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为三国的领导者,为什么曹操儿子如狼似虎,孙刘却鲜有人才?

同为三国的领导者,为什么曹操儿子如狼似虎,孙刘却鲜有人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12 更新时间:2024/1/17 20:37:52

作为一个优秀的国君,继承人的选定和培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在这一点上,刘备孙权做的显然就没有曹操好了。

在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大势力的领导者,也是当世的一流英雄。但是,对于刘备和曹操的儿子,却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别。在曹操的儿子中,除了非常可惜的曹冲曹丕曹植的个人才华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都是得到高度认可的。至于刘备的儿子,除了较为平庸的二儿子刘永和三儿子刘理,大儿子刘禅被后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当然,即便刘禅故意装作乐不思蜀来保命,但是,蜀汉在刘禅的领导下日薄西山,这却是不争的现实。那么,仅就刘禅和曹丕来说,二者的差距为何这么大呢?

首先,古人常言龙生龙,凤生凤。对于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其在性格留给自己的儿子,主要还是枭雄的性格特点。在一点上,曹丕无疑是继承了曹操一个政治家的基因。而刘备在临终之前仍教导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以这么说,在刘备的教育和传承下,刘禅为人宅心仁厚,宽容他人。而曹丕在阴谋上的运用,和其父曹操都不相上下。由此,作为一国的皇帝,刘禅的性格显然不如曹丕合适。

其次,这刘禅不仅在先天上输了曹丕一截,在后天的成长环境下,刘禅同样不像曹丕一样经历丰富。众所周知,曹操一开始在册立接班人上还是存在犹豫的,而曹丕之所以可以顺利接班,清除掉曹植等兄弟,靠的就是残酷的政治和宫廷斗争。与此相对应的是,刘禅登上皇帝宝座之路不仅异常轻松,其从小到大也没有经历过多少政治上的锻炼。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千古一帝,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个个在做皇帝之前都经历过难以想象的磨难。

再者,对于曹丕来说,在曹操生前就有意将政治智慧、知人用人等知识经验传授给他。而蜀汉这一边,因为本来的平台就比不上偌大的曹魏政权,再加上内外事务基本上都由刘备和诸葛亮处理了,刘禅可以学习的机会显然比较小。即便等到曹丕和刘禅都成为皇帝后,前者是亲力亲为,后者则是诸葛亮代理蜀汉的军政大权。等到刘禅好不容易将军政大权拿回手中后,也到了人生中年,不仅错过了励精图治的最佳时机,也由此陷入到贪图享乐中。

最后,还有很多原因,比如刘禅当皇帝的时候年龄较小,而曹丕则是年龄成熟后再登上帝位的等。当然,就身边可用的人才和眼界来说,蜀国和魏国同样是相去甚远。所以,不能说刘禅愚笨,只能说他是一个普通或者平庸的皇帝。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曹丕的英年早逝,刘禅虽然经历了亡国之灾,却可以获得善终,这不能不说是刘禅生存智慧的体现。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清以来,运河边上的安德水驿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安德水驿馆是为服务从安陵至德州运河河段约六十多华里,所设的驿站,位于德州城外,运河东岸,原迎宾路小学位置。水驿建于明永乐九年。驿站座东面西、砖木结构,大门三楹,中站为五尺宽券门,门额为“驻节”二字,左右为正圆形花窗,大门前两旁置五尺高朱红木板栅栏护卫,大门对面有一座戏台。驿站设有站夫424名,凤阳夫

  • 清朝留学生为什么都喜欢去日本留学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日本和清朝的西化运动几乎是同时进行的,但是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一直在学习的大清从未超越任何国家,到最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日本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为何变得强大,很多清朝留学生也都过去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去日本读书便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有好几万人去日本留学其中大多数都是去混日子的后来大臣端方,给朝

  • 明朝最威风“公务员”连服装也是最帅最拉风之锦衣卫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锦衣卫制度是朱元璋建立的,但他意识到了这个制度的弊端所以废除了,明朝后期又开始沿用,且不说这个制度的优劣,它的服饰和武器装备堪称封建王朝历史的颜值巅峰了。在我看来锦衣卫的服装不仅是最帅最拉风的。而且听到锦衣卫这三个名字我看大部分官员心里都有一丝害怕。那下面就来简单说下锦衣卫建立和他到后面有多牛掰。锦

  • 唐僧为什么一定要去西天取经?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西游记》是我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唐僧西行印度取经文为背景,讲述了一路上的惊奇见闻,其中结合了我国大量的神话传说,是一部文化领域的无价之宝。《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主线便是唐僧取经,那么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呢?单从《西游记》这本书上分析,唐僧西天取经有两大因素使然:一是内因,一是外因。先说内因前

  • 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韩信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最后却像其他战功赫赫的功臣一样难逃被清理的命运,不得不说是历史的悲哀。吕雉为什么要杀韩信?其实原因很简单:讨好刘邦。有人会说,不会吧,原因就是这个?还真就是这个。可是,史书上明明说了,是因为韩信写信给陈豨,欲与陈豨合谋串通,想通过内外夹击的方式进行谋反,后来事情败露,被吕后

  • 明朝灭亡后,藩属国朝鲜曾想北伐“反清复明”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众所周知,朝鲜国曾经是明朝的附属国,并与大明有着很好的关系,两国君臣相称,在官方和民间都有着密切往来。明朝被清朝灭了,朝鲜自然是不愿看到的。朝鲜曾一直是明朝的藩属,当时朝鲜国王要册封自己的世子(太子)也必须得到明朝皇帝的同意,且明朝曾多次出兵帮助朝鲜抗击日本侵略,所以朝鲜对明朝的宗主国地位是很拥护的

  • 沈万三富可敌国,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真的是这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沈万三是明朝时期巨富,坐拥江南地区的大量产业,对大明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历史对他的结局却记载有分歧,有的说他被朱元璋发配,有的说他被满门抄斩。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真是这样的吗?沈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真是因为太富有了吗?从明代起,沈万三几

  • 坐拥财富和权利的和珅,竟然因为这个原因倒台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和珅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少见的巨贪,他的财富甚至能够超过整个清王朝的国库,算得上真正的富可敌国,那他是怎么倒台的呢?《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说清和珅的“

  • 李元霸隋唐第一猛将当之无愧,裴元庆也只能接他三锤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李元霸是小说中虚构的历史人物,在小说中的李元霸被描写成为天神一般的人物,两臂有四象之力,单手举起千斤大鼎还能健步如飞,将宇文成都大将军活活撕成两半,拥有不像是人类的恐怖力量。李元霸是古典小说《说唐》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中的人物,原型: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李渊第三子、李世

  • 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竟然设计将诸多开国功臣活活烧死在庆功楼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许多开国皇帝在完成政权更替的大业后,会对功高盖主的部下进行一波大清洗,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正所谓兔死狗烹,朱元璋可谓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让我们把视线跳转回到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朱元璋经过长期艰苦的鏖战,在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时,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今天的南京。登上了那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