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小金川之役征集数十万大军 耗费近亿两白银 清朝时大小金川之役为什么那么难打,后人们对大小金川之役的评价是如何的呢?

大小金川之役征集数十万大军 耗费近亿两白银 清朝时大小金川之役为什么那么难打,后人们对大小金川之役的评价是如何的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22 更新时间:2024/1/5 3:29:07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中期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与乾隆其他八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致清朝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其代价远远超过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清政府对大小金川之战为什么这么难打?

金川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最东部,今天四川省西北部,大渡河上游。大小金川面积小,自然环境恶劣,也不能给朝廷提供丰富的物质贡献和财政收入。但是,这一带西通藏区、东邻汶茂、北枕青海、南接雅安,是清朝确保治理西藏的门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两次金川之役的惊人之处在于,处于鼎盛时期的清王朝,用了近三十年,投入军队十多万,花费帑银近九千万两,才荡平拥兵几千的小小金川。为何泱泱大清国以强于对方四十倍的兵力却难以取胜?

一战川边,大清折戟

天高皇帝远的西南各地,自明朝起就设置土司,头人世袭,名义上归属朝廷。这其中就包括金川地区。清朝将金川分为大小金川。大金川在小金川西边,双方以金川河为界。清朝采取的主要策略还是「以番治番」,希望藏东地区各土司相互牵制,势均力敌。

当地地势艰险,土民生计艰难、民风剽悍,社会发展也落后,还处于奴隶制社会。各个土司就是最大的奴隶主,他们经常互相掠夺攻杀,侵占地盘以扩张发展。

乾隆年间,大金川的土司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清廷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治机关,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战争的种子就此埋下。第一次金川战役的直接导火索是「阿扣事件」,大致就是大金川土司为了抢夺一个女子,与其他土司发生了械斗。清廷借机出兵平息战乱,企图压制大金川土司的发展。

第一次战役清军的领军人物是川陕总督张广泗。1747年3月,张广泗带领清兵六万,兵分六路强攻大金川,企图速战速决。可是,土司所居住的官寨大多分布于要隘之处,周边环聚高达二十层的战碉,另还有民寨依附,实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情形。

张广泗错误的战略方针,使得清军很快就陷入持久战中并损失惨重,就连自己的副将都丧了命。乾隆看张广泗难于取胜,便改派大学士讷亲出任经略。讷亲自恃是皇帝的宠臣,初来金川前线,不习敌情便发动进攻。

张广泗与讷亲这对搭档并不和谐,于是袖手旁观一句话也不说,一些勇敢的谋士提出异议就被讷亲军法处置。新任经略盲目进,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清军迅速损失了两万多。

讷亲见此十分害怕,就乾隆建议在土司官寨外扎营,打持久战。乾隆闻报大怒,遂将二人处死。皇帝改派富察皇后的兄弟——富恒再战金川。富恒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来了不着急打,仔细地研究了地势以及攻打土司官寨的方法。

随后他给乾隆上奏说,官寨地处高险,周边沟壑丛生,我军目前并没有好的攻寨武器,相反敌军的石器石炮给清军造成巨大损失。敌军虽然少,但是他们倚靠地势占据赢面,强攻没有胜算。总之意思就是这个仗奴才打不了。

乾隆看后虽然生气,但发觉再打下去国库亏空,粮价飞涨,万一导致农民起义,就难以收场。再看大金川土司一直祈求言和,于是借坡下驴接受了投降。第一次金川战役,实际上以清军战败收兵告终。

再打金川,虽胜犹辱

投降归投降,但大金川几乎没有实质损失。大金川土司从此恃强自傲,不断袭掠临近土司,还拉拢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入伙。乾隆心思忧虑,一日他竟梦见了高山沟壑、雾气浓浓的景象,大臣解梦说,这奇怪的梦可能寓意大金川有龙气。这句话说到乾隆心坎上了,清廷与大小金川土司开战在所难免。

为了对付金川的险要工事,乾隆在京城组建了健锐云梯营,钻研出了专攻官寨的火炮及其他火器。1771年,定边将军温福领兵十二万,第二次进军金川。温福集兵力于一处,不日就攻破了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弃寨而逃。温福越发勇猛一路前进,乾隆担心土司奸诈杀回马枪,曾下十道谕旨警惕后方部署。温福不以为意。

