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袁崇焕被杀:毁我大明长城

袁崇焕被杀:毁我大明长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42 更新时间:2023/12/4 23:33:54

说起袁崇焕,心中不免涌起一丝悲愤,忠心耿耿的大将,却因为奸臣谗言,而落得凌迟处死的酷刑,实在可悲可恨可叹可气。

万历十年(1582年),大政治家张居正走了,人亡政息;20岁的万历皇帝开始了他25年不上朝的亲政,中国一下子从辉煌灿烂的顶点跌入了黑暗不幸的深渊。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努尔哈赤祭告天地祖先后,起兵攻明。腐朽的大明帝国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打一场惨败一场,天二年广宁一役,王化贞的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四十余座城落入了后金手中,明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正是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开始登上了悲壮的历史舞台。

四年之后,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多守军打得大败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还在战斗中被打伤,不久郁郁死去。这是明清的长期交战中,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

(袁崇焕。网络图)

翌年,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督师大名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名丧胆。

袁崇焕投笔从军之时,已是内忧外患之世,明朝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已是千疮百孔。尽管1627年的宁锦保卫战,再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问题是后院起火,在魏忠贤的弹劾下,袁罢官回乡了。此时,明熹宗死了,崇祯皇帝继位,设计除掉魏忠贤,重新起用袁崇焕,并在1628年升他为兵部尚书,督师蓟州(今河北蓟县一带)、辽东,兼管登州(今山东蓬莱一带)、莱州(今山东掖县一带)以及天津等地的军事。

出征前,崇祯问袁崇焕:怎样才能防守关外,收复辽东。袁答道:全权给我,让我独立处理重大问题,五年时间恢复辽东全部地区。不过,五年之内,户部转运军饷,工部供应武器,吏部委派官员,兵部调兵遣将,都要事事配合得很好,才能达到目的。崇祯说,行。

但是袁崇焕害怕自己到了边关后,朝廷中还会有人再次诽谤自己,向皇帝强调:打仗我还是行的,但是来自同僚的诬陷与敌方的离间,我可是吃不消的,请皇上信任我。此外,他还把自己的战略告知皇上,辽东宜守不宜战,而且还要配以和谈,以行缓兵之计。崇祯都答应他。

于是袁崇焕拿着皇上赏赐的尚方宝剑再次来到前线,成为东北地区和渤海湾部分地区的最高指挥官。他把自己最得力的三员大将祖大寿、何可刚和赵率教分别安排驻守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他自己仍驻宁远)。袁崇焕达到了其军旅生涯的顶点。

再说此时的皇太极,不敢再取道宁锦以入山海关,但是却可能取道蒙古,从蓟门入寇。

袁崇焕虽然当上了辽东督师,但是蓟辽,蓟州其实不受他的节制的,所以上疏请朝廷务必加强遵化的防守,增设团练总兵。连上三疏,朝廷却因为他推荐的总兵人选被弹劾,不予理睬。

当朝中大臣们还在耍嘴皮子的时候,皇太极已接受汉奸高鸿中的建议,果然如袁崇焕所料,在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率领满兵十余万,以蒙古兵为前导,从喜峰口窜入长城,攻陷遵化。

这些地方都属蓟辽总督刘策管辖(总督比督师低一级),与袁崇焕无关,但袁崇焕还是“见死就救”,随即和祖大寿、何可纲率兵入援,沿路经过的抚宁、永平(都在河北东北)等地逐路置防,逐城设守,设计截断皇太极的归路。

十一月初十,袁军到达蓟州,与满兵交锋,皇太极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遭遇袁军,大惊失色,连夜越过蓟州向通州退兵,渡北运河,直逼京师。

袁崇焕率五千骑兵急速追赶,士不传餐,马不再秣,两天两夜急行军三百多里,竟比满军早到北京三日。

崇祯见袁军赶到,喜出望外,立即召见袁崇焕,赐御馔和貂裘,但袁崇焕要求让士兵入城休养,却没被批准,只得驻扎在广渠门外。

皇太极率军一路上攻来,到高密店时得知袁军已到北京,惊魂不安,以为袁军从天而降。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会战。袁崇焕令戴承恩在广渠门列阵,祖大寿于南面列阵,王承胤在西北列阵,袁崇焕在西面列阵以备战,中午时刻,清骑兵从东南面进攻,祖大寿率兵奋力接战,而王承胤却拔阵向南避战。清军力战祖大寿不下,于是撤退,明将刘应国、罗景荣等人率兵进行追击,杀伤清兵千余人,而明军死伤也很多。收兵后,皇帝朱由检用酒食犒赏军队。袁崇焕有派遣任守忠率领五百人用火炮轰打清营,清军撤退,京都之威遂解。

这一仗,与宁远之役、宁锦大捷大不相同,袁崇焕并非据城固守,而是面对面的单挑,在军事形势上并无优势可言,而能以九千人击败十万敌军,靠的是誓死保卫京师的高昂士气,赢得十分侥幸。这一仗,他并不想打,而是不得不打,侥幸以少胜多,他也没有给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按兵不动,等待随后就会赶到的大批步兵和各地勤王兵。

