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损伤很大吗 为何五万兵马蜀汉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对蜀汉的损伤很大吗 为何五万兵马蜀汉就一蹶不振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56 更新时间:2024/1/20 0:58:00

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蜀汉受了多处重伤。

有些伤,诸葛亮可以慢慢缝合上。

有的伤,却是不可逆的!

精锐尽失夷陵之战蜀军的兵力损失,目前尚有争议(有4万说、5万说、8万说)。但毫无疑问的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把自己的骨干基本上败光了!

刘备东征时,除了在汉中、成都留足最低程度的兵力外,几乎是倾国而出!

战役中,具体被杀、投降多少人,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史书中也没写清楚,只有“杀兵数万”、“尸体塞江”等不详描写。

但我们可以了解:刘备的兵被杀得不剩多少!

在刘备败退到白帝时,蜀军为了稳住战线,只得调赵云马忠前来。

其中,马忠所率的5000兵,是巴西太守阎芝紧急从巴西郡各县紧急征发来的!

白帝险阻,易守难攻。但刘备要紧急征发的兵相助,才敢站住脚!看来,真没带回来多少人!

同时,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刘备在逃跑时,把船都烧掉,全军改走步道。随后,逃到秭归时,吴军追得急,石门滩得驿人自担大军丢弃得铠甲在隘道焚烧,迟滞吴军的追击!

这个细节说明:刘备的蜀军,基本没多少人能逃回来了!

因为:水路,刘备自己已经烧了船,陆路,驿人烧铠甲阻路!

也就是说,刘备倾国之兵而出,基本没带什么人回白帝!

而这些人,几乎是当时蜀汉全部的机动兵团!

精锐尽失的影响我们大家还记得,在汉中之战时,刘备军在山地与曹操军作战时,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可是,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叹息:我军在箕谷、祁山兵力都多于魏军,却都惨遭失败!看来兵不在多!

在诸葛亮的精心练兵下,第三次北伐以后,蜀军在山地作战的军力终于超过了魏军!

只是,到那时,蜀汉已经失去了早期北伐时的突然性,魏军也已找到了应战之法!

人才断档夷陵之战的第二个不可逆的影响,是人才断档!

夷陵之战中,刘备集团损失的高级人才有:黄权程畿马良、冯习、张南、傅彤等。

可以说,除了刘备自己,随征的将领也就吴班、陈式等人全身而退了!

夷陵之战蜀军高级将领的损失率,远远高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败者的损失率!黄权就不必说了。他与法正是少有的奇谋之人。汉中之战败曹操,皆出黄权本谋!

马良也不必说了。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他是马家兄弟中最厉害的。而不如他的马谡,后来还能被诸葛亮当成一块宝!

同时,冯习、张南等人则似乎是当时正准备接班的新一代将领集体。

说起夷陵之战,人们总在说:为什么刘备带的都是冯习、张南这种人物,怎么不带那些出名的将领呢?

马超生病,当年去世了;黄忠在两年前就去世了;魏延要镇守汉中;赵云反对东征(而且赵云的后军督也很重要)。可以说,当时刘备集团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

也就是说,如果此时刘备不带冯习、张南,带上王平廖化什么的,你一样会问:怎么刘备带的人都不认识?

冯习、张南等这一波人,正是“五虎上将”(不好意思,先用这个词表达)们的最佳接班人!

马良、冯习、张南、傅彤,都是刘备讨伐刘璋时,从荆州带到益州去的一批将领!而诸葛亮北伐时所依赖的骨干将领,除了魏延,就是姜维、王平这种降将或张翼张嶷这种益州时加入刘备集团的将领!

另外一点,也能看出夷陵之战所带的这波人的重要性。

蜀汉中期,蜀汉武将军职排名是:魏延、吴班、高翔、陈式。

其中,吴班、陈式都是夷陵之战的幸存者!

人才断档的影响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反应了蜀汉后期将才匮乏的困窘。

事实上,其根源,正在夷陵之战。

一个将领的培养,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当冯习等一众从荆州时期跟随刘备的中生代将领陨落后,蜀汉被迫用了一些尚未成熟的新生代将领顶上。

人才是选出来的,蜀中选材面少,但如果有刘备这种眼光毒辣的人,未必选拔不出人才来。

刘备临死前,还选拔出了马忠,否决了马谡!

遗憾的是,学富五车的诸葛亮在各方面都很强,但在看人眼光上不如久历四方的刘备。

因此,在人才梯队组建上,诸葛亮无法直接继承刘备的遗产,硬着头皮上!

结果,错用马谡,抱憾终身!此外,除了招降的姜维,再没有培养出卓越的新生代将领!

其他损失,虽可弥补,但必然巨大此外,夷陵之战还有许多被低估的巨大损失!

1、物资损失殆尽。

夷陵之战第二阶段,蜀军的基地是秭归。可是,秭归却迅速被击破,刘备紧急逃走!

同时,由于三峡水急,刘备东征易进难退。

因此,刘备带去的物资,基本也没什么能带回来的。

当然,后来诸葛亮治蜀时励精图治,多种方式开发经济,很长时间内,蜀汉还算物资充盈。

2、负担加重;

刘备所率的东征部队,不少是从荆州一路带进益州的。他们是一支机动部队,许多人是职业军人!

