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日军轰炸无用论:重庆人早已免疫日军轰炸

日军轰炸无用论:重庆人早已免疫日军轰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88 更新时间:2024/1/18 12:38:35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洗脑下,日军每个人都表现出了狂热的好战和视死如归,但其中不乏静的思考者,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接受过多元化熏陶,未受到洗脑的和平主义者,而他对战后中日关系的修复与重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893年1月2日,远藤三郎出生于日本山形县东置赐郡,6岁进入小松町立普通高等小学读书,14岁时进入仙台陆军幼年学校学习,由此开了长达近40年的军事生涯。1922年,他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于翌年12月进入参谋本部作战课任职,同时兼任海军军令部参谋。1926年到1929年的3年里,他被委派到法国留学,先后在梅斯防空学校和法国陆军大学学习。1929年底,他从法国回到日本,继续在参谋本部作战课任职。

抗战期间中国各地遭遇日军轰炸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又对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发起攻击,“一二八”事变爆发。战事期间远藤三郎接到指令负责拟定了“上海七了口(这个地名在中国普遍称“七丫口”,可能是远藤三郎本人笔误——作者注)登陆作战计划”。1932年8月,他离开参谋本部作战课转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1933年3月初,日军进攻热河与长城沿线,中国军队所组织的长城抗战以失败告终,被迫与日本签订《塘沽停战协定》,远藤三郎亲历了该协定的签字过程。1934年7月,他被调离驻扎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回国担任日本陆军大学军事教官,在日本中国发起全面进攻的前一年即1936年7月,他又转任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长。

废墟中的女孩

上阵突袭蒋介石黄山官邸,坚持“重庆轰炸无用论”

1941年8月30日,重庆迎来了炎夏里普通的一天。而这天,因为远藤三郎的一次突击轰炸,二战的历史差点改写。

这天下午,蒋介石正在黄山官邸云岫楼召开军事会议,来自各个战区的将领和高级参谋都汇聚于此。时任第3飞行团长的远藤三郎已在早些时候获得这一重要情报,他还通过从重庆撤回的意大利领事处了解到云岫楼的具体位置,甚至连该栋别墅的屋顶瓦的颜色都打听得一清二楚,“为了将此别墅炸毁,我们是斟酌着蒋介石本人在场的时候发起了进攻”。

抗战期间中国各地遭遇日军轰炸

远藤三郎决定由飞行第60战队执行突袭任务,他亲自搭乘别府中队长的飞机于上午11点从汉口出发。下午3点,云岫楼里的军事会议正在紧张进行着,27架日军轰炸机突然出现在重庆上空,向云岫楼发起猛烈攻击,密密麻麻的炸弹顷刻间倾泻而下,在黄山官邸四周炸开。其中1枚炸弹恰巧落在了云岫楼西面的防空洞入口附近,守卫在这里的2名卫兵当场被炸死,另有4名卫兵负伤。警报声尖锐地响起,云岫楼中与会的将领和参谋慌忙躲进了防空洞。幸运的是,云岫楼附近没有被炸弹二次击中。

蒋介石亲身体验的这次大轰炸给他带来了极大触动,在随后的一次全国广播中,他动情地说:“……在房子里感到震动才知道敌机来轰炸,到了夜里下起雨来,实在难以入睡。经历此次轰炸更加使我体会到重庆全市同胞所经受的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苦痛,这是任语言都难以形容的,而国民遭受这种苦难并不是一次,而是已持续4年之久了。”这次经历也让远藤三郎终生难忘,他在战后的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虽然没有遭遇到敌人战斗机的迎击,但是其高射炮的射击不仅激烈而且准确,有些时刻我们的飞机差点儿被炮弹击中,由于那些炮弹在距离我们非近的地方爆炸,爆炸所形成的冲击波使得我的臀部屡次从座位上被抬起。连超低空精密轰炸都很难达成目标,在超高空进行平稳的一般性轰炸就更没有理由命中目标了。”

