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邦堪称最粗鲁的皇帝,登基之后骂人的粗口也不曾改变

刘邦堪称最粗鲁的皇帝,登基之后骂人的粗口也不曾改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26 更新时间:2024/1/16 20:24:48

要说起那些泥腿子出身的皇帝,我们可能会首先想到刘邦和朱元璋,但是要是说到流氓程度,朱元璋跟刘邦可是没法比,刘邦这一身流氓习气,就算是做了皇帝还是丝毫没有改变。

刘邦虽然一生落下了不少骂名,但不算中国历史上最坏的皇帝,不过要说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非刘邦莫属。刘裕、朱元璋这些,出身都比刘邦好不了多少,都是没赶上希望工程的那一拨人,从小就不学无术。可这些流氓当了皇帝以后还知道学习,好歹学点文化免得出去丢人,就只有刘邦在原地踏步,连骂人用的粗口都不带改,可见其文化水平的低劣。

骂不骂人跟素质地位没关系,只要是人,总有爆粗口的时候,但骂人的水平绝对跟有没有文化有关系,像小学都毕不了业的刘邦,就绝对不可能骂出张仪或者孟子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刘邦骂人的水平极其有限,用得最多的词就是“竖儒”。“儒”本来是指有才能的人,可在前面加上一个“竖”字,就很侮辱人了,合起来大概就是奴才书呆子的意思。除了这个“竖儒”以外,刘邦骂人时还常常以“乃公”自居,一开口就是“你爷爷我”怎样怎样。

刘邦没文化,所以他骂的人大多数都是文化人,这跟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是一个道理。著名学者郦食其来投靠他,刘邦一听是个儒生,就没什么兴趣,心想又是一个来混吃混喝的,放一边凉快去。

郦食其大概知道刘邦对文化人不大友好,既然你不见我,那我只好自己找上门去,走到门口也不说自己名字,只说是高阳酒徒。刘邦正在享受两个美女的足底按摩,心情愉快着,一听有个酒徒来找他,就答应见了。晚上喝点小酒,也是刘邦这个流氓的一大嗜好。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就有些出乎意料了。郦食其满以为刘邦就算不出来迎接一下,至少也该正襟危坐吧,可一进门,就看见刘邦半躺在床上,两脚叉得大大的,闭着眼还在享受足浴,一脸的陶醉。(郦食其:导演!搞错了吧,这就是沛公?怎么弄一流氓上来!导演:没错没错,他就是流氓,你将就应付着!刘邦也很不爽,正找编剧扯皮,你写的什么狗屁本子,不是说进来一酒徒吗,怎么变成一书生,你不知道我最烦的就是书生?一天叽叽歪歪的嘴皮子翻个不停。)

两人都有气,看对方就不顺眼了。

郦食其也不下跪,膝盖绷得直直的,只拱了拱手,弯了弯腰,算是打了一个招呼。大概郦食其还在想,要我给你这个流氓下跪,没门!刘邦也不搭理他,哼了一声,继续闭上眼享受。

郦食其问刘邦:“你是想帮助秦朝打诸侯,还是想着率领诸侯打秦朝呢?”

刘邦一听就破口大骂:“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他一天到晚带着一大票小弟跟老秦家掐架,正准备打到关中去端对方老窝,郦食其现在跳出来置疑他的立场,也难怪刘邦会生气。

郦食其也算有些小聪明,知道把这个流氓头子惹毛了没什么好处,赶紧见好就收:“既然你是要打秦朝,那就不该这么傲慢。”知识分子没事就爱教训人,郦食其也有这毛病,好在刘邦虽然是个流氓,但还懂得知错就改,爬起来道了歉,来人,上菜,喝酒!

不过郦食其高兴得太早了,别看他现在跟刘邦坐一快吃肉喝酒泡美女,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遇到刘邦不爽的时候,照样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搞跨了秦国,刘邦和项羽分赃不匀,两帮人打了起来。刘邦流氓出身,小时候架打得不少,一般人不是他对手,可要遇到项羽,挨揍的总是他。正面打不过,刘邦就想搞点歪门邪道,郦食其就给他出主意说,项羽人多势众,你当然不是他的对手,你得挖他的墙角,私底下给这些人好处,多封几个王,这样他们即使不站到你这边,也不会再帮项羽揍你了。

刘邦觉得这办法不错,就让郦食其放手去干。可郦食其前脚一走,后脚张良听说了就跑来劝刘邦,说搞这个分封制是不行的,事情只会越弄越糟。刘邦听了脊背直冒冷汗:“又是这个竖儒,专出馊主意,几乎坏我大事!”张良也是个儒生,不知道他听刘邦这么骂自己的同行,会是什么感想。

就这个动不动就满嘴粗口的臭毛病,很多人都不愿意跟着刘邦混。魏豹原来就是跟刘邦混的,后来觉得项羽势力更大,就换了老板。刘邦派人去做魏豹的思想工作,说刘氏股票现在虽然跌得比较厉害,可远期收益会相当好,你应该长线持有才对。可魏豹听了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刘邦太喜欢侮辱人,动不动就骂自己的部下,我可受不了。

当上皇帝以后,刘邦骂人就更不收敛了,他是老大,底下人也就只好忍了,个个开始修炼忍者神龟的功夫。到后来刘邦觉得只动口不动手的那叫君子,可我是流氓啊,除了继续“竖儒”以外,他还养成一新习惯,开会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老爱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便盆用,往里面撒尿。他倒是方便,不用跑厕所了,可那些儒生就倒霉了,每次上朝都得多准备一个帽子,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著名的“商山四皓”打死都不愿意来,人家好歹是名人,怎么能受这种侮辱,也只有郦食其这样要官不要脸的人才受得了。

刘邦当然也很郁闷,我缺点是不少,可我也有优点啊,骂人归骂人,可你要说的有道理,我还是会给你甜头吃的。比如说那个陆贾,一天到晚在刘邦耳朵旁边念叨,老讲《诗经》怎么说,《尚书》怎么说,刘邦很烦这个,你不就是比我多念了几年书,拿到了一张大学文凭,至于成天到我跟前显摆吗?

