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引火烧身:历史上第一个封太监为王的皇帝

引火烧身:历史上第一个封太监为王的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45 更新时间:2023/12/4 23:47:33

宦官封王,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次。唐朝的李辅国、北宋的童贯,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却是北魏的宗爱

宦官,作为刑余之人,作为宫腐之族,身体有残缺,灵魂遭扭曲,少了男欢女爱的本钱,人生所剩快事也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了,故对金钱和权势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其实,宦官靠着给皇室服务这点优势,捞取点油水,倒也无伤大局;但一旦染指权力,左右朝政,那这个帝国、这个王朝必遭劫难。

李辅国封王,虽属明升暗降,但皇帝和宦官由此互为水火,揭开唐朝“阉宦之祸”序幕,导致宦官执掌废立,皇权扫地;童贯封王,六贼胡作非为更甚,金人铁骑趁乱冲杀进来,结果演变成“靖康之乱”,导致徽钦二帝被俘,王朝葬送。与此二人相比,宗爱封王虽未给北魏王朝造成致命创伤,却引起了鲜卑拓跋政权政治上的一次大地震,——那个给他王爵的皇帝拓跋余在位仅八个月就遭到了他的毒手。

拓跋余(?—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子,生母为左昭仪闾氏,鲜卑名可博真,在存活下来的六兄弟中排在最后。延和元年(432年),拓跋焘立长子拓跋晃为太子,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拓跋焘封其他诸子为藩王,其中拓跋余被封为吴王。作为宗室一员,拓跋余一则年龄小,二则无特长,只是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九月皇帝南征刘宋、太子北伐柔然时奉命留守过京城,除此之外无其他可圈点之处。如果不是不久发生的太子暴薨事件,拓跋余恐怕一生与皇位无缘。

太子拓跋晃之死,罪魁祸首就是宦官宗爱。宗爱本是一名不起眼的中常侍,因为离拓跋焘近,又擅长钻营讨好,故深得拓跋焘宠信。正平元年(451年)正月,拓跋焘封宗爱为秦郡公,宗爱的地位陡升。然而,宗爱毕竟是个“天性险暴”之人,仗着皇帝这颗大树“行多非法”(《魏书》),别人敢怒不敢言,拓跋晃却“恶之”(《资治通鉴》)。拓跋晃是个精明人,监国视政期间越发恪尽职守,洞察细微,加之他的几个助手与宗爱有些私人恩怨,势必与宗爱格格不入。宗爱担心被迟早会被太子收拾,索性恶人先告状,借拓跋珪之手除掉了拓跋晃的左膀右臂,东宫不少官员也受到牵连被斩首。正平元年(451年)六月,拓跋晃在惊惧中暴薨。

拓跋晃早在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就生下一子,名为拓跋濬。拓跋濬自幼聪明敏达,深受祖父拓跋焘喜爱,被称为“世嫡皇孙”。拓跋晃死后,拓跋焘很内疚,追谥拓跋晃为景穆太子,并渐渐将关爱和关注转移到拓跋濬身上,有了立皇孙为接班人的念头。这一点,史料中虽未明注,但这是肯定无疑的。其一,拓跋晃死后,拓跋焘一直没有从诸子中择优重新册立太子;其二,拓跋焘在将拓跋濬封为藩王后不久随即撤销,仍以“世嫡皇孙”待之;其三,拓跋焘将诸子的王爵从一字王削弱为二字王,依此提升拓跋濬无与争锋的地位,拓跋余也由吴王被改封为南安王。这些信号,已经清除表明拓跋焘有了日后传位拓跋濬的念头。

宗爱大概也看到了这一点,唯恐将来拓跋濬即位后会报仇,杀心渐起。不过,他要杀的人不是拓跋濬,而是准备把皇位传给拓跋濬的当朝皇帝拓跋焘。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宗爱趁拓跋焘熟睡,将其勒死,拥立年龄较小且与自己关系向来不错的拓跋余为皇帝,并将政敌铲除掉。拓跋余登基后,大赦天下,改元永平(或作承平),成为北魏第四任皇帝。从一个不起眼的王爷,摇身一变成为高高在上的皇帝,拓跋余新的人生刚刚起步,但噩梦已在不知不觉中降临。这场噩梦,正是由拓跋余的不自信、不作为,到后来的乱作为、不掩饰,慢慢酿成的。

鲜卑拓跋氏虽属北方游牧民族,但自道武帝拓跋珪倾心汉化以来,立嫡以长的皇位承传制度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在拓跋焘众子中,拓跋余非嫡非长,身上也没有什么闪光点,加之有那位“世嫡皇孙”的存在,拓跋余坐在龙椅上一直不自信,甚至如坐针毡,生怕哪天会被赶下台去。为了坐稳江山,拓跋余摆出了大手笔,一是“厚赏群下,取悦于众”,二是“为长夜之饮,声乐不绝”,结果很快就花光了家底,“旬月之间,帑藏空罄”(《魏书》)。即使遇到外敌侵扰,拓跋余照旧宴饮自如,不恤百姓,造成上下离心,群情愤恨。

除此之外,拓跋余为了报答宗爱拥立之功,还“以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资治通鉴》),给了宗爱无限权势。当年,拓跋焘封宗爱为公,已是不妥;如今,拓跋余封宗爱为王,更是出格。拓跋余由此成为第一个封宦官为王的皇帝,宗爱成为第一个被封王的宦官。然而,狼终归是狼,给了狼王爵,给了狼权势,难保不被狼咬,不被狼吃。