抗战期间中国各地遭遇日军轰炸

对蒋介石黄山官邸突袭无果后,远藤三郎对自己思考已久的一个想法变得愈加自信了,它就是著名的“重庆轰炸无用论”。

“重庆轰炸无用论”在远藤三郎头脑中酝酿已久,“重庆轰炸无用的看法是我在执行轰炸任务之前就已经理解到的,为了赋予这一观点权威性,我亲自乘上重型轰炸机与飞行员一同连续数次去轰炸重庆。到达重庆上空向下俯视,果然看到被江水隔开的重庆半岛上,大街小巷已经被破坏得乱七八糟了,但是两岸地区尤其是右岸地区,在广阔的范围之内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究竟轰炸哪里能够给予致命伤害也完全不得而知”。在对黄山官邸突袭无果后,9月3日,远藤三郎向上级提交了一份意见书——《有关内地进攻作战的意见》。

在意见书中他这样写道:“最近一段时间敌人空军的动向表现为——遭到我军攻击时就选择躲避,并且采取迷彩、遮蔽、掩护以至欺骗等手段。尤其是我军为了进行攻击所需要的行动距离很长远,而在此区间内敌人的谍报监视网络又很严密,因此,想要通过偷袭来取得成果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一般性的进攻性作战终究是无法达成歼灭敌人航空力量之目的,这是极为明显的。”他不仅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言辞激烈地对日方记者夸大战果和不实报道给予批评:“一直以来所报道的轰炸效果显得过于夸大了,有人作出判断说我军已经把重庆炸成了如同废墟一般,这就大错特错了,依据卑职实际所看到的情况,我觉得中国方面已经索性使重庆由半岛区域向其周边发展了。”

此外,他还更为深刻地道出了“重庆轰炸无用论”的深层次原因:“支那(“支那”一词本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蔑称,此处为了不破坏史料本身的原始性,故不做人为转换——作者注)民族自古以来历经种种改天换地、兵燹之祸,以及其它之人为灾害,几千年来所受虐待与欺凌甚多,他们对一切灾害都已习惯并且熟识,按照他们的风俗与习惯早已看破了这些灾难并谓之‘天命’。因此,由轰炸所造成的那种打击,最初有什么样的影响姑且不谈,就现在来说,由于经过了数年时间的洗礼,重庆人民似乎已经有了免疫力,对轰炸没有太大感觉了。因此,仅仅通过轰炸就能使其屈服的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逃难的老百姓

对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军事设施特点以及航空部队自身轰炸成本,他也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尤其是像四川省内的那些军事设施,大多规模比较小且分散在各地,不管是炸毁了哪一个都不足以置蒋介石政权于死地。因此,如若今后继续实施此类进攻的话,考虑到目前的帝国航空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燃料方面的问题,真是很让人寒心。以上这些就是切盼长官您重新考虑轰炸重庆的理由。”

这份言辞恳切的意见书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上层的决策,9月7日,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接到命令,中止了对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区的轰炸。

深刻反省侵华战争,对田中角荣表达不满

1945年8月15日拂晓,曾指挥了两次长沙会战的日本陆军大将阿南惟畿切腹自杀,几个小时之后的正午时分,“玉音放送”(天皇广播)开始发布已于前一天提前录好的日本裕仁天皇亲自宣读投降诏书的声音,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停止战争行为。

听完天皇广播的远藤三郎百感交集,各种思绪在他的脑海中翻腾涌动,只是这些思绪当中全无懊恼和愤懑,有的只是忏悔和反省:“当我拜受完停战的诏书,冷静地离开的时候,在我的头脑当中浮现出来的是——‘战争是最大的罪恶’‘军队是危险的存在’‘真正的武力是无形的而只存乎于心中,如果具备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心志,军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还有‘以德胜人者则强、以力胜人者则亡’这一古训,‘真正的胜利不是用暴力把对手打垮、而是以仁德将其化敌为友,正者无敌’。这些认知是我在经历长达近40年的军旅生活之后得出的结论。”

遭遇轰炸的城市

在远藤三郎的回忆录《日中十五年战争与我》的序文里,他开门见山地写到:“那场战争客观的来讲,是确凿无疑的侵略战争,其结果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惨痛败北。因此,我在当时(战时)的一切的所作所为当然也就徒劳无益了。”在书的最后还有写给年轻人的寄语:“我相信日本与中国之间这场持续了15年(日本侵华战争从“九一八”事变算起共计14年,日本学界很多学者算作15年,是周年与非周年的算法差异——作者注)的战争,客观的说,就是一场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无论任何人都不能否定……即使在今天仍然有一部分人肯定这场战争,他们自我陶醉似地认为这场战争进一步解放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

