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鸿门宴中谁是最后的赢家?

揭秘:鸿门宴中谁是最后的赢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50 更新时间:2023/12/29 10:10:41

导读:三国时期可谓是群雄纷起,战乱不断。在这个时期出了许多奇才与枭雄。虽然这一时期比较混乱,但是依然备受人们喜爱。其中最有名的一幕要属鸿门宴,关于这一顿饭局,历史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到底谁才是鸿门宴中最后的赢家,我们一起去分析一下。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起义在先,六国光复在后,随后项羽挺进咸阳,分封天下,刘邦暗度陈仓,占领三秦,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帝位之争。在这之前发生的鸿门宴虽是一场有惊无险的饭局,却是楚汉相争的缩影,或者说是战争结果的提前预演。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鸿门宴上项羽一时之仁放虎归山,最后在四面楚歌中兵败自杀,所以,项羽输了,输的一败涂地。刘邦在项伯樊哙张良等人帮助下逃离鸿门,并一举夺取天下,貌似是赢了这盘棋,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输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着,功成而德衰。刘邦在夺取天下时能与部下竭诚相待,共为兄弟,一旦建立汉朝,便心生嫌隙,为了帝位和权力而活。外朝的开国元勋能歼灭就歼灭,内宫的吕后戚夫人争风吃醋衍生为太子之争。无论是外朝还是内宫,刘邦都真正成了高高在上的孤家寡人,为了江山永固不择手段,不念旧情,时时提防他人。疑心生暗鬼,可以说刘邦赢了天下却输了自己。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是刘邦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段肺腑之言(刘邦此生谎言太多,但是这句绝对是心里话),在这汉初三杰,乃至整个楚汉棋局中的过客,唯有萧何是赢家。

要说萧何的目光,真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初为小小功曹,他不结交高官望族,反而与屠夫樊哙、车夫夏侯婴,狱掾曹参、吹鼓手周勃等市井小人物成莫逆之交,尤其是对泗水亭长刘邦别有一番感情。萧何独具慧眼地看出刘邦风度不凡,为帝王之相,便将自己的一生压在了这个小混混身上,不仅格外照顾他,还利用职权袒护他和他家人。

事实证明,这种“奇货可居”的眼光为他换来一生的荣华富贵。萧何自此以后紧随刘邦身旁,出谋划策,凭借“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的功劳位居众卿之首,被封为“开国第一侯”,封妻荫子,食邑万户,并且可以剑履上殿(古人席地而坐,入室须脱鞋,贵族、大臣佩剑,秦制上殿不得佩剑。剑履上殿,即穿鞋佩剑直入殿堂,这是一种君王对臣子极高的礼遇。

三国时,董卓就曾“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功高宜震主,萧何也不例外,面对刘邦的猜忌曾入狱,但不久就被释放,“使持节赦出相国”,刘邦亲自迎其出狱,并称其为贤相,明确指出错不在相国而在自己。要皇帝认错本就很难,何况是让刘邦自己打自己的脸。

刘邦晚年欲改立太子,多亏萧何、张良等人诤谏才没成功,这让吕后和继位的惠帝感恩戴德,并且继任丞相。萧何寿终正寝后谥号文终侯,后代袭封为酂侯。《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后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后,封续酂侯,功臣莫得比焉。”由此可见萧何在刘汉王朝的地位,不仅自己风光,连自己的后代一起风光,哪怕是后代获罪,也可一笔勾销,永享爵位,这在封建社会绝对是凤毛麟角。

韩信一生集王侯将相于一身,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这哥们为人过于高调,凡是必出风头,连刘邦也不放在眼里,终招致杀身之祸,夷灭三族。其实这种人本性不坏,没有心计,重视义气,理想也不宏大,属于思维简单、四肢发达类型,他高调的所作所为无非是想炫耀一番,但是他的主上刘邦却是个小心谨慎,善于捕风捉影的人,这样一对君臣难免会心生嫌隙。最终韩信以谋犯罪论处,功名毁于一旦。

张良,因得到黄石公所赠《太公兵法》而成为一个文韬武略的“谋圣”,在风云际会的乱世以独到的智谋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帮助吕后之子刘盈登上帝位,这样一个劳苦功高的元勋本可以像萧何一样风光,但却摒弃人间俗事,一心研究黄老之学,修身学道,欲飞身成仙。也许这其中有“兔死狗烹”的前车之鉴,但是更多的在于他自己的喜好兴趣。

张良是韩国贵族,因韩国为秦所灭,所以处处想着光复祖国,甚至去刺杀秦始皇。之后张良慧眼识英雄,借刘邦之手灭了暴秦,为感念刘邦之恩,帮其打败项羽一统江山。历史进行到此处,张良大愿已成,大恩已报,接下来便可以一门心思钻研自己的黄老之学,沉溺于自己的兴趣了。他推脱掉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希望把自己的封地改为留地(张良刘邦相遇之地),以此纪念自己与刘邦的相遇相知之情,由此可以看出张良本人并不在乎功名利禄,而是有种潇洒超然的道家之风,否则以其智慧成为第二个萧何并无难事。这样一个本无心政治的人莫名其妙地卷入这场争斗之中且赢得毫无悬念,真是造化弄人。但是张良自己都无心在输赢上,我们也就遵循他的想法,把他排除在外。