宗爱总揽朝政军事大权后,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坐召公卿,权恣日甚”,俨然无冕之皇,不久便搞得内外上下人人忌惮。大臣们也认为宗爱“必有赵高阎乐之祸”(《魏书》),将来一定会像赵高杀掉秦二世那样对拓跋余不利。拓跋余也在耳闻目睹中渐渐开始怀疑宗爱,并筹划削夺宗爱的权力,但行事不够隐秘,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宗爱得知拓跋余要对他动手后,乘拓跋余十月初一夜间祭庙之机,安排几个小黄门杀死拓跋余。二月登基,十月丧命,拓跋余在位仅八个月。

拓跋濬即位后,诛杀宗爱等人,拨乱反正,追谥没当过皇帝的父亲拓跋晃为景穆皇帝,但不承认坐了八个月宝座的叔叔拓跋余为皇帝,最后只是“葬以王礼,谥曰隐”(《魏书》)。因拓跋余登基前曾为南安王,谥号为隐,故在史学界称之为南安隐王。按照古代谥法,“陷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隐括不成曰隐,不尸其位曰隐,违拂不成曰隐,怀情不尽曰隐”,观拓跋余在位之情形,其死后被废去帝号,被免上庙号,被谥为隐,倒也恰如其分。(刘秉光)

标签:

更多文章

  • 不被朱棣喜欢的朱高炽 只当了8个月皇帝为什么被赞为“明仁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只做了8个月皇帝的朱高炽有哪些历史故事,它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8个月,为什么被后世所盛赞,历史上把他称为“明仁宗”,他的“仁”体现在哪里?朱棣不喜欢大儿子朱高炽,一个原因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身体不好,患

  • 身遭软禁,却被臣子比作圣君,这个皇帝哭着说了一番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宦官的权利与皇权从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皇权压制官权,不过官权压过皇权的时候也有很多,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而皇帝则沦为傀儡。宦官是皇帝的家奴,他们在替皇帝办事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想攫取富贵。胆子小的,捞点油水,赚点体面;野心大的,进军政坛,染指权力,甚至欺负皇帝,控

  • 康熙帝消灭郑氏王朝 收复台湾 统一全国领土 康熙帝是如何做到统一台湾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全国领土。郑氏王朝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台湾,七省藩篱,东南屏障,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自康熙元年以来,台湾被郑氏家族收复后,一直奉明朝为正朔,不剃发不易发,成为大清王朝的一个心病

  •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最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且遭灭族 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杀死商鞅?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曾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可秦孝公一死,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继位的秦惠文王就杀掉了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商鞅这个人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从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到最终用惊世变法改变战国时代的格局,从最初的游

  •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 成功加强皇权 司马曜是如何振兴皇权的,东晋皇权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司马曜是东晋第九任皇帝,司马曜利用士族门阀人才断层的空档期,致力于冲破门阀政治的格局,恢复司马氏皇权,遂以其弟司马道子代替谢安执政,并成为东晋开国江左以来最有权力的君主。司马曜首如何振兴皇权的?东晋皇权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西晋晋惠帝时期,由于晋惠帝大权旁落于皇后贾南风,引发“八王之乱”,西晋政权

  • 满清:兴也八旗,亡也八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八旗是女真人社会的基础,是生活和军事上的基本组织形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八旗制度更加完善,各个骁勇善战,谁知道在江山安定之后,与汉人差异明显的八旗后人,竟然成了纨绔子弟和废柴的代名词。穿越到清末,你会看到这样一帮人:多有玩雀斗鹑的嗜好,每天无事,出入茶楼,镇日流连,互相玩赏。雀声鹑影,彼此乐也陶陶

  • 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历史上越王勾践的屯兵之所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越王勾践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君主,他忍辱负重韬光养晦,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家力量的复苏,并一举击败宿敌吴王夫差,成功复仇,整个过程非常热血。在1992年6月的一天,当时的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出现干旱,于是在衢江北岸一个距离县城5公里左右的小村庄,就是现在的小南海镇的石岩背村,几个农民为了浇稻田

  • 清朝街头理发匠:洗头、剃头、编大辫子一套服务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清朝的发型是从后金时期发展而来的满清规定的,男子必须要留辫子以及剃掉额发,当时的理发匠人剃头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呢?当初清兵破明,确立了清朝的统治地位,于是“剃头令”就下来了。从17世纪中开始,所有汉人都要接受满人的发辫。于是剃头业可谓是火热。“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这个歇后语说的就是旧时的理发匠,

  • 三国里谁才是真正的撩妹高手?吕布自称第一,此人笑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题材的小说中,有关情爱片段的描写都很少,而且都很隐晦,毕竟战争题材的小说不太适合描写这些,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三国的撩妹高手好好发挥。其实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更多的是描写吴蜀魏三国之间就统一而发生的各类战争计谋的描写。其中不难看出,这样的题材更加吸引男人的目光。因为女性多为感性动物,她们喜欢的

  • 顺治帝去世前为什么不愿传位于康熙?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清朝的皇位争夺一直是比较激烈的,顺治帝死后传位给康熙这件事,却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团。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福临(即:顺治皇帝)因出天花卒于养心殿,遗诏命皇三子玄烨继位。福临真的属意于玄烨(即:康熙皇帝)吗?(图)顺治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