不仅如此,他还对田中角荣表达了不满:“对于日本在这场侵略战争中对中国犯下的罪行,田中角荣首相的认识是粗浅的。”并对田中角荣访华时在欢迎宴会上的致辞表示质疑,认为田中角荣当时所说的“日本给贵国添了麻烦,我们对此表示深刻反省”这句话没有充分表达出“罪孽的深重和道歉的诚意”,而中日两国最终签署的共同声明里所使用的措辞——“战争给中国国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此,我们深切的认识到这一责任并表示深刻的反省”,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标签:

更多文章

  • 水浒中隐藏最深的自私鬼,为摆脱高俅陷害,竟一手把老婆推向火坑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是我们从小就喜欢的人物形象,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但是后来长大之后却慢慢发现,人无完人,他们身上也有着非常多的缺点,有的还是一生之中的污点。小时候读《水浒》,每次看到“林冲休妻”都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然而现在越发地感觉林冲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中隐藏最深的自私鬼。林冲,东京八十

  • 汉唐两朝武功天下无敌为什么还会和亲,汉唐的和亲政策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和亲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展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谈及汉唐,总让人心驰神往,这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最辉煌的两个时代!可以说,谁敢轻易不服从领导,分分钟就被汉唐大

  • 土木堡之变到底有多惨,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余年 曾经名将尚存 为什么败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最终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余年,曾经名将尚存,为何败那么惨?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伐蒙古不过20多年

  • 有一个邻居叫日本(一)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居,自古以来都是学习中华文化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近代以来日本走上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道路。前几年有一部很流行且很有趣的日剧叫《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片中讲述了日语学校的新人教师嘉纳春子和她的九名个性丰富的外国学生发生的故事。学生遇到不会的就不断向老师提问,但一些看似简单的日常词汇、用语

  • 这可不是在拍清宫剧:真实的衙门审判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我们对大清的衙门审案的印象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得来的,那么历史上留下的真实资料是什么样的呢?北京通州某衙门审讯犯人时的情形。被上枷示众的犯人。被上枷示众的犯人。被上枷示众的犯人。被上枷示众的犯人。

  • 三国时期少有的仁德之君-刘禅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相较于曹操有那么多优秀的儿子,却只有一个独子刘禅,因此对这个孩子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对刘禅最直接的印象是一个昏庸无能,胸无大志,甚至于说有点傻的这么一个君主,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并且安安稳稳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还真的不得不夸赞这个“傻”皇帝。那么真实的刘禅到底应该是个什么

  • 此人是三国第一神童,却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结局比曹冲更惨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这种才华,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能够活久一点,甚至都没来得及长大成人就英年早逝,实在可惜。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神童,在这些神童中有几位早夭了,让我们不免有些遗憾,要不然三国的历史如若有他们的加入将会更加的精彩。所以说,天妒英才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在三国神童之

  • 历史上,玄学为什么能代替儒学成为正统?看曹操跟司马懿瞬间傻眼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玄学顾名思义,是一门非常玄的学科,尤其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毕竟儒家思想一直是汉族的基础思想,而且玄学真正能够研究透彻的人寥寥无几,能够理解的人不多。关于我国历史上玄学的兴起,有观点这样认为:玄学其实真正兴起于司马氏篡魏之后。其认为,曹操的篡权还能依靠自身的品德与才能获得儒学上的合法性,而司马氏的夺

  • 历史上冤案平反的周期大概多久?没想到答案是这句谚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历史上有太多的冤假错案,许多忠臣名士也是因为仗义执言落得个杀身之祸,不过有些案件会在彻底查清事实之后给与当事人平反,那也是好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和岳飞的一位后代聊天,问到宋朝给岳飞平反的时间。他开出8个日期,从初步昭雪,到发还田宅,到复官改葬,再到赐谥追封,直至追封三代,全程历时99年。首次平反是1

  • “改土归流”说雍正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雍正帝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丰功伟绩,但是他为日后的大清康乾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一位研究电视剧的朋友笑谈:“80后”眼里的雍正,是《雍正王朝》里的唐国强,而“90后”眼里的雍正,则是《甄嬛传》里的陈建斌。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怕的就是脸谱化。雍正既不是唐国强饰演的“千古一帝”,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