此后,诸葛亮为了补充军力,被迫部分实施征兵制来征兵。

尽管诸葛亮政治清明,但仍无法避免“西土苦其役调”。

如果说诸葛亮尚能抚疲敝人心的话,他死后,这种沉重负担最终使蜀国失去人心!总的来说,表面上,诸葛亮的一系列举措,在表面上给蜀汉包扎好了伤口。可是,夷陵之战造成的内伤,却是不可逆的!

蜀汉骨干损失殆尽,此后,蜀军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重建大军战斗力;

蜀汉中生代将领损失殆尽,此后,蜀军或拔苗助长,或重用老人,正常的新老交替被打乱!

兵力、物资的损失,虽然表面上可以弥补,但却要加重民间负担。由于蜀汉要北伐,是一个高负荷运转的组织,因此,这个负担持续加剧,使士族、百姓不乐蜀汉!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奋力能延续、支撑蜀汉政权就已非常了不起了。

但是,凡事都有代价,蜀汉想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的原地满血复活,那是不可能的!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轻易弥补!重大的决策,请三思而后行!

标签:

更多文章

  • 吴鞠通有着哪些轶事趣闻?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从古至今,中国人面对死亡的威胁、疾病的侵袭,遭遇瘟疫、灾难,千万人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是那些国之大医,他们创新中国医学,书写经典,拯救黎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每一位大医的诞生,都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所以纪录他们的故事,追寻他们的脚步,绝不仅仅只是纪录和学习,更是一种力量的传承和人间正义的涤

  • 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做了什么事情,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靖难之役中李景隆做了什么事情?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景隆,男,汉族,字九江,南直隶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明朝初期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身材高大,眉目疏秀,顾盼伟然,雍容华贵。袭爵曹国公,奉旨出京练军,授左军都督同知、太

  • 明代兰州卫的驻军规模如何,兵员构成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明朝设立兰州卫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兰州地区蒙元残余势力的兴起,应援边地卫所,向河西运输军需。其当时属于内地卫所,卫军主要负责屯田,兵力较少。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正统以后,随着河套、松山蒙古的大举进犯,边防线内缩,兰州卫受到蒙古部落的频繁侵扰。至此,其驻军人数

  • 明太祖陵中阵法奇特,夜半常有女声恸哭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相传他陵墓中有奇特的阵法,进去的人将会永远困死在这里,但其陵墓常在半夜发出女人尖利的哭泣之声,十分骇人。朱元璋的明孝陵隐藏着诸多的秘密。在很久以前就曾有过传说,朱元璋死后故布疑阵,葬礼那天十三棺同出南京城。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明孝陵大家都知道在哪,朱元璋葬礼为何要故布疑阵

  • 慈禧地宫被盗有何蹊跷,前因后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慈禧下葬后不久,在民国年间就发生了一起盗墓案件,慈禧墓穴中的贵重物品被悉数盗走,甚至慈禧的尸身也曝尸在外,十分凄惨。慈禧死后20年,即1928年7月4日至10日,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陵。而关于慈禧的地宫的故事和慈禧被被盗也一直在坊间流传,鬼气森森……当时,军阀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封锁了

  • 从韩愈的处境,看唐朝诗人怀才不遇的现象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唐朝的诗人怀才不遇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可能是唐朝时期有才能的人太多,导致清高的文人往往不受到别人的待见吧。当韩愈怀才不遇时我想对他说,我们知道韩愈有过怀才不遇的经历,那么对于韩愈怀才不遇的故事我们有着什么样的说法呢?顺便一起来了解一下唐代有很多的文学家都经历过怀才不遇的故事,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后会有

  • 李齐贤是谁,朝鲜古代诗人李齐贤有什么成就?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高丽国是我国后唐以来多个朝代的附属国,受到我国文化非常深的影响,在高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做李齐贤,他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流传了下来,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他。李齐贤作为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而被世人所熟知。鉴于李齐贤对韩国文学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关人员便在相关书籍中记载了李齐贤简介。通过李齐贤

  • 秦始皇放弃北伐匈奴,转而修筑长城防守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将战争的重心调整到了驱逐匈奴上来,并将匈奴赶到了遥远的北方,但是他并没有将匈奴赶尽杀绝,而是修筑长城采取防御姿态,那么他为什么不一劳永逸消灭匈奴呢?秦朝时,秦始皇为了一统中国,当时匈奴各地肆虐,秦始皇当时举兵进行匈奴大战。当时一下子就击败了匈奴,而且从那以后匈奴人只得生活在大漠中

  • 他是北宋名将,以刚正不阿的气节名留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我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为国死谏的忠臣,北宋的赵普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刚正不阿的风格使得他有着很高的评价。说起北宋名相赵普,除了非常著名的冒死向宋太祖推荐人才一事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以外,还有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了。而且据传赵普靠着半部论语既帮助了宋太祖平定天下,更是以半部论语帮着宋太宗治理天下。据历史记

  • 细数历史上中国至今未被发现的五大宝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现代社会的许多影视作品是有关于寻宝的,探寻古人留下的神秘宝藏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情,那么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可能存在的宝藏没有被发现呢?封建社会的富饶决定了古代中国的社会财富无可估量,而古代掌权者‘家天下’的思想,使这些藏于民间的财富得以集中在一起。历史上有许多着名的宝藏,最有名的莫过于秦始皇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