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一百年前在印度的一个商业尝试,让英国人果断放弃中国茶

一百年前在印度的一个商业尝试,让英国人果断放弃中国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96 更新时间:2024/1/15 12:26:55

/刀背藏身(原创团队作者)

市面上有款饮料叫“萨姆奶茶”,味道如见仁见智,只是这个“阿萨姆”的名字大有学问。阿萨姆是印度的一个邦,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号称世界上第二大商业茶叶产地。

排名第一的是哪里?必然是中国了。中国第一,印度第二,两者之间免不了有些故事了,这个事还要从一百多年的英国人说起。

大家都知道,中英之间的鸦片战争中开打,源自于中英之间巨大的商业利益。除了鸦片这类歪门邪道的东西之外,中英之间的正贸易商业中,茶叶是一项重要的贸易品,英国人对于中国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1868年的时候,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是3.52磅,中国茶叶占93%,印度茶占7%。可见当时中国茶叶在英国茶叶市场上的绝对统治地位。但仅仅20多年以后,英国人的茶叶消费习惯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人均消费茶叶为5.73英镑,而中国茶叶所占的比重却急速下降到11%。那么,短短20多年时间,中国茶叶在英国不受欢迎了呢?

我们先来看是哪些地方的茶叶取代了中国茶?答案很有意思,印度茶与锡兰茶——这两个产地当时均是英国的殖民地。

原来,中国茶叶在英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一直被英国商人耿耿于怀,这意味着中国茶商在中英贸易中占有市场主动权,英国国内茶叶市场的价格受制于中国茶商,因而一直居高不下,不利于英国茶叶市场进一步扩大。

在全球市场日益形成的19世纪中后期,英国人当然不愿意长期受制于中国茶商。为此,英国人就在自己的印度殖民地中开始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实验,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阿萨姆地区,这里茶叶农场面积广、土壤肥,自然地理条件良好,再加上英国人先进的灌溉技术、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很快就让阿萨姆地区成了世界茶叶市场上稳定的红茶供给地。

其次,中国茶叶价格高昂主要是因为中国茶商控制的中间环节层层盘剥,英国人深知其中道理。在印度种植茶叶,主要就是为了出口英国本土市场,茶叶种植园直接将茶叶用来出口,少了中间商的投机盘剥,因而能够大幅降低卖到英国的茶叶价格,这是渠道扁平化的好处,英国人也懂。

这些因素汇聚起来很快就在价格端得到了反应。19世纪80年代,印度茶在英国市场上大为流行开来。1876年的时候,印度茶每磅价值1先令5便士,到了1886年就降低到9.5便士,下降了一半。不仅价格便宜,从质量上来看印度茶也不输于中国茶,有人称用印度茶一分,就可以抵中国茶三分。

由此,到了19世纪末期,原本在中英贸易中居于垄断地位的中国茶垄断地位不再,英国的茶叶市场渐渐被印度、锡兰以及日本生产的茶叶取代。

这事还没完,英国茶商通过“自生产”尝到的甜头还远不止本土市场的茶叶价格下降,他们还渐渐改变了中英茶叶市场的均衡态势,掌握了主动权。

英国市场对于中国茶叶的需求大幅下降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茶叶要降价,市场已经从中国茶商的卖方市场转移到了英国茶商买方市场,英国有底气了,耍起手腕来压低中国市场的茶叶价格了。

英国人耍的手腕也很好理解,汉口是中国茶叶交易的中心,当茶叶交易季节,大量的茶叶运输到汉口准备卖给西方人时,洋商就以茶叶质量不好为由,要低价收购中国的上等茶叶;再有,过磅称重时候,英国人会故意缺斤少两,偷吃掉一部分茶叶;给中国茶商交款也会严格限制支付手段,一拖再拖。中国市场的商人敢有抗议,洋商就联合起来拒绝收购茶叶,断了中国茶叶的出口销路。如此,中国茶叶商人日子很不好过,茶业收购价格基本被腰斩,以1897年为例“宁州茶以前卖六十两,现在只能卖三十四五两;华阳茶实本三十二两,今只售十三四两;安化茶实本六十两,今只售五十二三两。”

习惯了享受对外贸易高额利润的中国茶商,日子越发难过了。在面对茶叶垄断市场中,英国人通过“创新”培育出自己的茶叶“品牌”,从而改变了消费市场的偏好,不仅拓展了市场,而且打破了中国茶商对于价格的垄断。这是中国传统经济在世界市场的失败,确实创新驱动在世界经济的胜利。

参考:

