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路的成就,为什么结局却如此凄惨

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子路的成就,为什么结局却如此凄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4/1/4 11:09:39

中国历史上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那么他的得意门生子路又有成就呢?为何结局却如此凄惨。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仲村镇)人。“孔门十哲"之一,受儒家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子路与孔子的相遇

《史记》说,子路性格豪放,武功高强。头戴公鸡羽做的帽子,腰间挎着用猪皮装饰的长剑。一天,年轻的孔子在街上遇到了更年轻的子路。孔子高大威猛,子路趾高气扬,二人相见,感觉连大街都变窄了。

二人相遇的后果,在《史记》中可以找到:“陵暴孔子”。尽管不屑和小混混打架,但结果很悲催——孔子很可能被子路摁倒“揍”了一顿。但孔子不生气,而是“设礼稍诱子路”,君子动口不动手,小人才动手又动口。孔子给子路讲了一大箩筐道理,用礼仪去引导他。就像《天龙八部》中的“南海鳄神”岳老三,对段誉心服口服一样,子路最后穿了儒者的衣服,找人说情,正式拜在孔子门下。从此,子路忠心耿耿地陪伴在孔子身旁,成为孔子最为依赖的弟子。

子路的成就

仲由一生追随孔子,保护孔子,积极捍卫或努力实践孔子的思想学说,对儒家的贡献、对后代的影响也是很大,为子至孝,善政为民,诚实守信,忠义仁勇,闻过则喜,闻善则行,见义必为,见危必拯,其德其行如日月在天、江河行地。光照人间润泽华夏,位列十哲,世称先贤。子路的伉直好勇在师从孔子之前即已形成,子路性伉直,表现在言语上就是从不掺假欺瞒,对此孔子评价说:“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意谓子路答应今天兑现的事情,决不拖延到明天。孔子对子路忠心不二、讲信义的品性深有了解,曾断言:“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当穷途末路、逸往海外时,随从自己的只有子路一人。子路事亲极孝,刚猛勇敢,性格爽朗,乐意接受别人的指正立即改过,很尊敬师长,也常直言进谏孔子。

子路的故事

1、《论语》中记载,孔子生病了,子路为孔子鬼神祈祷,请求让自己的老师健康。孔子说,可以这样做吗?子路说,可以这样做啊,《诔》中就记载了向天地神明祈祷的事情,这就是通过祈祷可以完成心愿的证据啊。孔子长叹一声说,我已经祈祷了很久了。

2、孔子问子路,你喜欢什么?子路说,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个方面,我是说以你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学习会没有人能赶上你啊。

子路非常傲慢的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需要任何的加工,将其削尖后射出去,能够穿透皮革,所以这是天生的秉性,我就像那个竹子一样,不需要经过学习就能够很好。

孔子耐心的说,这样的竹子如果将其装上羽毛,再装上尖利的箭头,并且将其磨的非常的锋利,那么不就可以射得更加的深了吗?子路听了知道自己错了,马上拜谢说,真是受益很多啊!

3、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常常以野菜充作食物。懂事的他很早就干活养家,替父母分忧。

有一天,年老的父母想吃白米饭,子路就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的路,到集市上买了一些大米,背回来给老人做饭吃。父母去世很多年后,子路也有出息了,当他穿戴齐整、饮食精美时,又想起了双亲,叹息道:“即使我想吃野菜,再为父母去背米,哪里能再得呢?”

子路之死

公元前480年,子路在卫国权臣孔悝(kuī)的手下做官。卫国还是不安定,卫出公的老爸蒯聩一直想把儿子的国君之位抢回来。蒯聩是孔悝母亲的弟弟,也是孔悝的舅舅。对于父子二人的“互掐”,孔悝和母亲立场相反。母亲支持弟弟蒯聩,孔悝支持表弟卫出公。但孔悝是卫国的执政官,蒯聩要想做国君,必须获得孔悝的协助。

蒯聩潜入卫国,躲在孔悝的菜园里。孔悝的老妈亲自出手,把儿子抓了起来,强迫孔悝同意舅舅做国君,把表弟赶下台。因为要“歃(shà)血为盟”,菜园里找不到牛,只好临时杀了一头猪,以猪血冒充牛血。他们胁迫孔悝登上立盟约的土台,让孔悝宣布蒯聩做国君的命令。

子路不在城里,听到政变的消息,急忙往城里赶。路上遇到了从城里逃出来的同学子羔。子羔告诉他,大势已去,赶紧逃吧。子路说,我吃人家的饭,却在人家遇到危险的时候逃走,不是君子的行为。于是单枪匹马进城,准备救出孔悝。子路和蒯聩的人搏斗起来。子路人单势孤,受了重伤,帽子上的缨也断了。子路说,君子在临死的时候,帽子要端正。他用尽全身力气,整理好衣服和帽子,平静地等待死亡。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临终时应该保持心灵的平和”,而子路比苏格拉底还平静,他以一种君子的优雅姿态,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庄严而悲壮地死去。

纵然子路被敌人剁成肉酱,但子路“向死而生”的伟大精神永存!

