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拳打镇关西”的原型竟然是他!他没当和尚,却当了皇帝

“拳打镇关西”的原型竟然是他!他没当和尚,却当了皇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831 更新时间:2024/1/8 14:42:41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们都知道,但那毕竟只是演义小说中的情节,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件事情还真的发生过,也被改编成了故事,写到了水浒传中。

《野客丛书·禁用黄》云:“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自黄袍正式成为皇权象征起,穿上黄袍的,力求保之;想穿黄袍的,伺机夺之。夺权的方式,除了高呼“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此类野蛮型的,还有一种礼貌型的,也就是所谓的“黄袍加身”。提起“黄袍加身”,赵匡胤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个;但第一个导演“黄袍加身”的,却是他当年的老上司郭威。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导演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不过是拾了郭威的牙慧而已。

郭威(904—954),字文仲,邢州山(今河北隆尧县西)人。郭威出身寒微,从小就“负气用刚,好斗多力”,长大后更是“形神魁壮,趋向奇崛”。因为不喜欢种田,郭威十八岁那年应募潞州节度使李继韬,成为李继韬麾下的一名亲兵。郭威生性好动,经常违犯军纪,有一次,郭威在街上看到一个屠户欺行霸市,便借故买肉找茬,先是“以气凌之”,继而“叱之”。屠户大怒,挺着肚子对郭威说:“尔敢刺我否?”郭威二话没说,抄起刀子“剚其腹”,要了屠户的命。这个故事后来被演绎成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者不同的是,鲁提辖用拳,郭威用刀;鲁提辖后来当了和尚,郭威后来当了皇帝

其实,郭威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鲁莽汉子,他从小就“性聪敏,喜笔札”,从军后仍然坚持读书,文武兼备。李继韬被剿灭后,郭威被整编到后唐军队,充当“马铺卒使”。官职虽小,但他“多阅簿书,军志戎政,深穷綮肯,人皆服其敏。”后来,郭威结识了义兄李琼,发现李琼正在研读兵书《阃外春秋》,便拜李琼为师,恳求李琼悉心教导。之后,郭威“袖以自随,遇暇辄读,每问难琼”,视野开阔,学识大增,政治上逐渐成熟老练起来,这为他日后开国称帝打下了基础。因为有勇有谋,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几任上司都对郭威非常倚爱,郭威也一步步得到重用,最终成为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的心腹。

开运三年(946)十二月,末帝石重贵被俘,后晋灭亡。迫于中原人民的抵抗,契丹兵不敢在汴梁(今河南开封)久留,在掳掠了后晋末代皇帝在内的大量人、财、物后,不得不退回北方。中原不可一日无主,郭威等人便力劝刘知远占领汴梁称帝,建立了后汉。刘知远感激郭威,破格将他从牙将提升为枢密副使、检校司徒,成为后汉的高级将领。乾祐元年(948),刘知远病逝,临终前任命郭威、苏逢吉二人同为顾命,拥立太子刘承祐为皇帝。刘承祐即位后,拜郭威为枢密使,掌控全国兵权。乾祐三年(950),赵匡胤从戎,投靠在郭威手下做了一名士兵,因此有幸目睹了郭威导演“黄袍加身”的全过程。

郭威篡国走了两步,第一步,他是被逼的;第二步,他是主动的。刘承祐疑心颇重,对郭威、杨邯、史弘肇这样的武将尤其放心不下。乾祐三年(950)十一月,刘承祐除掉杨邯、史弘肇之后,又诏令郭崇诛灭郭威、王峻,同时诏令李弘义诛杀王殷,企图一举铲除郭威势力。郭威闻讯后“神情惘然,又见移祸及己,伸诉无所”,此时已有反心;加上他平日爱兵如子,威信极高,故引起群情激愤,郭威顺势率众讨伐刘承祐。郭威起兵后,刘承祐将郭威留在京城的妻儿家属全部斩杀,养子柴荣的三个儿子也被处死。于是,郭威更加义无反顾,各镇节度使也纷纷倒戈。不久,众叛亲离的刘承祐被杀,郭威占领了京城。

操控军国大权后,郭威没有急于代汉自立,而是让刘知远的遗孀李太后先主持大事,以安人心;又派人迎接刘知远之弟刘崇的儿子刘赟继位,以稳宗室。就在这时,河北急报契丹兵入寇,边境告危,李太后“敕郭威将军击之”,国事、军事委于别人,这明摆着是要架空郭威。应该说,郭威对这份差事是有抵触的,但念及老上司刘知远,仍勉强答应出征。乾祐三年(950)十二月,郭威率军到达滑州时,因心有怨气而致使思想波动较大,所以“驻马数日”,故意放慢了行军速度。其实,不光是郭威心里不痛快,将士们也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于是“我辈陷京师,各各负罪,若刘氏复立,则无种矣”的呼声在军队中间鹊起。

众将思变,郭威岂能无意?尽管野心萌动,但公然与朝廷对抗,郭威需要得到众人的认可和拥护。行至澶州时,军中“将士数千人忽大噪”,郭威假装躲进屋里,有人爬墙而入,请求郭威当皇帝,有人干脆把一杆黄旗扯下来披在郭威身上,“或有裂黄旗以被帝体”,权当象征皇权的黄袍。没有郭威的事先暗示,谁敢贸然动军旗?郭威假装推辞,但将士们以“星散窜匿”相要挟,郭威只好登上城楼,整顿秩序,放弃抗击契丹,率军返回京师。经过几番对攻,李太后被迫下诏,让郭威“监国。中外庶事,并取监国处分”,又下诏废刘赟为湘阴公。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在一片“劝进”的呼声中称帝,建立后周。

