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慈安太后为什么突然猝死?慈安太后猝死之谜

慈安太后为什么突然猝死?慈安太后猝死之谜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85 更新时间:2024/1/17 13:44:38

慈安太后,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扬阿女,奕詝登极前,便是侧福晋。嫡福晋萨克达氏在咸丰登极前去世。咸丰帝登极,先将侧福晋钮祜禄氏封为贞嫔,后晋为贞贵妃,咸丰二年(1852年)册封为皇后。慈安太后从受册封为皇后起,虽然曾短暂居住在西六宫区的长春宫,但从同治亲政,到光绪七年(1881年)暴崩,钟粹宫是慈安太后一生中最重要的居住宫院。同治帝曾到钟粹宫慈安太后前,陪侍午膳。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初二,同治帝又到钟粹宫问慈安皇太后安,随后奉慈安和慈禧到漱芳斋,侍午膳。

慈安皇后在咸丰十年(1860年),随帝逃往避暑山庄。转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死,她为未亡人,年二十五岁。载淳继位,就是同治帝,两宫并尊:尊慈安为“母后皇太后”、慈禧为“圣母皇太后”,加以区别。因慈安太后住居在东六宫的钟粹宫,俗称慈安太后为“东太后”;慈禧太后住居在西六宫的长春宫,俗称慈禧太后为“西太后”。

慈安太后有三件事被历史记忆,也被后世关注:

第一件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治帝继位年的十一月初一日,明清政治史上发生一件大事:“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这不仅是改变清朝祖制,而且是明清皇朝史上的空前之举。第二件是同治八年(1869年),慈禧大太监安得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将其捉拿,慈安太后立命诛之。第三件是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慈安皇太后在钟粹宫突然崩逝,年四十五。安得海的死和慈安的死,两者之间,有关联吗?有人、有书说有。先说安得海的死。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同治八年,内监安得海出京,山东巡抚丁宝桢以闻,(慈安)太后立命诛之。”从此慈禧同慈安结下嫌怨。事情经过是:慈禧贴身太监安得海,受慈禧派遣,乘楼船南下,行至山东泰安,山东巡抚丁宝桢密派人跟踪追捕抓获,将其送到济南。安得海言:“我奉皇太后命,织龙衣广东!”丁宝桢上奏朝廷,慈安太后问:“法当如何?”诸臣叩头奏:“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擅出者,死无赦!”巡抚丁宝桢“弃安得海于市”,丁宝桢杀了安得海,暴尸三天。慈禧当时没有怨恨、报复,反而让他升为总督。为什么?有人分析道:慈禧年轻守寡,传闻同安得海“有一腿”。安得海暴尸三天,公示安得海确是一个太监,从而为慈禧太后洗刷了不白之传言。

再说慈安太后的死。慈安的死,死得突然。《清史稿·德宗本纪》记载: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辛未(初九日),慈安皇太后不豫,壬申(初十日),崩于钟粹宫”。人们传说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慈禧害了一场大病,据说是患“蓐(r)劳”,《王力古汉语字典》说:“蓐,孕妇生产。”医生薛福辰“说假病、下真方”,用补药,效果好。慈禧病愈,慈安知道慈禧失德,仍置酒感悟她。慈安保存咸丰临终前给她的手谕——内容是如果慈禧跋扈,就用此谕诛之。慈安把这份手谕给慈禧看了,又当着慈禧面烧了。慈禧对慈安的举动既惊讶又感动。数日后,慈禧请慈安到长春宫,拿出点心招待慈安。慈安有午睡醒后吃点心的习惯,就吃了点心,连说:“好,好!”慈禧说这是她娘家送来的。过了几天,慈禧派人送点心给慈安。

