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司马家族最后一统天下 却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司马家族最后一统天下 却为什么不讨人喜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915 更新时间:2024/1/17 22:51:40

司马懿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纵观他的一生应该说也是颇有建树。

他先后跟随曹操南征百战出谋划策,曹操去世后,他多次挂帅出征击退蜀汉和东吴的进攻,更于238年一举荡平盘踞在辽东50多年的公孙渊

真可谓是: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受遗二少主,佐命三朝君。

多谋略,善权变,力荐开军屯;斩孟达,镇关中,白发征辽东。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却遭到千古诟病,骂声不断。这是为什么?

司马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隐忍而又阴狠

我们知道,刘备这个人也很持重,很隐忍,但是不如司马懿狠。

在很早的时候,曹操就看上了司马懿,想用他。

但是司马懿非常的抗拒,他不太愿意为曹操效力,他有点看不上曹操。于是就采用“装病”的方法,这一装就是七年。

他装到什么程度,就连他们家的丫鬟都以为他真的有病,只有他老婆张春华知道他是装病。

古代的人,有时候为了防止书受潮,有晒书的习惯。

有一天突然下雨,司马懿就着急了,急忙跑出去收书,疾步如飞。说明他根本没病,恰巧就被一个丫鬟看到了,这就知道了司马懿是装病。

他夫人为了防止这个丫鬟泄密,就把她给杀了。

可见,司马懿夫妇都是狠角色。

二:多谋而又善断

毛泽东对司马懿有这样的评价:司马懿敌孔明之智。

诸葛亮的智谋那是没得说的,但是有的时候太过谨慎,不如司马懿果断。

曹操也很阴狠,但是有的时候多疑,也不如司马懿果断。

三:知进退,明得失

杨修的智商也很高,但是不懂得把握分寸,最终自己作死。

就拿曹操的立嗣之争来说,杨修站在曹植这边,司马懿站在曹丕这边。

有一次曹操想试探一下他们,于是让曹丕曹植两兄弟分别带着令旗到城外去传令,但是又让守城是士兵故意不让他们出城。

杨修就建议曹植直接杀了守城的士兵,以此来体现你更有魄力,事后他们的确也得到了奖励。

而曹丕这边,司马懿就表示要容我在一天时间想一个良策,就没有杀人,而是被挡了回来。

这件事情的结果是:曹丕反而赢得了绝大多数朝臣的支持。

这就说明,杨修不懂把握全局。

而且在立嗣的问题上,陷入太深,难以自拔。

而司马懿则不然,他一边站位到曹丕这边,一边又积极的为曹操办事,懂得拿捏分寸。

四:低调有城府

我们知道周瑜这个人带兵打仗各方面都不差,但是有的实话孤傲张扬,不如司马懿低调。

周瑜带兵往往进攻意图明显。

而司马懿则不然,他偏向积极防守,懂得保全别人就是保全自己。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司马懿部下建议立即出兵追击。

司马懿要求:不能追击。

我们知道蜀兵退到祁山之后,都是山谷地带,山地兵作战蜀国是很厉害的。

而曹魏军队擅长的是骑兵作战,适合在平原地带,如果此时追击的话,占不到什么便宜,可能还要失败。

这就叫知进退,明得失。有城府!

曹魏政治斗争中几经沉浮,司马懿终于在曹芳执政期间发动东高陵政变,自此,司马家族牢牢抓住了政权。

继而司马炎灭西蜀,称帝,灭东吴,统一全国。

按道理来说,司马懿带领的司马家族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近一百年战乱局面,应该是会被历史大书特书,民间也应该津津乐道的。

然而,司马懿、司马家族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美名,相反,骂声一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1.人臣取代人君

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朝代更替,人臣取代人君的事情也不少。

在司马懿之前曹丕还逼迫汉献帝禅让呢,但是后人对曹操的评价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因为曹操唯才是举,他所建立的政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同样取代人君的还有赵匡胤李渊,在历史上的名声却没有那么差。

一说到唐宗宋祖,人们有时候还引以为豪。所以,人臣取代人君,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司马师司马昭篡权之后还弑君,所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此之前朝代更迭,上一代的皇族是不杀的,这种惨无人道的屠杀就是从他们开始的,产生一种非常不好的政治习惯。

2.奢侈淫乱

中国封建王朝很多最坏的东西都在司马政权中体现出来了。

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社会之风日渐糜靡。西晋奢靡之风最著名的是王石斗富。

司马炎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帝王的一个最高纪录:嫔妃一万五千人。

可见其荒淫程度。

他的儿子又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有名的典故:何不食肉糜。

就是天下老百姓挨饿,向他报告,他说你们怎么不吃肉粥呢。

出去巡游时他会问池塘里呱呱叫的青蛙是官家的还是私人的?等等这些看似弱智的话。

所以司马炎的继位者司马衷在历史上一直被称之为“白痴皇帝”。

3.九品中正制

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就是再选拔人才不是唯才是举。汉朝还讲究“举孝廉”,你有才能,乡里举荐你去当个官。

随着司马氏掌权,选拔制度就渐渐为士族所垄断。就把人划分等级,完全按照你的出身来选拔了,最终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

司马懿这么不招人喜欢,最主要原因还在后面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带魏建晋之后,他鉴于魏国宗室力弱,终致最终灭亡的教训,学习西周大搞分封制

大封司马皇族为藩王,前前后后一共分封了几十个王国,以对抗士族及有权者。

这些分封的王国有大有小,除统治民众外,国王可以任命官员,自建军队。而且各重要战略要地也由这些国王们来镇守。

这么做的确让反抗司马家族的人无能为力了,但“八王之乱”证明,这种政策愚蠢透顶,管得了其他士族,却让司马家族内斗!

