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军为啥打不过清军(后金),这个差距万没想到

明军为啥打不过清军(后金),这个差距万没想到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540 更新时间:2024/1/16 3:12:17

大明的军事力量在当时的世界是一流的,为什么还会被李自成打败呢,农民起义的队伍和清朝八旗军就有这么强悍的战斗力?

自从隆庆元年,大明军事改革高调动后,出名强悍的大明军队,令东亚大陆战栗的,正是强大的火器。

鸟铳弗朗机虎蹲炮等装备,早已全面升级,冷热兵器混搭战术,出名成熟到恐怖,上战场就旋风般狂扫,典型打日本,把二十万日本“战国精英”,从陆地到海上一路狂轰,直把几万日本人轰进露梁海里喂鱼。以铁杆小弟朝鲜的赞叹说: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

如此霸道打法和风光战绩,也令明军收获了一个闪亮称号:天兵!

可等到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崛起于辽东,面对生猛崛起的后金八旗,往常“天兵”般强大的明军,却是接连稀里哗啦:萨尔浒战役惨败,辽阳沈阳惨败,等着后金变成“清军”,更是被破关南下各种猛揍,还给打出“恐八旗病”,一听人喊“辫子军来啦”,立刻脚底抹油跑得快。

类似怂包场面,几乎史不绝书,后人说起来,都是各种叹息,还有一个流行的感慨:火器装备全球领先的明军,为何会输给装备落后的八旗军?

虽然输的原因有很多,但这个感慨,却是个结结实实的错!

八旗军强得令好些明军害怕的一样东西,却恰是之前明军自豪的优势:火器!

一,注水的大明火器

在成为大明抓狂噩梦之前,后金八旗创建者努尔哈赤,大半辈子都在表忠心。

正史上说他表忠心,还曾主动请战去修理倭寇,十分慷慨热血。野史说他女人缘,还和辽东总兵李成家的小妾不清不楚,缠绵悱恻。

但这慷慨与缠绵间,努尔哈赤闷不做声的办了件大事:研究明朝火器。

以《神器谱》里的记录:早在万历九年,努尔哈赤就连哄带骗弄了好些汉族工匠,还诱骗了不少明军中火器兵身份的逃兵过来,还长期大量用貂皮换硝石硫磺,就为研发火器。

而隐藏了大半辈子的努尔哈赤,晚年之所以能下定决心,扯旗反了明朝,也更因看明白一个事情:明朝看上去很强大的火器优势,早就注水了!

为啥说注水?先看明朝的火器生产。

大明的火器生产,中央有军器局和兵仗局,嘉靖年间起好些火器生产权又下放,辽东四川广东都有兵工厂。研发生产力量强,生产规模更极大。比如明朝在登州设炮厂,引进生产欧洲红夷炮,澳门来的葡萄牙工匠,来了就吓一跳,连呼欧洲没这阵仗。

所以现代战争里的常规火器,水雷手雷机关枪,放明朝都有雏形,国外传入的先进火器,只要入了大明法眼,就能青出于蓝,鸟铳鲁密铳弗朗机红夷炮,样样杀伤力都比原版强。以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的惊呼说:比我们(西班牙)造的更好,更有威力!

可自从张居正过世,万历皇帝亲政起,这件事就水了。

大明这套生产体制,有个大毛病:部门极多,相互制约也多。隆庆年间起铁腕阁老坐镇,朝廷下决心拨专款,自然能开足马力出成果。可等到万历帝亲政,这位皇帝出名的事,就是几十年不上朝,虽说大事不耽误,但军工生产却真耽搁。

比如号称“又远又毒”的鲁密铳,万历二十五年就研发成功,可造了十几个样品就没了下文。后来的鹰扬铳炮,万历皇帝拍板拨款,但一牵涉建造过程里谁说了算,又是各种吵,最后发明者赵士桢实在被吵得受不了,主动上书求停工。

