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春秋时期的传奇君主郑庄公,遭母亲和弟弟算计

春秋时期的传奇君主郑庄公,遭母亲和弟弟算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1 更新时间:2024/1/13 17:07:41

中国历史上为了权力与地位,兄弟反目成仇事件不在少数,而我们今天说的主人公郑庄公,就是这样遭母亲和弟弟算计,那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郑庄公的出生非常悲催,因为母亲武姜生他时,难产而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这让武姜差点送了命,所以她把这一切都归结于这个让差点送了命的儿子身上。为了时刻记住当时所忍受的痛苦,为了时刻憎恨这个儿子,最终为这个儿子起了个寤生的名字,寤乃抵牾之意,意思就是生这个儿子的时候很不顺利,一看到这个儿子就想到了难产。这也就导致了武姜越是见到这个儿子越是记恨。所以,一生对这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没有好感,甚至痛恨无比。

因为,母亲相当憎恨寤生,所以武姜怂恿自己的丈夫郑武公废掉寤生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共叔段)为继承人。但武姜这一计谋没有得到郑武公的赞同,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儿子寤生并没有过错,不应该废掉他的继承权。

而说起郑国,那和周王都是姬姓。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那可是暴君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说起周厉王,大家一定不陌生,在课本中曾学过《邵公谏厉王弭谤》,文中的周厉王就是郑庄公的老爷爷。西周灭亡郑桓公在骊山为周幽王护驾,同归于尽。之后,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迎周平王定都洛阳,而郑国的国都也定于河南的新郑。新郑之名是相对于当初郑国的国都(陕西华县)旧郑而起的名字,寓意新的郑国首都。

当初,武姜想让郑武公废除寤生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共叔段为继承人。但这一提议被郑武公断然拒绝,所以后来郑武公一死,郑庄公顺利继位,成为郑国新国君。

成为新国君的郑庄公,第一件事就是要处理好家务事,尤其是自己的母亲武姜和自己的弟弟共叔段。没想到的是居然那个曾经无比憎恨他的母亲先向他发难了。因为偏袒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所以母亲开始为小儿子向大儿子郑庄公要封地,并指名要制(军事要塞)。这样的地方,郑庄公自然不会给自己的弟弟,两人关系并不好,如果给了弟弟,哪一天不受管教,不知高低,举兵发难,那时自己将后悔莫及。然而,郑庄公没有直接拒绝母亲,而是告知:制,岩邑,是个危险的城市,当年虢叔就是死在哪里的,哪能让自己的弟弟到那种地方呢?”于是答应母亲,除了这个地方,要什么地方都行,后来郑庄公把京邑封给了弟弟共叔段,并给他一个称号“京城大叔”。

后来,共叔段在京邑受到母亲的宠爱,变得嚣张跋扈、肆无忌惮、野心勃勃。但郑庄公对于自己的弟弟那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胡作。因为他知道要想使弟弟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后来,野心膨胀的大叔果然组织武装,打造兵器,并让自己的母亲作为内应,准备和哥哥一战。此时的郑庄公也开始组织了一万五千人的武装前去平叛,最终郑伯克段于焉,打败自己的弟弟共叔段,软禁了自己的母亲,并发誓不及黄泉,不相见也。母子不死,将永不要相见。母亲对自己的憎恨,后来甚至想害死自己,郑庄公也是忍无可忍,发誓永不相见,只能黄泉相见。

不知是担心落个不孝的名声还是庄公仍然对自己的母亲抱有浓厚的感情,所以把自己母亲丢到河南没多久,他就开始表露出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思念,还时不时派人去送一些东西,但是由于他发了毒誓,所以一直没能过去相见,后来在臣子的出谋划策之下,母子二人才得以见面,关系也算得到缓和。

很多人都觉得庄公有点优柔寡断,他应该在一开始就斩草除根灭掉他的弟弟,但是他的这种做法正是他的高明之处,要知道当时人们对于孝道还是非常认可的,一旦他早早就动了手,自然会落得个坏名声,日后处处受限,与其这样,还不如想的长久一些,直接把对方野心喂大,同时将这份威胁控制住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内,到时候如果他弟弟如果真的在他百般退让之下还反了,那么舆论只会同情他并且支持他,由此可见庄公心思之深,城府之深。

