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的灭亡归根究底是因为穷,那么,明朝到底有多穷,明朝为什么会这么穷?

明朝的灭亡归根究底是因为穷,那么,明朝到底有多穷,明朝为什么会这么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1/14 1:19:58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大明王朝从万历后期的衰败算起,一直到崇祯孤独的踏上煤山上吊的宿命。所有的痛苦与悲情,浓缩在一起便是一件事:穷。

明朝末年,由于财政收入太低,朝廷没钱,居然常常连军饷也发不起,导致边军经常闹兵变。卢象升孙传庭等受崇祯之命组建军队,去剿灭张献忠李自成,朝廷就给了一点初始资金,之后也是连军饷都不给,卢象升、孙传庭也算是牛人,两人都采取屯田的方法,先让军队自给自足,再去剿匪。而那些不屯田的军队,因为没有军饷而化身劫匪,四处虏掠百姓,例如左良玉、贺人龙等,朝廷还要依靠这些流氓兵剿匪,却不知道他们比李自成、张献忠还狠。

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派人与崇祯帝议和,李自成提出的条件是“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别的条件暂且不说,光是犒军银百万崇祯都拿不出来。北京城破,崇祯自杀。李自成开始搜刮大明国库,结果所获不多,李自成就把目光投向那些明朝大臣身上,开始对这些大臣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居然搞到了7000多万两银子。

举个很讽刺的例子,当时曾经当过内阁首辅的陈演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囚禁,主动交出四万两白银,被刘宗敏释放,结果四天后李自成出京攻打吴三桂,因害怕明朝旧臣趁机在北京作乱,把陈演给杀了,陈演四万两白银只让他多活四天。

明年末年,朝廷财政不堪,朝廷没钱,百姓四处选反,也没钱,那么钱都到哪去了呢?上面的例子就告诉我们,明朝不是没钱,而是钱都在那些官绅手中。明朝最终灭亡的原因很多,而明朝财政崩塌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

为什么说是“穷”明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以离明朝最近的大清和汉族王朝宋朝为例;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各选一个朝代数据作为参考对比,国家财政收入明朝万历年间约合2217万两白银,大清光绪年间为8000万两白银,北宋宋真宗时期为1.6亿两白银,从财政收入来看宋朝财政收入是明朝8倍,清朝财政收入是明朝4倍。

北宋末期人口与明朝万历年间差不多都突破1亿,光绪年间人口多一些;而汉朝、隋唐财政收入也至少5000万两白银左右,人口数量远低于明朝;所以无论财政总收入,还是人均收入,明朝都是最低的,这也使明朝成为史上最穷的朝代之一。

再看看明朝和北宋的工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从一品到九品官员工资,明朝工资8400元-14.1万元;清朝1.8万元-290万元;宋朝官员工资16.2万元-324万元;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工资与宋朝工资十倍不止,与清朝也有很大差异。

虽然数据有些出入,除了工资外还有各种补贴,宋朝和清朝的补贴要远高于明朝,据说北宋王安石月薪能达到9万是明朝宰相的8倍,北宋著名清官包青天包拯基本工资加各种粮食补贴,喂马干草,2000亩地抽租等补贴,全年收入能达到1300多万元,这也是明朝远不能比的。所以说,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官员收入,明朝都算比较穷的一个朝代。

明朝为什么这么穷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税种单一,农业税低。明朝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税和商业税,但明朝农业税特别低,明朝农业税始终维持4%以下,远低于唐朝、两宋、元朝、大清大约7%左右农业税,明朝农业税甚至降低到2%,洪武初年农业税为每亩2-4斗,后又减少至每亩1斗,大约10公斤左右,可谓非常低了。

明朝之所以维持这么低的农业税,那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底层农民,了解民间疾苦,看到底层群众生活不易,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等政策;另一方面朱元璋是农民义军起家的,知道苛捐杂税能引起底层民众反抗,不利用自己的统治。总之,有明一朝,自始至终不轻易增加农民税负。

耕地减少,税种单一,明朝农业税低不说,耕地还减少了,具体原因就是朱元璋实行藩王制度,兼并了全国一半的耕地,这些耕地被藩王、王公贵族、宦官把持,通过各种手段少交税或者不交税,这部分税收根本入不了国库。