孔子曾经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意思是,“像子路这样,我恐怕他以后不得好死吧”。听起来有点像诅咒子路的意思,其实这正反映了孔子对子路深沉的爱。因为孔子深知子路勇猛的性格,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越是勇猛的人,可能死得越惨,这真的是一语成谶(chèn)。孔子听说卫国发生政变后,担忧地说,子路怕是回不来了。果然,消息传来,子路被人砍成肉泥,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牺牲了。孔子听了,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大哭起来。许久,悲伤中的孔子,赶紧让人把厨房里的肉酱倒掉,他怕睹物思人心里难受。

对此你对于子路还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到底有多残暴嗜杀,但为什么百姓都说他是明君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他在历史上争议非常的大,有说是一个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有说是一个滥杀无辜的残酷之人。今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你认为是谁?想必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朱元璋,毕竟他是一个残酷、多疑的人,而且他的残酷面目闻名于史。如果换作历史上的任何一

  • 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两种比起来哪一种更为公平公正?一生中没有比高考更为公平的事情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古代的时候科举更是如此,只要在科举中取得名次可以说是光宗耀祖了,那这两者相比起来哪一种更为公平公正呢?古代的“高考”难度非常大,程序繁多,光是大的考试,其完整程序就有三级:乡试(省)→会试(中央)→殿试(皇帝),当然各个朝代也略有不同。乡试是科举的第一级大考,全省考生统一集

  • 严嵩那么受宠,为什么还是被嘉靖帝抄家?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嘉靖帝在位46年,是明朝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历经13任首辅,而严嵩一人就担任了19年首辅,嘉靖这么信任他,只要他没有做出出头的事情,是不会处置他的。是什么让嘉靖痛下决心,处置这位位极人臣的红人?史书中记载,严嵩被列为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这其中必定有一定的依据。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中有很多都对这位奸

  • 末代皇帝溥仪有一个习惯一直到了九岁才改掉 这个习惯只有他的奶妈能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国没落也是在清朝时期开始的,其中最大的罪魁祸首便是垂帘听政的慈禧,每天都只顾着自己享受,从来不顾百姓的死活,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动不动就割地赔款,导致了大量资金和疆土丢失。那个时期的光绪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是他一来没有子嗣,而来没有实权。所以光绪皇帝也基本上就是一个傀儡皇

  • 抗战时期的时候日军头盔上为什么会有一层网,这类似渔网的东西在实际战场上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对我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罪行,数以万计的人民惨遭毒手,这些事情会一直铭记于人们心中。不过,按照道理来说日本是一个不足为惧的弹丸小国,但为什么这样一个小的国家不仅侵入了我们的国家还在我们的地盘上作威作福了很多年?说到底跟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日本人也是非常聪明的,他们的一些

  • 蜀汉灭亡后 五虎将的后人结局如何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够割据一方,成为一方霸主,自然离不开一干文臣武将的鼎力相助,尤其是五虎将所流传下来的故事也是让人热血沸腾,然而正史中所记载的他们的后人又如何呢?关羽后人(关平、关兴、女儿)长子关平,战败后与关羽一同被擒被杀,很多关帝庙中也供奉着关平,在演义和民间流传中,关平为关羽的义子,然而在

  • 丁固曾经救了刘邦一命 为什么刘邦称帝后反而会杀了这个救命恩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一路升到皇帝的位置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但他这个这个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一个小人无疑,对待与自己有恩的人也是直接斩杀。项羽战败后刘邦向项羽的旧部下,以及楚人释放一个信号,他不再问罪于那些忠于项羽的人。可以说,在处理项羽旧臣的方式上,刘邦近乎完美。但是有一件事让人意外,丁固是项

  • 同样是丞相,陆逊为什么不如诸葛亮有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谈到三国,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后世人对三国非常的痴迷,在三国乱世中,出现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了,可能这就是乱世出英雄吧,对于他们的事迹我们背得比课文还熟悉,相信很多人都喜欢诸葛亮,像三顾茅庐,舌战群雄等,今天我们来说说陆逊,同样是当时期的丞相,那诸葛亮为什么名气比陆逊高很多,甚至是有天壤之别呢?陆逊丞相

  • 明知耗尽国力,但诸葛亮为什么还坚持六出祁山?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整个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为例,诸葛亮成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在赤壁之战中,正是诸葛亮的出现并帮助孙刘联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自此之后,按照隆中对的方针,刘备西进益州,占领了两川和汉中的部分地区,从而顺利建立了蜀国。但是在整个三国历史的中后期,诸葛亮却一直的在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具体到

  • 他是民国总统曹锟的弟弟,号称财神爷,为什么最后狂嚼大烟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曹锐就是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弟弟。曹锐是一个很有“潮”范的人,他有一张清瘦的脸庞,鼻子底下,留着一个又浓又密胡子尖长长的牛角胡。牛角胡的发明人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这种干练而趾高气扬的牛角胡,可以让人显得非常狂傲,国内的军阀对这种拉风的胡子,尊崇一时,而成为那些军阀们的标配,甚至可以说,你不留牛角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