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是如何开创三国鼎立的蜀汉,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三国中刘备最深得民心 为什么蜀汉政权却是最先灭亡?

刘备是如何开创三国鼎立的蜀汉,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三国中刘备最深得民心 为什么蜀汉政权却是最先灭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3/12/24 7:46:33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烽火连天。群雄四起,前有“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后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出身草根、织席贩履之辈的刘备为什么能够成就三国鼎立的蜀汉霸业呢?最终要的原因就是拥有王者的慧眼!刘备以“火眼金睛”般高超的识人智慧,发现人才并大胆用人,招来贤臣良将辅佐自己,终成一方霸主,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桃园结义,千古佳话

桃园结义在中国是千古流传的佳话,让我们憧憬对天盟誓、意气相投、患难与共的兄弟情义。也彰显了年轻的刘备非凡的识人能力,关羽张飞都为刘备蜀汉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名留千古的名将。刘备的识人能力不仅仅是识得关羽、张飞是英雄这么简单,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才能所在。刘备知道关羽虽然在士兵面前很和善,但是在其他的将领大臣面前却是非常的傲气。而张飞虽然尊重那些才能卓著的人,但是对于手下的士兵却是非常残暴。所以他在夺取了汉中之后,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反而是让小将魏延坐镇汉中。

识子龙于微时,常胜将军两扶幼主

早年赵云还在公孙瓒手下,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刘备就看出了赵云的能力,知道赵云也是一个才能卓著的人。而且他对于赵云的为人也非常清楚,在赵云二话不说单骑前往曹营的时候还是深信赵云不会背弃他,果然,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杀敌无数,救出了阿斗。赵子龙也是慧眼识得了自己的主公,放弃当时最强大的军阀袁绍,一心追随彼时实力弱小的刘备,为蜀汉集团屡立战功,而且政治眼光长远,身为武将,却能时时关注整个政权的长远利益,被后世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三顾茅庐,天下初定

刘备慧眼识人,最著名的案例当属三顾茅庐求得贤才诸葛亮。刘备尚在荆州依附刘表时,凭借一双识人慧眼,看出“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的诸葛亮超尘不凡,故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初登政治舞台的诸葛亮就以《隆中对》献策,为刘备制定出未来的战略方向,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在随后的岁月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着实帮助刘备少走了很多弯路,在联吴抗曹的赤壁之战之后终于使刘备有了三足鼎立之势。

知人善用,终成霸业

刘备不仅仅能够慧眼识英雄,更重要的是能够知人善用!刘备非常清楚手下人的各种优缺点,能够让他们相互弥补,形成一种对抗联合的体系,对于部下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刘备和手下的人能够共患难也能共富贵,从来没有鸟尽弓藏的事情出现。

刘备有如此的识人能力,使得蜀汉集团,文有诸葛,庞统糜竺马良法正…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人才济济,群星闪耀!正是在这些贤臣良将的辅佐下,卖草鞋出身的刘备,成为了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成就了自己的帝王之业!

刘备建立的蜀汉为什么不属于汉朝呢?

首先,就刘备建立的蜀汉,不能说是三国时期的正统王朝。对于东汉王朝来说,在东汉末年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在此基础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东汉王朝消灭了众多割据的诸侯。在此基础上,汉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魏文帝曹丕。由此,对于曹魏来说,通过禅让的方式取代东汉,这是古代历史上比较合法的程序了。比如在三国之前,历史上就有舜禹禅让的先例,所以,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自然是有先例可循的。在此基础上,刘备建立的蜀汉,自然也就存在了法理不足的问题。如果汉献帝是将皇位禅让给刘备的话,那么蜀汉或许就是当时的正统了。

其次,在整体实力上,蜀汉也无法和曹魏相提并论。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蜀汉仅仅拥有益州这一州之地,东吴只不过拥有荆州和扬州。由此,曹魏因为占据了当时天下的大部分疆域,促使蜀汉和东吴更像是割据一方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汉光武帝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在两汉之际,刘秀消灭了众多诸侯,一统天下,可以说是重建了汉朝江山。在此基础上,刘秀建立的东汉,自然也被后世的历史学家纳入到汉朝的范围了。

