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山东为什么在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位皇帝?都是因为这个人的影响力太过巨大了

山东为什么在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位皇帝?都是因为这个人的影响力太过巨大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19 更新时间:2024/1/16 16:54:56

中国古代王朝的时候一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遍布当下的各个省份,但有一个省却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位皇帝,这个省份就是山东,那山东为什么没有出过皇帝呢?

首先,就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深受儒家仁爱、忠义思想,大家都知道山东是孔孟之乡,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一直提倡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上下等级关系,又由于当地官员重视教育,百姓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大部分百姓都安分守己,臣民和谐相处效忠朝廷。所以,孔孟之乡的山东基本上不会发生暴动事件。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在汉武帝时期,皇帝听从董仲舒的意见,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思想。从此以后,孔子在后人们的心中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了,尤其是读书人,个个尊崇孔子为老师。而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了历代统治者的利器,统治者用它禁锢人们的思想,从而造成“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相信很多人在历史剧中都有所观察,古代皇帝在臣子的心中就是天降神龙,所以臣子们安慰皇帝的时候,都会说一句“龙体要紧”,这就足以说明,皇帝跟臣子之间的天壤之别。归根结底,就是儒家思想在统治当时人们的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是哪个的影响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从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做法以及臣民们的思想就足以证明,直到如今全国各地的学生都要背诵《论语》,甚至国外也是一样,可见孔子的影响力之强大。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正是孔子的影响力太大,才导致来了山东从未出过皇帝。历史上,要想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就必须要组织一帮人起义、造反,打下江山。深受孔子思想熏陶的山东人,都是想着为国尽忠,把毕生所学奉献给国家、奉献给世人,所以山东人根本就不会去造反,去想推翻一代政权。

并且山东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并且接近大海,是著名的粮食大省。山东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当时的人民能够自给自足,不存在温饱不足的问题。纵观历史,每一代朝代的更替,我国古代的皇帝大部分都是通过发动农民起义得来的,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百姓饥寒交迫,迫于生计才不得不起义,而山东人民,生活富足,自然也不会发动起义动乱,对皇位也是没有兴趣的。

山东是一个富饶之地,这里不缺雨水,又有大面积的土地,古代人民乡的都很简单,只要能够吃饱饭,他们就不会轻易起兵对抗朝廷,毕竟这也是要承担风险的,如果最终没能成功,肯定会丢掉自己的性命。既然能够衣食无忧,又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山东并没有一个特别出众的城市。如果在这里起义,没有立足的地方,失败的概率是很大的,在古代皇帝定都翻来覆去就只有几个地方,我们从来没听过皇帝要在山东的一个城市定都。

虽然山东没有出过皇帝,但却出了许多的圣人和王侯将相,比如孔孟二圣、管仲诸葛亮秦琼等人物,是山东人民一直引以为傲的。都说山东学霸多,如今高考学子可以迎难而上,并考出惊人优异的成绩,想来也是受到前人的发和影响。

在历史上很多皇帝登基方式,最多靠的就是造反篡位,这个做法和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背道而驰的,而恰恰这个思想也是历代皇帝统治的主要思想,说要是由心造反,那就是和整个天下为敌,这在山东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哪怕是其他人起兵造反做了皇帝,但山东做的最多的也就是辅佐君王,所以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就成为了山东的根本思想,能人辈出却不出皇帝,即便是有人造反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孔子的影响力太大。

除了思想方面之外,山东还出过一位有名的政治改革家,即吴起。吴起是出了名的忠臣,这个人非常有能力,并且在兵法造诣上是唯一的。由吴起编写的《吴子兵法》一书,至今仍在流传,其中一些内容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因此山东虽然没有出过皇帝,但这里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人轶事,这对山东人民来说也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

标签:

更多文章

  • 同是抗倭名将,为什么戚继光比俞大猷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俞大猷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在抗倭上功勋卓著,是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英雄”。俞大猷一生都与倭寇作战,在他的带领下,俞家军立下赫赫战功,闯下威名,让敌人一听见“俞家军”的名字,便望风而逃。俞大猷出身习武世家,20岁那年,他的父亲突然病故,他便继承了父亲“百户”的世袭职位,到军队里为国效力。嘉靖十四年(1

  • 历史上四大战神分别是谁?战场所向披靡,却死的窝囊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出现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在战场呲碴风云,让敌人闻风丧胆,被大众成为战神,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或者打败敌人安享晚年。今天我们来介绍下面这四位战神,他们的死法却是相当不符合他们的身份。四大战神之一薛仁贵——被自己的儿子误射而死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

  • 原来古代皇室的人洗澡从来不用手, 那用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据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自述,清朝贵妃洗澡不用手,其过程非常尴尬,看到这里小编不禁好奇,洗澡不用手那用什么?原来是太监来帮忙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太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宫廷才有的人群,他们有的掌握着朝代的生杀大权,有的却默默无闻,说白了就是伺候主子的奴才,但是“狗仗人势”这句话也不是瞎说,并不

  •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古代 普通百姓一日果腹之物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变得富裕起来了,不再为温饱而烦恼,越来越多的人反而纠结每餐不知道吃什么为好,熟不知在古代,人们经常吃不饱饭,那么普通百姓们一日果腹之物是什么呢?在宋朝以前,只有王侯贵族可以一日三餐,而普通百姓最多一天只能吃两餐。这是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不能满足所有人一日三餐的

  • 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唯独这一家族下场最好,后世出了20几位丞相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历史上三国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在汉末三国时期除了个人的并起外,还有家族的并起,今天我们就说说汉末三国“九大家族”,唯独这一家族下场最好,后世出了20几位丞相。首先我们说说汉末时的家族。一、汝南袁氏袁家是毫无争议的汉末三国第一士族。东汉前期,袁家始祖袁安就已经官至三公。从袁安开始,连续四代,袁家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对于马皇后如此之好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中国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喜欢杀人,那么他为何对马皇后如此之好,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明太祖朱元璋恐怕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了,朱元璋从小给地主家放牛,逐渐长大之后,朱元璋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元末时期,天下大乱,元朝的统治者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时候的天下大乱,百姓根本没有太平日子过。天

  • 张鲁雄踞汉中为什么却没有对外扩张,最后投降了曹操呢?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张鲁是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张鲁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于东汉末年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他雄据汉中近三十年,最后投降曹操。张鲁出生的环境就很不错,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有所作为的人物。张鲁的爷爷

  • 李隆基为什么要杀有巾帼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儿?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

  • 赵高和李思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 可为什么又要杀胡亥,刘邦在当时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秦始皇出巡病逝的时候下了一道诏书要立扶苏为帝,可惜被赵高和李思篡改立了胡亥为帝并且让扶苏自裁,也正是因为遗诏的事情怕败露出去担心胡亥对他动手他才先下手为强。嬴政在世的时候,赵高的官至中车府令,对于一个宦官来说,位居至此,那可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情,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嬴政对赵高的抬爱使得他的内心越来越膨胀

  • 陈胜起义的三步计划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上几乎很少成功,即使声势再浩大,限于小农经济的思维模式,也很难最终成功,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陈胜在决定谋划起义后,就找了征兵队伍中与他刚结识不久的好朋友吴广合作,两人共同策划了那次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两人的农民起义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分析形势,制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