再看其他的王公大臣,汝阴侯夏侯婴以太仆之职先后辅佐了刘邦、刘盈、吕后、刘恒,死后谥号文侯,但是子孙不肖,其曾孙夏侯颇在娶平阳公主为妻期间与人通奸畏罪自杀,封国撤销。曲逆侯陈平的经历与夏侯婴类似,辅佐四朝,历任丞相,但是其曾孙陈何抢占他人妻子,被处以死刑,封国废除。舞阳侯樊哙虽和刘邦互为连襟,但是也被刘邦猜忌图谋不轨,如果不是刘邦早死一步,恐怕樊哙早就人头落地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民国“西北王”的堂叔,冈村宁次为他写下了哪四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侵华战争爆发后,全国军民理应同仇敌忾全面抗战,除了正规作战部队外,西北地区就有这么一支杂牌军,他们使用并不精良的装备去抵抗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竟然杀得小鬼子闻风丧胆,实在是强悍。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北战场活跃着一支由马彪带领的骑兵部队,给日本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马彪出生于1885年,于1948去世,字炳臣

  • 面临野蛮并购 大明董事长崇祯有几种可能不被赶下台?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我们都知道,明朝为数不多的几名明君,崇祯要算一个,他如果不是面对着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说不定能够将明朝治理好。虽然历史无法重来,但是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崇祯忍辱负重没有选择上吊,大明有无可能继续国运呢?虽然明朝灭亡已经372年了,但仍然有各种说法。什么一个快递员下岗导致的灭亡,明亡实亡于万历,东林党

  • 为什么古代的和尚有房有钱还能泡妞?这里有个例子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佛教本不是我国传统宗教,而是从印度传来的,不过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和本土化,现在中国的佛教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同外国的佛教已经大相径庭了。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四次“灭佛运动”,最早的一次是公元446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拓跋焘为什么要灭佛呢?其实那一回是和尚们躺枪了。一开始,拓跋焘只是去平叛。

  • 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战功赫赫 勇冠三军却可惜英年早逝 萧朝贵为什么会命丧长沙城?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萧朝贵是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所封五王中之为西王,称八千岁。地位高隆,位居洪秀全、杨秀清之下,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之上。可惜在长沙城被清军大炮击中,不治身亡。萧朝贵是广西武宣庐陆峒农民。清道光季年,两广一带发生大饥荒,农民没有吃的。萧朝贵就纠合难民中一些

  • 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时候是真的摔还是故意做给身边人看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摔阿斗的情节很多人都知道,当时刘备说了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当时刘备是真的要摔阿斗还是故意做给旁人看的?黄巾起义爆发之时,刘备开启了逐鹿中原的生涯,带着少得可怜的人马东奔西跑,被人打得东躲西藏,没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尝尽了失败的滋味,这对于心怀大志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刘备

  • 三国时期曹操明明有实力 但他却一生都没有选择称帝 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三国时期曹操的实力在当时是独占鳌头,汉献帝也被他控制了多年,按照当时的情况曹操完全可以称帝,但他却一直没这么做,而是被他的儿子曹丕给完成了,为什么曹操一直不肯称帝呢?显然不是什么反对力量太强大,局势不稳等之类的外部因素,称不称帝,其实真正原因还在于曹操自己内心的一念之间。下面,掌心结合史料,试着分

  • 秦穆公为什么能称霸西戎,为什么说秦穆公是春秋时期最尴尬的霸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向东扩张屡遭挫折,于是秦穆公便战略转移,谋求向西发展。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开辟国土千余里,遂称霸西戎。与晋文公称霸中原差不多同时,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大举向西部发展,消灭多国,辟地千里,逐步成为雄踞西部地区的一方之霸。秦虽地处西陲,但穷根究底起来,他

  • 清末铁帽子王父子四人,最帅王爷败家败出新花样,他死后儿子靠捡破烂为生!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我们都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后期丧权弱国,对外完全缺乏斗志,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我们要说的清朝末期最败家的王爷载搏,他是有多败家呢?清廷垮台后,奕劻和三个儿子——载振、载搏、载抡都先后逃到天津,寓居在天津租界。父子四人基本上再没做过什么事,最后基

  • 为什么说元朝之后蒙古再无帝国,元朝灭亡后蒙古为什么再也无法崛起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都到哪里去了?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不仅结束了中国古代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发展和民族大融合,还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华帝国。但是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都到哪里去了?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起,短短数十年

  • 明光宗朱常洛:三十九年苦熬终登帝位 在位一个月就暴毙身亡 被称为一月天子 明光宗朱常洛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明光宗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是大明王朝中一位十分短命的皇帝,只在位一个月就暴毙而亡。明光宗朱常洛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纵欲过度吗?那一年,万历皇帝正青春20岁,刚亲政不久的他心情格外舒畅。那一日,万历去给母亲李太后请安,恰巧太后不在。太后宫里洗手的丫鬟王氏长得极为漂亮,万历一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