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知耗尽国力,但诸葛亮为什么还坚持六出祁山?

明知耗尽国力,但诸葛亮为什么还坚持六出祁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81 更新时间:2023/12/26 4:25:58

在整个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为例,诸葛亮成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在赤壁之战中,正是诸葛亮的出现并帮助孙刘联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自此之后,按照隆中对的方针,刘备西进益州,占领了两川和汉中的部分地区,从而顺利建立了蜀国。

但是在整个三国历史的中后期,诸葛亮却一直的在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具体到行动就是“六出祁山”,当然史书记载中,孔明在讨伐曹魏的过程中,只有两次出兵到祁山的情况。不过,本文并不是严肃的学术文章,主要还是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来讲。

对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少人认为诸葛亮这是在掏空蜀国的国力,而且北伐中原根本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国,反倒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进程。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下《三国演义》中的六出祁山。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攻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马上叛汉附魏;第二次时,什么城池也没打下来就回去了;第三次,双方一阵乱打,各自回家;第四次,刘禅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诸葛亮只能班师回朝,不过还是杀了魏国名将张郃;第五次,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总的来看,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不仅没有帮助蜀国扩大多少国土和人口。反而因为频繁出兵,征集粮草,战争损耗等原因,导致六出祁山成为了一场“只赔不赚的买卖”。以诸葛亮中国智圣的称号,自然可以看清楚的其中的道理。但是,孔明的坚持也有自己的逼不得已的苦衷。

翻开三国时期的地图,就国土范围来说,蜀国可以说是最小的。当然,国土小一点也就算了,但是考虑到蜀国主要是如今的四川地区,山地多,平原自然没有魏国和吴国那么多。在古代这个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没有肥沃的平原,不仅造成经济实力的羸弱,也会导致人口和生产力的下降。

根据史料的总结归纳:

蜀、吴、魏的人口分别约为:94万、52万、443万;

蜀、吴、魏的军队分别约为:8万、20万、50万。

也就是说,不管是人口规模还是军队数量,蜀国都是最弱小的。但是,很明显的是,诸葛亮是不允许蜀国一直弱小的,这样他也对不起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之情。于是,他需要用战争来抢夺土地和人口。由于联吴抗魏的总体方针不能破坏,南边和西边不仅土地荒凉,而且也没有什么人口。所以,他只能向着北边的魏国进军。

除了抢夺人口和土地,也有可能是女人和金银外。诸葛亮作为难得的军事天才,是希望通过六出祁山来完成蜀国对魏国的攻势防御。

由于整体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蜀国之于强大的魏国都应该处于防御的态势。但是,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采用保守的防御的话,由于当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人口和经济只会得到越来越快的增长。等到魏国吃饱喝足的时候,蜀国就只能坐以待毙。

为此,秉承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观点,诸葛亮不仅自己六出祁山让魏国军队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进攻蜀国,而且还在死后让姜维继续坚持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从而实现延长蜀国生存时间的目的。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只是偏安在川蜀一个地区,魏国只需要集合好军队,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推进到成都。但是,正因为诸葛亮的频繁进攻,魏国军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在没有觅得攻打蜀国的良好机会。

最后,不管是六出祁山还是九伐中原,表面上来看确实没有取得多大的功绩。但是在实质上,二者都是在用进攻来延续蜀国的生命。尤其是诸葛亮,真的是耗尽了的毕生的心血,以此来践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

(漫谈三国:一)

:情怀历史id:qinghuailishi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民国总统曹锟的弟弟,号称财神爷,为什么最后狂嚼大烟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曹锐就是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弟弟。曹锐是一个很有“潮”范的人,他有一张清瘦的脸庞,鼻子底下,留着一个又浓又密胡子尖长长的牛角胡。牛角胡的发明人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这种干练而趾高气扬的牛角胡,可以让人显得非常狂傲,国内的军阀对这种拉风的胡子,尊崇一时,而成为那些军阀们的标配,甚至可以说,你不留牛角胡,

