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所谓的康乾盛世,同时期的美国正在发生的是什么?

所谓的康乾盛世,同时期的美国正在发生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23 更新时间:2024/1/15 17:46:05

康乾盛世是否被现代人过度吹捧了,我想是的,如果仅从印象来看,你很难相信乾隆皇帝和乔治华盛顿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毕竟两个人现代化的感觉相差太大了。

如果我陡然这么一问,你一定会犯个嘀咕,不知道怎么回答。乾隆与乔治·华盛顿,一个留长辫子的古代皇帝,一个穿西装的美国总统,他们怎么可能碰到一起呢?但是,糟糕的是,这真的不是一个与“穿越”有关的问题。乾隆与乔治·华盛顿,是同时代人,而且都是在1799年去世的,乾隆死在年头,华盛顿死在年尾。

为什么你会有“穿越”的感觉?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两个人身上的现代性实在相差太大了。大而言之,这也就是两个国家的现代性

乾隆和华盛顿骑马图

乾隆号称大帝。大清帝国前后延续了268年,总共有十个皇帝。位居二、三、四位的康熙在位61年、雍正在位13年、乾隆在位60年(实际执政64年),从1661年到1799年,前后共138年,占了清朝的一半,这段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

然而站在人类发展史的角度上,这所谓的“盛世”实在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十七世纪中期以后,历史开始跑步前进,速度达到了令人头昏目眩的程度。其后的一百多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新的生产力像地下的泉水,突然喷涌出来。工农业产量成百倍、成千倍地增加。与此同时,政治文明的进步同样迅猛,西方各国人民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化,把他们关到了法律的笼子里。

与西方相比,东方的情景则恰成对比。

清代的皇权专制尤胜于明代。明朝取缔了宰相制度,集独裁于皇帝一身,不过它还有内阁制,大臣尚能公开议政,而到清代,则以军机处取代内阁,将一国政事全然包揽在皇室之内,皇家私权压抑行政公权,无复于此。

对于社会精英,清代初期的政策是全面压制,入关不久的1648年(顺治五年),清廷就下令在全国的府学、县学都树立一块卧碑,上面铭刻三大禁令:第一,生员不得言事;第二,不得立盟结社;第三,不得刊刻文字,违犯三令者,杀无赦。而这三条,恰好是现代人所要争取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

清初“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

有清一代,皇帝多次大兴“文字狱”,使得天下文人战战兢兢,无所适从,《清稗类钞》记载的一则故事最为生动:某次,雍正皇帝微服出游,在一家书店里翻阅书籍,当时“微风拂拂,吹书页上下不已”,有个书生见状顺口高吟:“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雍正“旋下诏杀之”。雍正是乾隆的爸爸,在“文字狱”这件事情上,儿子比老子更起劲,有人统计了一下,康乾年间有180多起重大的“文字狱”事件,其中七成是乾隆先生干的。

1799年,就在世纪交替的前夜,88岁的乾隆在紫禁城养心殿安祥驾崩了。当他去世时,没有一个人会料想到,帝国盛世的幻象将在短短的四十年后就被击破。乾隆当了60年的太平皇帝,史上执政时间第二长,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他留给儿子嘉庆两个重要的遗产,一是百年康乾盛世的巨大光环,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也是当时的全球首富和珅

和珅是乾隆晚年最信任的大臣,也是空前绝后的贪污高手。有学者考据,乾隆执政最后五年的税收被他贪掉了一半。乾隆驾崩的十五天后,嘉庆就以“二十大罪”,把他给赐死了。嘉庆查抄和家,共得令人惊诧的8亿两白银,当时清廷每年的税收约为七千万两,和珅的财产竟相当于十多年的国库收入,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一个人,既是国家的首相,又是国家的首富――我们不妨称之为“双首现象”,大抵是中央集权到了登峰造极的恶质时期才可能出现的“超级怪胎”。和珅是史上最典型的“双首”样本。“双首”人物的出现必基础于两个前提,第一,政府权力高度集中,权钱交易的土壤相当丰腴;第二,贪污必成制度化、结构性态势,整个官吏阶层已朽不可复。清朝自乾隆之后,纲常日渐败坏,民间遂有“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的讥语。

和珅的天价府邸

在地球的另一端,乔治·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另外一份遗产。

他领导了一场独立战争,让北美地区摆脱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他本有机会做一个皇帝,至少是终身制的独裁者。可是,他却选择当一个民主选举出来的总统,并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权力不再续任。他主持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在后一部文件中,起草者宣布,制定宪法的目的有两个——限制政府的权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封号频繁想读此类好文章请加:sxjj26基于这个目的,国家权力被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这就是现代民主社会著名的三权分立原则。

