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吕布诛杀董卓的背后,隐藏着三大谜团

吕布诛杀董卓的背后,隐藏着三大谜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87 更新时间:2024/1/17 4:14:51

我们都知道诛杀董卓吕布直接的功劳,但是在董卓之死这件事情上,还有很多的谜团没有解开。

在中国民间盛传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婵,《后汉书》、《三国志》及《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却毫无记载。貂婵形象始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据传是汉献帝时司徒王允的歌妓并养女,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体态轻盈。某日夜间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恰巧为王允瞧见。王允便将貂婵包装为“闭月”,让她先投怀董卓,再引诱吕布,以色相离间董卓与吕布,最终由吕布除掉董卓。

然而,历史上吕布诛杀董卓,跟这位貂婵美女毫无瓜葛。

一、貂蝉是真是假?

作为四大美女之“闭月”貂蝉,在演义里是王允连环计杀董卓的关键人物,在男人味甚重的《三国演义》里,这位女子的形象同样光辉夺目,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跳出《三国演义》,会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貂蝉不是人名,和称曹操为明公、称刘备为使君、称关羽为君侯一样,貂蝉是以官职作为称呼。

貂蝉本指貂蝉冠,汉代把侍从官员的帽饰叫做貂蝉冠。而掌管朝廷官员的貂蝉冠的宫女,就被叫做貂蝉。

其次,貂蝉是不是真有其人呢?

《三国志·吕布传》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后汉书·吕布传》载:“卓又使布守中阁,而(布)私与侍婢情通,益不自安。”

而正史中关于王允的记载,却未曾提到过“貂蝉”,或者“侍婢”“歌伎”“义女”什么的。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貂蝉这个人物的原型是董卓的侍婢,罗贯中把这个侍婢写成是王允的义女,名为貂蝉,王允借这个“貂蝉”的美色,使得吕布与董卓反目,也即是“连环计”。

另外,要提一点的是,貂蝉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始于罗贯中,在元代杂曲《连环计》就有了。

弄清楚了以上事实,那么我们可以明白,吕布虽然确实是一个好色之徒,但并非是因为和董卓争女人而刺董的。

二、吕布为什么刺董?

首先,这和董卓入京之后,本性毕露有关。

在《谈谈早期的吕布》里也有说到,董卓入京之前名声还是不错的,俨然一个治患惩弊的贤臣(参照《资治通鉴》)。

到了京城以后,自号“尚父”,残杀大臣,朝廷覆乱。《三国演义》将其描写成混世魔王,确实有根有据。

其次,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变差。

“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董卓因为一点小事情(和貂蝉无关)就要动手杀了吕布。这如何能让吕布不心中记恨。

且吕布与董卓的侍婢私通,怕被发现,而与董卓产生隔阂。

最后要说的原因,也恐怕是最直接的原因:王允的唆使。

董卓为祸朝廷,身为司徒的王允想杀死董卓。而董卓出入阵仗甚大,防护森严,必须找一个武艺高强的人去行刺。

于是他看中了吕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王允厚待拉拢吕布,为的就是唆使他刺董

《三国志·吕布传》载:“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布遂许之,手刃刺卓。”

当时的董卓已经神憎鬼厌了,王允又是声望地位甚高的司徒,吕布在王允的唆使下,又考虑到自己和董卓的恶劣关系,因而刺杀了董卓。

三、王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王允成功策反吕布,为朝廷除去大害,确实立了大功。

但是,王允对于吕布,从来都只当其为工具。

《后汉书》记载“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剑客类似于“轻侠”,是“游侠”里层次最低的。

《资治通鉴》记载“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不可。”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

尽管吕布刺董之后想与王允一同辅政,提出杀掉董卓部曲并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可王允根本没有理他,后来董卓余部果然反扑,王允死于城破之时。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件事,此事从侧面看出了,王允到底怎么看待吕布的。

《资治通鉴》记载“卓之死也,左中郎将高阳侯蔡邕在王允坐,闻之惊叹。”

