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汉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 奠定了汉族的地位,树立了中国的威严 汉朝到底有多强大,汉朝为什么那么强大?

汉朝: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 奠定了汉族的地位,树立了中国的威严 汉朝到底有多强大,汉朝为什么那么强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4/1/21 5:10:02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汉朝的强大,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有人认为,汉朝的强大是建立在先进的生产技术上的,故而能一汉抵五胡;也有人认为,汉朝连续出了七代明君,才积攒下扫平漠北的可怕实力。衡量一个国家的强与弱,当然要考虑客观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汉朝灭亡虽已千年,流传下来的这四句话却是永恒不变的精髓。

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这句话出自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之口。他以弱冠之龄两出漠北,深入敌境数千里,直取祁连山,俘获匈奴祭天金人,人口牛马数以百万计。汉武帝为表其功,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推辞:“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这句话成为激励男儿建功立业的豪言壮语,也成为汉人的脊梁。

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汉人在历史上发出的最强音,出自西汉名将陈汤之口。这句话的前一句更加霸气: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翻译过来就是:把砍下来的头颅挂在蛮夷们住的地方,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大汉的人,即使离得再远也要消灭掉。陈汤确实做到了。郅支单于扣押汉使,陈汤当机立断,矫诏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计斩郅支单于。郅支单于有幸成为汉朝唯一一个被砍了脑袋的匈奴单于。

三、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这句话出自汉宣帝定胡碑。受远嫁乌孙的公主求救,汉宣帝发兵十五万北击匈奴。匈奴单于不敢迎战,各部均北迁,汉军收获不大。但是常惠率领的西域联军东出天山,斩首匈奴三万九千,加上不久的大雪,匈奴人死伤无数,又被周边别的部落攻击,日益衰落。不久后内乱不止,五个单于并立,经过混战厮杀后,剩下两个单于,呼韩邪单于决定向汉称臣,永做汉朝的外藩。此战后,汉匈之战以汉朝大获全胜告终,定胡碑正是立于此时。

四、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龟兹、楼兰截杀汉使,傅介子出使大宛,拿着汉昭帝的诏书向两国问罪。两国国王服罪,傅介子认为他们反复无常不受惩戒,难以震慑他国,于是决定刺杀楼兰国王。席间,傅介子突然发难,斩杀楼兰国王,贵族及左右官员纷纷逃窜,傅介子告诫他们:“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汉朝立国四百年,从来不缺名臣猛将。即便是汉末乱世,公孙瓒等一方诸侯也足以震慑北方少数民族,使之不敢南侵。汉朝之所以强大,不在兵革之利,而是融入骨子里的血性和自豪。

汉朝的强大不仅仅在军事,更多是在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经济发展等方面奠定了后来几千年发展的基础,其恢复和开创之功甚伟,所以直到现在我们自称“汉人”。《汉武大帝》上说,他给了这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可不是过誉之词。

1,强国基础。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在秦朝为之一变,秦朝的改革内容的深度、广度堪称中国历代以来之最,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中原大地被打成了一片坵墟,匈奴趁机崛起。汉朝前期不得不进行70年的屈辱“和亲”政策,但是与匈奴这个强大的敌人进行了近300年战争后,硬是把匈奴从东亚霸主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西方有句话说:成为一个强国的标志是击败另一个强国。在当时的东亚,只有汉朝和匈奴才有资格争夺一哥的地位。最终,汉朝通过铁血政策的征服建立了持续运转千年的朝贡秩序。这使得汉人拥有了天朝上国的大国自信,陈汤说一汉抵五胡。这种大国自信是极其重要的,这使得中国在对外交流中有充足的大国底气,如傅介子单人匹马就敢杀楼兰国王,并震慑其国:汉兵将至,勿动,动则灭国。

2,政治制度。

汉朝是东方中央集权王朝政治成功的开路先锋,秦朝奉行的彻底的零分封的政策,虽然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尝试,但是二世而亡。汉朝发展出的政治制度,如郡国并行,如刺史部,如察举制,如平粜法,如盐铁专营,如编民齐户,如货币改革,如独尊儒术等,使得汉朝的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方法为历代统治者所仿效。他们大多都是在汉朝的政治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补,没有太大开拓创新。这一套政治制度演进了2000多年,直到清末。这种大一统政治,使得中国有了足够多的利益诉求来维护统一,避免了像西方社会那样一再分裂。

3,疆域基础。

汉朝第一次将东亚地区统一,奠定了以后中华帝国领土的大致范围,使得中国人有足够的法理基础来审视中华故土,形成汉人这样的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同。这不仅奠定了汉民族大国地位的心理文化基础,还形成了民族主义性质的大国情怀。这还形成了中国有足够的战略缓冲,为中国保留了战略反击的基本势力。

4,人口规模。

汉朝的农耕更加先进,铁器开始大面积进入农业领域,汉朝在炼铁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如果说在先秦时期,东亚地区与西方的经济发展还在伯仲之间,那么在汉朝开始,中华文明开始一骑绝尘。为这个领先做出突出贡献的,除了汉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保障之外,还有汉朝先进的耕作技术。铁犁的使用,使得耕耘效率大为提升。汉朝的开荒能力更强,到西汉晚期中国人口已经达到6000万人,成为中国古典封建王朝的人口峰值。这使得中国从古代时就拥有大量的人口,不仅保证了国家强盛时成为世界中心,也保障了国家衰弱时能够以庞大的人口数量免于被消灭和征服。

