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宗亲对宗人府谈之色变 这个地方到底有多恐怖

清朝宗亲对宗人府谈之色变 这个地方到底有多恐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19 更新时间:2024/1/24 9:49:1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宗人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宗人府,初设在明朝,它是一个专门管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不过明朝的宗人府不怎么管事,而清代照搬明朝设宗人府,且特别爱管事。

宗人府要记录皇室子女出生时的是嫡是庶、叫何名字、封爵情况、生死时间、以及婚嫁、谥号与安葬等等大小事情。一句话概括,皇族子孙干啥大事都由宗人府来管。

皇族分为直系和旁系,满清把努尔哈赤的爹塔克世,这一支血脉的后代叫做宗室,因为他们腰间要系一条黄带,故称为黄带子。塔克世的叔伯兄弟之子孙后代们,则称为觉罗,腰间系一条红带,故称红带子。

宗人府就管这些红、黄带子一切大小事宜,尤其是宗人府掌握刑罚的权力,这才是令满清皇族恐惧的原因。

根据《大清律例》规定,宗室犯法,由宗人府审理,但要叫刑部的人来陪审;如果是觉罗犯法,则由刑部审理,但必须要有宗人府陪审。

犯法比较轻的,审讯过后,叛鞭刑(鞭子抽)、杖刑(木板打屁股)、枷号(锁木枷)、充军或流放等,都可以出银子赎罪,抵过不用受罚。

如果出银子抵罪,那么本来鞭打10下的,只要出银子2钱5分,即可抵消;本来要鞭打50下的,则需银子1两2钱5分;屁股要挨板子60下的,交3两银子抵罪;打100下屁股的,则需银5两;犯有期徒刑一年的,则需银7两5钱;充军或流放的话,不管多远多久,都要交20两才可抵消。

如果第一次犯罪不交赎罪钱,那么则由宗人府执行鞭刑,犯枷刑及有期徒刑罪的,都折换成板子打屁股,然后圈禁于空房。圈禁也细分,枷罪、有期徒刑罪的为拘禁,即把犯人锁在宗人府不准出门一定时间;充军与流放罪的犯人,则被锁在宗人府的某一间房里一段时间。

第二次犯罪,鞭刑、杖刑、枷刑照例可以交银子赎罪,或者折算成被圈禁;犯人有第二次犯流放,或者第一次犯有期徒刑罪加第一次犯充军罪,再或者三次都犯有期徒刑的,要发配到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

如果第二次犯有期徒刑加一次犯流放,或第一次犯流放加第一次犯充军的,则要被发配到吉林;第二次犯充军,或者三次犯流放,或者犯罪叛守卫边疆的,则发配到黑龙江。

如果宗室与觉罗酿成人命大案的,按律应叛斩首或绞刑的,宗人府会同刑部,一起先行革去他们的顶戴,然后像平民一样,处于上述刑罚,仍由宗人府进呈黃册给皇帝审批。

咋一看,《大清律例》貌似还蛮公平的,也有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规定。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满清得了天下,就是要骑在广大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从未入关时多次来抢劫,到入关后清初的圈地运动,再到清末的各种卖国求荣,就可知道。

因此,别看有这些规定就觉得公平,其实宗人府里除了府丞与汉堂主事是汉人之外,其他全部是满人宗室担任,而这2个汉人除了整理书,基本是没啥权力的,宗人府都是满人说了算。

因此,满人如果犯法,基本上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小,更不要说皇族了,皇族犯法,一般都是交银子就行了,那点银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有点肉痛,但在这些蛀虫眼里,简直都不算一根。(普通小太监月薪最低2.5两,还不够他们赏赐的零头)

甚至比皇族地位低得多的旗人,都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秦牧《哀八旗子弟》一文,相信大家读书时都读过了,这些人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不事生产却一辈子不用奋斗而享尽荣华富贵,他们的钱哪里来的?

还不是满清政府,骑在广大劳苦百姓头上吸取的民脂民膏,供他们挥霍。

满清时,旗人地位比汉人高多了。

根据《大清律·名例律·犯罪免发遣条》:凡旗人犯罪,笞、杖各照数鞭责,军、流、徒免发遣,分别枷号。徒一年者,枷号二十日,每等递加五日,总徒、准徒亦递加五日。流二千里者,枷号五十日,每等亦递加五日。充军附近者,枷号七十日;边卫者,七十五日;边远、极边、烟瘴、沿海、边外者,俱八十日;极边烟瘴者,九十日。

(抽大烟的旗人)

你看,犯下这么严重的罪,都能轻易放过了,杀个汉人,更是罪轻。

清代档案,乾隆三十一年的《刑科题本》记载了一则旗人打死汉人的案例。如下:

正蓝旗包衣奴才辛林,注意是包衣!他打死了民人(汉人)刘希,刑部审核后,叛辛林杖打一百,流放三千里。

但因为是旗人,按满清赋予旗人的特权,最终惩处仅是戴枷鞭责而已(由满人将军、都统、副都统审讯,他们都是自己人)。

一个旗人的奴才,打死了汉人都能这样轻判,从这里可以反映出一条汉人性命在满清时期的待遇。也可以间接看出旗人与皇族的地位!

