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为何看到曹丕送来的画后羞愧而死?

于禁在曹操墓前拜祭,为何看到曹丕送来的画后羞愧而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22 更新时间:2023/12/30 20:29:32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所有的将领中唯一的假节钺之人。但于禁常以军法处理下属,不得士卒众心。后世将于禁称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于禁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评价“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 。”

于禁最初就是以刚毅稳重而出名,一直树立自己刚正不阿,忠心事主的形象,没想到最后这人设竟然崩得这么惨。

五子良将中,除了乐进从开始就是跟随曹操,于禁算是投靠曹操最早的一个。

于禁原本是鲍信的私人部曲,鲍信也就是讨伐董卓联盟之中的诸侯之一,济北相鲍信。

192年,兖州牧刘岱讨伐黄巾被杀,鲍信与陈宫等人迎曹操为兖州牧,这一年,鲍信就死了,于禁到了曹操麾下。

于禁随着曹操南征北战,立功无数,因为他个人持军严整,缴获的财务也从不私藏,受到曹操重用。

于禁用兵极严,对将士都用严苛的军法,这大概也是他能屡屡打胜仗的原因吧!

公元206年,东海郡太守昌豨反叛,曹操令于禁讨伐,没能攻克东海郡,曹操又将夏侯渊派来,在夏侯渊的大军之下,城池摇摇欲坠。

眼见城池即将被破,昌豨就准备投降,因为之前在曹操麾下,与于禁私人关系甚好,于是就避开夏侯渊,向于禁投降。

昌豨投降之后,于禁手下很多人都劝告,让他将昌豨送给曹操处置,因为昌豨跟于禁麾下很多人曾经是共事曹操,有一定交情,而昌豨反叛也不是第一次了,曹操都留下了他的性命,这一次说不定也不会杀他。

可是,于禁却做出了令人大吃一惊的事,他决定“大义灭亲”,他对部下说:“你们难道不记得曹公的命令吗?

在大军包围之后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他的罪。遵从上令,是事奉君上的气节!

我跟昌豨虽然是旧友,但是岂能因此而失节?”

于禁挥泪斩昌豨,离此不远的曹操听闻消息之后,感叹道:“昌豨不向我投降,而投奔于禁,最终身死,都是命运啊!”

于禁因此而更加被曹操器重。

219年,关羽攻打襄阳、樊城,于禁率领30000大军去樊城协助曹仁。曹仁令于禁与庞德驻守在樊城的北部低洼处。

时值秋季,雨水频繁,一连十几天的大雨之后,汉水大涨,关羽水淹七军。面临此绝境,庞德宁死不屈,而于禁却举军投降,被关押在荆州江陵。

曹操得知于禁投降的消息,长叹一声:“于禁与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而不如才跟随我 几年的庞德呢!”

于禁的囚徒生活没过多久,吕蒙攻下江陵,于禁被带到了东吴。

这时候,东吴刚趁机拿下荆州,又杀了关羽,做了亏心事的孙权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刘备来伐,于是向曹操大献殷勤,不仅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面前,还对这些被关羽俘虏的曹军关怀备至。

俘虏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前将军于禁,孙权为此不惜折节下交,经常带着他骑马同行,为了表示尊重,两人并排而行。

有一次,被东吴大喷子虞翻看到,当场指着大骂:“于禁你不过是个俘虏而已,怎么配与我们大王并行?”

不仅如此,他还当场拿着马鞭要去打于禁,幸亏孙权眼疾手快,这才没有当众殴打于禁。

后来,孙权宴请群臣,东吴君臣宾主尽欢,而于禁独自伤心流泪,虞翻又站起来,指着他骂道:“你别在那装可怜了,是不是想以此博取同情,想让我们大王放你回去?”

话说虞翻这大喷子,对投降屈节之人是很看不上的,糜芳到了东吴,也是被他见一次骂一次,出门都要躲着他。

在东吴过了一年,曹操死了,曹丕称帝,东吴上表称臣。

221年,为了缓和与魏国关系,准备抵抗刘备大军,孙权将于禁送回魏国,但是于禁回到魏国之后就 后悔了,早知如此,天天受到他人嘲笑,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东吴,反正都不熟悉!

此时的于禁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又是败军之将,苟且偷生,心中压抑,瘦骨嶙峋,看在他为魏国征战多年的份上,曹丕表面上任命他为杂号将军,但是心里却对其不以为然。

曾经侍奉的君主曹操已死,于禁就去陵墓前拜祭,这时候曹丕令人送来一幅画。

只见画上画着关羽手握青龙偃月刀,一副胜利者的样子,而庞德虽然落在下风,却愤怒反抗,于禁却在旁边做降服之状。

见到此画,于禁当场一口血喷了出来,顿时羞愧欲绝,又心灰意冷,回家后再也没能下得了床,很快就死了。

裴松之曾评价于禁:“围而后降,法虽不赦;囚而送之,未为违命。禁曾不为旧交希冀万一,而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

意思是,哪怕有因为大军围城,投降者也不能赦免的军法,但是于禁如果将昌豨囚送到曹操那里,也不算抗命。于禁不为曾经的好友争取生机,肆意杀死昌豨,只是为了担心受到旁人的非议。

其实,当时昌豨之死未必有那么简单,昌豨曾经是泰山贼,几度投靠曹操,又几度叛乱,屡次征剿,这次曹操派于禁前来征讨,难道没有私下命令?