除了农业税外,大明还有商业税,商业税也很低仅为1.5-3.3%,但是大明商业极度不发达,万历年间商业税额才340万。反观,宋朝有史上最强海上贸易,尤其是南宋一直致力于海外贸易,有20余处对外贸易港口,有世界商最大贸易港口泉州港,南宋一年商业税收入就比明朝农业税要多。

我们都知道“无商不通,无商不富”道理,大凡盛世靠商业才能富裕,虽然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重农抑商,但是都没有明朝做到这么绝,这也是由朱元璋造成的。他贫民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对富商极度讨厌,登基后极度打压商人,商人子弟不能科举考试,不能穿绸缎衣服,社会地位最低;朱元璋仇恨江南首富沈万三和展示北宋商业繁华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两个极端的对比。

盐税和矿税,明朝很多制度都不让政府参与到钱的事上,拿矿税来说明朝廷在财政入不敷出情况下,曾派出税吏去守税,遭到了文官集团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直到万历皇帝抬出张居正,明熹宗搬出魏忠贤,对抗既得利益文官集团,才取得短暂成功,不久又失败,明朝廷再次陷入捉襟见肘窘境。在盐税上,北宋对盐实行垄断价格,控制产销一条龙,自然盐业税收就高,而明朝对盐的税收“开中制”并不直接控制盐税,税收都被中间环节贪去了。

贪官多,花费多。

跟宋朝“高薪养廉”“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同,明朝朱元璋实行“剥皮实草”反贪政策,治标不治本,明朝末年,官员贪腐成风,李闯王进京时,从大臣家里就搜刮出7000多万两白银,比明朝三年税收总和还要多。

宋朝面对西夏、辽国、金朝、几乎连连败仗;明朝面对蒙古、女真、倭寇、安南这两个朝代面临外界环境都差不多;但是宋朝实行“岁币”政策,以极小的代价,每年十万两白银的代价换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和平;而明朝实行“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祖训,总是以最大的代价来解决边境危机问题。

国家边境一旦有难,朱家皇帝身上流氓基因就发作了,挽起袖子抡起胳膊就开打,一点谈判艺术都不讲,御驾亲征最后导致“土木堡之变”,一场战争的花费是宋朝“岁币”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连年征战必定导致国库空虚,打到明神宗时期,明朝的疆域已经退缩到了秦朝疆域那么大。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造成明朝贫穷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分封藩王”制度。朱元璋吸取汉晋亡于分封,唐朝亡于藩王节度使,宋元亡于“君弱臣强”失败教训,开创了有自己特色“以藩屏帝室”,将自己的儿子都封了藩王,他们不但待遇优厚,还手握重兵,雄视天下;明朝藩王还规定,如果中央有奸臣弄权,可以打“清君侧”旗号勤王。朱棣抓住了这个朱元璋这个漏洞,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为防止重蹈覆辙,开始进行削藩行动。

朱棣为了强化皇权,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藩王们不能干涉地方军务,不能参加科举做官,不能成为商人,这就是所谓的“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

这些藩王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薪俸,就的生育更多子女,因此各地藩王成了“生育机器”,他们的任务就是创造人类,致使朱家宗室人口暴涨,到了嘉靖时期登记在册明朝宗室就达16万人,到了明末时期,藩王宗室人口连同朝廷给开资相关服务人员,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明朝皇帝传了17代,每经过一代藩王数量会等差级增加,藩王底下的郡王镇国将军将会以等比数量级增长,有明一朝共产生266位藩王,如此惊人数字触目惊心。

这些人的俸禄这是一个巨大的开销;如果两宋的财政收入都用了养军的话,那么明朝大部分财政收入都用来养这些蛀虫。举个例子,嘉靖时国库收入130万金,朝廷支出却高达241万金,支出项目占第一位的就是藩府宗室开支,第二位是武职开支,例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些都在藩王以内,说白了,还是宗室开支。

明朝为什么这么穷,除了农业税低,有效征税耕地少,商业税少,战争花销巨大外,笔者认为明朝藩王制是造成明朝贫穷的最主要原因,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还能世袭罔替,这些皇室宗亲的开支透支了大明财政,他们无度的土地兼并造成大批流民,最终推到了明帝国大厦。