1、礼堂、时磊:《信息不对称与近代华茶国际贸易的衰落——基于汉口港的个案考察》,《历史研究》2016年第1期。

标签: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拒绝南迁南京,究竟被谁人所误?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文/听听那冷雨时间回到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的那个深夜,北京城已经被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再也没有谁能挽救大明朝了。崇祯皇帝在遣走自己三个儿子,赐死妻女之后,来到煤山上的一棵大树下,以自缢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崇祯帝难道就只有上吊这一个选择吗?如果陈新甲议和成

  • 大明嘉靖往事:“礼”是打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上一集我们说到,登基伊始,嘉靖皇帝便派人去安陆州迎请自己的母亲,又命礼部议上父亲兴献王的尊号。礼部遵从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意见,提出了一个方案,让嘉靖皇帝称弘治皇帝为“皇考”即皇父,而称自己的父母亲为“皇叔父”、“皇叔母”。这个方案引起嘉靖皇帝的极大不满。就在嘉靖皇帝孤立无援之时,一位名叫张璁的“观政进

  • 为什么皇帝爱抄家,抄家的手段都有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凡是拥有皇帝梦的人,不外乎都是因为皇帝的权利可以达成自己心理上或物质上的种种满足感,而在这其中最令人向往的就是对他人生杀大权的掌控,而在生杀大权之外还有一件能够极度满足皇权至上的事情,那就是抄家!抄家正式的说法应该叫:籍没家产。这种形式在明清之际经常被皇帝拿来当做威

  • 锦衣卫还要养大象,!关于锦衣卫的五大误解,你中枪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文/沧溟道人(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作者)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机构,担负着护驾、侍卫、巡察、搜捕查案等任务。虽然曾一度被朱元璋撤销,但很快又被永乐皇帝朱棣重新恢复,并在此后与明朝共始共终。这些年,由于各类影视剧的渲染,锦衣卫的名声越来越响。锦衣卫有巡捕搜查、秘密办案的职能,本来就有点“皇家密探”的意思,再

  • 袁枚算老几?到底谁是清代最好色的男人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最近网络流传一篇《扒一扒清代最好色文人》,里面提到袁枚小妾成群,70多岁时,还占有与其祖父科举同年的小姑娘。笔者觉得以性行为的频次及烈度来讲,袁枚无法担当清代最好色文人的名头,纪昀在频次与烈度方面远超袁枚,更甚者,纪昀当得上清代最为好色男人的名头。据史料记载,纪昀“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

  • 大清为什么不惜以龙脉做借口,也要禁止汉人进入东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在金庸的《鹿鼎记》中康熙皇帝曾对韦小宝所说的严禁汉人前往山海关以外的的原因,是因为关外是大清龙脉所在,而且藏有大量的财宝,并且还需要所谓的《四十二章经》为地图才能找到藏宝地点的所在。龙脉之说自古有之,甚至还有人说湖南是中国最后一条龙脉的所在,当然这些说法在我们现在看

  • 大唐名相房玄龄:皇上啊,民主就这么难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大唐名相房玄龄:皇上啊,民主就这么难吗?文/马少华唐太宗李世民向来以敢于纳谏著称,只要你说的有理,就是指着鼻子骂他也没多大关系,但在李世民晚年的一件事却很值得讨论。贞观19年,李世民要率兵亲征高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和朝鲜,至于人家怎么惹他了先不管,李世民在临走前嘱咐宰相房玄龄:我不在你就是老大,山中

  • 揭秘:故宫闹鬼事件的真相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说到闹鬼,从古到今的传闻不尽其数。自称亲眼见到鬼的也有很多。人们对鬼是既感兴趣又恐惧,渐渐的鬼也变得越来越神秘。鬼也渐渐的成了我们倒霉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就说说曾经传的沸沸扬扬的故宫闹鬼事件。故宫是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宫,是世界上保留下最完整的大型古代木质建筑群。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故宫虽然

  • 重建冰人奥兹的头部模型 距今有5300年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荷兰艺术家重建了冰人头部模型,发现他拥有棕色的眼睛,这与以前的重建模型有很大出入。1.冰人奥兹的重建图冰人奥兹的最新重建模型显示,他的外貌比实际年龄显得更加苍老,皮肤像皮革一样且布满皱纹、眼睛深陷,这一形象同以前显示他是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男性的重建图相差甚远。荷兰艺术家亚尔芬斯和亚德雷·肯尼斯制

  • 揭秘中国历史上只娶了一个女人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众所周知,中国皇帝三宫六院,三千佳丽,可谓穷奢极欲,即使是伟大如汉武帝,唐太宗等千古帝王,其后宫也是美女如云,但凡事总有例外,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位皇帝,一生就只娶了皇后一个女人。西魏废帝元钦(525年―554年),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母为皇后乙弗氏,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