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勾践能灭掉强大的吴国,只因背后有他指点江山

勾践能灭掉强大的吴国,只因背后有他指点江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4/1/6 4:43:40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它教育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其实这也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以勾践的才能,没有下面这位的帮助,也是绝不可能完成大业的。

勾践很努力,但仅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勾践如何努力,越国和吴国的差距也难以超越。

(图)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

“照这样下去,报仇只怕要五十年了。”勾践有点绝望了。

范蠡说:“大王,我认识一个人,他很有才能,不妨让他来给大王出出主意。”

范蠡说的这个人,叫计然。

计然应该不是他的真实姓名,而是取善于计算运筹的意思。据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尤长计算,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经济学家。

计然不是越国人,而是蔡国人,他的祖先是晋文公的后人,晋国的许多公子都流落在外国,计然的爷爷辈就到了蔡国。此人性格内向,不求功名,善于隐藏自己,喜欢游山玩水,游玩到越国时,恰好遇上了范蠡,两人一交谈,范蠡大吃一惊,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高人。

所以,范蠡就把他推荐给了越王勾践。

“先生请坐,您就是计然?”勾践觉得眼前这人不像个有学问的样子,外貌平平,有些木讷。

“是。”计然简单地回答了一个字。

(图)计然,生卒年不详,姓辛氏,又作计倪、计研、计砚,字文子,号称渔父。

望着这个沉默不语的客人,勾践有些失望,他试探性地提问道:“计然先生,我为了让国家强大,卧薪尝胆,自己下地种田,老婆亲自织布。可为什么总不见成效呢?请先生教我。”

计然说:“大王错了,您亲自种地,并不会比老百姓收获得多;夫人亲自织布,也不会比农妇织得好。大王要做大王该做的事,应该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应时而动,才能让百姓富裕,国家强大。”

勾践眼前一亮,不敢小看他了,客客气气地继续听他讲。

计然说道,最先要做的事,是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让国家拥有足够多的财富。要藏富于民,就要低税赋,可是大王免税之后,为什么老百姓仍不富有?因为免税是错误的。

如果向百姓收取二十石以下的税,大家就不会努力种田了,因为不努力也够吃;向商人收取九十石以上的税,商人就不会经商了,因为无利可图。

所以税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要让农民们努力种田,又要让商人们有利可图,那么最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商人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财富也就增加了。

要想增加财富,就要有目的地进行自己的经营活动,要认识市场的规律,要有预见性地储备物资。天时变化的规律是可知的,“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无非是这么一些基本因素。只要按规律办事,效率就一定会远胜于辛勤劳作。

即使种地,也不是傻种,也要懂得自然规律。天道是循环的,“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即天下六年一次大丰收,六年一次小丰收,十二年一次大饥荒,这些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是有规律的。大地万物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人只能顺天应时才能提前把握,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就会对你的统治没有信心,离你而去。如果预先防备,处理得当,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危机,渡过难关……

计然侃侃而谈,都是勾践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道理。

勾践又问:“如先生所言,我们越国究竟还要再发展多少年,才能赶得上吴国?”

计然摇摇头:“赶不上的。吴国是个强国,本身就比你强大,你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呀,你进一小步,人家早进一大步,你跟在后面省吃俭用奋发图强地追,这样是永远也赶不上的。”

勾践沮丧地低下了头,又问:“难道我的深仇大恨,就再没机会报了吗?”

计然说:“大王也不要太灰心,机会也还是有的。兔子虽小,也有蹬鹰的时候,虎豹虽猛,也有挨饿的时候,天道十二年一个周期循环,眼下吴国正是鸿运当头,只能顺着它才是最正确的,耐心等待着它的饥年出现,抓住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就足以打败它了!如果错过了,那就再等下一个十二年,弱者战胜强者,都是这么干的,像您这样省吃俭用,卧薪尝胆,却不善于主动把握时机,就是艰苦奋斗一百年,也都是白费力,哪是人家的对手啊!”