因此,皇族地位这么高,表明一般犯法根本不怕宗人府,而他们往往又不可能一般犯法,要么是政治斗争失败,令宗人府着重处理;要么皇帝看到自己的儿孙犯法实在太过天怒人怨,象征性去宗人府圈禁惩罚。

(剧照:被囚禁在宗人府的皇族)

比如,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书请求复立允礽为太子,康熙老儿把他召来大骂一顿,并逼问他受谁指使,朱天保供出了他爹朱都纳、都统衔齐世、副都统戴保、常赉、内阁学士金宝。朱天保、戴保诛死,朱都纳及常赉、金宝交步军统领枷示,齐世交宗人府幽禁。

这齐世就是政治斗争问题而被禁宗人府内,类似的还有九子夺嫡失败的皇八子胤禩,也被锁禁在宗人府,后被毒死。

总之一句话,对于皇族来讲,宗人府的人一般不上门,一上门表示摊上大事了,能不闻之色变?

标签: 清朝宗人府

更多文章

  • 纣王麾下的大将,崇侯虎是一个怎样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商朝

    这位大将是谁?不是别人,北伯侯崇侯虎。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封神演义里,姬昌当上文王不久,便大举出兵,讨伐北伯侯崇侯虎,关于理由,封神演义里说是因为崇侯虎“蛊惑圣聪,广兴土木,陷害大臣,荼毒万姓,潜通费、尤,内外交结,把持朝政,朋比为奸,肆行不道,钳制谏官”。总之呢,因为崇侯虎坏的不

  • 历史最“冷酷”的大刑,你知道是什么吗?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清朝

    在古代的治安,比我们现在的要差得多,有些人杀人放火之后很难追查,根本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就算勉强的知道是谁犯下的,要抓到逃亡的人是非常难的。古代的科技不发达,没办法以指纹、血液头发这种以DNA的方式认人,而且没有监控,官府抓人也只是靠画像去追击,而画像和我们现在的照相技术是相差非常远的,难免也会认错人

  • 《康熙遗诏》是真是假?历史上真的存在这份诏书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康熙

    康熙皇帝是大清的贤明帝王,功绩非常显赫,对国家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继承人的选定问题上,他却因为没处理好而引发了皇子之间血腥的争夺,最终雍正皇帝赢得了皇位。雍正皇帝的皇位,是正取,还是逆取?从皇四子胤禛登基以来,这既是学术界激烈争议的问题,也是演艺界火爆炒作的题目。三种观点自康熙皇帝宾天至雍正

  • 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步把曹氏的权利夺走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司马懿

    司马家族篡魏在历史上是一个很重大的事件,后世相关的评价也是有很多,那么司马家族是如何一步步将全力转移到自己手中,成功夺取魏国的呢?司马懿的避让让曹爽越发趾高气扬,肆无忌惮。他任用宠信自己的亲眷兄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而自己则是饮食车服,皆如皇家;家中珍玩遍地,妻妾盈户,十分骄奢。不仅如此,

  • “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他为何要起兵谋反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杨起隆

    王朝的更替在我国历史上常有发生,在新的政权建立之后,还会有很多守旧的人不满新政权的统治,从而打着复辟旧王朝的旗号进行谋反,有的时候前朝的遗孤就成为了重要的工具,即使这个前朝遗孤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有一个名号,就能起到很强的煽动作用。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

  • 吴越为什么会成为宋朝的属国?吴越王为宋朝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钱镠,吴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洪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灭亡后,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中国处于一种分裂割据状态,制度不一,关卡林立、禁令繁多,战乱纷扰。人民深受其苦,渴望新的统一。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的第四年(公元963年),便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当时,北方的辽朝版图广大,国力强盛。刚

  • 孙皓是个怎样的国君,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孙皓

    暴君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残暴无道的君王总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暴君要数孙皓了,在他的治理下,东吴不出意外被魏国所灭。三国末期,有一位皇帝十分荒淫无道,最后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就是吴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孙皓,是吴国一代明君孙权的孙子,在孙休死了之后,便由他当了国君

  • 古代史官的官职并不是很大 皇帝为什么会怕史官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皇帝,史官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皇帝和史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还是挺怕的,当然不是因为史官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史官掌握决定将什么记入史书的权利,会记载帝王的一些生平事迹,并且形成很多的实例参照,还有对帝王的一些评价。因为谁都想能青史留名,不想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糗事!特别是大权在握的君主更

  • 同是光复李唐功臣,他们的结局有何不同?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元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等五位重臣,率领禁军冲入武则天的内宫迎仙宫,杀死女皇的两名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逼迫女皇退位。第二天,太子李显登基称帝,是为唐中宗,恢复国号为“唐”。李唐皇室的江山社稷终于光复,张柬之等五人也因此成为了迎中宗即位的大功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

  • 唐宋两朝的开国文臣武将都能善始善终得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开国功臣,唐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唐宋的故事。能够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这是历史上各个开国皇帝的相同特质。从西汉初期刘邦开始,当敌国灭尽之时,开国皇帝临死之际,杀害开国功臣已经成为了每个临终开国皇帝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朝