以赵士桢感慨说:开发一个新武器,却是群狼争肉,工部户部兵部为利益猛掐。万历皇帝最后活个稀泥,好好的先进武器,也就扯皮扯没。

同样扯皮的,就是明军的火器训练。火器这武器再厉害,要用好也要有训练保障。隆庆至张居正改革时期,明军火器战力强,一大原因就是火器训练抓的牢,典型戚继光,除了日常有操练,隔几年还有大型军事演习,横扫天下的杀伤力,就是摸爬滚打练出来的。

但到了万历中后期,这事也就不靠谱。好些军队人员都缺编,训练更缺乏,边军原先固定的“团操”等训练,基本都是多年不搞。所谓强大火器,基本就是摆样子,真上战场就抓瞎。

最扯淡的是,随着万历中后期财政危机加剧,明朝的军费也常年一缩再缩,火器产量大减,质量也糊弄。军器局发的火器,好些都粗制滥造,以至于一些军队,拿到朝廷发的火器,都是先倒手卖掉——换钱请工匠自己造好的。

如此扯皮带扯淡,明军的战斗力,也就大幅度下降。以提督学校御史周师旦愤怒批评:不但好些火器兵,连基本的发射号令都听不懂。基层的指挥军官,竟也连正常的队形排列都不会。所谓军事训练,只能“袭其形似”,也就是空摆样子。

等到努尔哈赤真个扯旗造反,明朝调九万人马大举讨伐时,火器装备却严重不足,还要靠蓟辽总督汪可受在山海关加班加点临时赶造。更要命的,是火器使用人员的问题。以户部郎中冯汝京的呼吁:其中五千多火器兵,竟是从没用过火器,还得临时加班加点现练。

接下来,就是明朝与努尔哈赤后金政权之间,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照史料的说法,是努尔哈赤指挥镇定,以少胜多,大败兵力装备绝对优势的明军精锐。

但仅看看火器装备就知道:明朝临时抱佛脚,结果被努尔哈赤踢了窝心脚。

二,八旗真实的火器水平

而作为晚明强悍的对手,八旗军的真实火器水平,又是啥样?

从萨尔浒之战惨败起,急了眼的明军,军工产业火速开动,之后三年里,上万件新式火器和九万多斤火药发往辽东前线,但无奈明军战场表现太差,大多火器也全都被八旗缴获。

如此运输队般送上门的大礼,努尔哈赤也不敢怠慢,而且一直处心积虑,到辽沈大战时,八旗却已有了技战术水平极高的火器部队。

比如萨尔浒战役时,八旗用来做掩体的松木战车,到了天启年间的辽沈战役时,竟升级成了火器战车,射术精良的八旗火枪兵以战车为掩体,一边冲锋一边射击,特别是浑河野战,面对明军擅长火器的川浙军团,更是造成极大杀伤。

也正是这场数万八旗死磕万余明军的浑河大血战上,伤亡惨重的八旗军,更是靠了刚被收编的沈阳明军炮队开火,这才打开了明军防线,最终取得惨胜。

而比起强悍的川浙军团来,接下来的辽阳大战更证明,注水的明军火器部队,比起八旗军来,差距有多大:八旗军兵临辽阳时,明军经略袁应泰还打算绝地反击,以三层火器兵打头阵猛轰,不料八旗军来个针锋相对,也以自家的火器兵对轰。双方一顿对杀,明军杀气腾腾的火器部队,就活了七人跑回来。

看上去啥都落后的八旗军,为啥火器用的比明军要好?

客观原因,总结起来很多:抚顺清河地区,嘉靖年间起就是明朝火器生产基地,外带矿产资源充足,工匠技师也多,努尔哈赤一起兵,全给捡了现成。而后明朝一边败一边送火器,后金缴获啥,很快就能学着造。以《满洲实录》说法,天启年间时,后金就能自行制造火器了。

但要论原因,就是两字:效率!