勾践豁然开朗,这才明白了他的方向与目标,又重新坚定了他复仇的决心。

从这之后,勾践让计然抓经济,让文种管内政,让范蠡管军务,这三个人都成为了越王勾践身边最得力的辅佐者。

摘自《霸王的春秋.越勾践》作者丨吴闲云电子工业出版社授权合作稿

标签:

更多文章

  • 手握重权的华盛顿为什么拒绝当皇帝?一封信让所有部下不敢再提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华盛顿被尊为美国国父,他带领美国完成了独立战争,使得这个现在最强大的帝国深深扎根在了北美,除了起到了领袖作用外,他还有一个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采用了共和制而非帝制。一列克星敦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5年6月15日,在各州代表参与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由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的提名获全票通过。

  •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跟这个皇帝比都稍逊一筹,统统得靠边站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我国古代的仁德之君有很多,从秦朝时期流传下来的严苛刑罚制度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恐惧,而废除这些的,正是一位仁慈的君主。老子在《道德经》中把封建时期的统治者分成了四个等级。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一,时刻关心老百姓的统治者,但是百姓并不知道并不知道他的存在;二,为百

  • 宋人活法儿:活出“文艺复兴”似的嘉年华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宋朝民间百姓的物质生活可谓非常富足,在富足的生活之上就会诞生出灿烂的文化瑰宝,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并有许许多多精美的画作流传下来,因此,这一时期堪称东方的文艺复兴。仇英《四相簪花图》宋人有一种活法儿,活出了一种“文艺复兴”似的嘉年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所代表的京都学派有这样的观点

  • 潘金莲勾引武松失败后是怎么在武大郎面前洗白自己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在勾搭上西门庆之前,潘金莲是勾引过自己的小叔子武松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潘金莲没得手。但是潘金莲毕竟自己先越界了,可保不齐武松会不会跟武大郎告密,那么潘金莲是怎么在武大郎面前洗白自己的呢?《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是个人物。小潘虽然没念过四书五经,可是对于诗词歌赋却是无师自通,一首好词那是信手拈来,让花花公

  • 康熙棺材竟喷火 景陵为什么多次起火?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陵孝陵的旁边。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陵在历史上共有过三次起火的记载,先说第一次。第一次大火发生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日,景陵的隆恩殿起火,把大殿全部烧毁。大殿是陵寝的主要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十分壮丽。但是,人们更关

  • 刘备的老祖宗竟葬身河北境内一个秘密山洞中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一提起刘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刘备本人也是咱河北老乡,他是涿郡涿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刘备是众所周知的人物,但鲜为人知的是,刘备的老祖宗其实葬身河北境内的一个秘密山洞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史料的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也就

  • 曹操的真实姓氏为什么会成为历史谜团?千年无解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你看即使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也没有说清楚曹操到底姓什么。曹操是东汉末年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的父亲虽然做过太尉,当然是花高价钱买的,不过曹操的童年很不幸。为何这样说呢?其一,曹操的姓氏有争议。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太监当然生不出儿子,因此曹腾后来在皇帝

  • 为什么在古代踢寡妇门被称为四大缺德事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亲们知道,旧社会的四大缺德事:踢寡妇门、挖绝户坟、吃月子奶、骂哑巴。谁要是干了这四件事中的一件,走在路上是要被戳脊梁骨的。这其中,以第一项最为忌讳,为什么呢?因为寡妇门前本来就是非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认为这个寡妇有一些不轨的行为。更不用提踢寡妇门了。踢寡妇门除了让寡妇名声受损之外,还有欺负人家家里

  • 盗墓贼不敢偷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有何奇特?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说到传奇墓葬,明十三陵是一定不会绕过的。但是饱经历史风霜的明十三陵竟然可以一再逃过盗墓贼之手,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明代的明十三陵可是连民国时以挖坟出名的、被废帝溥仪恨之入骨的孙殿英都不敢去挖,可见其厉害之处。那么这座陵墓到底是什么样的构造,有什么样的凶险。让大名鼎鼎的这个流氓军阀都不敢下手。这座明代

  • 没想到三千年前的商朝人 饮食竟如此丰富!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商朝是我国在国际上公认的第一个朝代,殷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极富考古价值的证据,作为佐证商朝人生活的最有力的物证。正所谓“食者,万物之始也”,今天小编就带您看看商朝时期人们到底吃些什么食物。根据殷墟的甲骨文发掘,学者们惊讶地发现,商朝时期人们竟然就能吃到许多种食物。这些食物流传至今,依然是我们餐桌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