心里不爽要是不骂人,那就不是刘邦了:“你爷爷我在马上打下了这份家业,你说那些有屁用!”陆贾就回答说,你是靠拳头打了天下,难道你还想用拳头来治理天下?刘邦觉得是有点道理,马上就拍着陆贾的肩膀说,你说得很对,现在有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你,去把你的那一套都写下来……刘邦玩起变脸来很职业啊,从一脸愤怒到眉开眼笑只需要那么几秒钟,看来在巴蜀待过的人就是不一样。

汉高帝七年,北边的匈奴想来打秋风捞点好处,刘邦一边派使臣去谈判,顺便搞搞间谍活动,一边准备派兵征讨,先下手为强的道理流氓都懂。

匈奴人也有点鬼聪明,故意只把老弱病残拿出来,所以这些使臣回来都说匈奴不怎么样,揍他们那是轻松加愉快。只有一个叫刘敬的看出匈奴这点鬼名堂,就劝刘邦不要打。可能是他话说急了点,刘邦听着不舒服,一言不合脏话就喷涌而出:“你这齐国杂种!凭着两片臭嘴捞得官做你就翘尾巴,今天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把人一关,刘邦就带着小弟们出发了,他要用辉煌的胜利来扇刘敬的嘴巴。结果大家都知道,刘邦一到平城,就被匈奴围困在了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后才得以脱身。回来之后,他马上释放刘敬,同时赏赐给他食邑二千户,并封他做了建信侯。

刘邦在世时骂人无数,死后自己也免不了被别人骂,魏晋时最嚣张的阮籍就骂他“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可不管刘邦怎样骂人,对手底人下还是相当不错的,否则那些小弟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他混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白莲教:流传千年的神秘组织 嘉庆年间的白莲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接受,所以常被利用做组织人民反抗压迫的工具。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虽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但到了嘉庆元年,白莲教大起义已发展成

  • 曹魏的掘墓人司马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窃国大盗还是治世能臣?司马懿为什么能够篡夺曹魏实权?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早在曹操在世的时候,司马懿便一直被曹氏家族处处提防,尽量不让他掌握实权。可是就算曹氏家族费尽心机的防着司马懿,最终司马懿还夺取了曹魏的政权,取而代之。司马懿为何能成功取代曹魏呢?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呢?在三国时有许多谋士,而司马懿是其中最

  • 魏国称霸战国 百余年未逢对手 战国首先称霸的为什么是被强敌环绕的魏国,魏国为什么能称霸中原近百年之久?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在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453年超级巨无霸晋国被韩、赵、魏三家肢解瓜分以后魏国继承了晋国最富庶、最肥沃的南部地区,该地区经济繁荣、文

  • 汉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 奠定了汉族的地位,树立了中国的威严 汉朝到底有多强大,汉朝为什么那么强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

  • 少年英雄罗士信被视为隋唐群雄中的第一猛将 为李唐立下无数功劳 死后为什么却没有列入凌烟阁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罗士信是隋末唐初时期猛将,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无数,又常挺身于患难之际,领命于危急之时。若不是英年早逝,罗士信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声名。罗士信死后,李世民为何没有将罗士信列入凌烟阁功臣之中,甚至也没有对他进行追封?投奔张须陀少年勇猛杀敌史书记载,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

  • ​李勣随李世民平定四方 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为什么李世民临死前想要杀掉​李勣?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李勣是唐朝初年名将,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李勣,原来姓徐叫徐世勣,今山东菏泽人。他家里非常富有,从来不缺钱。而且这个人乐善好施,常常救济穷苦人,

  •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 明朝损失惨重 为什么骁勇善战的关宁铁骑几乎全军覆没,大凌河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公元1631年,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在战争中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获得战略性的胜利,明朝遭到战略性的失败。战后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袁崇焕被逮捕下狱后,明朝重新启用了辽东事务的专家、年近七旬的老臣孙承宗,让他担当辽东主帅。这是孙

  • 史上最受宠的公主生活奢华到了啥地步?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现代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难免会娇惯坏了,古时候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其中最为娇惯孩子的当属是唐懿宗李凗了。唐朝的皇帝,疼爱孩子的并不少,比如前面的代宗李豫。但是爱到懿宗李凗那个份上的,还真是独一份。他那超乎寻常的爱法,使得最受他疼惜的女儿同昌公主,成了世间的灾难。李凗虽然

  • 三国周瑜之死,远不是演义小说所写,实乃天意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身为东吴大都督,他不仅文武双全,还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这么一个形象,他英俊潇洒却心胸狭窄,他才气逼人也昏招频出。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根本不是那样的,今天我就通过历史上真实周瑜,给大家解读一下他的人生之路。(图)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

  • 清朝的提督是从一品,那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提督是明清时期的官职名称,到了清朝时期,提督已经是从一品了,那会不会有朋友已经好奇了,所谓的“九门提督”到底是个多大的官职呢?明朝提督多为非正式官职,各地镇守总兵官,有时因军事需要常加提督军务、提督等衔。而到了清朝,提督一职则为常设。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主要负责统领一省的陆路或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