看看这张地图就知道了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司马懿了。对,就是五胡乱华!北方大地一片狼藉!

为了维护司马家族的统治,司马炎搞分封,最终导致八王之乱,长达16年,死伤多少老百姓?

最后外族人在华夏大地上建立了16个国家!这段历史被称之为“五胡乱华”,乱,动乱,祸乱,战乱!

从士大夫到农夫,大家都玩完,谁还能喜欢晋朝?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司马炎,再往前进一步就是夺取了曹魏政权的司马懿!

就是司马家族让中华大地带进了三百年黑暗的无底深渊,三百年来大家都是亡国奴,三百年来杀人如同屠戮猪狗。

如果不是出了一个不世英才杨坚,大家还继续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文明从此结束!

如果不是杨坚,说不定现在是一群说着叽里呱啦外语的人拿着一个青铜器说,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华夏文明”,现在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因此,我们谈到司马懿,不能仅仅看他个人的成就,他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确实有所成就。

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看他对整个历史进程是推动还是掣肘。

司马懿和他的继承人所建立的政权,对中国历史造成了相对的退步。因此他在历史上恐怕是难以翻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包拯的后代是谁,为什么最后是一个丫鬟为他生了孩子?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包拯在历史上不仅有后代,他的后代还非常多。根据包氏族谱看,现在包拯的后代数量在数万人左右,其中不乏一些政商界名人。包拯没有后代的说法主要是源于包拯和宋仁宗的一段对话。包拯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59岁了,距离包拯去世只有短短5年的时间。这时候包拯其实有一个儿子,只是他还不知道罢了。包拯的一生一共有三段婚姻

  • 慈禧野史:清朝咸丰帝为什么这么宠爱慈禧?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对于咸丰帝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他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咸丰帝虽然不及康乾两帝,但至少比嘉庆和道光要好。“喻大华:咸丰在整顿吏治方面是个狠角色,处理官员的级别之高、力度之大比雍正还要厉害。喻大华:任贤擢才,洞观肆应”,改变了清朝实行了二百多年的“重满抑汉的国策。”不在那个烽火时代的人,不好评价咸丰帝究

  • 东汉统一战争有着如何的历史背景?战略决策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更始元年(23年),绿林、赤眉大起义推翻新莽王朝反动统治后,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和历史局限,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这样,整个中国依旧陷于混战状态。然而人民渴望平息战乱,恢复安定的生活,所以统一全国,重建社会秩序也就成为历史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刘秀顺应历史的潮流,开始了统一全国,恢复刘家天下的战

  • 他为盗一个宝物 强行拽了尸身一下发生诡异一幕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盗墓通常为人所怨恨,但现如今的盗墓体裁的小说又非常之火爆,究其根源即是其间恐惧而奇特的情节描绘,让许多读者骑虎难下。确实,盗墓尽管伴随着高利润,但同时又需要面临极高的危险,通常一些常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在这个幽暗的古墓中发作。例如,从前就有这么一件事,有位盗墓贼打开了一座数百年前的古墓,但墓主人的

  • 历史揭秘:暴君隋炀帝杨广是否真的弑父篡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隋炀帝名叫杨广,是隋文帝的第二子。按照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选任习惯,本不该是他来继承皇位的,但杨广却在隋文帝死后,君临天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是他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毁掉了兄长杨勇,篡权为君的。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的总管。后来,隋朝兴兵

  • 为什么明朝皇陵完好而清朝皇帝陵墓却惨不忍睹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我们都知道,大清朝皇陵在战乱年代被盗的惨不忍睹,特别是康熙、慈禧等人更是惨,但是同样是皇陵,我们很少听说明朝皇陵被盗,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有很多,明朝的十三陵的墓道相比于清朝非常不规则,有点像迷宫的感觉,人进去很容易迷糊,墓没倒成,自己再出不来了,还有明皇陵的地宫很深,修的又是非常坚固,一般盗墓贼

  • 与吕布单挑的名将无一伤亡,却为什么公认他为三国第一武将呢?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世人传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貌似“吕奉先”威震天下,无人能敌一样;还有,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里面形容某某大将都会说“有吕布之勇!”这里也从侧面证明了“吕布”被各诸侯公推为“天下第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吕布”的非议之声却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开始质疑他的真实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大西泷治郎切腹自尽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这种行为不能不提,他们认为这是光荣赴义。切腹虽然是很痛苦的,事实上这种痛苦也是刻意要造成的。日本武士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士精神,在必要的时候选择切腹自尽。这也成为了日本武士道必修的一门课,很多武士都期盼这一天到来,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是光荣的表现。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 揭秘:唐中宗李显为什么要纵容韦后偷情?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唐王朝的女子都比较恣。武则天当皇帝更让妇女同胞们扬眉吐气。只是一些小人物也东施效颦,装模作样也捧心皱眉,只是,不但没有迷倒众生,反而让人大倒胃口。韦皇后就是这群头脑发热,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诸多女人中的一个。韦皇后在唐中宗复位之后,就积极谋划夺权,做出种种举动。而对于妻子的各种要求,唐中宗也无不应从。先

  • 三国时甄宓为什么被赐死,就连下葬都发覆面殡葬,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貌可以给女人带来金钱和地位,但是也会引来猜忌和祸端。特别是在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美貌的女人,虽然比一般的女子更容易存活,但仍被当做名贵的商品,让男人随意赠送和消费。她们的命运就像是大海中的扁舟,随风飘荡,永远不知道岸在何方。甄宓,有殊色,美名动天下。先为袁熙妻,后乱三曹心。初为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