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始皇陵和武则天乾陵都有他的雕像,他到底是谁?

秦始皇陵和武则天乾陵都有他的雕像,他到底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68 更新时间:2024/1/17 8:06:19

阮翁仲,这个名字应该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很陌生。但就是这个陌生人,他的雕像却出现在了秦始皇陵和武则天的乾陵。

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翁仲的来历得从秦始皇时所铸十二个铜人说起。《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二十六年时”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正义》引《三辅旧事》、《水经注·河水(四)》都人为每个铜人各重二十四万斤,俗称”翁仲”。

阮翁仲不仅出现在秦始皇陵和武则天乾陵,在很多其他的皇家陵寝中都有出现。

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云:”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于秦代。翁仲路,是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必经之路。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3.18米以上,据说是最高大的石翁仲了。

众所周知,武则天有一块无字碑。碑额未题碑名,碑额阳面正中一条螭龙,左右侧各四条,共有九条螭龙,故亦称“九龙碑”。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气勃勃。碑的两侧有升龙图,各有一条腾空飞舞的巨龙,线刻而成,龙腾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阳面还有线刻的狮马图,其马屈蹄俯首,温顺可爱;雄狮则昂首怒目,十分威严。碑上还有许多花草纹饰,线条精细流畅。

无字碑北靠东阙,南依翁仲。这里又出现了翁仲。

阮翁仲其人其事,正史不见有传,明以前其它书籍也少记载,彭大翼之说不知据,况且,秦时匈奴散居于大漠南北即今内蒙古高原一带,与秦上谷、代郡、雁门、云中、九原等郡交界,而临属陇西郡,是秦与羌的交界地。

匈奴与羌之间相距甚远,中间隔着月氏,因而守临洮的阮翁仲是不会将击匈奴从而使匈奴闻风丧胆的;更何况”督邮”这个官职是汉代才设置的,阮翁仲少时秦还未统一中国,又何以“为督邮所笞”?可见阮翁仲一说本无故实之事,只能是奇传异闻。

无论是否真实的存在,古代的皇帝们用他来驱魔镇邪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

标签:

更多文章

  • 许敬宗是谁,为什么后人对他的评价差别这么大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历史是可以任人粉饰的,史书中的历史只能够作为一个参考,准确认识历史要通过多方取证并加以思考,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千差万别。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中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

  • 上古战神蚩尤到底是杀神还是祖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我国的上古传说中,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才有了华夏族的传承,那么蚩尤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他呢?蚩尤和黄帝之战的故事经由历史传的越来越邪乎,关于这段上古的历史似乎蚩尤永远站在反叛者一面,那么这段尘封的历史中,蚩尤到底担当了什么角色?是历史的叛乱者还是文明的始祖?由于原始社会阶段,

  • 这个痴情皇帝,为了女人性命都可以不要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皇帝痴情并不是一件好事,太过于重感情的人,往往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如果是皇帝对女子痴情,对国家来说很可能是一个灾难。古往今来有很多痴情的皇帝,不过,痴情到惊悚的地步就不多了。慕容家就出了这么一位痴情得丢了江山、丢了尊严,最后丢了性命的皇帝。这哥们儿叫慕容熙,这家伙风流倜傥、多情温柔,他得到王位是因为

  • 自杀之前,崇祯为什么要将魏忠贤安葬?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魏忠贤被崇祯处死之后,尸体被潦草处理,但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前夜,崇祯皇帝却下密旨将魏忠贤的尸骨收拢后安葬,这是为什么呢?魏忠贤是明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崇祯皇帝一上台就铲除了魏忠贤的阉党势力。死前被公布罪状、发配凤阳,死后被碎尸万段、悬首示众,崇祯上台后对魏忠贤的这一系列处置,在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

  • 安史之乱的另一主角史思明是如何称帝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安史之乱给我国大唐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除了安禄山,另一个主要领导者就是史思明,那么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史思明是唐玄宗时期的人,但是他并不是大唐汉族人,而是突厥族的人。历史上,史思明和安禄山二人挑起了安史之乱,率领一众叛军,打着消灭奸相杨国忠的名号,出师攻打大唐。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胡人军队兵强马壮

  • 古代处女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守宫砂如何制作?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守宫砂是古时候验证女子是否为处女之身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什么科学之处,完全不值得效仿,那么古时候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呢?又是如何操作的呢?古代为了验证女子的贞节,会在少女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这颗红痣就叫做“守宫砂”,在古代是很常见的。那么问题来了,认为点上去的“守宫砂”是如何制作的?真

  • 慈禧天天山珍海味,但这两样东西却从来不吃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慈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庸统治者,她不仅贪婪且愚昧落后,而她的奢华贪婪,从日常饮食上就能看得出来。慈禧作为晚清第一吃货,天下美食尽入其肚矣。老太太吃饭之奢侈,地球人都知道,一顿饭伙食标准是200两银子以上。200两饭钱什么概念?晚清1两银子相当如今200块人民币。举箸间4万块灰飞烟灭,令人窒息。为慈

  • 同为太后,慈安真的是死于慈禧之手吗?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清朝的历史上,作为两宫皇太后之一的东太后慈安是与西太后慈禧一样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光绪七年三月初十日(公元1881年4月8日),一向健康无病的东太后慈安在12小时内竟突然发病及暴卒,实在出人意料。从此,慈安之死成为清宫的一件疑案。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为满洲镶黄旗人,于道光十七年七月

  •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真实目的是为了追杀朱允炆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成功篡位登基,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几年后朱棣便下令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彰显国威,实则是为了寻找并追杀失踪的建文帝也很有可能。为什么明成祖朱棣会派遣郑和下西洋?流传最广的解释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明史·郑和传》透露了有关信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

  • 吴国奠基人孙坚是如何死的,孙坚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武烈帝孙坚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物,他奠基了东吴的政权,给后来孙策、孙权的统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样一位豪杰,最终的死却是疑点重重。孙坚——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关东群豪中唯一被董卓忌惮的人物。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等战役,就这样一位叱诧一时的风云人物,关于他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