结果,番兵抢占木果木,截断清军后路,温福也被打死。这是弘历执政以来用兵的一次大溃败,各级将领损失一百余员,士兵死伤数千,夺去米粮、银两、火药无数,小金川得而复失,残军狼狈从木果木撤离。

乾隆面对败局,并不气馁,派遣定西将军阿桂率军增援。阿桂认识到清军的优势在政治大势上。于是联合其他土司再次攻下小金川,又对大金川形成包围之势,切断其供给。围堵日久,大金川内部民心动摇,土司索诺木年迈病重,大势已去。

1776年初,清军攻破大金川最后据点,索诺木等人投降。战争结束后,清廷在金川设镇驻兵,彻底废除金川土司的世袭制,修建衙门官署汉官当职,加强了对金川的管辖。

得失成败,在于政治

金川之役旷日持久,除了当地地势险要,还依赖金川军民对土司的政治忠诚。大金川土司索诺木恃强好战,要求士兵抵死相抗,大量宰杀牛羊,分而食之。当地土民信奉的是被清廷视为邪教的苯教,为维护自己的宗教信仰,群众也武装起来积极参战。当地土民佯装汉民,送染有毒药的西瓜毒死了千名清军,史称「西瓜闹」。

面对劲敌,强盛无比的大清国却暴露了内部问题。清军首领贪功冒进,专断横行。遇挫相互推诿,贻误战机,导致清军屡屡受挫。清军本身也暴露出很大问题,绿营兵作为清军主力,腐化堕落。由于缺乏训练,严重丧失战斗力,「一遇贼徒,各鸟兽散,将领皆所不顾,习为固然,全无纪律」。木果木惨败,就与绿营兵畏敌溃逃有直接关系。

对百姓而言,金川之战的代价是惨痛的。为土司头目服役打仗的番民死伤惨重;川省及周边地区的百姓为战争输送万斤粮食、枪炮机械,山路崎岖骡马难行,全靠川民肩扛背驮,百姓也已经疲累不堪。清军将卒、差夫死亡的最低估计不下十万人。此后清朝财政日益空虚,国力渐衰,与大小金川战役有分不开的关系。

清政府对大小金川之战为什么难打?

第一,清军的战斗力在乾隆时期确实是退化很多了,毕竟承平日久,这是封建王朝都会发生的弊病,这个症状在围攻大小金川的时候就明显暴露。就在乾隆十三年攻打拉底山的时候,就发生了“十余贼噪而下,我兵三千皆溃”的糗事,这已经无法和入关前的清军相提并论了。

第二,不管是张广泗和讷亲都有可杀之道。张广泗在用兵过程中,信任的良尔吉、王秋和阿扣皆为莎罗奔派来的奸细,以至于他们“专为莎罗奔耳目,军中动息辄报贼为备,所向扞格”。而讷亲之过,据傅恒所奏,到军之日“惟严切督战,任举败没,锐挫气索,晏起偷安,将士不得一见,不听人言,不恤士卒,军无斗志,一以军务委张广泗”,为将者,三军之司命也!军队核心出了问题,这仗还打什么?

第三,就是地理环境的问题。大小金川位于我国西南,环境多山,这些山道本就险峻,大小金川之人设碉据守,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这样的碉楼而且数量众多,不啻攻坚之战。傅恒在其奏疏中写道:“即臣所驻卡撒左右,山顶即有三百余碉,计半年旬日得一碉,非数年不能尽。”地理之难可想而知。

第四,再从天时上看,其地雾气偏多,烟雨亦多,在第二次征讨金川的时候,就发生过“连雨数旬,兵未能进”的情况,想必第一次征讨金川数年之间也是遇到过这种情况的。

第五,金川之地人心坚固,众志成城,战斗意志非常顽强。正所谓“且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大小金川之地人皆骁勇善战,可见一斑。