郭威能名正言顺地披上黄袍,可谓煞费心机。郭威没想到,自己导演的“黄袍加身”这一佳作,被赵匡胤尽收眼底。十年后,赵匡胤导演“黄袍加身”,就是当年郭威“黄旗加身”的翻版。据《宋史》记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同样是契丹入寇,同样是军心哗变,同样是被逼就范,唯一不同的是,赵匡胤的“黄衣”是事先准备好的,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威一生俭朴,锐意改革,政绩斐然,不失为五代时期的一位明主。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逝,临终前“只令著瓦棺纸衣葬”。作为一代开国皇帝,郭威能如此简单低调地安排自己的丧葬,在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因为是“瓦棺纸衣”,所以郭威的墓千年之后安然无恙。开宝九年(976),赵匡胤去世,葬于永昌陵。据《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北宋被灭后,永昌陵遭到盗墓贼“朱漆脸”的洗劫,“赵太祖山陵,金之末年,河南朱漆脸等发掘,取其宝器,又欲取其玉带”,可见赵匡胤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厚的,所以他的墓穴被折腾的一塌糊涂。对于赵匡胤来说,“黄袍加身”可以活学活用,而有些东西却是学不来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红楼梦》贾宝玉的小名叫宝玉,那么他的学名应该叫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中,贾宝玉名字中的宝玉二字,只是乳名而已,那么贾宝玉的学名叫什么呢。看了两篇关于考证“贾宝玉学名”的文章,一篇是周汝昌的,另一篇是胡联浩的。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夺目红》中,以“神瑛侍者”“绛珠仙草”的传奇故事为依据,比较谨慎地推断贾宝玉的学名也许叫“贾瑛”;胡联浩先生在《红楼梦隐秘探

  • 陈国田氏通过八代人的努力 最终成为齐国的新主人 田氏代齐时为什么无人反对呢,田氏代齐后齐国原先的君主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田氏代齐是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在历史上是件非常震憾的事。原本地位并不显赫,甚至卑微的陈田氏通过八代人的努力最终登上齐国的权力顶峰。田氏代齐时,为何无人反对呢?田氏代齐后,齐国原先的君主是什么结局?田氏的崛起韩、赵、魏三家的大夫把国君废掉,自立为诸侯,而且得到了天子的正

  • 他逼死老婆,还要跟尸体离婚,后来他竟然做了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徐娘半老这一成语形容女性虽然青春不再,但仍然十分美丽,但是这一典故却有一个不那么美的史实,骄奢淫逸的徐昭佩,最终因为自己的作为,尝到了自己的苦果。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简文帝萧纲的弟弟。萧绎出生于天监七年(508年),当时父亲萧衍已经做了六年皇帝。生于帝王之家,萧绎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才华也极其出

  • 假设一下,如果武则天出生在别的朝代,是不是也能有机会当上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在我国古代,女性地位比较卑微,因此不用说做皇帝了,就是与男人平起平坐都是很难的,也就是多亏了唐朝富庶思想开放,如果换个朝代,武则天还真不一定能上位成功。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古代“三纲五常”盛行的年代,女子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一个女人当皇帝更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其实武则天在唐

  • 拖着带病之躯参加考试,皇帝欣赏他,从第七提至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民族气节从来都是支撑着我们的信仰,在面对绝境之时,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不论是哪个时代,这种勇气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说起文天祥,都会想到一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以说,文天祥誓死抗战,不愿意投降的民族气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遗产。那么,文天祥本是一介文官,怎么会走上抗

  •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白莲教能推翻清朝,真假?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清朝有两次比较大的民间起义运动,一次是我们熟悉的太平天国,另一次就是白莲教运动。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白莲教这个帮派,他们装神弄鬼,反抗朝廷。实际上,白莲教历史悠久,而且让清廷损失惨重。白莲教,跨越多个中国史上朝代的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包括弥勒教在内的其他组织的内容,但一般认为主源

  • 鲜为人知的秦始皇死亡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秦始皇的死,史书上只有一句“暴毙”二字,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推断,他的死或许跟赵高有很大关系。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关于这位帝王的死因,历史上争议颇多。目前在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死于非命。第一种说法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死因的

  • 秦朝时期的徐福是否真的到达了日本,对日本又有如何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秦朝时期徐福受秦始皇命出海寻找长生药,却在多次返回无果后音讯全无,有传言说徐福到了日本,从此在那里定居。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公元前210年

  • 相比于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这一手玩的更绝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说起宋太祖赵匡胤,我们都知道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著名典故,但是在文学家冯梦龙记载中,却有一段更神奇的故事,远比前面说的两件事更神奇。大宋初创,宋太祖赵匡胤遇到了与汉高祖刘邦同样的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管束那些功高威重的将军,使其不致于危及新到手的皇权。当然,这时候,历史毕竟又演进了千年,华夏人事变化不

  • 康熙是出于什么目的给外国传教士南怀仁发通行证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西方列强对中国大肆使用武力之前,使用传教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软入侵手段,但是在东西方两者完全不同的思想文化背景下,传教活动并不顺利。14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到16世纪路德和加尔文时期达到顶峰,基督教内部由此发生了巨大震荡,失去了欧洲北部辖区的罗马教皇损失惨重。但一部分知识分子出生的基督徒徒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