大族的权力,所以对以科举进身仕途的官员大力提拔。

狄仁杰是其中的代表。

她又安排她的侄儿党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担任重要机务。

传统史学家对武后批评,如索元礼、来俊臣和周兴等官员在她的鼓励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监视群臣。

武后又常绕过门下省,中书省直接对官员发号施令,开了破坏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内侍张昌宗弟兄和薛怀义等。

不过传统男性皇帝的后宫亦很多。

武后对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时期的佛寺兴建频繁,使用年号证圣、大足等;这与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贞观、永徽、景云、开元等年号相对。

另外武后成了后来唐朝后宫女性争权的效法者。

韦氏当权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

李旦被立为相王。

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

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

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

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开元盛世

后来睿宗妹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发生权力之争。

延和元年(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713年,唐玄宗将太平公主赐死,党羽或杀或逐,结束了这段史称“韦后之乱”的混乱政局。

同年改元开元。

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

首都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

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

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

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

唐玄宗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

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

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着。

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玄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奉玄宗为太上皇。

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

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

<B>大唐衰落

</B>

唐朝元气大伤,从此由盛转衰。

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

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

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

结果发生奉天之难。

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

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元和中兴

自此以后,唐朝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皇帝的废立都由宦官决定。

节度使对地方有独立于中央的管理权。

唐德宗死后,经过了顺宗的过渡阶段,然后由永贞内禅而受宦官支持的唐宪宗登基,依靠禁军的兵力令全国所有的藩镇至少名义上全部归服唐朝,史称元和中兴。

会昌中兴

宪宗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

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

唐文宗在太和九年(835年)与李训和郑注等发动甘露之变,密谋诛杀宦官失败。

甘露之变而后,宦官团结一致;群臣唯有借藩镇兵力对抗宦官权力,埋下残唐时藩镇和宦官的直接冲突。

文宗死后,唐武宗继位,建元会昌。

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

由于拥立武宗的宦官仇士良鉴于朝廷派系林立,不得已给武宗亲自处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党首领李德裕,削减仇士良的权力。

武宗一连串振兴朝廷的政绩,史称会昌中兴。

武宗重视道教,禁止道教以外的佛教、景教等。

故在佛教史上列为三武灭佛的其中一位称号武字的君主。

又称为会昌灭佛。

宣宗之治

唐武宗死去后,唐宣宗在宦官的协助之下继位。

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

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

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

残唐而亡

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着名的无能之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

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爆发唐末农民战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统治名存实亡。

经过黄巢之乱后,把唐朝的基础打破。

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黄巢之乱后,唐僖宗在节度使的动乱之中去世,由弟唐昭宗继位。

而朱全忠与李克用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

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唐昭宗被朱温毒死。

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

唐朝灭亡。

标签: 要有

更多文章

  • 2011年文综高考方向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方向

    2011年文综高考方向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不晓得你要的是哪个省的,这是从2010年北京高考文综卷总结中预测2011年命题方向2010年北京高考文综卷有哪些特点?政治学科1.强化主干知识和知识的整合。2010年文综卷的政治科目知识考查情况是这样的:经济生活分值为26分,政治生活的分值为2

  • 李自成造反时间长达十五年 李自成为何做一天皇帝就要跑路了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对李自成造反15年,为何只当一天皇帝就赶紧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他与朱元璋的经历极其相似,但为何不能建立大统一王朝?李自成的经历和朱元璋非常相似,同样是父母双亡,当过和尚放过羊。幸而他找了份驿站的工作,入了国家编制,可不久后驿站大裁员,李自成由此失业,只好带着

  • 明朝都没有消灭李自成 清朝又是怎么做到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还不知道:为什么明朝始终无法消灭李自成,而清朝却可以做到?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华夏大地发生很魔幻的一幕:被明朝多次击溃的李自成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攻入京城。明朝崇祯帝自杀。与此同时,山东的孔子后人也按照前朝惯例,派人前往京城对大顺朝

  • 刘宗敏和宋献策被清军俘虏之后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还不知道:刘宗敏和宋献策被清军俘虏,为何刘宗敏被杀,而宋献策没死?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将,当属刘宗敏,刘宗敏本来是陕西蓝田的铁匠,追随李自成后,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多次在危难关头帮助李自成走出困境,东山再起,然而,李自成最终败亡,也跟刘宗敏有关。

  • 曹魏和东吴都能多次恩赦 诸葛亮为什么却很少做这种事情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还不知道:曹魏和东吴都曾多次恩赦,为何气度恢宏的诸葛亮,却极少大赦天下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常会用到“大赦天下”的手段。《尚书·吕刑》中也有“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的说法,可见在上古时期,宥赦制度便初具初始形态了。所谓“赦”,即免除刑

  • 6岁登基,12岁亲政,13岁大婚,23岁驾崩,10年生了14个子女!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生了

    6岁登基,12岁亲政,13岁大婚,23岁驾崩,10年生了14个子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此人6岁登基12岁亲政,13岁大婚23岁驾崩,10年生了14个子女!清朝皇帝大多子嗣稀少,顺治只活了23年,为何能生下那么多子女?01/高产的皇帝在人们的印象中,清朝的皇帝大多子女稀少,晚清的几代皇帝,更

  • 朱元璋为何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

    李善长是跟朱元璋早早就一起闹革命的安徽同乡,其虽没有什么武功上的建树,但作为幕后英雄,他帮朱元璋把团队管理的非常有竞争力,因此无论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大明开国初期,李善长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都是非比一般的,朱元璋不仅把他封为第一功臣,还给了他最高的政治待遇——中书省左丞相,此外李善长的经济待遇在那批功臣

  • 古代中国女性为何缠足?——有关缠足二三事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二三

    古代中国女性为何缠足?——有关缠足二三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清代,区别少数民族妇女和汉族妇女最显着的判定标準就是——汉族妇女,只要有条件的,就一定缠足。那问题来了,缠足是缘起于何时呢?学者们针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有回答唐代的,有回答宋代的,不过大致上学者们同意缠足应该兴起于南唐,而最终

  • 良渚文明玉琮内圆外方 展现古人天圆地方世界观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方

    良渚文明玉琮内圆外方展现古人天圆地方世界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玉琮。刘浏摄南京东南方100多公里的太湖流域,曾经有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古国,创造出距今5000多年的良渚文明。昨天,《良渚灵玉:神与人的对话——良渚文明展》亮相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历年考古发掘之精华成果——120件(套)良渚文明

  • 袁天罡那么神奇,他能算得出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什么时候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方面当时的社会风气开放,经济繁荣,历经贞观,开元之治,国力鼎盛,万邦来朝。另一方面,唐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具有特色的。文化风气不必多说,最特殊的是出了一个千古女帝,武则天。说起武则天就不得不说一下这个人,唐朝第一道士,袁天罡。袁天罡这位道士生卒不详,但之所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