吕布只身刺董的时候,王允和蔡邕在一起。

蔡邕是谁?蔡邕是董卓信任的人。

王允是行刺的主要策划者,而吕布刺杀董卓的时候,王允却和董卓这一阵营的蔡邕一起喝茶。

是因为王允和蔡邕交情好吗?不可能~~蔡邕听到董卓死了的消息而叹了一口气,王允因为这个理由处死了蔡邕。那么原因只有:万一刺杀行动失败,自己可以因为和董卓信任的蔡邕在一起而得到保护!吕布在王允心中,只是工具罢了~~连同蔡邕也一样。

标签:

更多文章

  • 隋朝大将宇文述:大起大落为什么敢与皇族同姓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南北朝之后,很多胡人选择了改姓并移风易俗加入汉人的传承,许多胡人家族因此彻底汉化,隋朝著名权臣宇文化及就是这样一位大臣,他的父亲宇文述也是一员战功赫赫的将领。提到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鲜卑族人,宇文述是隋朝著名的将领。宇文述本姓为破野头(鲜卑族的三字姓),因其先祖曾当过仆人,随主人改姓为宇文,

  • 圆明园的残垣断壁,隐藏了如何的侵略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火烧圆明园说的是上个世纪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分别对我国圆明园进行抢劫和烧毁的事件,火烧圆明园不仅导致圆明园等一些历史建筑遭到毁坏,还使园内的不少瑰宝文物都被掠夺,这对我国是一个不可弥补的伤害,那么火烧圆明园背景是怎样的呢?火烧圆明园背景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发生之后,西方的列强就强

  • 陈理是谁,陈友谅之子陈理最终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元朝末年,天下起义军群雄并起,朱元璋只是其中一路,而另外一路起义军领袖陈友谅的实力则更强于他,那么他是为什么最后输给朱元璋的呢?陈友谅的后人又是什么结局呢?陈友谅之子陈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因为受到了父亲的牵连,所以后来朱元璋把他给流放了,但是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详细,对于陈理最后的结局,很多人的说

  • 华夏王朝历史上最残暴的暴君排行,这个人竟然也在榜单里面?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说起暴君,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位能说得出名字的,在残暴的同时,他们也或许有着相应的功绩和建树,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是暴君。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王朝更替频繁,帝王数量更是一批一批的增加。从夏商周到明清时期,暴君成为百姓控诉的帝王。不过,在笔者看来,暴君不等于昏君,同样的,暴君不一定是毫无建树的平庸之君。

  • 晚清十大武林高手,你认识几个?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武术是我国流传下来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格斗技巧和健体功夫,更蕴含着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晚清时期著名的武术家,他们有些你一定认识。自古以来,“武林”只有山名、地名、城名,而别无他指。最早用于书名者,系宋末周密所撰《武林旧事》,所述皆杭州(别称武林)之轶事,概与武侠不相干。宫白羽由“

  • 不幸的帝王:光绪之死成为大清王朝遗存的千古疑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她前后掌握了三位傀儡皇帝,光绪便是其中之一,这位悲惨的皇帝,一生只能屈服于慈禧的淫威之下,最后还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刘备最开始蜗居在小沛,这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地盘就这么大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因此才向刘表借了荆州,谁知却一借不还,历史上对此众说纷纭。借半个南郡被夸张成“借荆州”,制造这种舆论的动机何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的信誉因此大打折扣。《三国演义》说到“三气周瑜”,多围绕荆

  • 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原来姓-诸葛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时期有许多显赫的姓氏,它们的家族中除了很多优秀人才,例如夏侯,袁氏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时期的名门望族诸葛家族。三国历史为人们熟知,三国英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三国哪个家族最显赫呢?是荀家?王家?夏侯家?陆家?都不是。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是诸葛家。为什么诸葛家能比其他家族更牛?因为诸葛家是所有

  • 明清以来,票行千里,无处不在的“山陕商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古代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他们走南闯北,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也使得自己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次我们就来聊一聊陕西、山西两地的商人。从明朝开始,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主动脉,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纷纷到这里,抢占商机,分攫市利,使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了以运河为商品流通主干线的城

  • “其若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自己称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亲口说出了“其若不才君可自取”,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还是真的有这个诚意,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或许诸葛亮取代刘禅对蜀汉是一件好事。提到三国中蜀汉帝国的灭亡,很多人将责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王位,说不定就一统中原,恢复汉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