崇祯一再催促他出战,他都以兵困马乏,等待援兵为由加以推迟。其实即使援兵赶到,他也未必就愿意立即跟满兵决战,因为打野战,明军不是能骑善射的满兵的对手。

(袁崇焕墓碑。网络图)

这一次皇太极出动了后金的全部精锐,深入大明腹地,本来极其冒险,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

袁崇焕的计划便是截断满兵退路,把满兵围困住,等到各路勤王兵抵达,再四面合围,进行决战。即使不能在此役全歼满兵,也当能给以重创。这时有两路勤王兵赶到,袁崇焕并未把他们留下守卫北京,而是一路派去昌平保卫皇陵,另一路退至三河截断满兵后路。他自己的主力预计十二月初三、初四日即可赶到,可以开始实施合围计划了,不料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清军有勾结,朱由检也起了疑心。此时清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清军有秘密约定。十二月,皇帝朱由检将袁崇焕下狱。

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清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

据《明季北略》载:“是时百姓怨恨,争噉其肉,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者也……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噉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标签:

更多文章

  • 乾隆帝仅说了一句,就把晚清与世界重新接轨的时机毁灭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任人宰割,造成这一局面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夜郎自大盲目自信,导致不愿承认自身与外界的差距,其实中国有很多次机会能够改变这种局面,可惜都被浪费掉了。经过17世纪工业化的洗礼,西方世界先后完成蒸汽动力取代人力、火器取代冷兵器的工业革命。由于工业和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西方社会真正进入了海洋

  • 红楼梦:薛宝钗寄居贾府,为什么称表姐王熙凤为“凤丫头”?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红楼梦》中,王子腾、王夫人、薛姨妈,还有凤姐的父亲,都是金陵王家嫡亲兄妹。在“王家”这条线上,凤姐和宝钗应该是“姑表”姐妹关系,按照家族规矩和封建伦理,二人应该以“表姐”、“表妹”相称。但是在小说中,宝钗却不分时间、地点和场合,一概称凤姐为“凤丫头”,让人觉得非常疑惑和不解。第三十五回:宝玉想吃

  • 关陇贵族集团绵延四个朝代 四百年来改朝换代 权倾朝野 关陇贵族集团为什么会走向衰落?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是以宇文家族为首的西魏北周上层统治者组成的政治集团,他们定居关中,胡汉融合,文武皆备,互相通婚。左右了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四百年,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影响非常大。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其代表人物就是王翦、李信、司马错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门阀世族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 一年换了5个皇帝的短命王朝,仅存活了11年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十一年的政权周期,却换了七个皇帝,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到底是怎样的混乱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如果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形容西燕的帝王们,那是再恰当不过了。西燕,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一个另类而又短命的少数民族政权。说它另类,是因为“十六国”中没有西燕的席位;说它短命,是因为西燕从建立到灭亡只有短

  • 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朝代,居然偏安一隅,为世人所轻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政权,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唐汉清等,可是历史上的这一个政权,在面对蒙古铁骑的进攻时,却在一座城池中坚守了36年,使得蒙古不得不调转重心,将欧洲非洲战场的部队调集到巴蜀盆地,这直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格局,也改变了亚欧大陆的历史格局,对全人类的命运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刘备曾这样说过“

  • 引火烧身:历史上第一个封太监为王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宦官封王,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出现过三次。唐朝的李辅国、北宋的童贯,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但第一个封王的宦官却是北魏的宗爱。宦官,作为刑余之人,作为宫腐之族,身体有残缺,灵魂遭扭曲,少了男欢女爱的本钱,人生所剩快事也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了,故对金钱和权势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其实,宦官靠着给皇室

  • 不被朱棣喜欢的朱高炽 只当了8个月皇帝为什么被赞为“明仁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只做了8个月皇帝的朱高炽有哪些历史故事,它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8个月,为什么被后世所盛赞,历史上把他称为“明仁宗”,他的“仁”体现在哪里?朱棣不喜欢大儿子朱高炽,一个原因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身体不好,患

  • 身遭软禁,却被臣子比作圣君,这个皇帝哭着说了一番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宦官的权利与皇权从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都是皇权压制官权,不过官权压过皇权的时候也有很多,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而皇帝则沦为傀儡。宦官是皇帝的家奴,他们在替皇帝办事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想攫取富贵。胆子小的,捞点油水,赚点体面;野心大的,进军政坛,染指权力,甚至欺负皇帝,控

  • 康熙帝消灭郑氏王朝 收复台湾 统一全国领土 康熙帝是如何做到统一台湾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公元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师于澎湖海域歼灭明郑军主力,收复澎湖、台湾,统一全国领土。郑氏王朝结束在台湾历经22年的统治,台湾也因此成为清朝的领土。台湾,七省藩篱,东南屏障,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自康熙元年以来,台湾被郑氏家族收复后,一直奉明朝为正朔,不剃发不易发,成为大清王朝的一个心病

  •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 最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且遭灭族 秦惠文王为什么要杀死商鞅?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曾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可秦孝公一死,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继位的秦惠文王就杀掉了商鞅,尸身车裂,全家被杀。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商鞅这个人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从一个小小的无名之辈到最终用惊世变法改变战国时代的格局,从最初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