后金起家的时候,虽说经济和制度,都是各种野蛮落后,可比明朝强的一条,就是军事动员体制。放在火器这事上,更是集中力量开发,从造火器到推火器再到练火器,样样都高效。

在努尔哈赤攻打辽阳时,后金就有了火器部队,四千人编制,配备大小火器九十门,专门由汉官管理。数量看似没明朝多,却高效到刀刃上:重点生产的,都是类似鸟铳虎蹲炮这类硬家伙。火器兵的训练,同样抓的严格,归降的明朝火器兵,日常操练极严格,练得好就有奖,打仗立功也重赏。家伙硬战力强,后金的火器杀伤,自然也就飙升。

由于这客观差距,于是从天启年间起,明朝痛下决心引进新火器红夷大炮,效果也立竿见影:宁远大战轰伤努尔哈赤,气的努尔哈赤连气带病死掉。宁锦大战也猛轰过皇太极。崇祯年间皇太极绕道南下,兵临涿州,一看涿州城上有红夷大炮,竟吓得不敢攻城。憋屈许久的明军,终于凭这款新型武器,重新确立火力优势。

可真正折射明清两家军事差距,且最终拉开彼此水平的,还是这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之佛郎机大型款(戚继光结合佛郎机技术改装的大将军炮)

三,红夷大炮折射的差距

痛下决心引进红夷大炮的明王朝,非但没改掉低效率毛病,反而愈演愈烈。

初期去澳门买大炮,买来三十门,到北京却又扣下一大半,只拉到前线十一门。到崇祯年间,明朝下决心自主生产红夷大炮,先在登州建厂,又计划京城兵仗局也引进,谁知朝堂又吵做一团,闹的崇祯改变初衷,只在登州生产。

这事也生动说明,造成明朝军事低效的,表面看是钱的问题,其实正是万历中期以来,越发败坏的党争士风惹的祸。

后金皇太极这边的效率,却是高得惊人:一直重金悬赏,终于在崇祯四年,由汉军旗工匠王天相主持,造出了后金的仿制版红夷大炮。没有扯皮口水,开发成功后就立刻大量造,四十门火炮,立刻投入大凌河战役。

而接下来明朝的“登莱军变”,更给后金送了大礼:登州的明朝炮厂,好不容易开发成功了中国版红夷大炮,又碰上当地驻军孔友德、耿忠明叛乱,二人带着明朝辛苦研发的火炮技术,外带大批工匠,拍屁股投奔了后金。

说起这件事,后世好些人,不是骂孔友德之流无耻,就是叹息明朝运气差。但真正害苦明朝的,其实是明朝崇祯皇帝,对这件事的不妥处理。

主持登州火炮开发的,是巡抚孙元化,这位彼时中国最杰出火器大师,虽说对兵变难辞其咎,却也人才难得,当时好些有识之士呼吁,给孙元化一个戴罪立功机会。

但暴怒的崇祯哪里肯听,还是在崇祯五年七月,将孙元化处以死刑。这也意味着之前明朝开发红夷大炮的成果,被崇祯亲手废了。

而东北那边的后金,改国号为清朝,火器生产水平,更是突飞猛进。等着明清松锦大战打完,清军已经连缴获带铸造,拥有了近百门红夷大炮。

以崇祯晚期辽东巡抚黎玉田的痛苦总结说:酋(清军)铸百炮而有余,我(明军)铸十炮而无力。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也。

拥有卓越火器开发眼光和世界顶级技术,更有完备火器生产线的大明朝,就这样在火器环节,从战术到生产,被老对手清朝甩开。

而早期拥有高效率生产能力,却在一统天下后眼光严重短视,最终落后于世界的清王朝,也同样在清末,复制了类似悲剧:最初世界先进军火武装的清军,面对甲午期间的日军和后来的八国联军,一样清一色大败亏输。

相似的历史,其实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决定战争的,是使用武器的人。

标签:

更多文章

  • 夏朝是否真的存在?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商朝已经有了确切的出土文物证据证明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夏朝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没有找到准确的文物来证明其真实性,这也是许多人怀疑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的一个原因。以前有人对中国的夏朝、商朝是否真实存在表示过怀疑。后来殷墟被发现后,对于商朝的怀疑已经没有人再说了。但是,对于夏