再者,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虽然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中原,希望消灭曹魏,恢复汉室。但是,从结果上来看,蜀汉不仅没有击败曹魏,反而成为魏蜀吴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一个。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63年,在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蜀汉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由此,至始至终,蜀汉都是偏居一隅,这是蜀汉和西汉、东汉之间的重要区别。当然,除此之外,蜀汉还犯了一个错误。在曹丕称帝后,蜀汉选择长期讨伐,毕竟天下不能存在两个皇帝。但是,面对孙权的称帝,蜀汉则选择承认。

最后,根据史料记载,黄龙元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由此,在孙权称帝后,当时的天下已经存在三个皇帝了。对于称帝的孙权,蜀汉不仅没有出兵讨伐,而是继续和东吴保持联盟,也即承认了江东孙氏的皇帝之位。由此,这成为非常矛盾的地方了,蜀汉既然自称是东汉王朝的延续,或者说是汉朝的正统,却承认东吴的称帝行为,这无疑严重削弱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当然,对于当时的蜀汉和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必须联合东吴对抗曹魏。所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蜀汉的实力不够,不是魏蜀吴三国中最强的一方。

三国中刘备最深得民心,为何蜀汉政权却是最先灭亡?

第一,诸葛亮掌握蜀汉政权后,并不是休养生息、积累国力,反倒是连连挑起攻伐曹魏帝国的大规模战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恫吓对手以塑造自身强大外形的目的,但是对一个弱小、贫瘠的国度来说,这实在是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大量精壮男子被投入伤亡惨重、无休无止的战争,对国家经济的摧残是显而易见的。

其国内来自上下的反对声应该不少,但由于蜀汉执政集团实行了骇人听闻的不准朝野修史的政策,以至于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在连绵军事行动下的蜀汉社会的全貌了,但多少可以想象出那种抓丁盈野、寡妇遍地的惨状。在诸葛亮死后,在蒋琬、费祎主政时,曾被迫施行了一段内守休养之策,但不幸的是,随着姜维的掌军,诸葛亮式的北伐再次展开,甚至密度更大、失败更多,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旦遭到外敌重锤打击,崩溃、灭亡的命运是难以避免的。

第二,蜀汉政权的人才凋零,在随着刘备带入益州的北方和荆襄士族人士相继故去后,仅靠当时文化相对落后的益州地区士族支撑的蜀汉政界,逐渐显得人才匮乏、无人可用。而广大中原、江左才子,均蔑视这个僻处西南一角的小国政权,审视在三国后期中国文化史上的诸多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蜀汉政权罕有提及,其已经被逐渐边缘化了。

第三,蜀汉自从建国以来,在统治阶层内的激烈斗争中始终不绝,而与曹魏、孙吴的内争不同,蜀汉政权的政争表现为权臣独揽和地域性的集团抗争,蜀汉权臣政治的出现要大大早于曹魏帝国司马氏家族的出现,而由于刘备、诸葛亮分别信任北方士族和荆襄士族、贬低、排挤益州土著士绅的执政特点,使得蜀汉政权长期难以获得益州蜀人的真心拥戴,加上长期极端政策的实施,蜀汉社会内部的矛盾一步步激化,反过来这又更加刺激了上层政治斗争的白热化,这也是导致其最早灭亡的一个原因!