  • 唐朝每晚需临幸9名嫔妃,对比现代青年,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封建帝国的繁华强盛顶峰,应该就是唐朝了,那个时代不仅经济富足,人们的思想也是十分开放的。唐朝是一个兼容并蓄的王朝,可以说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现在很多人都向往那个遥远的年代。唐朝非常的人性化,这个在对待女性问题上,表现的非常的突出。当时的女性婚后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美满,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在以后的封建

  • 让韩世忠名扬千古的黄天荡之战是一场败战 为什么却称黄天荡战役是一场大捷?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公元1130年,宋军在长江黄天荡东西水域,截击金军归师。金军欲返回北方,韩世忠率兵堵截,金军火攻突破后成功返北,对南宋来说这是一场失败的战役。黄天荡之战明明败了,为何还说是大捷?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以至两帝被挟,靖康成耻。后赵构承接父兄之业,于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是为宋高宗。北宋灭亡

  • 古代太监有哪几种称呼,太监有哪些品级?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太监,在人们的印象里,通常都是那种阴阳怪气的人,常常是奸恶的代名词。其实在古代太监有不同的称呼,那么古代太监有哪几种称呼?太监有哪些品级?太监原称“宦官”,称呼太监是明朝以后的事情。太监,原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在唐朝、辽时期都有太监官职的设置。明朝是宦官最为盛行的时代,明太祖朱元璋为了便于管理宦官,

  • 齐国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代霸主,齐国的霸业为什么一世而衰 不能持久?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齐国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代霸主?为何齐国的霸业不能持久?春秋时期有各种各样的霸主其中以春秋五霸最为有名。那么为什么历史选择齐国成为春秋的第一霸

  • 慎到是战国法家代表人物 是被历史淹没的伟大思想家 慎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慎到是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史记》说他专攻“黄老之术”。是从道家中出来的法家创始人之一。齐宣王时他曾长期在稷下讲学,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慎到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慎到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早年曾“学黄老道德之术”,也算是从道家思想走出来的法家思想代表人物。著有《慎子》,而现存《慎子》只有七篇,

  • 揭秘:鸿门宴中谁是最后的赢家?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导读:三国时期可谓是群雄纷起,战乱不断。在这个时期出了许多奇才与枭雄。虽然这一时期比较混乱,但是依然备受人们喜爱。其中最有名的一幕要属鸿门宴,关于这一顿饭局,历史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到底谁才是鸿门宴中最后的赢家,我们一起去分析一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在先,六国光复在后,随后项羽挺进咸

  • 他是民国“西北王”的堂叔,冈村宁次为他写下了哪四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侵华战争爆发后,全国军民理应同仇敌忾全面抗战,除了正规作战部队外,西北地区就有这么一支杂牌军,他们使用并不精良的装备去抵抗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竟然杀得小鬼子闻风丧胆,实在是强悍。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北战场活跃着一支由马彪带领的骑兵部队,给日本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马彪出生于1885年,于1948去世,字炳臣

  • 面临野蛮并购 大明董事长崇祯有几种可能不被赶下台?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我们都知道,明朝为数不多的几名明君,崇祯要算一个,他如果不是面对着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说不定能够将明朝治理好。虽然历史无法重来,但是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崇祯忍辱负重没有选择上吊,大明有无可能继续国运呢?虽然明朝灭亡已经372年了,但仍然有各种说法。什么一个快递员下岗导致的灭亡,明亡实亡于万历,东林党

  • 为什么古代的和尚有房有钱还能泡妞?这里有个例子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佛教本不是我国传统宗教,而是从印度传来的,不过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和本土化,现在中国的佛教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同外国的佛教已经大相径庭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四次“灭佛运动”,最早的一次是公元446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拓跋焘为什么要灭佛呢?其实那一回是和尚们躺枪了。一开始,拓跋焘只是去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