  • 武则天本打算终身做皇帝,但是他的一句话拯救了李家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武则天何许人也,相信凡是对中国历史有那么一点了解的朋友都不会感到陌生,哪怕不了解历史,在荧幕上,潘迎紫、冯宝宝、刘晓庆、范冰冰等一代代女明星传神动情的演绎下,很多人也对这位传奇的女性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更多人关注的是她如何上位的,而对于她的下台却是轻描淡写,孰不知在这位女皇帝下台的背后,却隐藏着一

  • 让乾隆暴跳如雷的假新闻案,活活吓死了清朝的“铁骨诤臣”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我们都知道乾隆是一个很爱玩的皇帝,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其实乾隆在政治治理方面的功绩也很不错,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清·郎世宁-《乾隆皇帝射猎图》公元1736年,大清政府领导换届,25岁的乾隆皇帝一上台,就下令刑部将悬挂在菜市口风吹雨淋了将近十年的汪景祺头颅取下,“制竿掩埋”。汪景祺何许人

  • 为什么说《红楼梦》的作者是个谜?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红楼梦作为我们四大名著之一,问世以来有无数学者去研究它,而它描写的桥段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这似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简单得就连一个小学生也可以张口答来:曹雪芹。指称曹雪芹是《红楼梦》的作者,且让世人所接受,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胡适、俞平伯一大票新红学派的大力发

  • 李隆基也有童年阴影?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很有胆识的人,他对于自己的祖母武则天霸占李家江山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对于武家子弟的专横跋扈也是十分看不惯,这与他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干系。长寿二年(693年),宫中传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皇嗣李旦的两个妃子刘氏、窦氏被武则天召入宫中,最终竟然被杖杀,尸体被随便埋葬。消息传来,大家都

  • 明朝的庚戌之变,罪魁祸首竟然是这个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大明的没落,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明朝本有可能成为第二个盛唐,如果可能,甚至可能首先走向工业社会,成为世界强国。明王朝的没落始于正德,却在嘉靖一朝加速了质变,嘉靖29年的庚戌之变和自嘉靖26年起的东南倭患看似只是外族对明朝边防、海防的挑衅,其中却暴露出明朝边防军制弛废,军队腐败成性的深层次原因。

  • 惊艳两帝的花蕊夫人死因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古代皇帝迷恋女色的不在少数,因为女色而逐渐荒废朝政导致江山日下的也屡见不鲜,因此,杀掉这些皇帝的宠妃成了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历史上因此死去的妃子皇后有很多,花蕊夫人就是其中一个。花蕊夫人后蜀后主孟昶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红颜薄命,才貌双全名重一时的花蕊夫人也不能幸免。她不仅国色天香,美艳绝世,而

  • 刘备和诸葛亮:信任与怀疑相互交织的罗生门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三国乱世,名气最大的谋士当属诸葛亮了,他不仅用兵如神,还精通内政,几乎是一个全方位的人才。在《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身边一直没有顶级谋士,这也是刘备在三国初期颠覆流离,始终找不到战略方向的重要原因。公元207年,投靠荆州刘表后,刘备通过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打动卧龙出山。而在得到诸葛亮之后,刘备

  • 刘备入蜀第一功臣,也是刘备最为信任的人,为什么丞相不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诸葛亮千古奇才,又忠心耿耿,虽然刘备知道他的一片忠心,但是还是因为诸葛亮过人的智慧而隐隐担心,因此还是有些许的提防的。刘备提防诸葛亮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诸葛亮太“聪明”了,聪明到刘备甚至有的害怕。那么,三国之中还有比诸葛亮更善于用计谋的人吗?但是肯定,他就是法正。刘备出兵打孙权发动夷陵之战。姑且不讨论是

  • 清朝皇帝是如何过新年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春节是我国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全国上下民众张灯结彩庆祝新年到来,那么清朝时期皇家是怎样庆祝新年的呢?在清朝,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围绕着元旦有一系列的节日活动。从腊月初八开始,即进入“过年”的时节。腊八不仅作为年的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腊八也是佛教的一个传统节日,许多寺庙会在这一天煮粥,赠与周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