慈安吃了慈禧派人送来的点心后,腹痛恶心,遽然死去,年四十五。慈安死后,没等娘家人来就入殓,更加引起人们的猜疑。据载:孝贞(慈安)崩,诸臣皆大惊,抵宫见孝贞已小敛,慈禧坐矮凳上。按惯例,后妃薨,即传戚属入内瞻视后小敛,但孝贞薨,椒房无预其事者。又云:孝贞故喜小食,薨日,慈禧以糕饼进御,逾数时薨。(《述庵秘录》)然而,慈安得的是什么病,慈禧是否害死慈安,慈安是否保存咸丰帝手谕,宫廷诡秘,没有确证。这正给戏曲小说和影视创作留下想象空间,也成为学者难以解开的历史悬案。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慈安太后死因悬案,给后人留下点思考。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如此腐败:顺治为什么还要向前朝学习?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明朝前期在朱元璋,朱棣的管理下国力强盛,是军事大国强国。后期明朝政治愈发腐败,导致亡国,清朝入主北京。入关后的政权不稳,以致于在利用和清理、防范降臣方面煞费苦心。最终,当清朝在生存危险期渡过之后,在顺治十年左右,清廷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因此才开始对降臣的素质问题予以关注。降臣主要分三部分:东北降臣

  • 三国群雄你想追随谁,该选谁当自己的主公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抢夺城池来扩张自己的地盘,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刘备西蜀建立蜀汉欲延续汉朝基业,曹操占据北方大部建魏,孙权独坐江南一隅为东吴。这些人互相争斗,必有胜者,将来称雄于世上!若生在东汉,又该选谁当自己的主公呢?必须考虑跟着谁混,才有出息可以功成名就,光宗

  • 安禄山真的有儿子吗,安庆绪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是安禄山挑起的这场政治战争。安禄山是胡人,他的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人,父亲是一位康姓人士,很早就死了。后来母亲改嫁,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安禄山和安思顺等人拜为兄弟,从此安禄山就跟着他们一起为安姓。在近期播出的古装大剧《大唐荣耀》中,安禄山这个胖子给人留下了很深

  • 考古学家发现疑似亚历山大大帝巨型陵墓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2日报道,近日,遗址考古学家在距希腊首都雅典以北370英里(约595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巨型大理石陵墓。据专家推断,该墓可能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马其顿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er)的陵墓。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吸引了希腊民众广泛的关注。据悉,此

  • 丘处机之谜:成吉思汗为什么三次相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神仙”这个修饰词对于丘处机这个级别的道士来说似乎是不会太在意的。这是成吉思汗在会晤了这位道界高人之后,对其发出的由衷赞叹。是什么样的人会让成吉思汗这等重量级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可思议的是,对于信奉喇嘛教和萨满教的成吉思汗为何接受了这样一位道教人士的指点迷津并且有了“迷途知返”的迹象。史书曾将

  • 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 哪一种让人啼笑皆非?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去妻”即古代的离婚。孔子在《家语》中说:“妇有七出,三不出。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远远没有今天妇女高,因此,古代“去妻”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时让人啼笑皆非。《汉书》:“霍光以女妻金赏,赏以霍氏有事萌芽,上书去妻。上亦自哀之,独

  • 汉昭帝刘弗陵的死亡之谜 刘弗陵的陵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汉昭帝刘弗陵死于公元前74年,死时只有二十一岁,在位也仅有十三年,这让后世许多喜欢他的人感到惋惜。关于汉昭帝刘弗陵的死因,史书上的记载大多只有四个字:“因病驾崩”,于是有人对此产生怀疑。汉昭帝刘弗陵刘弗陵死后有不少史学家认为,霍光有负昭帝的信任。苏辙更是说刘弗陵的短命夭折,是霍光的过错。因此,后世许

  • 靖康之耻背景是什么 靖康之耻和宋徽宗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宋徽宗的画像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宋徽宗不仅没有反思造成这两次运动的原因,反而以为

  •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 诸葛亮毛遂自荐先吃闭门羹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魏

  • 柴进是个如何的人 柴进为什么坐不上是梁山泊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柴进,小说《水浒传》中的108将之一,沧州横海郡人。祖籍为晋州平阳郡洪洞柴家垣,相传是唐朝霍国公柴绍的后裔。直到唐末,柴荣即周世宗的祖父柴仳,举家迁移到邢州尧山柴家庄。随后柴荣第五子曹王柴熙让又回到自己的封地,沧州横海郡。因此,总的说下来,柴进是属于曹王柴熙让的这一脉。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大家都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