5,文化发达。

汉朝行儒学,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的民族文化基础。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他们限制土地过于集中,建立起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有“限民之田,以澹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汉朝还翻译了佛经《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的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不仅如此,汉朝最早使用年号,确定王朝五德正朔,设置太学院,史学获得大发展,《史记》、《汉书》开创的体裁为后世圭臬,文字也逐渐从小篆转变为隶书,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朝的文学在此基础上尤为发达,留下许多传世名篇。

在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汉朝都实现了开创之功,有些甚至是一开局就是王炸,让后世难以超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汉末乱世,一个九岁的孩童都可以说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样的话,可以想见当时的汉人风骨和智慧。中国武将的传奇战功发生在汉代,中国军人铁血的极致发生在汉代,中国的刚柔并济的政治制度发轫于汉代,中国的的主辅的法治文化发端于汉代,中国的大国基础奠基于汉代。

标签:

更多文章

  • 少年英雄罗士信被视为隋唐群雄中的第一猛将 为李唐立下无数功劳 死后为什么却没有列入凌烟阁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罗士信是隋末唐初时期猛将,他一生勇武超人,立功无数,又常挺身于患难之际,领命于危急之时。若不是英年早逝,罗士信会在历史上留下更大的声名。罗士信死后,李世民为何没有将罗士信列入凌烟阁功臣之中,甚至也没有对他进行追封?投奔张须陀少年勇猛杀敌史书记载,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

  • ​李勣随李世民平定四方 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为什么李世民临死前想要杀掉​李勣?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李勣是唐朝初年名将,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李勣,原来姓徐叫徐世勣,今山东菏泽人。他家里非常富有,从来不缺钱。而且这个人乐善好施,常常救济穷苦人,

  • 大凌河之战皇太极围点打援 明朝损失惨重 为什么骁勇善战的关宁铁骑几乎全军覆没,大凌河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公元1631年,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在战争中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获得战略性的胜利,明朝遭到战略性的失败。战后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袁崇焕被逮捕下狱后,明朝重新启用了辽东事务的专家、年近七旬的老臣孙承宗,让他担当辽东主帅。这是孙

  • 史上最受宠的公主生活奢华到了啥地步?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现代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难免会娇惯坏了,古时候也有很多这种情况,其中最为娇惯孩子的当属是唐懿宗李凗了。唐朝的皇帝,疼爱孩子的并不少,比如前面的代宗李豫。但是爱到懿宗李凗那个份上的,还真是独一份。他那超乎寻常的爱法,使得最受他疼惜的女儿同昌公主,成了世间的灾难。李凗虽然

  • 三国周瑜之死,远不是演义小说所写,实乃天意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身为东吴大都督,他不仅文武双全,还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这么一个形象,他英俊潇洒却心胸狭窄,他才气逼人也昏招频出。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根本不是那样的,今天我就通过历史上真实周瑜,给大家解读一下他的人生之路。(图)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

  • 清朝的提督是从一品,那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提督是明清时期的官职名称,到了清朝时期,提督已经是从一品了,那会不会有朋友已经好奇了,所谓的“九门提督”到底是个多大的官职呢?明朝提督多为非正式官职,各地镇守总兵官,有时因军事需要常加提督军务、提督等衔。而到了清朝,提督一职则为常设。提督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主要负责统领一省的陆路或水路

  • 明清县衙:简约的专制机器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县衙是明清时期行政的基层单位,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跟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千差万别,下面我们就通过了解现存的明清县衙建筑群,来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情况吧。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内乡县,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县衙,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今天我们了解明清时期县级衙门的最为直观的实物。这座县

  • 加速大明王朝灭亡的,难道是这个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但是如果仔细剖析,你会发现明朝灭亡的原因能归纳为很多条。研究《明史》有一个问题永远绕不开,那就是明朝灭亡的原因?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责任人也非常的多,但总结起来无法两条,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不可避免,人祸可以讨论。众所周知,明朝灭亡其中一个重要

  • 像陈友谅一样奋斗,就自求多福别遇上朱元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朱元璋上位的历史堪称传奇,但是他如果单论传奇程度,他的老对手陈友谅可能还要更加胜于他。中国古代最神奇励志的奋斗史,莫过于朱元璋做皇帝。穷到赤条条的放牛娃,吃够人间无数悲欢离合血泪,一步一个坑的咬牙拼搏,竟真一路青云直上,黑马般从这乱世呼啸而起,狂飙突进的横扫南北,最后傲然君临天下,如此神奇奋斗,几百

  • 武则天能够篡位成功,原因竟然是得到了李世民的这些承诺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武则天能够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登上权利的顶点,成为一代女皇,除了她自身的条件和足够的幸运外,它所依附的男人们也是一个重要的垫脚石。武则天是李世民最中意的皇后接班人,而不是皇帝接班人。并且不是李治的皇后,而是他的皇后。武则天,大度雍容武则天为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北徐村)人,父亲武士彟(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