标签:

更多文章

  • 二战时期 日本为什么没有联合德国一起进攻苏联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1941年,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发动闪电战进攻苏联,而当时的德意日签订过协议,一起夹击苏联,可实际情况德国在苏联战败,而日本依旧对苏联无动于衷,那么,日本为何不进攻苏联呢?事实上在1939年日本就已经进攻过苏联了,这场战役被称为诺门罕战役。虽然日苏双方均没有正式向对方宣战,只是分表代表

  •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路的成就,为什么结局却如此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中国历史上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那么他的得意门生子路又有何成就呢?为何结局却如此凄惨。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

  • 朱元璋到底有多残暴嗜杀,但为什么百姓都说他是明君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在历史上争议非常的大,有说是一个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有说是一个滥杀无辜的残酷之人。今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你认为是谁?想必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朱元璋,毕竟他是一个残酷、多疑的人,而且他的残酷面目闻名于史。如果换作历史上的任何一

  • 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两种比起来哪一种更为公平公正?一生中没有比高考更为公平的事情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古代的时候科举更是如此,只要在科举中取得名次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那这两者相比起来哪一种更为公平公正呢?古代的“高考”难度非常大,程序繁多,光是大的考试,其完整程序就有三级:乡试(省)→会试(中央)→殿试(皇帝),当然各个朝代也略有不同。乡试是科举的第一级大考,全省考生统一集

  • 严嵩那么受宠,为什么还是被嘉靖帝抄家?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嘉靖帝在位46年,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历经13任首辅,而严嵩一人就担任了19年首辅,嘉靖这么信任他,只要他没有做出出头的事情,是不会处置他的。是什么让嘉靖痛下决心,处置这位位极人臣的红人?史书中记载,严嵩被列为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这其中必定有一定的依据。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有很多都对这位奸

  • 末代皇帝溥仪有一个习惯一直到了九岁才改掉 这个习惯只有他的奶妈能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没落也是在清朝时期开始的,其中最大的罪魁祸首便是垂帘听政的慈禧,每天都只顾着自己享受,从来不顾百姓的死活,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动不动就割地赔款,导致了大量资金和疆土丢失。那个时期的光绪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一来没有子嗣,而来没有实权。所以光绪皇帝也基本上就是一个傀儡皇

  • 抗战时期的时候日军头盔上为什么会有一层网,这类似渔网的东西在实际战场上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对我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罪行,数以万计的人民惨遭毒手,这些事情会一直铭记于人们心中。不过,按照道理来说日本是一个不足为惧的弹丸小国,但为什么这样一个小的国家不仅侵入了我们的国家还在我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了很多年?说到底跟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日本人也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的一些

  • 蜀汉灭亡后 五虎将的后人结局如何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够割据一方,成为一方霸主,自然离不开一干文臣武将的鼎力相助,尤其是五虎将所流传下来的故事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然而正史中所记载的他们的后人又如何呢?关羽后人(关平、关兴、女儿)长子关平,战败后与关羽一同被擒被杀,很多关帝庙中也供奉着关平,在演义和民间流传中,关平为关羽的义子,然而在

  • 丁固曾经救了刘邦一命 为什么刘邦称帝后反而会杀了这个救命恩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一路升到皇帝的位置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但他这个这个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一个小人无疑,对待与自己有恩的人也是直接斩杀。项羽战败后刘邦向项羽的旧部下,以及楚人释放一个信号,他不再问罪于那些忠于项羽的人。可以说,在处理项羽旧臣的方式上,刘邦近乎完美。但是有一件事让人意外,丁固是项

  • 同样是丞相,陆逊为什么不如诸葛亮有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谈到三国,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后世人对三国非常的痴迷,在三国乱世中,出现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了,可能这就是乱世出英雄吧,对于他们的事迹我们背得比课文还熟悉,相信很多人都喜欢诸葛亮,像三顾茅庐,舌战群雄等,今天我们来说说陆逊,同样是当时期的丞相,那诸葛亮为什么名气比陆逊高很多,甚至是有天壤之别呢?陆逊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