在1799年,乾隆的名声、权力和财富都远远大于乔治·华盛顿,可是,随着时间的推演,不同的遗产让他们在历史的天平上获得了新的评价。

如果乾隆与华盛顿真的在小吃店见面了,我估计他们也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如果谈三权分立,他们会打起来,如果谈“文字狱”,他们会打得更凶。

标签:

更多文章

  • 十二兽吃鬼你可否听说过,这是个什么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我国古代有许多流传下来的传说并无史可考,全靠民间故事和人们的口耳相传,其中不乏很多怪诞恐怖的故事。关于十二兽吃鬼,在相关典籍上的记载非常少,它的流传大多依靠民间口口相传。一直到今天,关于十二兽的典故都没有找到确切的起源之处,这大概与当时汉末战火纷飞的混乱环境有关系,大多典籍被战争摧毁。不过,找不到确

  • 建文帝朱允炆时期,为什么这么多大臣不怕死拒绝接受永乐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靖难之役后,大明王朝的统治者由朱允炆替换为了朱棣,皇帝换了,手下的大臣去留就是个问题,但是比较奇特的是,愿意追随朱棣的旧臣并没有多少。我一定要让剩下的那些死心眼子见识见识我的厉害因此,大明开国以来又一场大屠杀序幕,这种在历朝历代都极为罕见的规模的殉难现象,就这么上演了!追溯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进

  • 她究竟有和魅力,引得北齐四个皇帝轮番占有她?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南北朝北齐年间,有这么一位奇女子,生得美艳非常,遂被皇家看中纳为妃子,可惜的是这个皇族是昏庸无德的高氏家族,因此她的悲惨人生就拉开了序幕。李祖娥,生卒年不详,赵郡人,上党太守李希宗之女。出生于著名的高门士族赵郡李氏,属于当时没有南渡的北方世家大族。《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

  • 两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的溥仪,被美国人称为“兰花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晚清时期的溥仪,早已经失去了对中国的统治权,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妄图复辟大清王朝,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美国人也用好奇而戏谑的字眼,将这个皇帝的一举一动都通过《时代》杂志呈现了出来。对于溥仪的处境。1934年3月5日的《时代》里写道:“骑自行车是他的爱好之一。作为一个日本的傀儡,

  • 历史上真实的五阿哥娶了小燕子吗,他有几个后代?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历史上的五阿哥是真实存在的,并且作为最优秀的皇子之一,乾隆还一度想传位于他,但可惜的是五阿哥永琪只活到26岁就英年早逝了。爱新觉罗·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

  • 刘邦在未央宫下修建暗道的目的是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未央宫作为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久的皇宫之一,它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也非常精良。虽然最终被毁坏,但其对后世宫城样式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意义非凡,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考古学者对其发掘的过程中,却在是未央宫遗址下发现了数条暗道,这些暗道四通八达,令人疑惑,这些暗道到底是什么作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

  • 罗马教廷的教廷机制史什么样的 一共分为多少部分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教廷机制一、教皇教皇按天主教内部的说法,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他是全世界罗马天主教徒的首领,代表耶稣基督管理教会,宣传福音。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终身制。教皇的完整头衔为:罗马主教、基督在世代表、首席使徒彼得继承人、西部宗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现任教皇方济各是罗马天主教会第二百六十六任

  • 范增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自身存在缺陷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范增是秦末时期西楚霸王项羽帐下的重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最后在陈平离间计的挑拨下,受到项羽的猜忌,辞官后病死在归家途中。那么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范增到底是怀才不遇,还是有自己的缺陷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很多人对范增的认识是源自于刘邦的评价。刘邦认为自己能够取得天

  • 韩信混得有多惨,他为什么落得被吕后诱杀的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世奉为兵仙,但这样一位建功立业的猛将,最后却被吕后诱杀,被杀后也没有手下的亲信士兵前来营救,甚至他死后都没有人为其收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于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的韩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在历史上可

  • 萧何曾四次在刘邦的猜忌下死里逃生,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刘邦之所以能赢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离不开萧何的辅佐。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就只拿刘邦发迹之前的事情来说:首先是没有人引荐刘邦去吕公家贺喜,刘邦很可能娶不上吕雉,其二是刘邦进山后没人邀请他回来县城,刘邦很可能终于流寇生涯;其三是杀了县令后萧何不胆小直接做了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