三国之时,多年战乱,因败军而投降的将领其实数不胜数,但是对于禁而言,投降的代价太大,在曹魏地位本来就高,再加上年纪已经够大,最主要的是有庞德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最终晚节不保。

名也失,命也丧!

标签: 于禁曹魏

更多文章

  • 刘禅作为一国之君,为何连杀三位重臣?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蜀汉

    刘禅,即蜀汉怀帝,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刘琰之妻留宿皇宫长达一个月,刘琰休妻子,被杀;李邈上书诋毁诸葛亮,被杀;杨仪口出怨言,下狱后自杀。刘禅作为一国之君,

  • 吴三桂降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早有预谋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吴三桂

    当时的明王朝其实已经岌岌可危,崇祯皇帝自缢后,吴三桂眼见失去了依靠,自己一个人守着山海关,看着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和清兵都要打过来,其实他心里早就想投降了,只不过是在清兵和李自成中间犹豫不决。不得不说吴三桂他是一个以自身利益为重,两面三刀的人,他其实早就在二者之间都给自己留了后路,皇太极曾写信给吴三桂

  • 荀彧作为曹操的谋士 荀彧为何反对曹操称魏公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荀彧,曹操

    还不知道:荀彧和曹操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曹操的第一谋士,荀彧为何反对曹操称“魏公”?三国英雄论荀彧,还真别说,人气那是挺高的。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还看过不少人都从荀彧入手切三国。讲智谋,谈战略眼光,普遍都认为荀彧堪称当代三大军师之一。但他更吸引人注目的一点,

  • 乾隆晚年为何主动退位,当了三年太上皇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清朝,乾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汉高祖刘邦他爹刘太公,不过这个“太上皇”是刘邦封的,纯属荣誉称号,仅表示一种尊重,实际上刘太公并没有当过皇帝。在中国王朝史上,“太上皇”虽然是个非常崇高的尊号,但当太上皇的人大多是出于被迫或无奈。比如唐高祖李渊,就是被儿子李世民胁迫退位。比如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回国,弟弟朱

  • 都说史书是胜利者写的 刘邦上当皇帝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刘邦,项羽

    对刘邦和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胜者撰写历史,刘邦夺得江山后,为啥项羽没被污名化?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君王深谙此道,项羽和刘邦亦如此。但是时局已定,西楚霸王被围困在乌江,唯一的退路就是过江投靠江东父老,但是项羽宁可乌江自刎也不肯过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项羽死

  • 吕布并没有斩杀过名将,为何能称三国第一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吕布

    东汉末年,各地势力此消彼长,很快便迎来了三国时代,无论是在真实历史还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位名将一直凭借自己的武力值,排在三国武将之首,即使关羽被后世称为“武圣”,也未曾动摇他的地位,这位名将便是吕布。吕布作为三国第一武将,比起斩杀十四名将的关羽,他甚至从未在战场上斩杀过任何名将,但他依旧是人

  • 古代将军镇守边疆手里握着大军 古人为什么很少发生叛乱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将军

    对古代将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将军手握重兵镇守边疆,为何很少叛乱,他们到底忌惮什么?赵匡胤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刘邦成就大业之后杀了无数开国功臣,种种迹象表明自古帝王心思最难测,伴君如伴虎。可是,手握重兵的将军即使预料到了自己的既定命运也都从容赴死,几乎很少发动

  • 朱元璋会和会收那么多的义子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朱元璋

    义子,指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自愿结成父子关系。这种关系有点类似于拜把子,义结金兰,即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自由组合在一起,成为亲人。但不同的是,拜把子是兄弟相称,认义子则是父子相称。其实,这种行为在现代社会也有,说白了就是认个干亲、干儿子、干姑娘、干爹之类。小时候看《隋唐演义》时,对第八条好汉、忠心耿

  • 曹丕、刘备称帝后,为何孙权却选择称臣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备

    孙权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下面详细说说。公元220年,乱世之枭雄曹孟德去世了,他的儿子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的皇位,以魏代汉,建立了魏国。公元221年,自诩为中山靖王后人的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建立了蜀汉政权,年号“章武”。听这国号,就是要打架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旗号,举国讨伐东

  • 南汉为什么叫做太监王朝 这个王朝都是太监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太监王朝,南汉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监王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监王朝南汉,为避免贪污腐败,所有官员都必须是太监。太监王朝,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王朝指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之所以称呼南汉为太监王朝,是因为这个王朝末代皇帝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就是所有的官职都让太监担任,之所以如此,就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