大小金川之役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次战争,在乾隆的一生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这是乾隆的十大功绩之一。当时因为大小金川之间冲突和矛盾总是不断,还对周围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乾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先后两次发动了战争,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人们在说起对大小金川之役的评价的时候会觉得过程非常的艰苦,那么后人们对大小金川之役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首先来说大小金川之役清朝虽然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在作战过程中却损失了三万以上的兵力,而且还耗费了高达七千万两的资金,对清朝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然而大小金川本来就是清朝的领土,所以说起来这次战争对于清朝来说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一方面人们对大小金川之役的评价也是比较崇高的,这是清朝时期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对保持大清领土和政权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边疆其他民族的稳定和良好发展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并且这次战役也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封建国家,大小金川战役保证了国家的安宁。尽管在战争时期对大小金川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也让人们一度处于痛苦之中,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乾隆也做出了非常有益的举措,对于这些地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标签:

更多文章

  • 选美落榜,她嫁给道士,犯死罪为奴,得到皇帝异常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皇权的交接向来是大事,因为这牵扯着国家的国运,继承人的选定又跟皇后、妃子的选定密不可分,因此选妃也是历朝的重要事件之一。皇帝大婚,册立皇后,是王朝的大事,帝国的盛事。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册立皇后一事随即被提上日程,这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武宗是孝宗和张皇后的嫡长子,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次年

  • 日军轰炸无用论:重庆人早已免疫日军轰炸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洗脑下,日军每个人都表现出了狂热的好战和视死如归,但其中不乏冷静的思考者,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接受过多元文化熏陶,未受到洗脑的和平主义者,而他对战后中日关系的修复与重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93年1月2日,远藤三郎出生于日本山形县东置赐郡,6岁进入小松町立普通高等小学读书,1

  • 水浒中隐藏最深的自私鬼,为摆脱高俅陷害,竟一手把老婆推向火坑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是我们从小就喜欢的人物形象,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但是后来长大之后却慢慢发现,人无完人,他们身上也有着非常多的缺点,有的还是一生之中的污点。小时候读《水浒》,每次看到“林冲休妻”都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然而现在越发地感觉林冲是水浒一百单八将中隐藏最深的自私鬼。林冲,东京八十

  • 汉唐两朝武功天下无敌为什么还会和亲,汉唐的和亲政策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和亲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和亲作为历朝民族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发展有着或隐或显的影响。谈及汉唐,总让人心驰神往,这是中国历史上军事最辉煌的两个时代!可以说,谁敢轻易不服从领导,分分钟就被汉唐大

  • 土木堡之变到底有多惨,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余年 曾经名将尚存 为什么败那么惨?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最终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余年,曾经名将尚存,为何败那么惨?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伐蒙古不过20多年

  • 有一个邻居叫日本(一)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居,自古以来都是学习中华文化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近代以来日本走上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道路。前几年有一部很流行且很有趣的日剧叫《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语》,片中讲述了日语学校的新人教师嘉纳春子和她的九名个性丰富的外国学生发生的故事。学生遇到不会的就不断向老师提问,但一些看似简单的日常词汇、用语

  • 这可不是在拍清宫剧:真实的衙门审判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我们对大清的衙门审案的印象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得来的,那么历史上留下的真实资料是什么样的呢?北京通州某衙门审讯犯人时的情形。被上枷示众的犯人。被上枷示众的犯人。被上枷示众的犯人。被上枷示众的犯人。

  • 三国时期少有的仁德之君-刘禅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相较于曹操有那么多优秀的儿子,却只有一个独子刘禅,因此对这个孩子关怀备至疼爱有加。对刘禅最直接的印象是一个昏庸无能,胸无大志,甚至于说有点傻的这么一个君主,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并且安安稳稳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还真的不得不夸赞这个“傻”皇帝。那么真实的刘禅到底应该是个什么

  • 此人是三国第一神童,却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结局比曹冲更惨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这种才华,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能够活久一点,甚至都没来得及长大成人就英年早逝,实在可惜。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神童,在这些神童中有几位早夭了,让我们不免有些遗憾,要不然三国的历史如若有他们的加入将会更加的精彩。所以说,天妒英才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在三国神童之

  • 历史上,玄学为什么能代替儒学成为正统?看曹操跟司马懿瞬间傻眼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玄学顾名思义,是一门非常玄的学科,尤其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毕竟儒家思想一直是汉族的基础思想,而且玄学真正能够研究透彻的人寥寥无几,能够理解的人不多。关于我国历史上玄学的兴起,有观点这样认为:玄学其实真正兴起于司马氏篡魏之后。其认为,曹操的篡权还能依靠自身的品德与才能获得儒学上的合法性,而司马氏的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