对此你对于这位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郑庄公,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颁布剃发令,这竟然是一位汉人的主意!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的时候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古代人们对于头发是很重视的,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当时这条剃发令实施的时候,有多少的人被杀害,而这一切的起因竟然是一位汉人的主意。清朝颁布剃发令事件1645年6月15日(农历五月廿二),清朝颁发剃发令。清朝由居于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没有被司马懿识破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大家都非常的了解。它是以三国的历史为基础编写的一部小说。罗贯中老师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书中的一个非常让人吃惊的片段——空城计。当初的司马懿真的是被诸葛亮骗到了么?在三国里面,有段故事,我们非常了解,耳熟能详,那就是空城计,可以说这是三国最精彩的一段。当时诸葛亮因错

  • 戴复古:对于妻子竟然如此无情?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都说现代的社会有许多的渣男,但是在古代也有这么一位渣男,他是著名的诗人戴复古,官场发迹后,竟对妻子说只能做妾,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得不说说这首《木兰花慢》词了。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

  • 为什么美国大兵头盔上都会有个网罩,这个网罩有何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美国大兵的头盔上都罩着一个网,这样一个头盔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军容,为什么要多此一举给头盔罩个网呢?那么薄的网有什么用呢?我们先说一下头盔网罩的起源,在一战的时候,士兵带的是光亮的钢盔,结果很容易被敌人发现,成为攻击目标,士兵们对此抱怨不已,后来法国的士兵开始使用各种布条来包

  • 在古代为什么无人仿造圣旨?只因防伪技术太牛了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普天之大,莫非王土,整个国家都处在皇帝的管辖之下,在我们所熟知的《康熙王朝》中,在鳌拜计划废掉康熙的前一天,他命人传递的圣旨,就是伪造的,可是,在古代,圣旨真的能够伪造吗?首先,真正的圣旨有特定的“防伪标志”,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宣读的。如果你认为圣旨就是一个块黄布上绣着几条龙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圣旨

  • 朱元璋用了30年来修建祖坟 为什么后来在水中泡了三百余年?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起点最低的一位皇帝,他的祖上往上数个几代也都是穷人;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家祖坟拥有龙脉一事便被大家流传开来,刚开始只有洪泽湖附近的百姓知道,后来就传遍了全国。朱元璋也将自家祖坟扩建,建造了相当气派的明祖陵。著名的明祖陵为何会浸泡在水里呢?朱元璋的祖父名叫朱初一,一生都没有过过好日子,年

  • 九子夺嫡的最终赢家雍正,是怎么处置和自己争皇位的兄弟们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都很有作为的皇帝,他死后由于没有做好立储的相关事宜,导致了后来的九子夺嫡事件。关于雍正皇帝是如何上台的,一直是清代的著名疑案之一,目前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不过,当上皇帝后的雍正帝,对待自己的亲兄弟的手法,却是历史上极为少有的。雍正继位时,康熙皇帝年满20岁的皇子有15

  • 细数三国中的著名坐骑,第一当之无愧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就像现代人对名车的喜爱一样,古时候人对于骏马的喜爱也是很常见的,一匹威武的骏马不仅能震慑敌人,还能体现主人的尊贵身份和财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期流传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而就三国时期来说,武将交战不仅比拼的是力量、武器,坐骑也是影响交战结果的因素之一。如同好马配好鞍一样,三国时期的英雄豪

  • 蒲松龄屡次科举落榜的原因,仅仅是因为考场黑暗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作为一个科举考生,蒲松龄无疑是不合格的,他一生大起大落,始终没有考取功名,但是却间接逼迫他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不朽巨著。蒲松龄的人生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方面,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落魄一生。他除1

  • 腐败的清政府能统治中国300年,靠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清政府统治中国约三百年,其中经历了很多起义,太平天国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那么清政府能够统治这么稳固的原因是什么呢?少数的清朝满族人如何牢牢控制比他们人口多百倍的汉族居民,我们总结了以前几种手段:1。物资控制。对待统治下大多数普通民众,满清贵族懂得一个古老的经验,“譬如养鹰,饱则飞去,饥则搠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