标签: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实力到底有多强,作为春秋战国双霸主的齐国为什么没能一统天下呢?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齐国是春秋时代第一个称霸的诸侯,也是战国时期少数可以与秦国匹敌的强国。作为春秋战国双霸主的齐国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呢?齐国的先祖是姜太公吕尚,在周武王时期被封在齐地。因为吕尚的原因,齐国最开始就拥有征伐四周的生杀大权,在西周建立初期已经是大的诸侯国了。但

  • 高粱河之战是北宋畏辽情绪的开始 北宋的军事行动从战略进攻转为被动防御高粱河之战的惨败产生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成功的消灭了北汉政权,正式结束了五代十国时代。赵光义在灭亡北汉之后,不顾众多大臣的强烈发对,强令转兵东进,企图乘势一举夺占幽州,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北宋军队初期进展顺利,最后在高梁河被辽军击败。高粱河惨败后,整个宋朝300多年,居然没有一次像样的主动出击。北宋的心病

  • 万历皇帝朱翊钧曾三十年不上朝 却也曾让天下一度中兴 万历三十年不上朝却没被朝臣架空 他是如何牢牢掌控朝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说起万历皇帝朱翊钧,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历史书上说的他三十年不上朝。那么朱翊钧三十年不上朝,而且没被朝臣架空,他是如何牢牢掌控朝廷的呢?一提大明朝,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说明朝皇帝多奇葩。说的没错,虽然说皇帝有任性的资本,可也没有像明朝这样的。“君王死社稷,天子

  • 大明首富沈万三是如何发家致富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让沈万三从富可敌国到散尽家财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商人,民间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生财聚财技巧高超。那么,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让沈万三从富可敌国到散尽家财的?元朝末年,吴兴周庄镇有户富贵人家。这一天,男主沈佑正为第三个儿子摆满月酒。按照古人的惯例,自然要让儿子玩一把

  • 北宋初的皇位之争,太监王继恩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说王继恩帮赵匡胤保住了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之后,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承了皇位。赵光义并不是赵匡胤的子嗣,加之当时宋太祖是有血脉在的,而且还不止一个。所以两人之间的皇位更替,一直都受到大家的质疑。宋太宗赵光义继承皇位,太监王继恩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王继恩是真的改写了大宋历史,还是背了黑锅?自古宦官弄权都是很可怕的,操纵皇权,

  • 明清运河上各式各样的船,最有名的一艘做了棺材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运河是明清时期非常重要的运输手段,它能够调度各地的重要物资,有着当时非常大的运量,因此对于国家有着很重大的意义,那么当时运行在运河上的船都是什么样的呢?最常见的是农家船,上面没有篷,也不住人。它是农家的代步工具、也是农具。收棉花的时候,可以装棉花,收麦子的时候,可以运麦子,有时候还打扮成迎亲船。航标

  • 揭秘史上六位杀臣造反的皇帝,几家欢喜、几家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权臣当道很多时候会发生傀儡皇帝的悲剧,这个时候皇帝就相当于一个摆设,而能够除掉奸臣重新掌权的皇帝少之又少,成功者无不成为了有一番作为的皇帝。静观历史,权臣逼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屡屡发生,史不绝笔。一个名义上拥有最高权力的君主,大权旁落、威风扫地,却不能名正言顺的下令杀掉权臣,而只能靠阴谋诡

  • 秦穆公为什么能使偏远落后的秦走上强国之路?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有着很强的才干和非凡的眼光,正因如此才能够使得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最后统一六国。春秋初,秦国偏于西隅,位在附庸。周平王时“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然中原列国尚以戎狄视之。后经秦穆公数十年经营,秦国力得到很大发展,终于称霸西戎,一跃成为东方各国括目相看的强国。秦穆公何以能

  • 清朝王爷的女儿变身叛国日本女间谍:作恶多端最终被处以极刑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汉奸和日伪军的数目非常多,许多没有骨气的无耻之徒卖国求荣,不顾亡国灭种的后果苟且偷生,这其中不乏许多满清遗老的后代,川岛芳子就是其中之一。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爆发为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敲响了丧钟。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长期出于军阀混战时期,其中,在第二次直奉战争

  • 明朝科举的南北榜案,朱元璋这样处理实属无奈之举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明朝的南北榜案,是一场著名的冤假错案,但是虽然是冤案,朱元璋的处理结果却是最为恰当的,只是可惜了当时遭受冤屈的南方学子们了。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在临近高考之际宣布减少高考招生指标3.8万。这一决定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笔者更是能够脑补到家长们的反应。试想,高考一直被视作是“一朝定终身”的人生大考,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